2009春季号卷首语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我们今天在婚礼上常听到的经,它特别表达了夫妻二人所结成的婚姻关系是一个盟约关系。不过,保罗在引用完这句经文后,马上接着说…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我们今天在婚礼上常听到的经文,它特别表达了夫妻二人所结成的婚姻关系是一个盟约关系。不过,保罗在引用完这句经文后,马上接着说:“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 5:31—32)就是说,在保罗看来,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更能体现婚姻这个盟约关系,夫妻之间的盟约关系不过是基督与教会之间盟约关系的一种显露。

历史上,人们常用婚姻关系来比喻信徒与基督的关系。路德在其《基督徒的自由》一文中就把信徒对基督的信仰比作是一种婚姻关系,以此来说明信的基本特征。不过,历史上的这些表达似乎更侧重信徒个人与基督之间关系的性质。而保罗在这里并没有忘记提醒我们:“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弗 5:29—30)在这个关系的另一方是一个群体,我们每个人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确实,因为我们每个人是教会这个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基督爱我们每个人。不过,这里除了表明基督与我们每个人之间有爱的关系之外,更侧重于表明:教会作为一个群体与基督有盟约关系。

这个群体并不只是指天上那看不见的无形教会,同时也是指地上的有形教会。这个有形的群体与基督有盟约关系意味着:教会在其合一的寻求中,把教会与基督“一体”的关系显明出来。这也就是基督何以在最后的晚餐上,在与他的门徒将要分手之际,特别为他们的合一祷告的主要原因。(约 17:20—23)就信徒的团契生活来说,这种合一的寻求与操练特别地表现在彼此相爱上。正是在这种彼此相爱中,这个群体把基督作为其头的特别关系显明出来,把其所承载的基督的爱显明出来;由此显明这是跟随耶稣基督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人因此被称为基督徒。

因此,每个信徒与基督个人关系的建立,其实是在一个信仰群体中建立起来的;是在与其他肢体之间操练爱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个人与基督关系的维系与深化,一方面与个人读经、灵修、祷告的生活有关;同时也与其和其他肢体是否有更好的生命相连有关。在这个意义上,团契生活对于信仰生命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刊选择“团契生活”作

为本期主题的神学含义。

今年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加尔文诞辰 500周年(1509年 7 月10 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宗教改革者,本刊会在本期及下两期中特别刊登他的选文。在本期的两段选文中,第一段用另一个比喻说明了团契生活对于信徒生命的重要性:教会是信徒的母亲,并重新阐明了早期教父西普里安的名言:“你若以教会为母,才会以上帝为父。”信徒不只是被教会所生,其生命也在教会中得到养育而成长。第二段选文表明,在这种基督徒的成长中,如果舍己是其生活的主要特征的话,那么,舍己的操练正与对他人的爱相关联。随后著名改革宗神学家布雷克的选文,同样表明了信徒既有与基督的团契,同时也有与其他肢体的团契,我们期待读者能够体会到这两种团契关系有着紧密的关联。

随着家庭教会规模的扩大及其向堂会的转型,深化团契生活的紧迫性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数百人在一起的主日敬拜更多地倾向于敬拜与教导方面;而团契生活则更多地体现在牧养小组与教会活动中。本期教会建造栏目选登了北京守望教会关于小组牧养事工的文章,试图在教会转型的处境下,探讨教会开展小组牧养的基本理念与方式。在相应的神学思考中,“何以教会是信徒的母亲”一文在神学上进一步阐发了本期的主题,从教会的基本标记、圣灵在教会中的工作以及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这三个角度,说明了信徒生命的得着及其成长与教会团契生活的紧密关联,可以看作是对那种认为只要在家读经,或者只来参与主日敬拜,没有与其他肢体的生命相连也能作一个基督徒的观念的一种回应。

以往在灵性操练栏目中,本刊更多是在传递一种灵性操练的理念与方法。本期我们则选登了几篇弟兄姊妹自己在晨祷中实际操练灵修的体会的文章,读来让人灵里深受触动。确实,在灵修中的长进不在于知道多少方法与技巧,而在于实际的操练。而在一个晨祷团契中的操练,则更有助于个人灵修习惯的建立。在敬虔生活栏目中,我们选登了几篇在牧养小组中经历团契生活的见证。每篇都透露出生命的实际经历与成长;其中无论是小组带领者还是小组的参加者,大家都在彼此的服侍中生命得到造就。

本期文化透视栏目的两篇选文都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对节日中的传统习俗有所反思。节日(holiday)这个词本与神圣(holy)有关。当它失去神圣性,与神的爱及祝福无关,变成人放纵自己的机会的时候,节日就失去了其意义,留给人的只是焦虑甚至是灾难。

本期我们增加了一个“问道信箱”栏目,目的是为了回应某些读者所提出的问题。读者如果有与实际信仰生活或者神学思考有关的问题,可以给本刊写信,我们可以请相关牧者或者学者回答读者所提出的问题。本期由 Ezra 回答了“为什么要祷告?”这个可能让不少人难以清楚回答的问题。2008 年神确实让我们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让很多中国人看到并经历到神的作为。我们也因着他对本刊的保守而心存感恩。相信 2009 年会是我们更多经历神作为的一年,会是中国教会更蒙神祝福的一年。早春的冰雪会过去,杏花将在暖人的春风中开放。我们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