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要彼此和睦——2014年2月2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帖前5:12】 弟兄们,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
【帖前5:13】 又因他们所作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你们也要彼此和睦。
【帖前5:14】 我们又劝弟兄们,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也要向众人忍耐。
【帖前5:15】 你们要谨慎,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众人,常要追求良善。

前言

五章12节到结尾这一段经文是保罗最后的劝勉和祝福,勉励部分主要涉及到两个内容,一是彼此之间关系方面的劝诫,二是信徒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当有的生命表现;祝福部分也分为两个小段,一是以主再来作为背景的成圣的祝愿,二是保罗自己在主里面的请求和最后的叮嘱与结尾。今天我们主要分享勉励部分的第一个方面关于彼此之间和睦关系的劝诫。

背景

保罗最后的劝勉和帖撒罗尼迦教会当时的处境相关。保罗和西拉在腓利比城被释放后来到帖撒罗尼迦城,他们在帖城传福音的时间可能只有三周(徒十七2),就因为城里不信的犹太人出于嫉妒耸动市井匪类要抓他们二人,以至于他们连夜被弟兄们打发去往了庇哩亚(徒十七5-10),即便保罗去往了庇哩亚,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竟然也尾随过去继续耸动搅扰(徒十七13),由此可见帖撒罗尼迦教会面临的外在压力和逼迫非常大。

就是这样一个刚刚建立的幼小的教会,却面临着极大的逼迫和困难。说他们幼小,一方面是指他们信主的时间很短,另一方面是指他们在属灵的真理教导方面还有一些不全面,毕竟保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就只有几周,关于将来的复活、敬虔生活的很多教导他们可能都还没有听。但上帝的工作往往出乎人的预料,虽然生命幼小,可能依然有机会面对较大的属灵争战,上帝有时候并不是慢慢操练信徒成为了基督精兵之后才让信徒上战场,而是直接进入属灵争战,并在争战中成熟成长。当年的耶路撒冷教会刚成立就面对公会的逼迫,现在的帖撒罗尼迦教会也同样如此,都是教会在刚刚建立之初,就面对较大的逼迫和争战。我们总是觉得,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能力来面对这么大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回顾教会所遭受的每一次冲击,有哪一次是在我们自认为可以应付得来的情况下发生的呢?有一次被冲击恰恰是在上受洗课程的时候发生的,我们以为会是已经信主很长时间的基督徒来面对这样的状况,但是上帝却允许这些正在准备受洗的弟兄姊妹们来面对,这样的洗礼经历是可贵的,可以检验出我们对上帝的信靠和归向是怎样的。上帝的美意本是如此,就在这些刚刚认识神的人身上显出了圣灵格外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得以站立的稳,不是凭着人的勇气、智慧和经验,乃是靠着上帝的能力和恩典,使得无人可以凭着自己夸口,单单夸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让人知道每一次的得胜都是凭着上帝的保护和恩典。

今日所分享的这四节经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彼此之间关系的劝勉。在平安的环境中,通常大家都能以一个和平有礼的方式来相处,但是当压力环境真切地触及到自身生活、内心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思想:为何我们会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该如何来应对临到我们的一切?此时,彼此之间,无论是信徒之间还是信徒和未信的人之间,可能因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就会让平日的和睦荡然无存,将人性里面的软弱、血气的一些东西表露出来。看到真实,谦卑和属灵成长才能成为真实。经历磨难,彼此相爱才更加真实和有深度,使徒这里从三个层面来劝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对教会带领人

【提前5:17】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地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

治理和劝戒这两个词显然解释了劳苦的内容,这说明使徒保罗在此所说的“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是指教会领袖而言,指教会里的牧师、传道和长老等带领人。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中的弟兄姊妹们该如何对待教会的牧者时重点在“敬重”一词上,这个词有“知道、了解、看重”的意思,吕振中本译为“赏识”,就是理解和承认牧者在圣工上的辛苦和价值。可能教会中存在有人对带领人不太尊重的现象,使徒特地针对这种情况在劝勉。

