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孝敬父母——2016年1月3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出埃及记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申命记 5:16 当照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是一月最后的一天,下个主日就要过年了,许多弟兄姊妹都要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在当今这个“异常忙碌”的时代里,家人团聚的时光是颇为难得的。在这样的时候,分享“孝敬父母”的主题,是非常适合的。

“孝道”不仅是中国文化悠久的传统,而且是圣经“十诫”明确规定的。在摩西从何烈山所领受的两块约版中,神在第五诫写下了“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的命令,作为人与人关系的起首,可见神对孝敬父母的重视。因此,作为基督徒,孝敬父母就不仅是我们人伦与传统的责任,而且是神的诫命,是我们在神面前的本分和在人面前的见证。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诫命,圣经有关孝敬父母与传统孝道的区别又有哪些不同呢?以下我们就以“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简称“大教理问答”)有关第五诫的解释(集中于第122-133问)为核心,来回顾一下圣经和清教徒传统对此的教导和说明。

当律法师试探主,问最大的诫命是哪一条的时候,主耶稣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 22:37-40)当我们思考并遵行孝敬父母这一诫命时,同样要以此为总纲、为基础。孝敬父母是爱人如己在父母、子女关系上的直接应用,其目的就是要体现全然爱神的精义。

以下,我们将分享五方面的内容。

一、含义与范围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看来,第五诫命的含义及所涵盖的范围比我们通常理解的要广泛得多。因此,第124问及解答说:“在第五条诫命中,‘父母’一词所指的不仅是肉身的父母,还包括在年纪和恩赐上超过我们的一切尊长;特别是那些按照神的安排,于家庭、教会、国家中,于我们之上有权柄的人。”也就是说,大教理问答主要是在权威和秩序的意义上理解和应用第五条诫命的。

神是设立秩序与权威的神。创世伊始,神的作为和荣耀正是通过在“空虚混沌”的大地上建立秩序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在始祖犯罪堕落以后,神同样在家庭中设立权威和秩序,立丈夫作妻子的头,命令子女应当孝敬父母。所以,对父母的孝敬,就不单单是因亲情的缘故,也不只是报答养育之恩,而是对神所设立的权威与秩序的顺服,是对神的敬拜。神设立父母作子女的权威,这是父母和子女双方都要清楚的,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建立家庭内部正确而和谐的关系。今天许多家庭的悲剧,其根源正在于违反了这一神圣的秩序。在当今个人主义、相对主义流行的时代,教会和基督徒切不可因随从世界的潮流,而违背了神所立定的权威与秩序。

第126问及解答继续说:“第五条诫命的一般范围是,作为晚辈、长辈、或同辈,在我们与他人的各种关系中,履行彼此当尽的责任。”圣经一再强调要行道,而不是单单听道,重视人当尽的本分。我们在家庭中的身份是子女、是父母、也是弟兄姐妹,我们需要在这些关系中活出我们的信仰,这就是基督徒在家庭中的本分,也是信仰的见证。在春节这样传统的节日里,这样的本分与见证尤其重要。由于先知在本地、本家通常是不受欢迎的,因此,我劝弟兄姊妹要为自己好好祷告,多多预备,以便今年回家可以在父母、家人面前有美好的见证。即使不回家,也知道该怎样把对父母的孝敬之意,及时地传递给他们。

二、晚辈如何尊敬长辈?

孝敬是对晚辈的要求,是子女当尽的责任。晚辈当如何尊重长辈呢?大教理问答第127问及解答共给出了七方面具体的指导:

其一是“在心思、言语和行为上给予当得的尊重”。这大概也是我们首先想到的。孝敬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需要是内在的。因此,对父母不能心存不满或抱怨,与他们说话要合乎子女的身份,也要有实质性的孝敬行动。比如,如果你春节不回家,至少应当打电话问候一下,寄些钱物回去,讨父母的欢喜。

其二是“为他们祷告感恩”。这是最重要的“属灵孝敬”,不知我们记得多少?现在很多人日常离父母都比较远,常常为他们祷告,求主保守看顾或怜悯,就是最大的爱与关怀了。

其三是“效法他们的美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都是晚辈值得效法的。如果你仔细想一想,父母身上通常不仅有许多的美德值得我们效法,而且值得我们深深地纪念和感恩。

其四是“甘心乐意地顺服他们合乎神律法的吩咐和忠告”。即使是不信主的父母,往往也有从神普遍恩典而来的智慧和生活经验,足以指导儿女。尽管你现在已经大了,经历丰富了,但千万不要轻看父母的智慧,古语不是说“知子莫如父吗”。当然,对于父母不合圣经的吩咐,就不能听从了,但要以爱与智慧的方式去对待。

其五是“对于他们的责备,该听从的就当听从”。对于小孩子,这一点尤其重要。权威与秩序的意识以及有纪律的生活,应当从小在家中就开始建立。当然,父母也有一些责备可能不合适,那就以爱心接纳吧。对待外人尚能如此,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 

其六是“根据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忠于、保卫、维护他们的人格和权威”。维护父母的尊严和权威,是为儿女的处处当留意的。也许父母现在老了,也许你现在的社会地位高了,但这一点并不因此就可以疏忽。主耶稣在世的时候尚且顺从肉身的父母(参路 2:40-51),我们作门徒的岂不更当效法吗?

