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之城对神国的彰显 文/孙毅

在守望教会的建堂进入到艰难时期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再次反思这几年神带领守望教会的方向,目的是看我们是否偏离了教会作为基督的教会所当有的方向。当我们思想教会这几年所持守的公开整体聚会及向堂会转型的异象的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以往我们主要把这个异象看作是教会同工层的一种领受,而没有深入地寻求其在圣经上的理据。简单地用“山上的城,世上的光”来概括这种异象,还不能够带来一致的理解。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教会异象中所讲的“山上的城,世上的光”与教会所当持守的福音使命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图从圣经角度对此作一个初步的思考。

一、理解福音的两个角度

在新约书卷中,“福音”这个词的希腊文有两个词:“euangelizomai”和“euaggelion”,它们字面的意思涉及“宣告一个好的消息”。如果用为动词,就指对这种好消息的宣告;如果用作名词,就指所宣告出来的好消息。所以这两个词在原义上并不指一卷福音书。在当时历史的希腊语境中,人们通常用这个词来表达从前方传来的战斗胜利的消息。1

理解教会的福音使命,取决于我们对于“福音”的理解。在使徒传统中,对于福音有两个理解与宣讲的角度。

第一个角度在保罗书信中有较为明显的表达。在罗马书最初的几节中,保罗将“福音”与对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的认识关联起来:“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1:2—4)这里特别关切到耶稣是谁,以及他为我们的罪而死、埋葬及复活。随后,在罗马书1章16节中,保罗进一步阐明,他所说的“福音”其核心集中于耶稣的受难和复活方面,以及由此带来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拯救,使人认识到原来福音具有使人得救和称义的能力。在哥林多前书15章3节,保罗提到他传给哥林多教会的福音时,特别强调这是他的领受:“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基本上也是相类似的内容。

从保罗的这个角度来看,“福音”之所以是好消息,乃在于它是耶稣基督之复活消息的宣告。正是这种消息,使原本因耶稣被钉而处在绝望中的人,经历到一种绝处逢生的惊喜。同时因这个事件而认识到耶稣作为神儿子的身份,有拯救和赦罪的权力,有胜过死亡和黑暗权势的能力。凡接受与认识他的,罪就因此得着赦免。

第二个角度可以从四福音书对福音这个词的使用中看到一点线索。马可福音的开始就说:“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可1:1)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耶稣基督,作为神的儿子,是福音的起始。或者理解为,耶稣基督神儿子的来到使福音开始了。在这个背景下,马可福音1章14节再次出现福音这个词时,就与神的国联系在一起:“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再往后发展,以往神只向以色列民所做和所应许的,现在则要借耶稣基督临到万邦(可13:10),传福音给万民(可16:15),这样的时候终于到来了。如果这样来理解福音的话,那么,这里所说的“福音”其核心内容就不是关于耶稣,而是耶稣本身就是福音。这福音表现在他关于神的国所宣讲的,以及他所作的方面。2

他所宣讲的核心信息是神的国临近了;而神国的来到,通过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上的所作所为,即通过医治、赦罪和让死人复活这些作为,以及通过比喻、讲论等给予的教导,这两个方面显露出来。

在马太福音中也显明了同样的含义:即福音与神之国的临在紧密关联在一起(4:23;9:35;24:14)。路加则使用了动词的形式,来描述对这种信息的宣讲活动(8:1;16:16)。另外,路加也用“福音”这个词来描述对耶稣出生之消息的宣告(2:10)。约翰福音中没有直接用到这个词,但其所叙述之内容的主旨显然是与其他福音书相一致的。约翰一书中使用了相关的词根(aggelia),即指关于这方面的信息(message,见1:5;3:11)。

总之,如果在新约书卷中“福音”这个词主要是在上述两个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这两种理解对于我们更进一步地理解教会的福音使命有什么关联呢?

