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经文: 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5—6)
对照经文: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弗5:15—16)_
教会传统一般认为《歌罗西书》是保罗在罗马坐监时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1
当时保罗在捆锁中不能自由进入到各个群体中去传福音,他所能接触到的人很有限,除了那些来探望他的人就是看守他的兵丁,但从《腓立比书》我们知道就是这些分班次看守保罗的兵丁也成为了他的福音对象,并且他的福音事工满有果效。2因此,“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这话对于我们今天这些可以自由出入各个群体并随愿与朋友交往的基督徒来讲更为令人深思。
一、爱惜光阴
1. 光阴
“光阴”这个词的意思不限于我们日常所说的时间,还有“日期、时机、机会”3等意思,我个人把它理解为“那个恰当的时刻,那个还能有所行动的日期”。
每一个人在世的年日非常短暂,除去休息、洗漱、饮食等时间更是所剩无几;而这不多的时间又被学习、工作所占据,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在因各种事务而奔忙。因为人人在奔忙,所以人与人彼此交往的时间就很少,基督徒与不认识耶稣的人之间的交往更为稀少。
此时我所谈的交往不是指你和他人的碰面或在一起的时间,当然一个人可以和他的同事一周五天每天八小时共事,但你和他的人生的接触可能只是停留在工作这个层面上,而不能在心灵中有所沟通。今天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远,即使相遇也是在刹那之后就分离,就像泰戈尔所写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有些人和我们人生的交集就是那一个片时,而后他就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我也淹没在每日自我的繁忙里,从此可能就永不能相见了。假若你能够和他人谈论人生、永恒、上帝等话题,在这个时代中这样的时刻就显得如此地难得、如此地宝贵。
而一个基督徒和一个非基督徒能够谈到永生的盼望谈到耶稣的时刻,则是更加地珍贵。我想,对一个认识上帝认识真理知晓将来审判的基督徒来说,我们要深切地意识到,在我们身边,很多我们所认识所熟悉的人,正在黑暗罪恶和死亡中步入永远的沉沦,每一天都可能是一个永世的隔绝。其实,一个人听到福音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场合你只能和他泛泛地打个招呼,或者谈其他的事情。但每一次的相遇和谈话本身并非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无关紧要的寒暄,这每一个与人交往谈话的机会都是上帝给的,上帝把我们放在这样一个时代,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放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不论我们喜欢与否,它都是属于我们的,都是上帝给我们的。你生活中每一个和他人相遇的时刻,都可能是一个拯救的时刻,或许福音的种子在若干年后一个你所不知道的时刻就破土萌芽了。
2. 爱惜
所以,我们要爱惜光阴,寻找机会,敏感于对方的内心,善于抓住与别人交往的每一个时刻,以便能把福音传给那些还不认识神的人。“爱惜”这个词在原文有“赎回、收买”4的意思,现代中文本译为“把握时机”,吕振中本译为“争取时机”。前者侧重于当机会来了的时候不放过,后者侧重于主动去创造机会的主动性。对比保罗在《以弗所书》当中的对应经文来看,“爱惜”这个词并非只是表达传福音的机会紧缺、稀少的意思,这里面更有一种属灵争战的意味,要把每一个日子、时刻抢回来,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要买回来,因为现今的时代邪恶5。如果一个时刻不能成为拯救的时刻,它就可能成为犯罪的时刻,可能成为拦阻别人得救的时刻。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是一个拯救的时刻,有很多的时刻被我们给丢失放弃了。主来的日子近了,到了时候,就没有传福音的机会了。在这里,“爱惜”这个词特别是指着传福音来讲的。我们要利用好每一个时刻、每一个机会来让人能够认识基督,而且还要主动寻找、创造这样的机会。
3. 紧迫感
因而,每一位基督徒都当有传福音的紧迫感,以及拯救灵魂的急切感。人生之空虚,在于没有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今日有的基督徒觉得生活空虚没有动力,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视了作为一个基督徒得救之后的基本使命,就是要传福音见证基督,拯救失丧的灵魂。如何见证呢?透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这就是大使命,这是给每一个基督徒的普世呼召,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忙还是不忙。但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最为基本的人生使命,我们觉得生活很平淡,虚空而无意义。我们羡慕保罗那样轰轰烈烈的宣教人生,却没有看到他内心里面对拯救灵魂的热切。
你是否看你周围的同事为一个个未得救的灵魂?还是把他们看作你的仇敌,看作给你带来了无尽烦恼的罪人?你总想要逃离,要到一个给你带来愉悦的人群里面去,你要找一个让你觉得可信任、可交流、能提供帮助、带来喜乐的人,有吗?在你的生命当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人吗?我说,有,而且这个人已经在你里面,与你同在了,那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我们蒙了他救赎的恩典,是要把这份带来信靠、喜乐的永生带给我们身边的人。
因此,在传福音的意义上每一个基督徒都是传道人,每一个基督徒都是祭司,信徒皆祭司不是只表现在教会治理的参与当中,更是表现在你的生活和世界里面为人代求传福音上。我们是否常常没有尽到一个祭司的责任呢?
