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张晓峰 牧师

若平安是内在的状态,则喜乐就是外在的表现。保罗说明了一个基督徒要常常喜乐的方法:一是知晓主给我们的永生恩典和盼望是何等的荣耀,二是效法主耶稣柔和谦卑的心,三是向主祷告除去挂虑,四是努力行善。总结起来就是要依靠主。

读经:《腓立比书》四章1-9

今天所分享的九节经文是保罗对腓立比教会最后的劝勉:和睦、喜乐与平安。

我们从第一章分享《腓立比书》的时候就知道,虽然《腓立比书》这卷书信中洋溢着超越今世环境的属天喜乐,虽然这是保罗最为亲切的一封感谢信,但是依然隐约提到了腓立比教会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有他所熟悉的两个姊妹不和睦。但保罗对此问题的处理显然与对哥林多教会问题的处理不同,没有以权柄和定罪的严厉口气,而是以温柔劝勉的方式来进行。这也说明,她们两人之间的冲突还没有严重到需要教会纪律和使徒权柄处理的程度,但是这种肢体之间的不和势必影响教会的见证和其他弟兄姊妹,何况任何不和纷争都是教会的大敌,这微小的裂痕若处理的不好可能造成将来的怨恨与分裂。故此,保罗在最后劝勉的部分就首先提到这一点。

但保罗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是突然提起,而是接续着上一章即第三章中关于对将来荣耀的复活盼望这个话题。四章一节中,保罗其实是说“所以,我所想念的、所亲爱的、我的喜乐和冠冕,我所亲爱的……”,在这一系列感情非常亲密的用语之后才提到两位姊妹之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体会到保罗那种小心翼翼,唯恐伤害到彼此之间的情感和信任的措辞用语,他是如此的珍惜与他们之间的这种宝贵关系,但是这两位姊妹之间的纷争不和的问题又需要指出。在温柔的爱心中坚持真理,这是保罗对基督心肠的效法。

故此,保罗用“我劝……又劝”这样的恳求语气而非命令语气来触及这个问题。我们看到保罗在此是提名论及,但提到这两位姊妹的名字不是“点名批评”,相反乃是基于保罗和她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与信任。我们不知道友阿爹和循都基这两位姊妹的具体职分和事奉,以及她们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两位姊妹可能在教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为后面保罗特别提到她们曾经和自己同工劳苦,当然这里的同工劳苦不一定是她们也像保罗一样宣讲,她们可以接待、关怀、饮食等方面配搭也是同工劳苦。另一方面,若这两位姊妹还是腓立比教会的主要同工的话,那么这就不是两个弟兄姊妹之间简单的争执不和的问题,而是对整个教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了。而且,显然教会的带领层已经介入了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不然以巴弗提不会向保罗说明这个问题。

保罗除了规劝这两位姊妹之外,还请求另外一位来帮助这两位姊妹,就是他在信中所提到的“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这一位是谁呢?显然同负一轭这个词语的用法表明这一位是和保罗一同经历了传福音的劳苦的同工,而且,这一位很可能不是腓立比教会的本地同工,但又是保罗熟悉也信任的,又是腓立比教会的人都熟悉也信任的人。这个人现在就在腓立比,保罗虽然没有提到名字,但是腓立比教会的弟兄姊妹们一看到保罗所写的就知道这位是谁,根据使徒行传保罗在第二次旅行布道过程中对自己身边同工的安排,很可能这个受保罗托付来做调停人的同工是路加。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处理纷争不和事情的方法,就是找一位双方都信服的属灵长者来帮助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双方,这里的长者并非指年龄而是指生命的成熟度,需要有一位两人中间的调解人,而非是单靠她们自己单独去面对和处理。

并且保罗指出她们不但都是在福音上和保罗同心合意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名字都记载在上帝的生命册上。我们记得保罗是从将来荣耀的复活盼望引出了最后的劝勉,而且在劝勉这两位姊妹之间问题之前使用了“我的喜乐、我的冠冕”这样的末世性的夸赞用语,这表明保罗此时的思路好像将来他站在基督面前交账的时候,腓立比的弟兄姊妹就是保罗的喜乐和冠冕。在劝勉不和睦的问题之后,现在又提到了“生命册”这个用语。可见,保罗在处理圣徒之间的争竞、不和睦甚至怨恨的时候所站的视角不是“退一步海阔天高,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属世哲学,而是提醒他们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永恒中的属灵关系,虽然我们现在还在这个软弱的身体中,虽然我们现在还有血气、争竞、私欲、跌倒,但是我们将来必定会进入到一种无比荣耀的状态中的,我们身上都承受了这样的恩典。我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因为都记载在上帝的生命册上,都是被上帝所拣选的,都蒙受了上帝无比的爱,都有同一位神、同一位主、同一圣灵,有相同的盼望和生命,若是这样都还有争竞就会显得很荒谬,如同雅各所说“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雅三10),当然罪本身就是非理性的。相比于上帝给我们的这盼望和恩典来说,我们还有什么需要去跟肢体相争的呢?假若是真的吃了亏,为何不情愿吃亏呢?(林前六7 )。因为即使是吃亏或者冤屈不过是暂时和微小的,和上帝所给的荣耀来比这又算什么呢?相对于我们的生命记在生命册上而言,我们是否被别人承认、赞许、佩服就没那么重要了,连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都不那么重要,如同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所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林前四3)。

