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常喜乐——2014年2月9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帖前5:16】 要常常喜乐。
【帖前5:17】 不住地祷告。
【帖前5:18】 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帖前5:19】 不要销灭圣灵的感动。
【帖前5:20】 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
【帖前5:21】 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
【帖前5:22】 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作。
【帖前5:23】 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
【帖前5:24】 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他必成就这事。
【帖前5:25】 请弟兄们为我们祷告。
【帖前5:26】 与众弟兄亲嘴问安务要圣洁。
【帖前5:27】 我指着主嘱咐你们,要把这信念给众弟兄听。
【帖前5:28】 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同在。

前言

今天所分享的主要关乎使徒在个人生命方面的劝勉和祝福。与其说是劝勉和祝福,不如说是上帝在基督里面向我们所定的旨意。我们有时觉得上帝的旨意好像不那么明朗,我们不知道很多关乎自己生活的事情,如什么时候进入婚姻,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该生活在那个城市,等等。但我们却知道有些上帝的旨意是明显的,却可能被我们忽略,或者说被我们看为很难,但这却是上帝清楚的旨意。保罗最后的劝勉和祝福分为三个方面:一圣徒的基本生命要求与特征,喜乐、祷告、谢恩;二敏感于圣灵的感动和带领;三神必让我们成为圣洁;以及最后的请求。

我们前面分享过帖撒罗尼迦教会所处的逼迫背景,他们那里的犹太人对保罗和西拉格外有敌意,不但耸动些市井匪类来抓保罗,还把城里刚信主的耶孙等人抓到官府的面前,而且还追着保罗到下一个城市去破坏福音的工作,这种外在的逼迫应当极大地影响了帖撒罗尼迦教会众圣徒的正常生活,或者说,这些刚刚归信了耶稣的人他们遭遇到了他们生命中极大的挑战,他们可能因为信耶稣而被当时的人误解,被轻视,甚至被厌恶和欺负,被人视为异类,被整个社区排斥。他们的家被人闯入,他们也被强行带到官府那里,被诬告为“违背凯撒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徒十七7),这种诬告属于政治上的谋反控告,这是最为险恶的手段,因为这是君王最为忌讳和敏感的事情,不但容易引起官府的惊慌,也容易带来严厉的惩治。事实上,这样的诬告也的确是引起了地方官和城里众人的惊慌(徒十七8)。其实,今日我们周围的人、包括我们的家人也同样会因此惊慌,因为大家都恐惧被控告的可能后果。从某个意义上讲,犹太人的诬告将帖城的弟兄姊妹们置于了整个社会的对立面上了,人们可能并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问题,但是依然会视他们为洪水猛兽,依然会疏离他们,唯恐和他们交好给自己带来麻烦。

一、基督徒生活的基本特征

  1. 常常喜乐

在这种情况下,使徒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姊妹们要常常喜乐,在人看来这劝勉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因为他们处在逼迫患难当中,处在各样的压力当中,处在因为信了耶稣才有的艰难当中,在人看来他们是遭遇了祸患,他们因为信耶稣之事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在人看来,他们因着一个死了又复活的叫耶稣的人安逸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搅扰,这是得不偿失,或者说这有点癫狂了,不值得。总之,从世界的角度看,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姊妹们没有任何值得高兴的事,但使徒却告诉他们要喜乐。不但要喜乐,还要“常常”喜乐,这表明不是偶尔心里高兴一下,而是要始终处于一种喜乐的状态中。“常常”不但是指时间上的持续,而且是指空间、环境上的超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正处于患难当中,正被人压制和搅扰中,正处于捆锁中,也是喜乐的。这是一个不合常理的劝勉。基督信仰怎能如此要求人强作欢颜呢?你的环境根本就不能让你喜乐,你应当悲哀,因为你过去是平安顺利的,但如今却是诸事不顺;你过去生活是按部就班的,如今生活的正常秩序都受到了影响,生活处在扰乱和危险中,就是为了那看不见的那位曾生活在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巴勒斯坦地区的一个叫耶稣的人,这让人不能理解。