其七是“包容他们的软弱,并以爱心遮盖他们,如此就可以成为他们及其治理上引以为荣的人”。比如过年回家父母难免唠叨,弟兄姊妹容易有压力。但他们的本意大都是好的,是对你关心的表达。为儿女的,需要倾听、需要包容、需要有耐心。再比如和老人住在一起,难免在生活习惯、观念等方面不一致,做儿女的理当调整自己,多多包容。

大教理问答不仅有正面的教导,而且在第128问及解答中特别提醒儿女在如下三方面容易冒犯长辈的罪,作为儿女的警戒:首先是“忽略向他们当尽的责任”;其次是“在他们合乎神律法的忠告、吩咐和责备上,嫉妒、蔑视、反叛、不重视长辈的人格和地位”;最后是“咒诅嘲笑、冥顽不化、恶意中伤,如此成为他们及其治理上贻羞致辱之人”。父母的尊严和权威是神赋予的,家庭秩序是神设定的,任何对此的藐视和反叛,都是对神的不敬,神必要审判。我们在与父母的关系中,要敬畏神,遵行神的命令,听从智慧人的劝勉。若有得罪父母之处,当及时悔改,求得父母的谅解。

三、长辈向晚辈当尽什么责任?

神是公义的,他既在家庭中设立父母的权威,也就要求他们有当尽的责任。尽管第五条诫命的本身没有直接涉及,但在讨论子女孝敬父母的同时,讨论长辈对晚辈的责任是合理并智慧的。并且我们还应当记得,儿女和父母都是罪人,都需要被教导和警戒。为此,大教理问答在第129问及解答中教导了有关长辈的五项责任:

其一是“根据他们从神所受的权柄,以及他们所处的关系,爱护晚辈,为他们祷告,祝福他们;教训、劝勉、告诫他们”。“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诗 127:3),而神的心意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敬虔的后裔。故为人父母的当常为儿女祷告,也“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 6:4)

其二和其三是“行得好的,鼓励赞同,表扬称赞,予以嘉奖”;“行得坏的,不予认同,予以责备,管教惩罚”。神是公义的,他也要求人行公义。作为手握权柄的父母,同样当在家庭中行公义。当代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恐怕就是多溺爱、少管教,这是不符合神心意的,作为父母,特别是小孩子的父母,要小心为是。

其四是“对于他们的灵魂和身体所必需的一切,善加保护,予以供应”。身为基督徒的父母,在这点上要显出分别为圣的印记,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和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灵魂的需要,成为他们灵性启蒙的教师和监督。

其五是“严肃庄重,智慧通达,惟圣惟洁,以身作则,使神得荣耀,自身得尊重,神所赐予的权柄得以保护”。这一点无需多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父母自己若没有好见证,如何能影响儿女呢?

 

大教理问答在第130问及解答中同样警戒父母容易犯的罪:“长辈易犯的罪,除了忽略他们当尽的责任之外,还包括:(1)专求自己的事,追求自己的荣耀、舒适、好处和快乐;(2)要求晚辈去行不合乎神律法,或超出他们权能之事;(3)对于行恶的,出谋划策,怂恿教唆,恩宠有加;(4)对于行善的,横加拦阻,打击士气,不予认同,责备不当;(5)粗心大意,把晚辈置于谬误、诱惑和危险之中不管不顾;激怒他们;(6)以及任何因着不公义、不慎重、为人苛刻、疏忽职责所导致的羞辱自己、削弱自身权威之事。”为人父母、长辈或尊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乃是意味着重大的责任。惟愿作父母的弟兄姊妹,能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四、同辈之间的责任是什么?

同辈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教会、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教理问答集中于此一并论说。限于今天孝敬父母的主题,我们只将相关内容列出,供弟兄姊妹学习。

大教理问答第131问及解答教导同辈之间的责任如下:“(1)彼此尊重对方的尊严和价值;(2)在他人面前把荣誉归给对方;(3)为对方的恩赐和长进而高兴欢喜,如同己有。”

大教理问答第132问及解答指出同辈之间易犯的罪为:“除了忽略当尽的责任之外,还包括:(1)贬低对方的价值;(2)嫉妒对方的恩赐;(3)因对方长进兴盛而心里难受;(4)篡夺对方的权柄,压制对方。”

五、附加的理由

在十诫中,第五条诫命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附加了一个理由:“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为此,大教理问答在第133问及解答中说:“这是一个明确的长寿与兴盛的应许,所有遵行这一诫命的人,只要使神得荣耀,自己得益处,就必长寿兴盛。”长寿和兴盛大概是人人都向往的,既然神有如此明确的应许,抓住了就一定能得着。因为神是信实的,他的应许必不落空。

当然,现实生活中似乎并非都是如此,也有孝敬父母而不长寿的。如何理解呢?我想至少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影响人生命的因素很多,包括神未显明的奥秘;二是这样的应许是普遍性的,针对具体的个人可以有例外;三是生命的丰盛并非仅仅体现于数量,更体现于质量。圣经所谓“永生”,并非肉身的长生不老(量),而是认识神及主耶稣基督(质)。

大公教会的传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历代圣徒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属灵遗产。因此,我今天尝试以体现清教徒传统的威斯敏斯特信仰准则为核心分享孝敬父母的主题,一方面是要学习我们属灵前辈的敬虔与智慧,另一方面也是要引起弟兄姊妹对大公教会传统的重视——这实在是中国当代教会建造所紧迫需要的。

愿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