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十字架跟随主 文/孙毅长老

什么人要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这只需要看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走在前面的耶稣就能理解了:就是被世界宣判了死刑的人,所背的十字架就是要将自己钉死的刑具。

讲道经文,太16:13-26节。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这两天,浙江有十几位牧师、长老、律师及信徒被警方带走。看到这一年多来在浙江的拆十字架运动似乎没有停止的迹象,有可能越演越厉害,让我们体会基督徒生活在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确实时常会遭遇到属灵的争战;并且在这末世会越来越激烈。这争战虽然是发生在政府与教会之间,但背后则是属灵的争战。近来读启示录13章,撒旦将牠的权柄赐给从海中及地上出来的兽,操纵它们来与神的子民争战(启13:7),特别深刻地表达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末后世代的特点。

这与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基督徒自从他认信基督为他的救主,如彼得所表达的,“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那一刻起,他就开始生活在争战之中了。

1、在凯撒利亚腓立比的认信

门徒最初的这个认信表达,发生在耶稣带领门徒去凯撒利亚腓立比这个地方退修时,问他们“你们说我是谁”这个问题。以往读福音书的时候,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耶稣要带门徒到凯撒利亚腓立比来,在这里向他们问“他是谁”的问题?后来我有机会去以色列,等到了那里周围一看,再听了导游的介绍,就明白了许多。耶稣把门徒带到这个地方来实地教学,真是非常有深意。

这个名子是分封王腓力在奥古斯都作罗马皇帝期间,为了取悦这位皇帝,而将其称为“凯撒利亚”。不过他加上了“腓立比”这附加语——意即“腓力的”凯撒利亚,是为了跟之前的那个“凯撒利亚”有所区別。如果往回追溯,据说旧约时期,凯撒利亚腓立比曾是个崇拜巴力神的中心;后来在希腊文化流行后,又有希腊牧羊神——潘恩(Pan)的殿,以及至少其他14座类似的庙宇。到耶稣那个年代,大希律因为奥古斯都将这座城赐给他,作为回报而在此用大理石建了一座庙宇来供奉他。这座庙宇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庙宇,整个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从大老远就可以看到。因此,这里除了有古老的巴力崇拜、还有希腊神氏、以及将凯撒皇帝当作神明去崇拜的庙宇。是一个典型的崇拜偶像的中心。直到今日,这里尚存有崇拜众多神明的祭坛遗迹。

另外,这里老远就可以看到的山崖上的一个大洞。据导游介绍,这个大洞在耶稣那个年代就有了,据说里面深不见底,被人看作是可以达到阴间。经文这里“阴间的权柄”在和合译本的小字中原文指“阴间的门”,或许就是指这里说的。从福音书的角度看,原来皇帝崇拜及各种偶像崇拜的所有的权势都是源自于这里。

在这个偶像与阴间势力强盛的地方,耶稣让门徒们来思想“他是谁”的问题,特别能够让人体会,门徒称耶稣为基督为主所要面临的争战。认耶稣为基督即意味着称他为主;称他为主同时意味着否定其他的神明甚至凯撒是主。问题是,这些偶像都代表了这个世间的权势,他们岂能轻易地认由人们脱离他们的权势、不再称他们为主?而从人的角度来说,这里已经有这么多的神明、甚至凯撒都可以作为他们的“主”,为什么还要认一个新的主?如果人就是想得世间的权柄、地位与荣华,建立一个新的王国、取得骄人的事业或业绩,那就如大希律和他的儿子腓力一样,认一个现成的就好了。

或许彼得还没有认识到这位主与其他那些“主”的区别,因此当耶稣预言他要被杀的时候,他完全不能够接受,甚至责备他的主,“万不可如此”。从认信被宣告出来的那一刻起,争战及试探就随之开始了。这个道理今天也是如此,只要一个人真心地公开宣告耶稣是他的主,争战与试探就在他的生活中出现。

2、来自基督的宝贵应许

好在处于争战中的门徒可以依靠基督那宝贵的应许。耶稣对于彼得之认信的回应,是给了门徒所代表的教会两个宝贵的应许:教会要建立在这认信的磐石上,因着耶稣是基督,是教会的头,所以阴间的权柄无论怎样强盛都不能胜过他;另外,他赐教会神国之钥匙的权柄,无论门徒在地上所捆绑还是释放的,在天上都要被捆绑或释放。这两个应许其实都已经应验、正在应验、将来还会应验。

首先,这个世代、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的确有一些被人尊为神明的“主”,似乎也有很大的能力,跟着它们似乎也会有很多的好处,如果不跟从它们的话,不仅世上的好处损失了,而且还有可能受到报复。如果不跟随它们,最后弄的甚至叫我们在这个世上无法生存了怎么办?耶稣的第一个应许,他作为基督及教会的头,他借着十字架上所成了的工作,已经胜过了撒旦。在福音书中, “他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他。”(可1:27)他也看见撒旦如天上的星坠落;在启示录中,因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流的血,那原来可以在父神面前控告我们的撒旦已经被从天上摔下来了。(启12:10-11)这应许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其次,耶稣作为主,他与其他那些被人奉为神明的偶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他所赐给我们的与人们拜那些偶像所想要求得的好处有什么不同呢?本质不同就在于,他是生命的主,“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4)人有了这光就有了真生命,没有这光就没有真生命在他的里头。教会得到的第二个应许就是,不仅我们自己因为信耶稣是基督而得着恩典,即他所赐给我们的生命,同时他也将那福音的钥匙赐给了他的教会。我们因着传讲这福音,那接受的人就得着了释放;抗拒的人就依然被捆绑。基督将神国的钥匙权赐给教会,这是何等大的恩典。