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中,使徒居然劝勉帖城的弟兄姊妹们要常常喜乐!人们可能会想怎能喜乐?我们所遭遇的难道不应当哭泣吗?难道不应当难过和恐惧吗?难道不应当心生绝望吗?使徒当然并不是在告诉基督徒要强颜欢笑,故作欢欣,保罗显然知道帖城的弟兄姊妹们所面临的患难,在本书信的开头他就讲到“你们在大难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帖前一6),也担心他们“有人被诸般患难摇动”(帖前三3),可见对于帖城的弟兄姊妹们所经历的逼迫保罗非常清楚,也深有同感,因为他也是从这样的患难中走出来的。保罗不是不谙世事,不是纸上谈兵,不是不知道、不体会帖城弟兄姊妹们的处境。他比众人都明白从属世的角度,从外在的环境上,我们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喜乐的依据。

所以,使徒在此讲到要喜乐,就意味着他不是在属世的角度来讲的,既然他提到在患难中也需要喜乐,这喜乐的来源就不是世上的,就不是环境本身带来的。而且,这喜乐不但是外在的环境所不能提供的,也是外在的环境所不能压制的,这喜乐是不属于世界的。这喜乐不同于心想事成、得偿所愿的那种满足,这是一种持续的、恒常的、稳定的,是一种我们未曾想到的,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的心灵经历,是与世上的经历无关联的。这喜乐不是建基于世人所看重的吃喝,而是建基于神的国,是在公义、和平之中圣灵所赐的(罗十四17)。在其他书信中保罗也曾有过类似关于喜乐的教导,最为典型的是他对腓利比城的弟兄姊妹的劝勉:“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四4)。可见,使徒保罗在此所说的喜乐是因信耶稣而有的一种属天的经历(彼前一8),是圣灵在信从耶稣之人的心里所生发的属天生命才有的果效(加五22)。既然是上帝所赐的,那么这喜乐也是人所不能夺去的(约十六22)。

这喜乐是因信基督而来的,故此,使徒在这里所谈到的喜乐有一种奇异的特点,那就是世人看为“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的,基督徒却可以因为基督的缘故而看为可喜乐的(林后十二10)。上帝所给的喜乐,常常是针对或者特别是为着愁苦、患难而赐下来,正如摩西祈求的那样:“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诗九十15)。也就是说,对喜乐经历和体会的较多的时刻,大多是痛苦患难的时刻。平安的日子里,人们常常不太寻求属天的喜乐,属世的欢愉就充满了我们,让人可能此间乐不思蜀。但为主受苦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基督徒若要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都要面对逼迫(提后三12)。而为主受苦,乃是荣耀,为着这属天的荣耀就有喜乐。就如当时彼得约翰被公会打了之后他们满心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

从这里,可以看出,喜乐作为一种属天的恩赐,需要以信心来支取,信心不但能支取喜乐,并且可以得获各种各样的喜乐(罗十五13),比如因为相信上帝掌管一切,就会有一种平安的喜乐充满在我们里面,因为相信上帝必定会给一个更加美好的结果,就会有一种盼望的喜乐充满在我们里面,因为相信上帝的工作必定有果效,就有有一种忍耐中的喜乐,等等。但喜乐最为终极的原因乃是因为基督的缘故,他救我们脱离了死亡和定罪,他赐给我们永生的生命,他让我们从黑暗进入到光明中,让我们进入真理,他给我们将来复活的盼望,给我们人生的意义、价值和使命,他给我们依靠和帮助。有耶稣,就足以让你喜乐不已。一想起我们拥有基督,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经历和遭遇的是至暂又至轻,这喜乐就无法被这轻如尘埃的属世的一切-或被人看重或被人看轻-所掩盖。基督超越一切,他就是喜乐的泉源。

