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并没有求问耶和华——2014年5月11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读经

【书9:1】 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利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书9:2】 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

【书9:3】 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书9:4】 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书9:5】 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书9:6】 他们到吉甲营中见约书亚,对他和以色列人说,我们是从远方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书9:7】 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若是这样,怎能和你们立约呢?【书9:8】 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约书亚问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书9:9】 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

【书9:10】 并他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书9:11】 我们的长老和我们那地的一切居民对我们说,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书9:12】 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从家里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看哪,现在都干了,长了霉了。【书9:13】 这皮酒袋,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看哪,现在已经破裂。我们这衣服和鞋,因为道路甚远,也都穿旧了。

【书9:14】 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

【书9:15】 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

【书9:16】 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之后,过了三天才听见他们是近邻,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

【书9:17】 以色列人起行,第三天到了他们的城邑,就是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

【书9:18】 因为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所以以色列人不击杀他们。全会众就向首领发怨言。【书9:19】 众首领对全会众说,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现在我们不能害他们。【书9:20】 我们要如此待他们,容他们活着,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书9:21】 首领又对会众说,要容他们活着。于是他们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正如首领对他们所说的话。【书9:22】 约书亚召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为什么欺哄我们说我们离你们甚远呢?其实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书9:23】 现在你们是被咒诅的。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书9:24】 他们回答约书亚说,因为有人实在告诉你的仆人,耶和华你的神曾吩咐他的仆人摩西,把这全地赐给你们,并在你们面前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所以我们为你们的缘故甚怕丧命,就行了这事。【书9:25】 现在我们在你手中,你以怎样待我们为善为正,就怎样做吧。【书9:26】 于是约书亚这样待他们,救他们脱离以色列人的手,以色列人就没有杀他们。【书9:27】 当日约书亚使他们在耶和华所要选择的地方,为会众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

今天释经讲道的经文是约书亚记第九章。这是约书亚记当中记载的第二次与迦南人立约,第一次是和喇合之间的立约。所不同的是,这次的立约是建立在基遍人欺骗以色列人的的基础上的(喇合当时是向着耶利哥人撒谎)。相同的是,上帝的恩典超乎预料,即便是欺骗所立的约,也使得基遍人得以存留了性命。

一、迦南六族的选择

可以说是以色列进入迦南争战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在之前的分享中曾提到,在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之前,神就藉着妓女喇合的口告诉约书亚:迦南人都惊慌害怕,心都消化并无胆气。而且在渡过约旦河之后,第五章的第一节这样说:“约旦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和靠海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他们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书五1)。而我们在本章的第一节第二节却读到这样的经文:“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这黎巴嫩山沿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呢、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书九1-2)。

一节和本章一、二节的句式如此的相似,但是内容却截然相反。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逆转呢?原本心都已经消化了的迦南诸王为何突然之间有了胆气,敢于跟以色列人开战了呢?因为这些迦南人听见了一些事情所导致的。五章的时候迦南人是因为听见了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他们就心都消化不再有胆气了。本章也同样是因为他们听见了一件事情,就变得有胆气了。这件事情不是第八章以色列打败了艾城这事,而是第七章中以色列人第一次进攻艾城失败,被杀三十六人,溃逃到示巴琳的事件。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就打了两个城市,一个是耶利哥,一个是艾城。但在第二个城市攻取中吃了败仗。这是一件大事。这并非是世界的眼光可能有的评论如“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样。因为第一次艾城之战的失利让本已害怕的迦南各族看到一个令他们惊奇的事实:可以过约旦河如走干地的以色列人竟然也会失败。随之他们就有了一个看法: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也不是那么有能力,即使有耶和华的帮助以色列人也可能被打败,以色列人不是不能被打败的,换句话说,耶和华神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这就是第一次艾城之战的后果,不是一次简单的失败,不是死了三十六个人那么简单,艾城失败的可怕之处在于让外邦人轻看了耶和华的能力。让迦南人又有了一些虚假的对抗上帝的信心。虽然,后来以色列人在第二次艾城之战中又得胜了,但以色列人也可能会失败的事实却给了迦南人抵挡的勇气。

其实以色列人的失败并非是在艾城之战的时候,而是在攻占了耶利哥城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因为亚干就是在耶利哥城里偷拿了归属上帝之物,违背了上帝的命令。犯罪来的如此之快。

因亚干的犯罪,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以色列人的历史。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进程。可以设想,假如没有亚干的犯罪,就没有艾城的失败,没有艾城的失败,过约旦河后已经惧怕的迦南各族,在看到耶利哥城的毁灭之后会更加惧怕,若在看到以色列人又攻取了艾城,连续两次的得胜后,会越发惊慌惧怕,或许他们就会像基遍人一样来投降了,他们可能就会像喇合一样因看到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的大能的作为而归服了呢!这样以来,可能就不用多年争战了,艾城之战可能就是最后一战。当然,这只能是假设。如果迦南诸王稍微思想一下就可以知道纵然以色列在艾城失败了一次,但耶利哥城的毁灭和几天之后的艾城的毁灭更加值得注意。他们是定意要抵挡耶和华,第一次艾城失败只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虚假的信心而已。但无论如何,历史却是亚干犯罪之后的历史了。

