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万人为主作见证——2015年12月6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使徒行传 22:14-16 他又说:“我们祖宗的 神拣选了你,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见那义者,听他口中所出的声音。因为你要将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对着万人为他作见证。现在你为什么耽延呢?起来!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分享 使徒行传 的22章。保罗结束了第三次宣教旅程,尽管有可能遭受捆绑的预言,但顺服圣灵的引导,力排众议,毅然返回了耶路撒冷。会见了教会的领袖,述说了神在外邦的大作为,到圣殿行了洁净的礼,度过了起初几天平静的日子。但主的预言是必定要应验的,就在七日将尽的时候,一些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在圣殿发现了保罗,于是诬告、耸动众人拿住他,准备加以杀害。当时的动静很大,情势既紧急又混乱,幸好千夫长带着士兵及时赶到,“抢”出了保罗,准备带进营楼审问。22章所记载的事,就从这营楼的台阶开始。

本章经文大致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保罗的见证,从1-21节,是本章的重点;第二部分记载众人的反应,主要是第2、22和23节;第三部分记载千夫长的转变及接下来的安排,从24-30节,并进而引出了第23章。

一、保罗的见证

保罗蒙恩归主的见证在使徒行传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同一件事被重复记载了三次。第一次在第9章,是路加以一个历史学家客观的笔触记载的;第二次就是本章,是保罗自己在营楼的台阶上对犹太众人讲述的;第三次在26章,是在亚基帕王面前作的见证。三次记载各有侧重,本章的特别之处,是包含了有关保罗在异象中被主差派往外邦宣教的内容。

我们对作见证都不陌生,不但听过许多,而且自己也作过。可以说,作见证是教会和个人属灵生活时常涉及的一个话题。但我们也许并没有太多思考过与作见证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比较重要的有如下几个:一是什么场合或时机应该作见证?二是向谁作见证?三是见证的目的是什么?四是见证谁?五是如何作见证?

本章第一部分的经文,正是使徒保罗以个人的经历作的见证,从中可以总结出以上问题的指导原则。以下我们结合经文,看看保罗是怎么做的,我们又该如何效法。

首先看什么场合应该作见证。如何正确地把握时机,是人生重要的智慧。显然并非所有的场合都适合作见证,如果时机把握不当,不仅见证的效果难以保证,而且可能引起麻烦。保罗这次回耶路撒冷,气氛非常紧张,以致长老们特别劝他要“循规蹈矩”。保罗因此比较低调,似乎没有作见证的机会。但就在被带进营楼之前,在门外的台阶上,机会来了。

保罗此时有士兵看护,又征得了千夫长的同意,这就有了作见证的安全保障;台阶下的犹太众人其实有不少人不认识保罗,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有了解的意愿,这是作见证的群众基础;保罗此时如果不说,以后怕是再难有如此面对众人的机会;保罗也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而且,此时保罗居高临下,向众人讲话非常方便。综合以上因素,这正是作见证的合适时机,而这个机会是保罗自己争取来的。

这提醒我们,有些看似平静的时机或场合却并不一定适合作见证,这样的时候就应当闭口不言,免生事端。但有些看似危险的时机或场合却是作见证的良机,这样的时候就应该及时争取,大胆开口。但愿我们能一面求神赐智慧,一面在经历中积累,能象保罗一样有充足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其次看向谁作见证。保罗有句名言:“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林前 9:22)可以说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习俗背景,就要求不同的见证方式,也要求不同的见证重点。作为跨文化宣教的使徒,保罗在这方面堪称专家。那么,现在保罗面对着的是一群怎样的听众呢?他们是犹太人(其中多数是本地人,但也有一些来自帝国各地的),尽管是保罗的同胞,但却存着强烈的敌意,并且情绪激动。至于那一队罗马士兵,他们与这件事没多大关系,只是在维持治安,不是保罗见证的对象。因此,保罗在作见证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点:

第一是用希伯来话,即耶路撒冷本地的土话演讲。这一招非常有效,喧嚣的犹太人群立即就安静了下来。保罗选择如此的见证语言,不仅是让在场的犹太人都听得懂,而且表明了保罗自己犹太人的身份,有益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及显示自己的“循规蹈矩”。可见保罗驾驭这种大场面的能力非常突出。第二是重点讲述了伴随着“大光”和“魂游象外”的两个神迹。保罗自己说过“犹太人是要神迹”(林前 1:22),这样的见证方式必定是强有力的。同时,保罗还举出了在场的见证人,进一步增强见证的效力。第三是保罗见证的是自己亲身的经历,是一个曾经热心、虔诚又有声望的犹太文士如何转变为基督徒的生命历程,很适合当下犹太听众的处境,利于引起他们的共鸣与思考。

保罗的榜样值得我们效法。在传福音、作见证、讲道、讲课的时候,都应该针对听众的情况有所变化,有所侧重,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这些智慧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在这方面还需要很多的学习与操练,需要成长。
 
第三看见证的目的是什么。任何见证都有目的,不然就成了闲话,无益而有害。保罗在此见证的目的,首先就是说明情况,为自己辩护,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乃是为福音和教会辩护。保罗告诉犹太人,福音和教会,尤其是传福音给外邦人以及福音所带来新的生活形态,不仅与律法不相矛盾,而且恰恰是神的心意,是神的新启示。正如旧约的先知一样,保罗正是为此蒙召承担了新约的执事。所以尽管这里保罗的见证不长,但却包含着针对犹太人直接而明确的福音信息。从犹太人的反应看,至少他们听懂了,但却没听进去,因为不想再听了。

