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2016年6月2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来11:29】 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来11:30】 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出14:22】 以色列人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

我们这一段时间一直分享《希伯来书》十一章中那些上古圣徒的信心,从亚伯、以诺、挪亚,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到摩西,所论到的都是这些前辈圣徒个人层面的信心,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则是论到了一个特殊类型的信心,那就是以色列人整体的信心表达。

我们需要再次提到《希伯来书》十一章所论到的信心的内涵,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而本章中这些信心前辈的信心都是指向了将来的事情,比如以诺的信心指向了基督的再来,挪亚的信心指向了120年之后的大洪水的审判,亚伯拉罕的信心指向了将来关于土地、国度、君王、救赎的应验,而亚伯和摩西的信心则都是指向了对于将来天上的盼望,因此他们都轻看今世的所得。那么我们今日所看到的以色列人的信心,似乎与“所望之事和未见之事”不那么直接相关联,他们的信心指向都很近,甚至说只是指向了几分钟之后,几个小时、几天之后事情的信心。但这信心的实质依然是对未见之事的确据,他们相信上帝必定成就祂所说的话。

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信心表达主要体现在两件事情上,一过红海,二进迦南。这两个事件也是以色列历史中最值得记念的两个大事件。而且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两个事件也分别代表了两代以色列人的信心高峰,《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这两节经文中所提到的这两个信心事件前后相隔了40年,过红海是在出埃及时的整体信心事件,绕耶利哥城是在进入迦南之后的整体信心事件。

一、以色列人过红海

我们先来看第一代以色列人在出埃及的过程中,即将进入旷野的时候所遇见的第一次危机和第一次信心的考验。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以色列人过红海的背景:摩西在米甸放羊四十年之后,被上帝呼召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带离埃及,但正如上帝预先告知的那样,法老心刚硬不会同意。耶和华上帝以十灾令法老惧怕,法老就不得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可以色列人刚一走,法老马上就变心后悔了,于是又派军兵来追以色列人,当时派出了六百辆特选的车和埃及所有的车,每车都配有军兵长(出十四7),这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精锐的军事力量了。而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所选的路线方面似乎有意走了一些弯路,上帝没有带领他们走一条近路,因为走近路会直接面对埃及的驻军,以色列人会因为惧怕打仗而返回埃及的(出十三17),上帝就让以色列人走了一条“绕远”的路,并扎营在红海边上的巴力洗分。这是一个不能逃跑必须面对的地方。最精锐的部队在本土追击,一群“乌合之众”拖家带口地绕路而行,不出所料地以色列人被埃及军队给追上了。但我们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到,以色列人出埃及所走的路线,安营扎寨的地点,以及法老的心意,都是上帝有意的安排。也就是说,以色列人此时前有大海,后有追兵,无处可逃的绝境是上帝让他们面对的。

1. 发怨言的以色列人

【出14:10】 法老临近的时候,以色列人举目看见埃及人赶来,就甚惧怕,向耶和华哀求。

【出14:11】 他们对摩西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出14:12】 我们在埃及岂没有对你说过,不要搅扰我们,容我们服事埃及人吗?因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

我们知道第一代以色列人被称许的地方并不多,他们整体上是悖逆和不信的一代,他们主要被用于做反面例子的借鉴。这种不信此时就显出来了。在前是大海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以色列人没有信心,内心惊慌、恐惧而绝望,他们都没有遇见过这么危险的事情,他们以为法老已经同意了,他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离开埃及了,谁知道法老出尔反尔,竟然还派了强大的军队来追击,这是要灭族绝种的危机!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向耶和华哀求”,他们也同时对摩西发怨言,相对于离开埃及要面临灭顶之灾的可能,还不如在埃及受苦被奴役呢。他们的怨言,首先表明他们在出埃及时信心的层次,并不是出于对当年他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领受应许的期盼而出埃及的,他们只是因为在埃及被法老苦待而痛苦,想要脱离每天做苦工的奴役,想要一种更自由和幸福的生活才跟着摩西出埃及的,但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属天的自由和幸福,而是一种属世界的。他们对摩西发怨言表明他们没有想到出埃及竟然会遇见这么大的挑战,他们真实的想法是早知道这样就不出来了。其次,此时面对绝境他们对上帝的哀求也不是对上帝大有信心,而是一种在绝境之下无可依靠,无可逃跑的时候,不得不向神呼求的信心,这是“被逼无奈”的一种信心。