  1. 不住地祷告

祷告就是来到上帝面前,将自己的心灵和自己心里所负担的一切都陈明在他面前。这是心灵从世界的缠累、围困、压制当中脱离出来的时刻。我们的喜乐依赖于我们的祷告,因为若不是来觐见上帝,若非是在上帝的光中,何谈心灵的自由和喜乐呢?人们可能寻找很多让自己轻松和喜乐的方式,但唯有上帝才能真正让人得以自由和喜乐。

尤其是在困境中,在艰难中,在软弱的时候,更加需要祷告。没有事情是小到不必祷告,也没有事情大到不能祷告。对于基督徒来说,将自己的事情带到上帝面前来,这就是敬虔生活的基本特征。而基督徒的失败和灵性的软弱也特别体现在祷告上,若缺少祷告,就会缺少属灵的敏感,就容易疑惑不能分辨是非对错;若是缺少祷告则会越发的软弱。故此,警醒祷告就成为基督徒应对艰难世事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祷告可以保持一个基督徒和上帝之间正常的属灵关系。祷告可以让我们不被迷惑,不被摇动失脚。祷告可以让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候常常在灵里面彼此纪念,如同见面。祷告可以让艰难被属天的荣光所遮蔽,祷告可以让我们的急躁变为平静,让我们的血气被灵性胜过,让自我的私欲被属天的愿望所代替,让猜忌被信心所化解,让怒气被属天的温柔所平复,让我们可以在坚持中不断得力。祷告可以保持一个基督徒灵性的活泼和敏锐。

在今天的时代更是如此。近几年来,我们都看到人们的工作越来越忙,加班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本来是非正常的工作状态,现在几乎快要成为正常状态了。紧张匆忙成了主要的生活节奏,即使是休息时也感觉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即使是没有什么事情心灵也不能放松下来。紧张和忙碌使得心灵常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中。但越是在紧张的工作状态,越是要让我们的心灵安静下来,如圣经所言: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三十15),如何才能平静安稳呢?让我们从世事的纷繁,从业绩的重压,从对将来的焦虑,对各样事情的担忧中脱离出来,在祷告中把我们的心灵重新放回到上帝手中,这就是心灵的平静安稳。事情可以繁忙,内心却要安稳。使徒在此特别提到“不住地”,就表明祷告是一个基督徒生活的常态,或者说,是基督徒生活中的主要要素之一。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可或缺的元素,如吃饭、喝水、睡觉,也有将工作、娱乐当作极其重要的内容,但对于基督徒来说,有一个事情是基督徒生活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基督徒生命中的基本动作,那就是祷告。不住的祷告并非是指每一天的每一刻都在一种出声祷告的状态中,而是指我们是在一种祷告的心态中来度过每一天。可以随时、可以在每一个小的时间间隙来祷告,或长或短,或睁着眼睛或闭着眼睛,保持我们的心灵是在上帝的面前。所以,不住地祷告并非只是指每天有几次固定祷告的时间,如早上或晚上,而是指一种祷告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是生活在祷告中。

  1. 凡事谢恩

感恩是一个基督徒对上帝的基本回应,我们的喜乐也建基于对上帝的感恩。但是否有时候,我们的生活中好像充满了不顺利,我们所处的时代好像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经历的都是令我们向上帝抱怨的事情?此时,基督徒可能要问的是,我们为这些事要感恩吗?更何况使徒在此使用了一个修饰语“凡事”,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感恩。现代中文本译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感谢”,当代中文本译为“无论遭遇什么事都要谢恩”。也就是说,我们所遭遇的任何事无论我们觉得好还是不好都要感恩,和喜乐同样,这是基于信心才能做到的。就如同我们主耶稣在面对他传福音被拒绝的时候的祷告一样:“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你的美意本事如此”(太十一25-26)。但我们解读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很多事情,很多没有照着我们的期望所发生的事情的时候,都不是这样一个思路,我们对上帝旨意的解读,往往是置于我们的期望和判断之下。若是符合我们心意的事情,感恩是容易的。若是一件事情是我们不喜欢的,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感恩就比较困难了。其实,有许多我们不知晓的层面上上帝在工作,上帝的保守和看顾是超乎了我们对于环境和境况的判断的。所以,感恩与我们的信心,与我们对上帝本性的认识是不能分的。我们若能相信“神让万事相互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我们若是对上帝的权能和智慧有不动摇的信心,我们就能凡事谢恩。

