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永世,做神的殿——读犹大王约阿施的故事有感 文/刘峣

犹大列王中有好几个早年敬虔,却“晚节不保”、令人扼腕的王,约阿施即是其中之一。

约阿施出生没多久,父亲亚哈谢就因与以色列王约兰交好被反叛约兰的耶户杀死,之后就遭遇其祖母发起的灭门之灾。犹大王室尽被剿灭,只他一人被其姑姑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偷出来,藏在圣殿中,保住一条命。一直到七岁,约阿施都是被姑姑和姑父偷偷地养在神殿中。他的祖母亚他利雅篡位,做犹大唯一的女王六年。第七年,约阿施的姑父祭司耶何耶大发动政变,联合反对亚他利雅的军事力量推翻了她的统治,扶持约阿施登基做王,大卫的子孙重新接续王位。约阿施的被救和做王再次应验了《历代志下》21:7所说的:“耶和华却因自己与大卫所立的约,不肯灭大卫的家,照他所应许的,永远赐灯光与大卫和他的子孙”。

约阿施登基时七岁,做王四十年。比他的爷爷和父亲在位的时间都长很多(约兰八年,亚哈谢只有一年)。他的母亲是犹大人,或许在亚他利亚灭门时就被杀了。成了孤儿的约阿施是被姑母姑父一手教养长大的。《历代志下》24:2说耶何耶大在世时约阿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这预示了他日后的堕落悖逆。关于约阿施都行了哪些耶和华看为正的事,这里只提到一件:修缮圣殿。圣殿在亚他利亚做王期间遭到拆毁破坏,约阿施从小在圣殿中长大,必是对圣殿非常有感情,看到圣殿的破败很是心痛,在这事上似乎耶何耶大都没有他热心。他起意重修圣殿,起先他没有找耶和耶大,直接命令众祭司和利未人去执行,但他们似乎不太把王的命令当回事,消极怠工。于是他召来耶和耶大,吩咐他用另外的方式募款修殿,在耶和耶大的影响力下,这一次受到犹大众民的积极支持,圣殿修缮工作顺利完工。这件事被详细记载在这里,显然是神所肯定的。约阿施其他所行也是耶和华看为正的事,直到耶和耶大年纪老迈而死。之后他受到犹大众悖逆首领的影响,离弃耶和华神的殿,去敬拜偶像。神派先知去警戒他,他非但不听,还残忍地杀了那前去警戒他的他恩人耶和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修殿一事及其他耶在世时约阿施所做的得到了神的称许,但他的结局却是很悲惨的。他的悖逆招致耶和华的怒气,耶和华用重病击打他,又将他交在他仇人的手中,最后他被臣仆杀死,死后连葬在祖坟中的资格都没有。

约阿施的一生很令人叹息:上帝为他成就了大事,他也为上帝做了一些事,但最终他对上帝忘恩负义,受到上帝严厉责罚。

为什么约阿施前后有这么巨大的变化呢?可能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在方面,是因为恶人的引诱,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自己。他前后的变化证明他行事为人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而非在内心受恩典之律的驱使。在约阿施的成长过程中,耶和耶大一定是很严厉很有威信的,或许因为生性,或许因为耶和耶大的教育方式,造成约阿施软弱的性格,约阿施对耶和耶大很顺服,但十有八九不是出于爱和敬畏,而是出于惧怕和他自己的软弱。忠心的耶何耶大尽心尽力辅佐约阿施,在约阿施以及犹大众民的心目中也很有权威。《历代志下》中耶和耶大的名字和约阿施的名字如影随形,足见耶和耶大对约阿施的影响力有多大。虽然耶和耶大并无做王的野心,一直在忠心辅佐约阿施,但在约阿施王朝中他是实际上的威权领袖,受到的可以说也是王的待遇。而约阿施作为王却没有王应该具有的威信,可能还被人议论没能力,这可能让约阿施心中隐藏着对耶和耶大的忌恨不满,却一直压抑着。他可能没有认识到,年轻领袖有智慧忠心之人辅佐他们走在正路上是何等有福的事情,倾听顺从智慧帮手的建议并非软弱的标记。耶和耶大去世后,邪恶的首领来诱惑约阿施,在撒迦利亚责备他们时,他们可能也在约阿施那里用谗言毁谤耶和耶大和他的儿子,将约阿施的忌恨充分激发了出来,以致他忘恩负义,流了无辜人的血。耶和耶大救了他的命,尽心尽力抚养他长大,扶持他登基,辅佐他做王,他却杀了这恩人的儿子,耶和华派去警戒他的先知,而且是在神的圣殿中。所以,人当警惕被隐秘的罪主宰,再隐秘的罪,如果不对付,最终都会暴露出来,不义终将被发现并显为可憎。

约阿施的故事对我们最重要的提醒是让我们反省,我们是否也像他一样只是在修殿,而不是做神的殿或忽略做神的殿呢?