这样的“信心”基础,使得以色列人在整体遇见危机的时候就会发怨言。抱怨是人之常情,只是神不喜悦这种人之常情。怨言也表示他们认为这个危机的状况是摩西的决策所导致的,所以摩西要为民族危机来负责;然后,他们也认为这种危机是没有办法来解决的,只能等死。因此,发怨言就显明了他们这个时候既不相信是上帝打发摩西带领他们到此地的,也不相信上帝有办法救他们脱离这样的绝境。

// 当然,我们不要轻看这样的软弱的信心哀求,这也比出卖主耶稣的犹大要好,他知道错了,宁可出去吊死也不愿意转向神求怜悯和帮助。有时候,人们信心软弱到可能连求神的心都没有了,但以色列人此时至少还在求神。

2. 摩西的信心

以色列人可以在危难关头来找摩西,摩西该找谁呢?摩西就来找耶和华上帝。摩西跟以色列人众人所不同的在于摩西对于今日所遇见的危难有着一个属天的眼光,他知道这是上帝带领以色列人来到这里的。所以,在以色列众人都恐惧的时候,摩西却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做声”(出十四13)。

那么此时摩西是不是没有一点紧张,没有一点害怕呢?其实,摩西的内心应当也是紧张的,甚至有一些害怕。但是上帝早已经有话语临到摩西,已经告诉摩西法老要追赶他们(出十四4),但也告诉摩西:“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出十四13),摩西因此就知道上帝把他们放在绝境,上帝也必定出手,上帝必定为以色列人争战,但上帝会以怎样的方式来除灭埃及的军队,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救以色列人呢?这一点摩西应当也不知道,他在看见埃及军兵逼近,听到以色列人向他发怨言的时候,他只从上帝领受了必定出手拯救的话,他还没有领受上帝具体会怎样出手的话语启示。也就是说,这一刻摩西还不知道上帝会以分开红海的神迹方式来做成拯救的工。所以,这一刻摩西也一定在紧张中问神,下一步我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上帝才告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往前就,你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以色列人要下海走干地”(出十四15-16)。

可见,面对危险和难处摩西和以色列人是一样的,都会有紧张、惊慌和害怕,这个害怕都表现在向上帝的哀求上,这一点没什么问题,以色列人在惧怕的时候哀求上帝是好的。摩西也哀求了,因为后面上帝略带责备地对摩西说:“你为什么向我哀求呢?”(出十四15)。但是摩西和以色列人却有不同,就是以色列人在哀求之后发现似乎上帝没有解除他们内心的恐惧也没有解决当前的危机,于是就将对问题的惧怕转化为对摩西的怨言和愤怒,这在罪人中是通常的人性反应,但这并不能解决他们内心里面的恐惧;而摩西则没有向神发怨言而是在听到上帝的命令之后,在战战兢兢中顺服了上帝的命令,将百姓当做的事宣告出来,将自己手中的杖向着红海伸出去。

摩西的信心特点在这个事件中是次序上先于以色列人,和内在上的坚定。摩西先领受了应对危机的话语,也先以顺服表达了他对上帝话语的信心。

3. 以色列人的信心

而以色列人的信心是在摩西的信心引导之下的信心。在这个事件中,是先藉着摩西的信心和顺服让以色列人看到海水立起成垒的神迹,然后才有后续以色列人走过去的信心。以色列人的信心是看到神迹之后的信心。让海水分开,从海中走过的解决方案和信心是上帝先赐给摩西的。在以色列人亲眼看到了水被分开、立起如垒的神迹奇事之前,他们并不知道上帝要这么做,也就谈不上对此的信心了。所以,以色列人凭着信心过红海的具体内涵不是他们相信上帝必定会分开红海,而是他们在看到神迹之后敢于走过去的信心。