二、敏感于圣灵的感动

  1. 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

“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这节经文新译本译为“不要熄灭圣灵的感动”,吕振中本译为“别将灵扑灭了”,这两个译本的译文都提示我们,圣灵的感动如同火一样。我们怎么知道在我们心里面的一个想法、一个感觉是从圣灵来,还是从我们自己的私意来的呢?既然是从圣灵来的,那么我们心里的那种感动必定是圣洁的,这是第一判断的要义。比如,圣灵不可能在你心里感动你说:既然正常传福音那个人不信,那么你就应当采取一些欺骗或者恐吓的方法让他来信。这样的想法就不是从圣灵来的。第二既然是从圣灵来的感动,这感动一定是让基督之名被高举的,因为圣灵来是要为基督做见证(约十五26)。第三,既然是圣灵的感动,那么这感动会让你心里火热,但又清醒。圣灵的感动不是一种不能遏制的冲动,而是一种对心灵轻柔的触碰,让你知道应当去做什么,却又不是强迫,给你有考虑、犹豫、拒绝的机会,但也让你知道拦阻你的是什么,你虽然有挣扎但你却清楚地知道有一方是从神来的意念和声音,一方是自己的惰性、喜好、惧怕。所以,圣灵的感动是清晰的,也是微小的,因为圣灵的感动不是一种控制和恐吓,圣灵的感动不会让人心生恐惧和绝望,而是带来平安和圣洁,不会让人更爱世界和自己,而是让人对上帝更多亲近,更加增一个人对基督的爱。

既然谈到不要消灭,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将圣灵的感动给扑灭了。比如,当你心里有感动向一个人去传福音的时候,你出于不好意思,出于惧怕被人拒绝,惧怕被人看为怪异,你的惧怕可能就让圣灵的感动熄灭了。当你心里有感动为一个人祷告的时候,你就不要迟疑,不要拖延,马上照着心里的感动来祷告,否则可能这感动因着你的麻木而退去了。当你要做一件事情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该做的时候,你心里的声音可能会告诉你向前或者向后,这个声音让你的疑惑变为清晰,让你知晓了选择所依据的圣经原则,那么你就应当照着心里的感动去行。一个人心里的懒惰、私欲、贪婪和恶念会让圣灵的感动消退。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就是在强调对圣灵感动的顺服,当你里面的感动是美善的,是圣洁的,要马上顺服。

  1. 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

此处的先知主要是指新约时代那些在教会里面主要承担教导事工的人,他们有从圣灵来的上帝话语的领受,在聚会中将这些真理宣讲给会众听。圣灵的很多工作都是通过上帝的话语来进行的,也就是说圣灵的感动和先知的讲论是密切相关的。

很多时候,你若尊重讲道人,那么上帝就可以使用这个讲员的讲道向你说话,但你若是轻视这个讲员,因为各样的原因,或者我们觉得他各方面都不如我,他怎么能站在讲台上教导我呢?或者我们知道这个讲员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或者对于讲员所讲的内容,以为这些都是我听了很多遍的,没有什么新意,等等,这些都可能让人看不起讲员,从而也轻视他所讲。不管什么原因,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四6)。可见,人内心里面的罪和自我可以拦阻圣灵的火焰在他心里的扩展。圣灵的工作和上帝的话语是密不可分,圣灵的感动一定不会和上帝的道相矛盾,圣灵却正是使用上帝的道来更新我们的内心,并提供给我们检验一个感动是否是从圣灵而来的辨别依据。