二、教会的福音使命

我们通常所讲的教会在这个世界中所领受的福音使命是指马太福音28章最后所明确表达出来的大使命:“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在马太福音所表达的这个大使命中,教会在这个世代所当做的有三个方面: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使之有教会团契的生活;教导他们基本的真理并活出一个有见证的生命。

通常我们把上述第一个方面,即领人信主看作是教会大使命的主要方面。确实,传福音是大使命最为主要的方面,但并不是教会所领受大使命的所有方面。在领人信主的信息宣讲中,无论是教会的布道会还是个人的布道,都主要地在传递着上述福音的第一层含义,即只要人愿意认罪悔改,认识并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奉他的名受洗,人的罪就得到赦免,并必得所赐的圣灵(徒2:37)。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福音使命既可以是教会的使命,也因此体现为是其中每个信徒通过个人布道所当行的使命。

但是,如果我们稍全面地理解福音的含义,我们就可能更全面地理解教会的福音使命。从福音的第二层含义来看,教会在这个世上,不只是要有福音布道会或个人的布道与见证,也当以教会整体的存在来宣讲及见证神国的临在。确实,如果说主耶稣在世的时候,他一个人就可以见证神国已经随着他的降生而临在于这个世界,那么今天,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以其单个人的见证来见证神国的临在。只有作为基督身体的教会,被赋予了这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说,教会在这个世界的重要使命就是宣讲并见证神国的临在。正因此,教会及其中的每一个信徒被看作是基督神国的使者。(林后5:20)

问题是,教会如何在这个世代彰显神国的临在?如果去考察主耶稣在世的时候,他是如何来显明神国的临在,可能会对我们有些启发。耶稣见证神国的临在主要有两种方式——口头的宣讲,以及实际的行动:“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神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5—36)

作为山上的城,即便从地上教会来看,其整体在这个世上有个体信徒不能够取代的作用。第一表现为教会的宣讲。教会宣讲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主要表现在教会主日讲台上的宣讲。当这种宣讲是公开的,并且可以通过现代的媒介让更多想要了解的人听到的时候,教会就更好地发挥了她宣讲的作用。其次,教会整体的宣讲还体现在教会的刊物与网站方面,即通过现代的媒介,以教会整体的声音或形象,把基督信仰中基要的真理传播出去。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不能被基督徒个人、团契或专业机构所代替。

但除了教会的宣讲之外,教会还需要以其实际的行为来见证神的国。这个方面可以体现在整体教会公开参与服务社会的功用。整体教会的奉献及爱心行动的组织,往往会发挥远超过个人的作用与影响。在这个方面,圣经中的教导,如基督所概括之律法的总纲,爱神并且要爱人如己(太22:37—40),既是给教会也是给其中每个信徒的命令,是教会所领受基督所托付使命的重要部分。对于教会群体,主耶稣所强调的一个新的命令就是:你们要彼此相爱,好让其他的人能够因此认出这个群体就是追随耶稣基督的群体。(约13:34—35)

三、见证神国的临在

如果教会在这个世上重要的福音使命就是彰显神国的临在,那么教会所作的上述这两个方面在什么意义上见证了神国的临在?神国在当下这个社会处境中的临在有什么意义或特征?

按照福音书的表达,神国临在的重要特征,就是在这个世代,神在其中的掌权显明出来,撒旦的权势受到明显抑制。其实,耶稣在世时,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把宣讲神国的福音与医治赶鬼的工作紧紧地结合起来。“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太4:23—24)这说明第二个方面对于见证神国的临在十分重要。我们通常只是把第二个方面理解为宣讲神国福音的一个辅助手段,用生命来表达对他人特别是福音对象的爱,以此达到传递福音的更好的果效。但如此理解还不足以表达出这两者之间更为深刻的关系。

其实,耶稣的工作表明了神国的降临,而神国的降临打击和抑制的是撒旦的国度。宣讲是用言语说明神国已经来到了,医病赶鬼是用实际的作为显明神国的临在。所以医病赶鬼的神迹显明了神国的降临,且正在他们中间运行。但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个“新道理”:“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附着。他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乃是神的圣者。’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阵疯,大声喊叫,就出来了。众人都惊讶,以致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事?是个新道理啊!他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他。’”(可1:23—27)这在当时的法利赛人来看,实在是很不能够理解的事情,所以他们只能断言说耶稣是在靠着别西卜赶鬼。但耶稣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他们说:“凡一国自相纷争,就成为荒场;一城一家自相纷争,必站立不住;若撒但赶逐撒但,就是自相纷争,他的国怎能站得住呢?…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人怎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呢?除非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财。”(太12:24—29)进入到壮士的家中,就是进入到这个世界或者这个世代中,主耶稣的工作就是“捆住”撒旦,从他的权势下释放一些人(家具)。