如果说,摩西的信心表达集中在“向海伸杖”(出十四21)中的“伸”这个字上;那么,以色列人的信心表达主要体现在“过红海如行干地”的“过”这个字上。(当然,从信心挑战的难易程度来来看,摩西的信心超过以色列人的信心。伸杖和走过虽然都是凭着信心,但是挑战不一样,前者是单纯对上帝话语的相信而伸杖,后者则是看到了海水立起成垒的神迹之后才有的信心)。

其实在过红海这个神迹奇事中,以色列人的信心内涵主要体现在对上帝命令的顺服上,在他们面临生死危机的关头,他们一方面向上帝哀求,另一方面向摩西发怨言,但是当上帝藉着摩西来命令以色列人说“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出十四15)的时候,以色列人就顺服了这个往前走的命令。

我们必须承认此时走河床过去,也是真信心,就像要从一头被铁链锁着大狗边上走过一样,这狗咆哮着,跳跃着,试图挣脱铁链,口气都喷在你身上了,你却要走过去。他们相信这立起如垒的水不会合拢淹没了他们。埃及的军兵就不是凭着信心,因此他们就都被淹没,一个也没有剩下(出十四28)。

4. 简评

过红海是以色列人在出埃及过程中经历的第一个大神迹,这也是以色列历世历代都在传颂的上帝伟大的作为。这可以作为第一代以色列人的信心巅峰,(信仰巅峰往往出现在开头,而非是结尾,正如我们很多时候的生命经历,往往在刚认识主的时候信心最单纯,最热烈,慢慢地知识和经历越来越多,恩典也经历了很多,信心却不像起初那样单纯和坚定了),此后的四十年中,以色列人再也没有像过红海这样的信心表达了。甚至,我们可以用“昙花一现”式的信心来描述第一代以色列人的信心特点。仔细一想,这真的令人有些悲伤。他们的一生,只有一件事情可以拿来正面传讲的,就是曾在摩西的带领下过了红海。此后的路,就是40年的旷野漂流之路,他们这一路所充满的是抱怨、不信、背叛、死亡,最终整整一代以色列人都倒毙旷野。

二、以色列人围绕耶利哥城

这里所提到的第二个整体信心的事件是在40年之后的第二代以色列人中发生的。带领人已经不是摩西,而是约书亚了。面对的场景也不是前有大海后有追兵的危机,而是一座高大的城池。但是这座城对于信心的要求却更高了。

1. 过约旦河的第二代以色列人

其实,第二代以色列人在经过了四十年旷野之路的训练之后,在信心上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父辈,因为他们也经历了类似过红海的实验:他们过约旦河如走干地。过约旦河的时候,后面并没有追兵,这不是以色列人的险境,他们可以选择搭浮桥或者其他的方式,但是上帝却要让他们走一条他们向来没有走过的路(书三4)。如果说,四十年前面对红海立起如垒的海水,他们的父辈在一种较为被动的处境下显明了顺服的信心,那么今天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却是在一种更为主动的处境下来显明跟随上帝的信心。因此,第二代以色列人过约旦河的信心在这个意义上,超越了第一代以色列人过红海的信心。

并且,他们过了约旦河在面对耶利哥城的吉甲安营扎寨之后,马上就行割礼,这是因为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路上都没有受过割礼,因此上帝吩咐他们开始攻打耶利哥城之前先行割礼。他们也照样顺服了。这依然是一个信心的顺服。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了起初他们父辈所面对的前有大海,后有追兵的危险境地,只不过是他们前有敌军,后有约旦河。所有男子都行割礼,这支军队此时的战斗力几乎为零了,而且他们是在遵照上帝命令的情况下自行解除了属人的正常战斗能力。如果这个时候迦南人来攻击他们,照着正常的情况他们只有被屠戮的份了。但是正如当年摩西在过红海之后所作的诗歌所言:“惊骇恐惧临到他们。耶和华啊,因你膀臂的大能,他们如石头寂然不动,等候你的百姓过去,等候你所赎的百姓过去”(出十五16)。神是他们的盾牌和守卫。