这就是使徒在这里所讲的“但要凡事察验”,为何要察验呢?因为就像使徒约翰曾说的:“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壹四1)。敏感于圣灵的内在感动,重视讲台的教导,并不等于毫无判断力地照着内心的感动去行,全盘接受讲道人所讲的。任何人都不完全,因此要察验和辨别你里面的感动是从圣灵来的还是从其他地方来的。任何人都可能在自己所领受的话语中夹杂自己的理解。故此,对于所听到的教导,也要谨慎察验,是否符合圣经的原则。

三、上帝的工作:使人成圣

  1. “全然成圣”

新译本译为“完全成圣”,吕振中本译为“全然圣化”,这里的全然成圣的意思就不是强调在法律地位意义上的成圣,而是在内在生命本质和范围层面的成为圣洁。也就是圣灵在信徒生命中所做的一切更新、雕琢的工作,并不限于内在心灵的层面,也包括外在身体行为的层面。虽然圣灵的工作是全面的,但是这并不表明在地上今生的时日内基督徒就可以达致完全,成圣是一个过程,最终的完全要等到将来复活的时候。
这也告诉我们,使徒在以上所劝勉的这些属灵生命的品格都不是靠着人自身的力量可以行出来的,成圣的能力是从上帝来的,或者说,让圣徒不但是在名分上被称为义,也是在生命本质上成为圣洁是上帝在我们身上所做的工作,如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中所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弗二10)。当然成为圣洁需要我们对上帝命令的顺服,这是人的责任,但是就像保罗曾对腓利比教会的弟兄姊妹所讲的那样: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二13)。上帝的工作就是在我们里面重新建造一个新的圣洁的生命,这工作的发起是上帝,这工作的成就也是上帝。

并非是说,基督徒在成圣的过程中不需要有什么参与,而是说基督徒在成圣的过程要完全依靠上帝的能力,也只能靠着属天的能力才能真的成为圣洁。任何从人自身中所发出来的努力和改造都不能成就这工作。一个人不可能自我成圣。因为一个人不可能自我建立属灵的生命,我们可以有很多努力,但人的最大的努力就是顺服,因为唯有神才是能够真正建造我们的。所以,只有把自己完全交在上帝手中,让上帝来塑造自己,这个人才能真正成为圣洁。这就是奉献的目标也是奉献的意义,就是把自己完全放下来,不要试图照着自己的想法来塑造,来成就自己的功业、气质、名声。这些都是虚妄,除了上帝能建造属灵的生命,谁都不能!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上帝所造的,更何况一切美善都是从上帝那里来的。而且,生命建造的能力唯独属乎神,而非属乎被造之物。作为一个被造者,最大的谦卑和顺服就是认识到这一点并愿意将自己联接在基督里面,让圣灵照着基督的样式来塑造自己,而非自我塑造;让上帝来磨练自己,而非自我选择生活的环境和道路。

  1. “得蒙保守”

“得蒙保守”吕振中本译为“得蒙保守完整”,所以这里强调的是上帝对信徒全人的保护和保全。无论是心灵层面还是身体方面,将来主再来的时候都会成为完全。需要留意的是这一节经文常被用来支持人是由灵魂体三个元素所构成的,其实在保罗书信当中,除了这一节经文之外再无使用灵魂体三分法来描述一个人了,这里更多是用灵魂体这三个方面来强调一个人的整体,即灵魂体并非是在强调人的三个部分,而是人的三个方面。灵表示与神交往的层面,魂表示自我的层面,体表示与外界交往的物质的层面。保罗借此来说明上帝成圣工作的范畴,救赎并非只是对灵魂的拯救,而是全人的拯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了身体的得蒙保守。身体和灵魂一样会在将来得蒙完全的拯救,上帝会给我们一个复活的身体,这身体永不会衰残、不会有疾病。将来身体的复活,这是我们荣耀的盼望。

  1. “无可指摘”