原本是以色列人占据主动,想打哪个城就打那个城,敌人却像石头一样寂然不动(出十五16),最多是被动地抵挡。现在是迦南人主动联合起来要与以色列人争战了。

我们或许没有料想到亚干犯罪的后果竟然是如此的严重。他的犯罪导致的战败令迦南人轻看耶和华以色列人的神,使得本来已经胆怯惧怕的迦南人重新有了“信心”,并越发地抵挡,使得整个以色列民族必须在连年争战中来面对“同心合意”的迦南抵挡联盟。我们会觉得,亚干只是一时一次贪心而已,只是拿了一件高档衣服几千块钱而已,何至于战争失利、三十六人丧命、战争局势竟然都发生重大变化呢?是的,罪的可怕就在于此。亚当和夏娃不过是吃了某棵果树上的几个果子而已,却让整个人类就进入到罪和死亡中了。所以,在争战中一定要谨慎警醒,不让从撒旦来的试探胜过自己,尤其是在有上帝的恩典和引导的时候,更是要完全尊耶和华为大,谨守遵行他的一切命令,不存贪心私欲和侥幸,免得上帝的恩典离开,将自己和整个百姓都陷在危险中,带来亏损和羞辱。

二、基遍人的选择

【书9:9】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书9:10】 并他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

就如同耶利哥合城的人都选择了抵挡神,唯有喇合一家投靠了耶和华一样;即使迦南六族的诸王都联合起来准备与以色列人争战,也有一个迦南民族却选择了来投靠以色列人。这个民族就是基遍人。基遍人为何与其他迦南各族做了不同的判断呢?因为基遍人并非只是看到了以色列人在艾城的失败,他们没有因为以色列人第一次艾城之战的失败就忽略了耶利哥城的毁灭,和不久艾城的毁灭。或者说,以色列人的第一次艾城之战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基遍人对耶和华上帝的信心。这一点从基遍人对以色列人所讲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基遍人对以色列人所说的关于他们对耶和华神的认识,和几天前喇合对两个以色列的探子所说的话非常类似,都提到了四十年前耶和华在埃及所行的事,都提到了两个亚摩利王被毁灭的事(书九9-10)。可见,基遍人的信心也是基于对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的长久作为的了解和思想。基遍人的归服,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超越了以色列人本身,他的归服是真的对耶和华的归顺,因为他们并没有像其他迦南六族那样受到以色列人一次战败的影响。

但基遍人来投靠以色列的时候却是以撒谎的方式,他们装扮成从远方来的人,在以色列人问到说你们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说从极远之处来的。基遍人应当知道以色列人是不会与迦南本地人立约的,因为这是耶和华的命令(申七),但对于远方的非迦南人却是可以与之立约的(申二十15)。可见基遍人非常了解以色列人的诸多事情,虽然撒谎,但他们的长老是也算为有智慧之人。

虽然基遍人伪装成远道而来的人欺骗了以色列人,但是他们对上帝的信心却是真实的。就像喇合虽然撒谎,但这谎言却显明了她投靠耶和华的信心。故此,耶和华有丰盛的恩典,他们被收纳为圣约群体的成员,脱离了死亡和毁灭。约书亚让他们在圣殿有服侍,他们做了圣殿劈柴挑水的人。正如诗篇所说的“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诗八十四10)。

三、约书亚和百姓的责任

【书9:14】 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

【书9:15】 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

一个跋山涉水远道而来谦卑归顺的民族的恳求,以色列人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答应下来。因为基遍人一再口称“我们是你们的仆人”(书九8,9,11)。这一刻,或许是以色列人因基遍人的谦卑投靠而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或许是真的动了怜悯之心。但在这一刻他们没有想到耶和华神,他们依靠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就与之立约了,不但立约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还向基遍人起誓。信誓旦旦地应允对方存活,这种强者和居高临下的施舍令人头脑发热,昏昏不辨。因为向弱小恳求者给予恩惠和保护,有时可以让人里面居高位的虚荣和骄傲获得极大的满足。

约书亚作为领袖这个时候也没有来求问耶和华,他犯了和之前第一次艾城之战一样的错误,没有求问耶和华就根据探子对军事状况的汇报发动了战争。只是,第七章的时候没明说他们没有寻求神,而本章则明确说明以色列人并没有求问耶和华(书九14)。第七章的时候是因为以色列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来求问神,本章则是以色列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判断而不来求问神。根源都是骄傲自大。人们一旦自视颇高,觉得自己圣经熟悉、事奉经验丰富,又懂各样人情世故,就难免依靠自己,而不来求问上帝。或许这不是约书亚一个人的问题,但显然在众首领的这种浮躁心态中,约书亚也难免被影响。

