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清教徒的脚踪》/郑小梅

一、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诗42:5

去年八月,终于盼到可以休假。我比往年更加迫不及待地想离开北京,渴望躲到一方净土,脱离这“水深火热”之地。因此,打定主意,此次出行除了象征性地带本小圣经,不带任何书,轻轻松松地游山玩水,发呆睡觉,“抛却世间一切烦恼之事”。

临行前一周去小组,在组长家里看到一本崭新的《清教徒的脚踪》,新书的香味犹在,上学时就听英语文学老师讲清教徒,信主后又听到多读清教徒著作的建议,再看看目录中一个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诺克斯、爱德华兹、威廉姆斯、哈里斯、怀特菲尔德、巴克斯特、钟马田、巴刻⋯⋯,心中某处就动了一下下,不禁随口问组长说,这本书能借给我假期看吗?组长爽口答应。想想自己包里东西不多,加本书没问题,于是就这样带着它上路了。

火车离北京越来越远,夜也越来越深,我在幽暗的灯光中开始翻开书读序言。江登兴弟兄说他多年前碰到一本繁体的《清教徒的脚踪》,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本书,之后成了枕边书,反复阅读,有的篇章读过不下五遍。我随即庆幸没有挑错书。值得反复读的书是真正的好书。由于这本书大部分内容是钟马田在“威斯敏斯特论坛”上的发言,因此翻开第一章后,立刻感觉到有一股凉爽的劲风吹来。不是眼睛看着一行行静默的字,而是能听到振聋发聩的声音,有人在呐喊,“让我们来了解清教主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让我们来认识那些伟大的清教徒们是如何领导一次次的复兴吧!让我们来看看上帝在这些人中的奇妙作为吧!”钟马田首先就介绍他自己如何开始对清教思想感兴趣,并开始研究清教徒及其著作。他承认他的侍奉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清教徒们及其思想让他受益良多。

在读过《宗教改革运动思潮》和《改教家的神学思想》后,我对发生在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稍有一些了解,然而这两本书对英国的宗教改革着墨不多,更多是围绕路德和加尔文等欧洲大陆主要的改教者介绍他们所领导的改教运动,因此读这本书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宗教改革运动的全貌。自宗教改革到今天,英语国家发生的基督教的几次大复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是一次发现之旅,不仅让我更多了解原来只是听说过的一些先贤,也让我在这一篇篇独立却成系统的文章中更多体会我们信仰的传承之路。

每天清晨或傍晚,坐在山里的小屋中,听着门外各种昆虫的叫声,捧着《清教徒的脚踪》,我心里的忧闷似乎一点点被山里的凉风吹散。我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而《清教徒的脚踪》中讲了很多好故事。在读第一章清教运动及起源时,我惊奇地发现,这本书和诺克斯的《殉道史》真是相得益彰,《殉道史》中记载了英国宗教改革中的殉道者,列在其中的丁道尔、胡珀、拉蒂莫、里德利、克兰麦等也都出现在钟马田博士讨论的范围内,更别提诺克斯本人了。当钟马田把他们放在整个英国请教思想起源与发展的大背景中时,即使有些人他着墨并不多,但是也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些人。神的仆人被神使用有很多种方式,有的人可能一生明白是非,清洁正直,如圣经中的撒母耳,如丁道尔、诺克斯。他们是我们效法的榜样,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对神坚贞。有的人可能就是会跌倒或软弱,然后又回转过来,如圣经中的彼得,如克兰麦。他们是我们软弱中的安慰,让我们总能回头,重新站立。然而,最重要的是从他们的故事中有所借鉴并警醒,避免犯与他们同样的错误。

钟马田博士认为我们今天讨论清教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今天的处境。我们现今的光景,与16世纪非常相似。当时是个变化万千的时代。16世纪是新时代的开端,今天也是一样。虽然钟马田博士是在1971年讲这番话,但是我想这一点在2012年仍然适用。现今的时代真是扑朔迷离。当时英国的新教徒,他们虽然与罗马教廷脱离,但是内部仍存有很多天主教的传统,更有英国皇室对教会前途的影响。面对他们的处境,有人主张包容、中庸与妥协。有人认为改革尚未完成,不满足于一个仅仅是部分革新的教会,他们要的是一个彻底的改革宗教会。“英国式的教会和基督的教会两者间的抗衡,正是圣公会和清教思想主张之间的根本分歧。”从这里我似乎读到一点点中国基督教会的现状。教会与政府的关系;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分道扬镳和各自的发展;家庭教会内部带领人的不同意见⋯⋯这些“巨大”的课题常常会让我感到困惑。“顾名思义,清教徒都是独立的人,他们是有独立思想的,永远不会是‘代表既成体制的人’⋯⋯这是由于他的独立性与创新精神,也因为他自己研读圣经,渴慕认识真理,不管别人有怎样的说法或想法。”“真正的清教徒不但能看见这些事情,也能持守他们的观点,而且能应用出来,实行出来。”求神让我也能成为这样的人,认识真理,坚持真理,践行真理。