其实,没有更好的时代,只有懈怠的基督徒。我们所缺少的不是见证基督的机会,而是缺少准备和对时机的把握。因此我们要珍惜和人彼此交往的时间,就像保罗所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6;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7。
二、智慧交往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1:28)
但也不是说,我们要见一个人就拉住人家直接传福音。宣扬基督需要智慧。8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背景,身后有着不同的故事,面对他们,我们要去找到那个适合于不同的人的福音的入口。而且传扬福音不只是在语言上,更要在行为上显出基督的同在,以此来吸引人。
1. 面对外人时的智慧
要向人传福音首先要对我们的福音对象有基本的了解。保罗在这里用“外人”这词来描述,外人就是指外邦人,基督之外的人,还没有信主的人。
既然是外人,就说明他们对基督信仰所知甚少,对福音还很陌生。那么我们在有机会讲福音的时候要注意所用的词语,要想到他们是否能够听懂。很多话在基督徒群体当中是耳熟能详的,但对于没有接触过福音的人可能是完全崭新的词汇,这时就需要我们能够用对方可以理解的适当的词语来说明福音内容。这点不容易,很多属灵的“行话”,比如“救赎”、“因信称义”、“挽回祭”等,即使是对于基督徒来说也只是停留在熟悉、能意会的层面上,还不能深入理解并做到合适的言传。我在向我妈妈传福音的时候,就说得结结巴巴的,一边说一边想怎样用家乡的词语来表达,才能让妈妈真正明白她儿子所深信的救主是谁。我时常觉得自己的表达过于书面化、概括化,词汇贫乏,我也一直在努力试着以更好的方式来传扬我所信的,感谢神,好像还有一点的进展。深入才能浅出,这不但是指我们在信仰上有思想的深度,也是指我们在心灵上对他人有深入的负担,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在谈话中合宜地表达福音。要时常准备自己。9
既然是外人,那么他们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看法和做法就与世界的风俗一致,基督徒不可居于一种道德上的优越地位来俯视对方,切勿以一种属灵的优越感来“教训”他人。我们也曾经是外人,但因神的怜恤如今成为神的子民10。主耶稣来到世上的时候是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11,我们也当效法他的榜样,在充满恩慈的忍耐和爱心中来宣讲真道。外人里面依然有着神的形象,虽然被扭曲损坏,但依然要尊重。
既然是外人,就是还不认识基督的罪人,那么一个罪人对于福音、对于圣经当中所讲的真理有抵触、不信甚至挑战就是正常的。基督徒要能体谅此点,在耐心和爱心中温和地为他们解答、说明、传讲。不要以被冒犯的怒气来和对方争战,试图在辩论中来压服对方。相反,我们要去了解这个时代的特征,去关注他们内心中的感受、伤痛和需要,试着去寻找福音能够触动他们的那个切入点。在平等、诚实和公义当中来交流,对于自己还不能回答的,就坦然承认自己的不懂;对于自己不能认同的也不能为了赢得对方的好感或担心自己可能激怒对方而加以附和。
2. 交往
保罗在这里所提到的用智慧与外人交往,也让我们看到另外两个我们需要留意之处。一是基督徒不是离群索居的人,而是应当进入到不信的人群中,去为主得着他们。但是,好像有些弟兄姊妹的情况正好相反,自从信主后,身边的基督徒朋友多了起来,而不信主的朋友可能越来越少了,他们逐渐淡出了我们的交往圈子。的确客观上因为信仰的原因,我们与尚未认识神的朋友之间有了很多的不同,沟通上有了一定的难度,但主所给我们的大使命乃是让我们到万民中使之作主的门徒12,我们理应先从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等开始,为他们的得救恒切祷告,保持和他们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况,有机会的时候可以见面聊聊,或一起吃饭,或去探望他们,你不知道神在那一个时刻就开启了他们的心,至少,当我们的朋友愿意了解基督信仰的时候他能知道去找谁。二是基督徒的个人生活见证很多时候比传道人的讲道更有力量,很多来到教会的人都是因为认识或者看到了基督徒的行为而被吸引,来到教会。每一个基督徒都是福音的见证者,教会则是收割和进一步培育使之成熟的所在。
三、言语和气
_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4:29)
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弗5:3)
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弗5:4)_