此时的以色列人整体已经做好了占领迦南地的准备了。

2. 约书亚的信心

那么约书亚做好准备了吗?作为接替摩西的新任领袖,约书亚经历了第一次的过红海,也经历了旷野四十年的漂流,又刚刚经历了过约旦河的神迹奇事,又行了割礼守了逾越节,在约书亚看来,可以发令攻打耶利歌城了,上帝必定帮助我们,与我们同在。而且,攻打耶利歌城是进入迦南之后的第一战,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战。所以,一定要充分准备,制定战略战术,要打好。

但约书亚还缺少一点,就是要把自己统领耶和华军队的统领权交出去,交给耶和华军队真正的元帅。这是任何蒙神呼召的仆人都必须要经历的谦卑事件。那就是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是属神的事情,不是属于自己的能力所能做成的。占领迦南是一个属灵的事情,不是一个普通战争。因此争战得胜在乎耶和华,而非刀兵(撒上十七47)。这是约书亚必须要学会的,那就是在凡事上都单单依靠、相信并顺服耶和华上帝的命令。

约书亚交权之后马上就领受上帝的话语,有两个方面,第一,这一仗必胜;第二,每天绕城一次,第七天绕城七次,就可以了。这两条应当都超乎了约书亚之前对战争的想象。之前在约书亚接替摩西时上帝曾告诉他:凡你脚掌所踏之地我都已经赐给你了(书一3),但约书亚可能从未想过上帝所讲的脚掌所踏之地,是指绕圈的方式踏在迦南地上。约书亚可能不明白为何要这样作,但是他没有任何折扣地就执行了上帝的命令,他呼召上帝的百姓,一字不差地将上帝的命令宣讲出来,告诉百姓这就是他们应当去做的,这就是他的信心表达。

3. 以色列人的绕城信心

当以色列人听到约书亚传达的上帝的命令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如何呢?他们就无条件地照着约书亚所说的执行了。我们看到,第二代的以色列人没有像他们的父辈在四十年前埋怨摩西那样地质疑约书亚。其实,此时以色列人如果质疑的话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如果说战前行割礼,虽然不合军事常理,但有律法的依据,还是能够接受的,那么在他们要正式攻取耶利哥城的时候,围城绕圈算是什么战术呢?但他们此时和约书亚一样具有属灵的信心:既然这是耶和华上帝的命令,那么我们就照做。

当第七天以色列人绕城七次之后他们一同呼喊,耶利歌城就倒塌了。这一刻,约书亚就明白了上帝所说的脚掌所踏之地,其内在涵义不是拿着刀枪冲锋踏上,也不是随便走一圈的散步踏上,而是抬着约柜每天一次第七天七次的绕城,是以完全顺服的脚掌踏在耶利哥城的外围,是对上帝顺服的脚掌使得耶利哥城倒塌。以色列众人也明白这城不是靠着刀兵,而是靠着绕圈所表达的信心和顺服而攻取的。

4. 简评

攻占耶利歌城是占领整个迦南地的开端,代表了此后所有战争的典范模式,所谓模范示例并非是说此后所有的城池攻破都是以绕圈的方式,而是所有城池的攻破都是依靠上帝的能力,而上帝能力的显明则是藉着人的顺服。

从过红海,到以色列人过约旦河来到应许之地的第一座城跟前,已经过去了40年的时间。这四十年是管教的四十年也是训练的四十年,第一代以色列人除了迦勒和约书亚都被上帝管教倒毙在了旷野,第二代以色列人在旷野经过训练之后终于学习了信心和顺服的功课。其实耶利歌城绕几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连续七天第七天七次这个数字所象征的完全顺服的意义。唯有完全顺服,才能得胜仇敌。