但问题是:如果在主耶稣那个时期,耶稣是通过医病赶鬼来显明神国的临在,即由于神国的临在而使撒旦的权势受到重大打击或抑制,那么,今天在我们当下的社会处境中,教会是通过一种什么作为来显明神国的临在呢?还是通过医病赶鬼吗?

神国的临在并不只是通过让人看到了基督徒对他人的爱就显明出来,也不一定要通过医病赶鬼来显明。其实重要的是其所要显明的意义:撒旦的权势受到抑制。在主耶稣及随后的使徒时期,按照先知预言,医病赶鬼首先是见证了神所差来的那位弥赛亚的临到。当施洗约翰开始有些质疑耶稣的身份而差门徒来询问耶稣时,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11:4—6)可见这些是见证那位要来的弥赛亚的重要表征。借着显明弥赛亚的临到,来说明末后的世代已经来到了,就是说,神的国已经来到的。这个意义上,用医病赶鬼来说明主耶稣的身份,显明神国的临在,是特别赋予主耶稣及亲身见证他的那些使徒们的权柄。

今天,借着耶稣被钉十字架及随后的复活,已经明确地显明耶稣是神的儿子。神的国已经临在这个世上。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不再需要通过医病赶鬼来显明神国的临在了。但问题因此是,如果神国临在的主要意义是撒旦权势受到抑制,那么在今天,除了教会的宣讲之外,教会是借着怎样的作为来显明神国的临在呢?

四、教会对神国临在的显明

或许我们回到保罗书信中,有助于我们思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保罗对神国的理解更侧重于基督复活后的认识。这与保罗从基督的死及复活来理解福音有紧密关联。虽然他对神国的表述在术语上与福音书的表述有区别,但当他讲到宇宙的基督的时候,他对神国在这个世上所显明特征的概括与福音书的进路其实是相同的。引用保罗在歌罗西书中的表达:“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西1:16)这里被造的世界被分为地上可见的与天上不可见的,后者中包括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他们原本都在神所创造的秩序之中,神赐他们权柄是要他们在这个可见世界的背后维护世界的秩序。不幸的是,由于人与世界的堕落,他们已经背离了神创造他们的本意,将神所赐的权柄归为自己所有,以奴役人类来谋求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开始发挥扭曲神创造秩序的作用:试图把我们隔绝在神的爱之外(罗8:38)、要我们服从世俗的禁忌(西2:20)、在神百姓灵性幼稚的时期支配他们(加4:3)、控制着那些活在神的爱之外的人(弗2:2)。

从保罗所站的宇宙论的角度看,基督在十字架的得胜正是针对这种在背后控制着世界的势力(被称为“掌权的”,the powers,不要与世俗社会中的掌权者混同):“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这意味着,基督已经解除或抑制了掌权的势力,将其外表不可一世而实则虚弱扭曲的面目公开显示出来。虽然还要等“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林前15:24),基督的得胜才显明是最终的,但现在这个得胜确实已经发生了。

这“空中掌权者”其实可以利用任何的社会形式去影响这个社会中个人的思想与行动。按照尤达教授(John H. Yoder)对柏可夫(Berkhof)研究成果的引用,“掌权的”在人类社会中可以透过这个社会的宗教结构(历史上已被制度化为可代表本土文化的宗教)、知识结构(各种专业学科与机构)、道德结构(规条与风俗习惯)、政治结构(政府与司法等)而发挥其控制的影响。3 就是说,“掌权的”通过这些社会结构所控制的对象既有个人也有这个社会的群体。特别到现代,其在某种社会团体、利益集团或者被利益集团所控制的国家中有更为明显的作为。当然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不是在可见世界的层面把某个利益集团或世俗政权当作保罗所说的“掌权者”,因而将其看作是教会争战的对象,教会所参与的属灵争战只是与控制着这些社会群体的背后的“掌权的”争战。(弗6:12)当然,借着基督的拯救,凡在基督里的每个人,就其所拥有的内在生命来说,已经从这种空中掌权者的势力下得着释放,不再被其所奴役。但即便如此,人在现实生活中却仍然不能不受到这些社会“结构”的影响与限制,以至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较难以将已经得着的“自由”显明出来。因此,显明神国的临在与作为更多地是与教会这个信仰群体直接相关。特别是与地上有形教会的见证相关。