那段时期英国的新教徒们也是吵吵嚷嚷,读这些过去的故事会提醒我自己的心要更宽广。不要急于给不同意见的人定罪。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无论是中国家庭教会与三自教会的状况,还是守望教会与其他教会现在所经历的一切,这些在神的历史当中,仅仅是一个小小部分。不是说神小看我们,而是说我们不要太高看自己。身处其中的人或许着急、或许煎熬、或许崩溃、或许若无其事,然而事情过去,就如场上一阵风吹过。有的东西会被吹走,有的则会留下来。有的东西是必须坚持的,有的东西则是可以放弃的。别人的处境我们无法完全明白和体会,而我们能持守的是自己的良心与立场。就如福克斯,虽然反对克兰麦对王室的妥协,却在他的《殉道史》中对其赞誉有加。

二、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3

前几年教会敬拜时常唱的一首歌是《复兴的火》。“复兴的火焰正燃烧,让我们响起胜利的号角⋯⋯”每次唱时大家都“斗志昂扬”,我自己也是,总是激情饱满,似乎我们响亮的声音就真代表着复兴了。可是,我的心却常常忧闷,我渴望着自己的灵里自由释放,渴望着见证一场神在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自己身上的复兴。复兴,真的来了吗?复兴,真的会来吗?复兴,在哪里?

《清教徒的脚踪》中专门收纳了钟马田博士的一篇《复兴——历史与神学思想的回顾》。不过,在本书第一部分介绍的清教徒代表人物中,我已经从他介绍的哈里斯、爱德华兹和怀特菲尔德等人身上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复兴的火焰。“复兴是钟马田博士关心的核心话题。”

在威廉姆斯那章中,他说复兴不是指举办一轮福音布道会。“真正的复兴是‘至高者的造访’,是圣灵的浇灌。”威廉姆斯和哈里斯等引发复兴的过程让我意识到,复兴不是一个人或一个教会“努努力”就可以做成的,而完全是出于上帝的主权。威廉姆斯出版一本新诗歌集就能引发一场复兴,诗歌本一出来,当人们开始吟唱这些伟大的神学表白时,复兴就开始了。哈里斯不太情愿去教堂,刚好牧师在讲圣餐礼拜,于是他立刻被吸引了,一个伟大的故事就此开始。甚至在他的葬礼上领圣餐的时候,很多信主多年的信徒“从来不曾见过上帝的荣耀那么大地彰显和那么丰厚的恩典,也未曾感受过福音的能力这样地浩大”。基督徒真的可以有如此丰富的生命。

在爱德华兹那章中,有一段对我是特别的提醒,因为“更新”一词也是我们现今常会说的:

今天我们听见人爱提“更新”这个字眼,他们不喜欢“复兴”这个字眼,宁愿说“更新”,意思是说我们在得救重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圣灵里受浸,因此只需认识自己所已经得着的,并顺服他。可是,这并不是复兴呵!你可以照着他们这些教训去行,并且可以多得益处,可是你仍旧没有得着复兴。复兴是圣灵浇灌下来的结果,是临到我们身上的事,我们不能代行,我们只有感觉到所发生的事。

钟马田一再地重复:“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我们可以有许多方式犯这个毛病:例如光注重神学理论,或光注重基督教原则应用到工业生产、教育、艺术或政治等方面。”我们不仅要有神学知识,并且这种知识是被火点燃起来的。“不单要有光,也要有热,叫人感到温暖。”⋯⋯

我休假的地方是中国有名的隐居之地,山里各处分布着历史上道教、佛教和藏传佛教留下来的寺庙。本来我也是想去隐居的。坐在山中的亭子里,看着晚霞,吹着凉风,我开始想念教会和弟兄姐妹们。我成不了一个隐士了。这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