随后,保罗就再次论到了喜乐,而且是以一个命令的口气来表述: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四4)。喜乐能被命令吗?就如同爱能被命令一样吗?“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十三34)。“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约十四21)。“我们若照他的命令行,这就是爱”(约贰一6)。可见圣经中的爱侧重在指对上帝话语的顺服,侧重指行动,那么爱的确可以被命令,乐意不乐意都需要照着圣经的教导去做,这就是爱了。但喜乐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不是你想喜乐就可以喜乐的。一想到工作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不顺心和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怎么可能喜乐呢?注意保罗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腓四4),显然就不是指喜乐从外在的今生而来。看周围、看我们自己、看我们所每天面对的,很难让我们喜乐,世界带给我们一生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诗九十10)。但是当我们想到主耶稣,想到他对我们的爱、他给我们的救赎恩典、他给我们永生的盼望,他给我们各样的应许和保护,他给我们在世事奉他的机会和能力,想到他令卑微软弱的我们竟然能在他的宏大救恩计划中有份,使我们平凡的生活充满了神圣的意义,我们里面就会有属天的喜乐。

从处理腓立比教会两位姊妹之间的不和这样一件令人不那么愉快的话题,突然之间就能转移到喜乐的劝勉上去,这种转化让人有些诧异,感觉跳跃很大。但实际上这种转化于保罗而言很自然,别忘了保罗是以我们都是记在生命册上这一点来进行劝勉的。而对于保罗来说,遇见主耶稣是他一生当中极其重大的事件,使徒行传中记录保罗曾多次见证那个时刻。一旦想到自己的名字和这些弟兄姊妹一起也在“生命册”上,那种喜乐就无以复加。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上帝已经拣选我们成为他的子民,我们已经得救,我们即将进入到上帝的荣耀中更加令人高兴的了。只这个名分、这个地位、这个应许、这个盼望就足以让我们欢欣不已了。若是我们在地上生活的异常愁苦,那么只能说我们是手握金山为贫哭。我们为世上很多的事情担忧、被重压,但只要和上帝所给我们的永生相比,这一切不过是如鸿毛一般。何况上帝在今生依然看顾、引导、保守我们每一天每一刻的生活。我女儿的班级在搞一项活动,就是每个人都要写一张卡片在卡片上称自己要做另外一个同学的守护天使并写下劝勉祝福的话,我就想其实每一个基督徒才是真正的被守护天使时刻看顾着的。但我们的眼目却很多时候被今世的生活所蒙蔽,我们为地上生活所付出的心力就好像地上的生活就是我们的永恒似的,我们为了在地上这几十年的短暂生活而愁苦,却不愿意为了将来在天上的无穷岁月而打算。

知道自己拥有永生就能喜乐吗?不是只是知道之后才可以,知道拥有之后还有可能会骄傲,“我拥有这么宝贵的东西,你们都没有,你们不如我”,这就是骄傲,把属灵的恩典当成轻视他人的资本。知晓真理又能让这真理在自己的生命生发美好的果效,那就是谦卑来做成的。只有谦卑才能承载足够的恩典。所以,保罗就提到要让大家看到你们的谦卑温和,即保罗所说的“谦让的心”(腓四4)。这是能够喜乐的秘诀。骄傲是一切罪恶的源泉,拥有再多也无法填补骄傲的需求,因为总有比你更多的,上帝就和我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绝不可能成为上帝,拥有上帝那样的尊荣、智慧和荣耀。所以,谦卑的本质就是在至高者面前低下头来,承认他是至高的,承认我们的被造和有限,承认我们是领受了他极大的恩典才能得以存活,是他怜悯我们,而不是我们有何可取之处。在基督徒的事奉中,就是让我们时刻警醒,我们的事奉是上帝的恩典,是他拣选我们成为他国度的子民,是他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在他伟大的事工上有份,是他给我们恩赐让我们有完成事工的能力,是他亲自在工作以保证我们的事奉有果效,如果说腓立比教会意识到保罗夸赞他们在福音上的努力是真实的,那么他们都应该同时归荣耀给神,并且能谦和地面对给自己带来逼迫患难的世人,而非是觉得自己比其他保罗所建立的教会都要属灵,对保罗又好,又和保罗同心。蒙恩经历可能导致“恃宠而骄”,觉得自己在福音上劳苦众多,领受的恩典又多,那么自己理当受到更多的尊重,自己理当拥有更多的权柄,理当凡事听从自己的意见看法…等等。这就是把上帝所给的恩典据为私有所带来的骄傲。这种骄傲所带来的满足不是喜乐,而是自得;是自我抬高而获得的一种堕落人性中的罪中之乐,这种满足蒙蔽自己的同时也伤害同道。不是感恩而是怀怨,不是平安而是躁动。所以,保罗说喜乐,而非自得,只有谦卑才能体会到。尤其是在福音上曾经和保罗一同劳苦过的同工们,更需要谨慎谦卑,向肢体和邻舍俱都显出天国子民的样式。