因此,在这种属灵争战中,通过某种方式来显明“空中掌权者”在群体中所彰显之权势的解除或抑制,是今天教会整体见证的重要部分。虽然从宇宙论之广义上来说,这里说的教会整体同时包括无形教会与有形教会,但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会代表的地上教会显然有这方面的责任。当然,这争战并不是直接对抗“空中掌权者”(更不是直接与利益集团或民族国家的对抗),这是基督的工作,并且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取得了胜利,教会只要持守唯独尊崇基督为主就得以享受这个结果。按照保罗所领受的历代以来被神所隐藏的奥秘,就是“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3:10)。那么按照尤达教授所引用柏可夫的解释:“教会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掌权者宣告:他们过去那不能破灭的统治权,现在已经破灭了。教会的存在正是这种宣告的记号与象征。如此,这段经文并未提及对掌权者有什么实际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是多余的,因为教会之能够存在于掌权者所控制的世界中,就是最实际和最具有攻击性的事实表现。”4

应用到我们这个时代,教会整体对神国临在的见证主要体现在,空中掌权者在这个世代的所有群体中施展着他控制的权势时,发现自己在这个真正以基督为头、唯独尊崇基督为主的群体中无权、无分、无纪念;或者可以说,它的权势在这个群体的社会存在或生活方式中受到的明显的捆绑。当某些信仰群体或机构为了达到事工效益或效果的最大化,而宁愿对世俗权柄有所让步时,唯独尊崇基督为主就成为一个信仰群体在这个时代所遇到的重要争战。就社会生活方面而言,这种属灵争战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在这个单纯经济改革的大浪潮中,当这个社会所有的群体都在以最大利益或最大效益为其追求目标,因而被拜金主义所支配时,人们发现这个属于基督名下的教会群体却不受这个拜金主义的支配。当市场中的多数参与者为了取得成功,就不由自主地陷入到一种混乱无序、没有诚信的生活中时,空中掌权者发现在一个基督徒商人构成的群体中,却有着在神面前的约法三章。

当然,上面只是非常有限的例子。但这些可以举出的例子表明,这些不只是教会或这个信仰群体偶尔的社会见证,仅属于教会常讲社会关怀的领域,似乎与要人信主的福音只有间接的关系。其实,这里所涵盖的更深意义在于:在这个世代,由于神国的临在,确实存在着一个不被空中掌权者势力完全支配的群体;这不是偶尔的见证,而是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将这种见证理解为对唯独尊基督为主的忠信的见证,而将其与福音使命分开。但本文认为,这种忠信的见证由于直接地显明了神的统治,由此彰显了神国的存在,从而就是履行了教会在这个世代重要的福音使命。

这就是“山上的城”,即一个唯独尊崇基督为主的教会,以其建立在圣经真理基础上所特有的群体敬拜及生活方式而在这个世上突出地彰显出神国的存在。不是说这个城就是神的国。教会不等于神的国,教会只是神国的表征。但借着教会的宣讲,借着教会群体的见证,当人们看到这个在空中掌权者控制之下的山上的城的时候,就确实地知道,教会的宣讲是真实的,教会宣讲中所讲到的那个神的国已经在这个世代了。教会的宣讲就因此带给这个世界一个盼望,相信在这个让很多少人感到没有出路的时代,还有一个美好的国度在等着他们,那是他们可以确实盼望的国度。

(本文初稿完成于2011年1月)

——————————

1    艾利克森,《基督教神学》卷三,蔡万生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3年,322页。

2    艾利克森,《基督教神学》卷三,323页。

3    尤达,《耶稣政治》,廖祥译,(香港)信生出版社,1990年,152页。

4    尤达,《耶稣政治》,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