如何在一个不信的世界中来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需要智慧。如何为主做见证引领人来认识神更是一个挑战。我们的一言一行总要谨慎注意,不能成为福音的拦阻,让人非议。所以,保罗就特别提到了基督徒如何智慧地与外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言语。
1. “和气”
“和气”这个词在原文有温馨、佳美、喜乐、恩典、感恩等含义13,可能也只有这一系列的词语才能完整地表达保罗所要表达的吧。
基督徒的言谈举止不可粗鲁、轻佻,不可挑剔、尖刻,不可争竞、自夸,更不能充满怨怒、嫉妒和仇恨。语言具有非常特殊的功用,是从心里发出的,显示出发言者里面的状况,也可以进入到听者的内在,影响听者的内心。基督徒在说话方面尤其要注意,内心洁净真诚和平,内容方面不可虚妄污秽,效果上所说的话语应该温和平静让人听了感到舒服,不引起别人的反感,不要让人觉得难堪尴尬。这并非是指我们和外人的谈话一定要有正面的效果,这里是指出于我们的责任,我们要举止得体,口说和睦的话。
在现代中文本中“和气”一词被译为“温和风趣”,吕振中译为“温雅的情调”。可能有些弟兄姊妹对于吕振中牧师所翻译的“温雅的情调”一词很是惊讶,基督徒居然也要讲情调!是的,因为敬虔不等于乏味,也不等于古板。既然我们里面所领受的是生命,那么就当有一种活泼的生命和跃动的生机,何况我们所领受的是永生的生命,更当显出与众不同的光彩来。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言语当中应该带着一种属天的平安、恩典、包容、宁静,一种面对人生喧嚣的淡然,面对争竞的和平,面对暴戾的良善柔和。而且,不是偶尔带着,乃是常常带着,作为一种生命的常态。
2. “盐”
如果说,和气有指向基督徒说话时候的态度、内在的动机、外在的表现,那么用盐来类比和气的时候应该是指着所说话语对听者的感受。盐一般是作为调味品来使用的,很少的剂量就可以改变食物,让食物有味道,容易下咽;没有盐,很多有营养的食物都很难咽下。真理若缺少了恩典和爱心,不但可能会枯燥无味,更会显得冰冷而强硬。因此,保罗在这里用盐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一方面我们说的话要有内容,有内涵,带着基督的真理和公义,不可说那些虚妄没有意义的话,而且不可为了和人交往,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夸夸其谈、高谈阔论、攀比等等。另一方面,我们的话语应该带着恩典和关爱,能够吸引人,有感染力。基督徒的语言当中应有信息、有恩典、有智慧。我忘记了哪一本书中曾说过朋友的分类:有些朋友可以给你带来建议;有些给你带来知识;有些给你带来指正。但我们盼望基督徒朋友给人带来真理和生命。
3. “就可以知道如何回答众人”
虽然很多人听说过基督教,但是并不真了解,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基督的门徒,基督的见证人,他们肯定有很多问题要问,具体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人是如此不同,可能面对同一个问题,因为对象不同就要有不同的回答。好的回应,会引起更多的兴趣,从而可以引入更多的福音内容。
但我们看到保罗在这里没有提到具体的谈话技巧,更多是说到谈话的内在动机和原则。若是内里常常尊主耶稣为圣,又常常准备自己,以回答别人对我们内心盼望的发问14,神必赐给我们当讲的合宜话语。
我们可以把这个片语当作是应许。或许,我们觉得我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但心中若有对灵魂的热切,基督徒就是最善于与人交往的,不是靠着八面玲珑的手段,而是靠着爱和真理。
最后,我以保罗在另外一卷书信当中的话语来作为结语和共勉:
“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罗1:14)”
________
1 《腓立比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等四卷书信一般被称为监狱书信。
2 《腓立比书》1章13节。
3 《圣经原文字典》120页,王正中主编,浸宣出版社。
4 《圣经原文字典》84页。
5 《以弗所书》5章16节。
6 《提摩太后书》4章2节。
7 《哥林多后书》9章22节。
8 《歌罗西书》1章28节。
9 《彼得前书》3章15节。
10 《彼得前书》2章10节。
11 《约翰福音》1章14节。
12 《马太福音》28章18节。
13 《圣经原文字典》120页。
14 《彼得前书》3章1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