紧接着,保罗再一次提到末世的视角:主已经近了!(腓四5)。我们在地上事奉的时日有限,我们的劳苦我们的争竞都是有限的时日,很快这一切都要结束了,我们做工的日子也即将结束,我们的生命存活就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为何不为主来做好准备,尽心竭力呢?

正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基督徒的内心不是充满了恐慌与不安,而是应当充满了平安和喜乐。对于世人来说世界充满了纷乱,并且明日如何无法预知,故此心中惶惶不安。一个与世人生活在同样天空下的天国子民,虽然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是我们却知道明天掌握在谁的手中,所以更加应当活出一无挂虑的喜乐生活。

但忧虑却又是基督徒生命常常出现的状态;一种忧虑是因为对上帝没有信心引起的,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基督徒的这种忧虑是对上帝的不满和控告。根源依然在自我和骄傲,因为骄傲的另一面就是贪婪,贪婪导致苦毒和蒙蔽,心眼被蒙蔽,就会对上帝的恩典和能力视而不见,忧虑和不安就会乘虚而入。第二种忧虑是因为犯罪和软弱所带来的,如犯罪之后,自己陷入到良心的控告挣扎和恐慌中,既忧虑神是否还接纳自己又忧虑自己该如何来处理自己的罪,还可能忧虑如何面对弟兄姊妹等;第三种忧虑是因他人的罪而引起的,如看到这个时代诸多的罪恶,尤其是若看到自己身边的弟兄姊妹的生命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会引起我们的忧虑。无论是哪一种,对付忧虑的唯一方式就是将这些统统带到上帝面前来,惟有神可以洗净我们的内心、将我们心意更新、救我们脱离世界的一切缠绕。但问题是,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到上帝的面前呢?是对上帝有着诸多不满、怀疑、不信,还是带着信靠和感恩?虽然我们还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试探和争战的罪恶世界中,但是上帝的恩典就是在这种充满了罪恶、不安的世代中赐给我们的,因此在我们祷告恳求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感恩。为我们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中被上帝拯救而感恩,故此我们是在感恩中把自己交在上帝的手中,这就是对上帝的信靠,相信上帝的良善、智慧和能力。此时,神一定会赐下平安来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保守”这个词是一个军事用语,可以理解为“守护、守卫”,意思就是神所赐的平安会在我们的内心四围安营扎寨,护卫着我们不被忧虑等外敌入侵占领。我们还要注意“出人意外”这个词,这表示上帝赐恩给我们的方式是超越我们的所思所想的,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所赐给我们的平安也是超出我们经验和理解的。有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环境都没有改变,我们的内心却变得不那么担心忧虑了,而且我们自己也像一个旁观者似的突然发现了自己内心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状态,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个充满了压力、紧张、心理疾病、崩溃、孤独的今天,这不是精神药物和心理辅导所能提供的。我们只能说,神垂听了我们的祷告,他顾念我们。经上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惟有上帝所赐的平安才能成为我们心灵的守护。

保罗在这一段劝勉的最后告诉我们经历喜乐的第四个方面,就是告诉腓立比的弟兄们要思念那些“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等等美善的事情,并效法保罗的榜样竭力去行。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保罗在这里所说的那些被称为是符合美德和值得称赞的事情,是指被当时所处的时代认为是符合美德和值得称赞的事情,这些事情并非是和福音的见证完全相抵触。这思念就是以福音的精神去重新考察、辨析这个时代,不是盲目地随从,而是以基督作为内在的动力和视角去重新诠释这个世界的道德规范。因此基督徒的善行不局限在单纯的传福音中,而是贯穿在自己所在处境中的美善里。比如你可以不认同很多人的内在理念,但是对他们帮助穷困者的做法却是需要效法的。但是可悲的是,今天就连世人都在努力去实践的互助、付出、公义的精神,在教会中却常常被为你祷告和互问平安给代替了。福音使命不是单单言语的传递,而是生命的投入。将福音融入在那些“符合美德和值得称赞的”事情中,将我们“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都去行出来,就能经历赐平安的神的同在。

若平安是内在的状态,则喜乐就是外在的表现。保罗在这九节劝勉经文中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一个基督徒要常常喜乐的方法:一是知晓主给我们的永生恩典和盼望是何等的荣耀(弗一18),二是效法主耶稣柔和谦卑的心(太十一29),三是向主祷告除去挂虑,四是努力行善。总结起来就是要依靠主,就如同彼得所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彼前一8-9)。

 

 

最后更新于 Dec 05, 2012 09:1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