“无可指摘”主要指外在的行为的完全。对于每一个信徒来讲,向主交账是我们行为的一个最终评判。我们今日活在地上,但我们在地上所言所行的一切都在上帝的面前,这一切现在可能还未显露出来。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对神如何、生活中所行的如何,有时候在人前、在教会的表现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没有一个人完全了解另外一个人,但上帝了解每一个人。只是这个审判的结果要在主再来的时候才被显明出来。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谨慎,不要自欺,好像审判永远都不会来似的,好像主都不知道似的,主没有立刻审判不是在耽延,而是在忍耐,是给人机会,对于不认识基督的人乃是给得救的机会,对于基督徒乃是给回转的机会。所以,这里使徒是在一个末世审判的角度来劝勉基督徒要在行为上完全,因为将来我们要在神面前为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来交账。这并不遥远,主再来的日子近了。

  1. “他必成就”

最后是对上帝的仰望。在成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人性里面的软弱和诡诈的认识越来越多,这认识可能会让我们心灰意冷,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是常常失败的。人在面对里面争战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暂时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力量胜过了一些试探,就会将荣耀据为己有,自我抬高和骄傲;二是常常失败,就会灰心、失望,对胜过罪和软弱失去信心,严重的会中了撒旦的诡计,破罐子破摔,被从恶者来的声音控告并压制:你就是这样一个软弱没救的人,不用努力了,你就这样了。其实,正如前面所分享的,我们乃是上帝的工作(弗二10),这样让我们对将来有信心的,不是我们现在是否足够刚强,而是上帝的应许。我虽然现在还不够完全,我虽然还有很多缺陷,但是我们却知道我们已经在上帝的工作范围里了,上帝会让我们最终成圣,纵然我现在看不到,但是我知道一定有那么一天,因为若上帝要做成一件事,他必成就这件事。

在这份书信的最后结尾使徒保罗提到三个与自己有关的请求:

第一,请弟兄们为自己祷告。使徒并非只是劝勉帖城的弟兄们,他也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也需要众人的代祷。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属灵伟人,而是被上帝赋予了特殊职分和托付的众多弟兄中的一个。他的使命和事奉需要众肢体的祷告的托住。

第二,与众弟兄亲嘴问安,此处的亲嘴问安是当时中东地区见面的一种表示亲密的肢体方式,类似于今日的贴面礼,脸颊互相触碰。这些都是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礼节,并非是任何文化背景下的基督徒都需要遵守的,比如对于今日中国教会来说握手问安即可。但使徒问安的重点不在亲嘴问安的方式,而在于他人虽然不在,但是却在书信中以文字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强烈浓厚的问安的情感。新译本译为“要用圣洁的亲嘴问候众弟兄”,吕振中本译为“你们要用圣别的接吻给众弟兄问安”。可能这贴面礼节是当时文化中的惯常礼仪,但是保罗却把这礼节分别出来赋予了属天的意义,那就是问安要在心灵的诚实和纯净中,不带着诡诈和私意,比如犹大以和基督亲嘴问安作为出卖的暗号就是邪恶。弟兄之间的问安要出于真实的关心和问候,而非是一种礼节性的人际交往的礼仪和表面的寒暄,若彼此问安是因出于主持人的建议,周围的人都在握手问安,自己也不得不参与进来,于是就在蜻蜓点水地握一下对方的手,以一种敷衍和客套应付了事,这就不是分别为圣的问安了。故此,保罗把基督徒彼此之间的问候从一般的社交礼节层面给提升到了一个属天群体的彼此关爱的表达上了,这彼此问安表达了众圣徒在基督里面的合一、接纳与和睦。

第三,保罗以一种特别郑重的口气叮嘱帖城教会要把这封信念给每一个弟兄听。保罗因为自己不能亲自到帖城的弟兄姊妹当中来探望他们,但是却又极其挂念在逼迫中的他们,所以他要特别以这封信来表达他对帖城每一位信徒的关心和爱,这是他写给每一位教会圣徒的信件,如同是他本人到场看望、鼓励他们一样。
这也是写给所有在患难中坚守信仰之圣徒的书信。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透过使徒的信件也常与我们众人同在。

回应诗歌:《主恩典够用》121

最后更新于 Feb 08, 2014 02:1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