3、争战与试探

凡是认信耶稣为基督,为自己个人之救主及主人的门徒,都会进入到争战与试探之中。这争战与试探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经历患难与逼迫的争战。可能这与我们最初选择信主所期待的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以为会在凡事上顺利、蒙祝福,没想到却遇到了不少的难处。如此大的反差,让彼得实在是难以接受。这反差来自于彼得对耶稣所是的弥赛亚的一知半解。

在这样的争战中,我们通常所选择的方式就是逃避。这里,我们可以来思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耶稣在这里将彼得称为“西门巴约拿”,字面的意思就是“约拿的儿子西门”。在约翰福音中,我们知道,彼得的父亲是约翰(约1:42;21:15-17)。难道是这里写错了吗?当我们信主后,还像当时的彼得一样,对耶稣所是的弥赛亚的含义还一知半解,以为信他为主、追随他能让我们得到很多实际的好处的时候;当我们对属灵争战的含义还一知半解,以为拦阻我们得不到这些好处、逼迫我们的就是眼前看的见的执行人员的时候,我们差不多都可以称为“约拿的儿子”,因为我们不喜欢在患难与受逼迫中将福音传给我们看得见的那些“对头”,在经历患难与逼迫的时候我们更愿意选择逃避。彼得在经历了那个黑暗之夜不认主的跌倒所带给他的痛苦之后,才开始明白他当初的认信,称耶稣为他的主,究竟意味着什么。复活后的主再次确认他对彼得的呼召时,没有称他为约拿的儿子,而是称他为约翰的儿子(约21:15-17)。那时,彼得已经知道了爱耶稣意味着什么,对于将来要怎样的死法,“年老的时候,你要伸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约21:18)都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

其次,是经历所赐传讲福音之权柄、掌握所赐神国的钥匙权时所遇到的试探。

与第一个方面的争战一样,这里既有人的软弱(人当然不会承认了),也有对弥赛亚的一知半解(反映在人给出的神学理由中)。当我们因着圣灵所赐的能力、福音自身的大能,如约拿一样,在传讲了福音之后,有人悔改归信,不断地有得救的人进入到教会,以至教会一天天地成长壮大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试探,以为这些都是自己凭着能力做出来的,因此或者表现出我们可能会想要以人的势力去控制这个世界;或者,为了保住已经拥有的地位,用这地位与名声来为自己的生活谋福利,而与世上的权力联盟。前者在天主教的历史上,当他试图在某些世俗的领域与王权相争时表现出来。后者的一个现实的例子,比如“三自爱国会”,轻看基督所赐的权柄,任由自己被世俗的权力控制,甚至有些地方还讨好地在教会中唱红歌。

这里有一个线索,就是耶稣当时对彼得的斥责,“撒旦,退我后面去吧!”与他在旷野中受到第三个试探时的回应基本上是一样,“撒旦退去吧。”(太4:10)撒旦的那个探试就是要人去拜他,以便可以得到世上万国与万国的荣华。如果就是为了得着世上万国及其荣华宝贵,其实只需要拜撒旦就可以得着了。不需要认耶稣为主为基督。

4、门徒所当有的心志

作耶稣门徒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主的人。什么人要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这只需要看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走在前面的耶稣就能理解了:就是被世界宣判了死刑的人,所背的十字架就是要将自己钉死的刑具。保罗认为自己也是被世界宣判了死刑的人,他说:“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6:14)这是同一件事情。就前一个角度看,“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腓3:9)而就后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世界看你已经如同一块废弃的石头,一个失败者、报废的人。这里要说的是,既可以是我们自己内心意义、梦想的破灭,也可以是外在生活上被社会所看不起。

们常将自己的理想隐藏在为主作见证的名义之下。为主作见证,就意味着要有比他人更好的工作业绩,能够引起更多人(特别是不信主的人)的羡慕,能够在社会主流人群中有更好的地位等。这实际上是一种成功神学。这里不是说,基督徒一定要争取被人看作是报废的人。而是说,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这一关,你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但你不会成为你所期待的为基督作见证的人。因为没有基督的生命在人的里面。

在所经历到的争战中,凡愿意丧掉自己生命的,就一定可以得着基督所赐的生命;凡总是想要保全自己生命的,就有可能得不着基督所赐的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得着基督所赐真生命的唯一途径是“为他丧掉生命”,即放弃自己旧有的我(生命),如保罗所说,“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5:24)以往我们理解这句话过于内在化,以为这只是自己里面的事情。其实在这个方面,人没有主动的力量,通常是因为不得不面对的患难与逼迫,不能不将自己全然摆上时,经历到将自己钉在十字架上。从操练的角度来讲,这意味着:内在的心志上准备好随时放下一切,但需要通过经历外在的患难与逼迫而在行为层面上被印证过。

注意到,26节在这里不是对那些还没有认识福音的人讲的,而是针对门徒讲的,针对着那些因为认他为主而处在争战之中的基督徒来讲的,因为只有在他们身上,才有可能发生世界与生命之间的争战。还没有信的人,他怎么知道这里所说的生命是什么?值得他不顾一切地去得着? 

生命的美好主要体现在,当你在内室灵修、主日安息、安静禁食、甚至被逼迫中,借着神的恩典,有力量放下一切,不再从你世上的工作事业中得着安慰与满足,而单单从神的话语中、与他的交通中得着了你从未有过的内心的安慰与满足,那么你就知道,为了得着这样的生命,那不至朽坏而存至永恒的生命,丧掉这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