  1. 敬重的出发点

敬重教会领袖的出发点是“爱心”,而非其他的动机。教会不是公司和机构,教会中的领袖也不是特权阶层,不是手握大权高高在上的领导,其他信徒都是教会领袖的下属,这不是教会内职分的界定,也不是教会内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教会中的职分是上帝所设立的,人选是上帝所呼召拣选的。主耶稣曾说:“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可十42-44)。对于教会的领袖来说,无论他的动机多么的神圣和属灵,他的手段都不能是操纵别人,树立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如彼得所言:“不是辖制所托付你的,乃是做群羊的榜样”(彼前五3)。因此会众对教会领袖的尊重从来就不是因为他位高权重,也不是因为他的学识谈吐。不是出于佩服,因为他有流利的口才;不是出于惧怕,因为他格外的严厉;不是出于讨好,要得着牧者的夸赞;而是基于肢体关系应有的彼此相爱。

  1. 敬重的必要

使徒保罗特别强调了教会牧者当受到的尊重,“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这个短语现代中文译本译为“用最大的爱心和敬意对待他们”,“格外”这个词强调了敬重的程度。

但教会领袖当受到格外的尊重不是因为教会带领者比其他肢体更加的尊贵,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比别人更高的地位和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做的工”。为什么因着他们所做的工就要给予他们格外的的尊重呢?我想,使徒在此所说的“因为他们所做的工”是指他们所做的工作的来源和性质,这事工是上帝在他的子民中开始的,职分也是上帝设立的,所传讲的是上帝的话语,所依靠的也是圣灵的能力,故此,是因为上帝的缘故要给予上帝的仆人以特别的尊重。

而且,上帝设立这些职分是为着圣徒的缘故,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2)。教会的领袖是属于信徒的,也是为着信徒的,是为着信徒的灵魂时刻警醒的并以信徒生命的成长为自己的喜乐(来十三17)。牧者的工作是为了信徒灵魂的缘故,教会的事奉主要关乎心灵的建造、安慰和扶持的工作。当然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是在上帝面前顺从上帝的带领尽心尽意去做的工作都理应得到尊重。但心灵层面的工作需要格外的尊重,是因为只有尊重才能使得教会领袖的工作卓有成效。教会带领人的事工是靠着上帝所赋予的属灵权柄来进行的,这不是行政层面的权柄,故此需要信徒和带领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当信徒和领袖之间的信任不在的时候,上帝话语的权能就在这二者之间消失了。当信徒已经不再尊重和信任教会领袖的时候,牧者就已经不能教导和带领信徒了。牧者所讲的无论对错可能都已经不被重视,也已经不能进入到信徒的内心了。当猜忌和轻视开始蔓延的时候,实质上就如同是单方面废弃了教会领袖的带领职分。此时,尊重更多是在人情和礼貌的层面,而非是在属灵的。貌合神离,质疑疏远,何谈生命的建造?所以,尊重是事奉中的必须,也是蒙福的要求。

任何一个人都有软弱和缺陷,教会领袖也是如此,在很多事情上也有处理不当的时候。但我们的文化常常会将一个领袖理想化,以为他居于带领的位置上,那么他的能力和操守都应当是完美的;一旦发现他生命中的缺欠,就可能会彻底将其否定。故此,尊重就不是因领袖本身的完美,保罗在此的教导也不是从一个人个人魅力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他的职分和事工的性质角度来出发的,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不管现在对他的认识和过去对他的印象和期望有多大差距,你都应当在主里尊重他。唯有尊重才能让上帝差派和设立的这个人的职分被行使出来,上帝透过这个带领者的事工在信徒的身上才是有效果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尊重教会带领人就是在建立这个带领人。

另外一种导致对教会领袖不尊重的常见情况,就是对教会在特定处境中发生事件的处置方式有不同看法,有诸多的分歧和不同意见。尤其是当教会面对压力甚至是逼迫,教会中有很多在人看为不顺利的事情的时候,疑惑、争执就容易发生,对领袖的质疑也容易产生。我想,任何一个教会都会面临挑战、艰难以及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这很正常。问题就是当有不同看法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个信徒和教会领袖的看法相左时,该如何处理和教会领袖之间的关系?也依然应当在爱心和尊重里沟通,若不能取得一致则将这案件呈在上帝面前等待上帝的判断就可以了。在此过程中应当竭力避免在情绪中说话和做决定,否则不但无助于解决不一致,还会产生更多的彼此伤害、怀疑和远离。