三、今日借鉴

1. 这两个信心事件的对比

首先,我们要对比摩西和约书亚的信心,这两位领袖的信心可以说都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对上帝带领的回应,摩西的信心代表了出埃及时代的百姓所应当有的信心,约书亚的信心代表了进迦南时代的百姓所应有的信心。他们信心的内涵其实都是顺服。这两个事件的相同点都是凭着信心得胜了仇敌,所不同的是过红海是得胜了攻击他们的敌人,围耶利哥城市得胜了他们要攻击的敌人。

但我们须看到,若是比较的话,绕耶利哥城的信心大过过红海的信心。正如之前所分享的,摩西伸杖的信心大过以色列人过红海的信心,因为他们是看见了神迹之后才有了顺服的信心;而绕耶利哥城,则是约书亚领受了从上帝来的命令之后,宣告出来,他和百姓一同来顺服的信心,因此说,40年之后的第二代以色列人在信心上超过了第一代以色列人。

2. 顺服的信心

顺服,是这两个伟大事件的信心内涵。尤其是对于第一代以色列人过红海这个事件来讲,顺服更是要学习的功课。因为在这个事件中,以色列人不是没有祷告,摩西也不是没有祷告,他们都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哀求耶和华,但是上帝却对摩西说:“你为什么向我哀求呢?”(出十四15),这不是说上帝不喜悦摩西和以色列人向祂祷告,而是说,你为什么还在哀求呢?你求的我都已经应允了,已经告诉你了,往前走就是了,此时所要的是信心中的顺服。可能你心里依然还有惧怕,还有疑问,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甚至还不确定上帝会怎么作,心里更是还没有感觉到上帝的大能,但是有上帝清晰的话语就可以来胜过感觉、胜过自我而行动了。照着你所知道的去行,就能看到、经历到上帝能力的显明。

任何上帝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都不是靠着人的能力,而是靠着对上帝话语的顺从来应对。可能有人会问,难道顺从不正是一种能力吗?我们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种能力吗?是的,顺从的能力来自信心,这能力上帝已经赐给我们了。上帝从未让摩西去分开红海,但是伸杖的能力已经赐给摩西了,上帝也从未让以色列人去想办法令海水立起如墙垣,但是从海水中走过的力量已经赐给以色列人了。今日基督徒生命中最大的挑战其实不是缺少知识,(当然照着使徒保罗所说的: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八2)),而是缺少信心,是缺少照着上帝所讲的话语去行。得胜是在顺服之后才能经历的。

3. 舍命的信心

我们虽然说摩西的信心超过以色列人的信心,40年后第二代以色列人的信心超过第一代以色列人的信心,但是我们却必须看到,无论是过红海还是绕耶利哥城,这两个事件中的信心都是将生命投入的信心。第一代以色列人过红海如走干地,水在他们左右做了墙垣,他们如同是在死中经过一样,就是这同样的路、同样的水,埃及军兵走的时候就合拢淹没了他们。第二代以色列人默默无声地每天绕城一圈,第七天绕城七圈,这也是冒着被城里可能冲出来的军兵攻击的危险的顺服行动。

虽然第一代以色列人是在看到上帝藉着摩西行了神迹奇事之后才顺服的,但上帝也喜悦这样的信心和顺服。无论之前是否发怨言、是否软弱,但在需要顺服的时候顺服,这就可以蒙神喜悦和记念。哪怕心里有疑问,心里不情愿,心里有委屈,心里有各种复杂的感受和情绪,但知道在上帝面前该做什么,就照着自己所知道的去做了,这就是顺服和得胜。对于我们今天同样,无论什么时候因信而顺服,就可以得神的喜悦。

回应诗歌:《当我与主同行》 61首

最后更新于 Jun 25, 2016 09:3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