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事奉上帝的最为基本的诀窍,那就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来求问神。要始终把自己放在上帝之下。决策来自上帝。

很多时候,我们好像处在目不暇接的变化中,一个一个出乎意料的事件纷纷摆在我们面前,是我们过去所没有遇到的,可能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冲击,就如同以色列人面对基遍人一样,这是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后,第一个向他们归服的民族,这和喇合一家的投靠不同,这是一个大的群体的投靠。刚刚经历了艾城的失败和得胜,突然一个群体的代表跑来要立约寻求庇护,以色列的领袖们还没有很好地沉淀,他们的心灵被这个事件给占满了,他们觉得必须马上给出回复。于是在仓促间,就没有寻求耶和华,没有从上帝来的信心,只是为了给这件事情一个处理结果,做了一个决定。面对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事情,不要太快地在一种激昂和自得中决策,要先让自己安静下来,不被事件所摇动和搅扰,不被自己天然的情绪所左右,基督徒的智慧就是不凭着自己下判断,而是转向上帝来恳求。

但我们常常根据我们的经验,根据我们的眼见,根据我们里面的一些属人的感觉、情绪,甚至是根据我们的软弱来决策。特别是争战中的教会可能面临很多事情,有突发的,我们没有想到的;也有不那么紧急的,但却需要我们早做决断的;有影响很大的事情,也有看似很小的事情。事奉中的这些事情既复杂又简单。复杂是指一些事情牵涉很广,头绪很多,凭着我们的智慧看不通透,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处理,甚至有的事情看起来是一个样子,实际上又是另一个样子,需要在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才能明白。但做出选择给出方案却不能等那么长的时间。我们即便是拥有通达的属世智慧和经验,也不可能凡事都能看得清楚。简单是指,我们有一位知晓万事的上帝可以来依靠和求问。比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从温州拆教堂,到我们有肢体被拘留,事件好像突然临到,从各个方面所显示出来的迹象都表明了教会前面面临很大的争战和险恶,我们可能会有很多判断,很多想法,也有很多可供我们选择的做法,要做很多决定等等,我们可能难免心生烦躁、惧怕、不安,我们觉得好像有一个的巨大黑暗正压过来,我们可能会来思想我们的将来如何,我们该如何来应对,等等。我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我们头脑的飞速运转,开始凭着我们过往的经验开始做各样的分析判断,而是应当安静下来,转向上帝来祷告和求问。不被事件的表面所左右,在祷告中获得灵里面的安静与亮光,然后才能有属灵的看见和判断。

另一个问题是,基遍人欺骗在先,这约定有效吗?为何众首领和约书亚在知道被骗之后还是坚持立约有效呢? 因为他们不但和基遍人立了约,而且还指着耶和华的名起了誓。如果只是单纯地以色列人和基遍人两方立约,那么基于欺骗为基础的这个约定是无效的,以色列人可以不必遵守。但是,以色列的众首领却指着耶和华为这约起了誓。我们可以想象这誓言可能类似“我们无论如何一定会遵守这约,否则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这个誓言不但让这约成为了一个无条件的约定,而且这在一定意义上就变成了一个三方约定了,耶和华上帝也在其中。虽然以色列人没有先来求问神,但当他们指着耶和华发誓的时候上帝也没有拦阻。这样,不论基遍人是否欺骗,这约都是有效的。后来在大卫作王时,扫罗因杀基遍人国中有饥荒(撒下二十一1-14),也印证了这约在耶和华面前是有效的。

首领没有求问耶和华凭着自己的私意所立的约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呢?就是会众当中的不满和怨言。以色列的首领和约书亚陷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中。《申命记》明确说道:“耶和华你神将他们交给你击杀,那时你要把他们灭绝净尽,不可与他们立约,也不可怜恤他们”(申七2)。在会众看来,领袖们不杀基遍人反而与之立约,这是明显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可是,对于众首领和约书亚来说,自己是被骗立约的,而且不但当时立约了,还指着耶和华向基遍人起了誓。现在还要杀灭基遍人就是毁约,并且是对上帝之名的连累。当然约书亚和众首领并非是明知故犯,他们是被基遍人欺骗了,是在立约后才发现这是迦南人。只是,这并不能除去他们的责任。虽然基遍人有意欺骗,但是领袖的自以为是和属灵懈怠,使得他们不是以一个属灵领袖的方式在处理这样的重大的立约事件,而是以一个属世领袖的方式在处理,他们可能有商议,有讨论,有权衡,有分析,甚至可能有分歧,还有争执,但是唯独没有祷告。

每一天,每一个事件都是新的,都需要来祷告求问。求问耶和华这是基督徒事奉、决策的基础和必须。

回应诗歌:《我时刻需要主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