对事奉的领袖来说,最大的压力不是外在的困境和逼迫,而是因为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内部的纷争和结党,彼此之间的不信任,猜忌,各种流言、怀疑。使徒保罗在他事奉过程中曾多次面对这样的情景,为了基督的福音,有时他不得不被逼自称是愚妄人自己说起一点他曾受过的患难(林后十二11),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使徒身份。保罗的自辩并非是为自己取得尊重,而是为了基督的福音,是为了上帝所托付给他的使命。故此,对于领袖而言,信徒的尊重与否也并非是他最为关心的,是否忠诚于上帝的托付才是首要的,不断突破自我的有限被圣灵不断更新才是事奉中需要格外关注的,其他交在神的手中即可;因为神使人降卑,神也使人升高。

二、对有需要的信徒

使徒保罗给帖撒罗尼迦教会肢体之间关系劝勉的第二个方面是针对教会中那些有特别需要的信徒的。这应该主是给教会领袖的劝勉,但也是给所有信徒的劝勉。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一个团体中不是所有人都一样,有刚强的,有软弱的,有火热的,有后退的,有观望的。越是在逼迫和压力当中,越是需要彼此的担待、扶持和信任。因为越是在压力和艰难中,越容易显露出平时看不到的软弱和灰心,人们容易彼此埋怨。这个时候,彼此攻击,言语的定罪、苛责、冷漠的责备、伤害就会频频发生;也容易发生不守规矩的事情。基督徒在彼此关系中最大的见证是彼此相爱,但基督徒最容易失去见证的也是这一点。所以,彼此忍耐保守和睦就显得非常重要。使徒在此论到了三类需要牧养的人

  1. 警戒不守规矩的人

“不守规矩”一词在新译本和吕振中本都译为“游手好闲”,这可能就是使徒保罗在第四章所劝勉的那些人,要他们“立志做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帖前四11),这样的人可能是在教会中因为懒惰,而利用逼迫和所谓对主再来的等待而不工作,依靠弟兄姊妹的周济度日的闲人。这样的人不但使得弟兄姊妹受累,而且于教会的名声有损。使徒的教导是对这样的人要警戒。警戒的意思就是要指出他们的过失,在主里面责备他们,若不悔改,则在教会的层面通告大家不要与之交往,令其羞愧,使其回转。

  1. 勉励灰心的人

灰心的人很可能不是因外在环境的困难而灰心,也不是因为长期出于困境中而失望,却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爱心被利用,如被上面所提到的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借钱而在爱心的付出上灰心;或者是因为自己所坚持的,总是被质疑而灰心;或者自己满怀希望的向前,却被拦阻被错误的做法给打击了,从而灰心。总之,灰心的人和软弱的人不同,灰心是因为自己的爱心、坚持、热情被利用、被质疑、被打击而爱心减弱,热情冷淡。导致灰心的因素一般是内在的,是自己人这一方的错误和犯罪所导致的。这个时候对他们的勉励是,鼓励他们定睛在主耶稣的身上,我们所经历的这些神都知道,神也允许发生,借此磨练我们对上帝的依靠和盼望;虽然有时候我们不理解,但是神必有他自己的美意。并且神的工作不受拦阻,既然他在我们中间动了这工作,上帝自己必定完成。主耶稣在走向十架的途中,不也是面临很多的拦阻、发生过很多令他失望的事情吗?彼得刚宣告“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太十六16),转身就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太十六22);就在最后的晚餐中,门徒们还在争论谁为大(路二十二24)。后被犹大出卖,门徒四散,彼得还三次不认他。这些主耶稣都经历过,主耶稣的经历就是我们的安慰,不必灰心,主都一一胜过了,我们也能靠着主耶稣一一胜过。基督就是让我们重新刚强起来的力