我们是不是这样的基督徒——表面上看,他们在教会做工,甚至做不少的或者很重要的工,而且做工还很有果效。但是他们做工却不是出于对神的爱,不是出于在基督里的生命在恩典中发出的爱心和热心,而是出于人肉体的因素:因为某些事工是自己的工作或责任;因为某些事工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自己在某些事工方面很有恩赐和兴趣……或者他们虽然为教会做了很多事,但在个人属灵生命上却忽略在恩典中长进,只满足于很低的标准。

我们是不是这样的基督徒——他们生活上很严肃,工作上很勤勉,主日上教会,平时也积极参加教会活动,也经常读经祷告。这种人往往自我感觉不错,别人也常说他们好,因为这些品格就本身而言的确值得称赞。但是,如果追究到底,就会发现,神并没有像他所当在的那样在他们心里,他们的“一切思想中都没有神”。他们虽然头脑中认同圣经的话“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但他们属世的生活、虚空的谈话都显示出他们满脑子的筹划都是围着地上的事打转,心灵和情感中装满了别的事物,常常忽略了操练他们里面的恩典。

不是说这样的基督徒所做的事不好,很好,这些事也会被神称许、纪念或使用,就像约阿施所行神所看为正的事一样。但如果我们只是在表面上尽各样的宗教、属灵责任,而内心中却缺乏对神的敬畏,忽略了心里怀着喜悦和满足思想神,那我们一切的尽责之举就都是枉然,对我们自己的属灵生命没有任何的益处。主再来的时候,学识、侍奉、恩赐……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无法证明我们是真敬虔的人,惟有借着基督思念上帝、体贴圣灵的心才是救恩最真实的凭据,是我们参加羔羊的婚宴必须穿戴的礼服。如果我们不在修殿的同时努力做神的殿,常常思念的都是地上的事,而不是上面的事,没有让我们里面丰丰富富充满属灵的思想,那我们的灵魂将遭遇极大的损失,也会在试炼或苦难临到时大大跌倒,失去生命平安。而这一点——即常常默想天国,思想圣徒永恒的安息——可能是最被我们今日的基督徒忽略的属灵操练之一。

17世纪著名的清教徒神学家约翰·欧文的《体贴圣灵》中有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形形色色的人,上船启航,要去往某个遥远的国度。所有的乘客都知道,在那里有一片安息之地、一份产业,已为他们预备。出于这一认识,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押在了这次航行上,打算去得那为他们所预备的。然而,其中有些人对此事只有一个笼统的观念,没有任何清晰明确的认识,他们或忙忙碌碌于其他事务,无暇探究此事,或以为自己对这些事不可能得到什么满意的认识,于是就安于某些笼统的盼望和期待,懵懂前行。另一些人却想方设法去具体了解他们所往之地的气候,了解他们的产业、即那为他们所预备的是何等美好。事实证明,他们的航行漫长而令人厌倦,一路上艰难重重,危机四伏,除了对所往之地的盼望和期待,他们无从得安慰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种人将很容易灰心失望下去,他们笼统的盼望无法使他们得安慰;第二种人则对所往之地各方面的状况有清楚的概念和了解,也了解那地无可比拟的美好,因此,他们随时都能振作精神,鼓舞自己的士气。

显然,欧文比喻的是两种天国观。其中一种是不觉得有默想天国的必要,或许是因为世事的缠累,或许是因为他们以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无法想清楚天国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基督徒往往朦胧地向往去天国,至少当他们在地上感觉活得太苦的时候会如此向往。天国必定满有荣耀、因而也值得向往,他们想当然地这样以为。但是,除了跟他们眼下的性情、意愿及内在生命律相契合的东西,没有什么是他们发自内心觉得荣耀和值得向往的;而在真正的、天上的属灵荣耀或永远乐享神这件事中,并没有这样的东西。这些无论跟他们心灵还是肉体的意愿都并不契合;由于真正属天的事物并不讨他们喜欢,而真正讨他们喜欢的东西又并非天国,天国里没有他们要找的东西,所以,他们并不常常向往天国,也很少、甚或从来不会认真努力地去操练默想天国。如果我们是这样的基督徒,在面对罪的试探时常常陷入网罗,面对苦难时整日陷入沮丧和抱怨,面对死亡时感到的仍然只有惧怕……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17世纪英国著名的清教徒牧师巴克斯特在他《圣徒永恒的安息》一书中大声疾呼基督徒默想永世,思念圣徒的安息,他认为这是基督徒性情中最高的美德,唯有它可证明基督徒的敬虔是真诚的,它可以带来最心安的生活,可成为对犯罪诱惑的最佳防范,成为基督徒在苦难中的最佳强心剂……没有什么比天国更值得我们思念。

如同欧文的那则寓言中所说的,我们也在去往属天国度的旅途或曰朝圣之旅中,途中必会遭遇千难万险。因为“这世界有苦难”;圣经还预言,我们若要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就要受逼迫;而且很可能我们将要受的苦会比我们曾经受的更多,世界随时准备加给我们苦难。既然必须经受试炼、忍受苦难,我们就有必要以合宜的态度去面对苦难,那就是要常常思想永远的事,默想天国,把它们摆在面前对抗今生的一切试炼和苦难,以使神得着荣耀、使我们得着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