 保罗一生持守的就是“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提后 4:2)的理念。即使在这样危急与突发的情景下,保罗仍然能镇定自若,不失时机地向自己的同胞传扬主耶稣以及他恩惠的福音。在我们当下的处境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机会,求主预备我们,也能把握得住。
作见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传福音(按广义理解),若偏离了这一点,这个见证就是失败的。无论对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无论是哪一个见证,这一点都要保证,都不能忘记。

第四看见证谁。这实在是作见证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有些见证听了以后,让人不知所云,弄不清楚到底在见证谁;而另一些见证则明显让人感到是在见证自己或某些人——这些见证本质上都不是基督徒的见证,因为基督徒所见证的一定是主耶稣基督!具体地说就是主的名、主的荣耀、主的旨意和主的工作等等。

保罗在这短短的见证中,让人看到了主的显现、主所发的大光、主的责备、主的呼召和主的差派。从而让犹太人明白,保罗所领受以及所从事的,没有一样是出于他自己或某些人,而都是从天上来的,是出于那位被犹太人钉十字架、但却从死里复活的主耶稣。是主拣选、呼召并差派了保罗,而保罗自己则不过是一个罪人、一个蒙恩的人、一个蒙召为外邦使徒的人,是主手中的器皿。保罗知道这些会触怒犹太人,于自己不利,但依然勇敢见证,因为这是出于主、出于神的,保罗就不能因惧怕而回避不说。这才是真正的见证主的名、归荣耀与神,才是尊主为大。

作见证最大的风险与诱惑就是见证了自己而没有见证主,没有归荣耀与神,那样就是见证自己的罪了。求圣灵时刻警醒我们,不要亏缺了主的荣耀。

最后看如何作见证。要作好的见证,就需要智慧地组织见证的内容。这样的场合,需要言简意赅,需要直奔主题。保罗见证的顺序是这样的:他从自己是怎样的一个旧人开始,讲到自己在大马色城外如何蒙光照,进而受洗成为新人,然后如何在圣殿的魂游象外中被主差遣去往外邦传道。这样对于在场的犹太人,不仅使他们明白了此次骚乱是因何而起,而且使他们知道自己正处于保罗开始的那个旧人的状态,若能信靠呼召并差遣保罗的主耶稣,就能同样领受保罗所领受的恩典。这就产生了既为自己辩护,又传扬福音的双重效果。

我们可能都觉得自己缺少智慧或口才,不能把见证组织的更好。不用担心,一方面我们可以向神求智慧。另一方面,主也应许我们“人带你们到会堂并官府和有权柄的人面前,不要思虑怎么分诉,说什么话;因为正在那时候,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路 12:11-12)在这几年与“官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少弟兄姊妹都亲身经历了主应许的真实。

二、犹太人的反应

面对保罗,犹太人的反应很有意思:一开始他们很快安静下来,听保罗讲完了自己蒙光照归主的经历,但当保罗讲到奉差遣往外邦传道的时候,他们群情激奋,“众人喧嚷,摔掉衣裳,把尘土向空中扬起来”——这是极度震惊与愤怒的表示。保罗的见证因此被打断,不得不被士兵迅速带进了营楼。

犹太人为什么一听到这里就如此愤怒呢?要知道,犹太人并不排斥接纳外邦人,但前提是外邦人必须受割礼、守律法,即必须成为犹太人。但如今保罗所传的,即教会所坚持的却大相径庭——无论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只要凭信心接受主耶稣基督就可以得救,除此再无其他要求。在犹太人看来,这实在是离经叛道,是不可饶恕的。于是,他们群起攻击保罗,一心想杀他。犹太人因着宗教、民族、传统等人为因素当年杀害了主耶稣,如今又要杀害主的使徒,实在可恨!作为旧约时代神唯一的选民,也实在可悲!

三、千夫长的转变

这位千夫长是外邦人,是罗马巡抚派驻耶路撒冷的最高军政长官,他的主要责任就是维持治安,防止犹太人叛乱。刚才保罗的见证,他和部下应该都没听懂。综合上一章,可以看出这位千夫长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是他很敏锐,忠于职守。当圣殿发生骚乱时,他及时带兵前往平息,也因此救了保罗。现在犹太人打断保罗,又一次准备攻击保罗时,千夫长命令把保罗带进营楼,再次保护了保罗。

其二是给保罗自辩的机会。当保罗请求向犹太人讲话时,他同意了。同时顺便查问保罗是否是叛乱分子。正是由于他给的机会,才发生了第22章所记载的这些事。

其三是与当年腓立比的官长颇为类似,一开始比较粗暴。刚进营楼,他就吩咐士兵动刑拷问保罗。这是他们对待一般犹太人惯常的方式,对于已经引起这么大麻烦的保罗,就更不用说了。

其四是他遵守罗马的法律,维护罗马公民的权利。当保罗亮明自己罗马公民的身份后,他和百夫长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迅速予以纠正。后来,当听说了企图杀害保罗的阴谋后,又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救保罗脱离了危险。因此,这位千夫长是一位合格、公正、行事果断的官员,是主为保罗特别预备的。但愿主也为我们预备这样正直的官员。

作为天国的子民,主既要我们同时为地上国度的公民,在世传道,就一定会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 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 8:28)社会身份就是其中之一。当年“罗马人”的身份,屡次保护了保罗。今天守望教会作为“新兴城市独立教会”的代表之一,对保护守望教会应该也有不少益处。

最后,我们引用使徒保罗在其最后一封书信中的一段话,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这段话是保罗、也是我们众人对主的颂赞,尤其是在经历了危险中的拯救之后的颂赞:“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后 4:16-18)

愿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阿们!

最后更新于 Dec 04, 2015 09:0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