  1. 扶助软弱的

软弱的人和灰心的人不同,软弱的原因也有很多,但多是因为外在环境所引起的。可能是因为长期坚持而心生急躁,也可能是因有不能舍弃的而软弱,也可能是因惧怕而软弱,不一而足。软弱的肢体是因为在面对试探和挑战的时候缺乏力量。对于软弱的肢体,不能以严厉的苛责来对待,不能以轻视的眼光来看待,更不能打击、嘲笑、排斥,而应当给他们扶助。所谓扶助,就是将他们所缺少的看见和力量帮助他们补上。一方面以上帝的话语来交通、鼓励,另一方面为他们得着力量来祷告。但生命的得力不是靠着人力可以做到的,要在忍耐中等待上帝的工作。不可在他们没有信心的时候急躁,强行推动他们向前,而是让他们在祷告中面对自己的软弱,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软弱放在上帝面前,恳求上帝的帮助。不是责备他们,不是代替他们选择符合上帝心意的决定,而是帮助他们去被上帝的爱和圣灵的感动所得着,在信心中,而非是在压力下向前迈步。接纳、忍耐、等待,给他们以寻求的时间,和他们一同祷告,这就是扶助

  1. 也要向众人忍耐

新译本译为“也要容忍所有人”,思高本译为“容忍一切人”。每一个人都对其他人有责任,信徒之间刚强的要忍耐软弱的,不能以自己的刚强为责备软弱之人的依据;软弱的要忍耐刚强的,不能以自己的软弱来疏离和厌恶刚强的肢体。而对不信的人,基督徒有在他们面前见证基督的责任,以善胜恶,让上帝的爱和福音进入世人的内心,而非是把血气和恶行摆放在世人的面前,这都需要忍耐世人的不解、恶待和不公。

三、对世人

在逼迫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恶意和不公,那些和我们打交道的人,或者态度是温和的诱导的,或者态度是生硬的恐吓的,甚至我们还会面临被辱骂被诬陷、身体被攻击、被殴打,会有很多人把不公平的事情做在基督徒身上。该如何来面对这些人呢?

保罗的教导是“要谨慎,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因为若是基督徒以恶报恶,就是被恶所胜。

当年主耶稣在面对来抓捕他的公会差役的时候,彼得拔刀就把大祭司的仆人马勒古的耳朵给砍了下来,但主耶稣却医好了马勒古,告诉彼得收刀入鞘,并说:“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二十六51-52)。我们今日所遭遇的,主耶稣当日就已经遭遇过,而且超过我们的经历,但是他没有让门徒起来动刀争战,相反还平息了彼得血气的做法。作为耶稣基督的门徒,当面对世人的无礼和不公对待的时候,不是和世人一样的无礼,不是以和世人一样的血气的方法回击。面对辱骂,基督徒不能以辱骂回应;面对攻击,基督徒也不应以拳脚回报。我们会说,我们没有做什么坏事,他们凭什么这么对待我们?他们不认识上帝,而我们却认识上帝。无论我们所遭遇的是什么样的恶待,我们都不能以恶行回报恶行。既然是基督的门徒,遭遇基督当初所面临的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如主所说的: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别人骂家主是别西卜,何况他的家人呢?(太十24-25)。我们不能把我们所经历和遭遇当成是极为特别的、令人惊异的事情,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彼前四12),这是基督徒必然要经历的。故此,我们要特别为自己祷告,在面对拦阻我们敬拜的人的时候,不去有意激怒对方,不在内心怀有怒气,而是在基督里面来面对周围的人们。

路加曾记载,当雅各和约翰看到人们不接待主耶稣的时候,就在怒气中对主说:要不要我们祈求从天上有大火降下来把这些人都烧死。主耶稣却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而是要救人的性命(路九54-56)。我们的心态有时候和这两位使徒刚开始跟随主的时候一样,当世人的反应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期望的时候,当我们认为好的东西被拒绝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美善的事情被诬陷的时候,我们就被触怒,仇恨和愤恨就乘机充满在我们里面,竟然就把上帝的能力用来发泄我们满腔的怒火,可能在雅各约翰看来,这些人是应该被火烧死的,岂不知我们其实和那些人一样。上帝曾忍耐我们,我们却不想忍耐别人。这不是天国子民的思想和反应,这是堕落人性的思想和反应。雅各和约翰是以未得救之人的做法来应对属灵的工作,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血气的方法来面对争战。

在逼迫和艰难中,能否以爱心来忍耐,在尊重中寻求和睦,这是基督徒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无论是面对弟兄,还是面对外邦人。如经上所说:【诗34:14】 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最后更新于 Jan 31, 2014 07:1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