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肤浅的悔改

文/孙毅  长老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

——罗7:18-25

今天很多人虽然好像是相信了,却没有深切的悔改,生命因此没有根基,遇到一些艰难的事情,就露出生命的本相,仿佛回到了原来不信的样子。

有人问我,怎样才算是真正信了呢?真正信了,就是里面有了重生的生命;并且我们也认识到自己里面真有了重生的生命。要同时满足这两点,我们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已经信了。重生是圣灵的工作。“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3:8)有时可能圣灵已经在我们生命中做了奇妙的工作,我们自己却没有认识。因此,我们所能做的更多是第二个方面,即我们自己怎样才能够认识到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所做的更新工作呢?简单的答案是:深切地悔改,让圣灵占据你的心,你就知道或认识了。

我要说,确实有些人说是信主,来到教会也已经多年了,却没有深切的悔改。可能你会问,什么是深切的悔改呢?

与老我脱离是深切悔改的基本前提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对他自己有三点认识。

第一,他清楚地认识到,在他里头,“就是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18节)。这里“肉体”这个字是指人出生就从亚当里得来的人的本性。这本性是被罪所占据、支配和使用的。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十分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无论以多大的激情所追求的工作、事业,甚至自己看问题的价值观,感受事情的情感,无论之前被赋予了多大的意义,都可能是出自于自我的;若不是出于神的意思,在神的眼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或可取之处,不蒙他喜悦;因此也无法带给自己真正的满足。

第二,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被掳的、被奴役的;就是在肉体的律与里面的律争战的时候,结果是确定的,一定是肉体的律得胜,“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23节)这里22节中我“里面的意思”字面可直译为“里面的人”,就是说,虽然保罗那时已经有“里面的人”对神的律的喜爱,但活不出来。就如我们中间也有些人,神已经将我们带到教会中,我们已经听到福音,听到圣经中关于基督徒生活的真理,我们还是却行不出来。多数时间总是活在失败中,从来没有经历过得胜,依然过着“属肉体的”生活。

第三,他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属肉体的生活会将他带向死亡。因此,他是何等地渴望从这属肉体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24节)过去有一种对人的酷刑,就是将一个死人紧紧地捆在另一个活人身上。随着那个死人身体的腐烂,这个活人最终也会死去,一同腐烂。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老我(肉体)有这样的认识,产生了如此强的愿望要与之脱离(不是指自杀),不想再受其支配,愿意为此付出任何的代价,那么这就是深切的悔改发生的基本前提。

我们有时的悔改实在太浅

为什么这里我要加一个深切的悔改?我们有时的悔改实在是太浅了,只为着我们所做的某件或某些事情悔改,或者仅仅是为这些事在道德行为层面悔改。当我们认识到我们某件事情做得不好,不仅得罪了人,也真是得罪了神,我们当然要悔改,不只是向神认罪,同时也要向人认罪。我说浅,意思是,有时我们可能让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生活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有时同样的事情又会以这种或那种形态出现。

深切的悔改人生至少要有一次(是说至少)。它不只是为某些事情,而是为着我们整个的人、整个过去的人生悔改,不是在道德层面,而是在罪的层面上,就像是上面我们讲到的保罗对他自己的认识。这让他恨恶他的老我,恨恶支配着这老我的罪,恨恶属肉体的生活。加尔文说,这种对罪的恨恶及对肉体的绝望,对以往那种生活方式的痛悔与离弃,就是悔改第一层面的意思。这是一种醒悟。为什么会如此地厌恶?因为它将我们带向死亡,带向神的审判与弃绝。经历过深切悔改的人,似乎对罪有一种特别的嗅觉,像是闻到某种死亡的气息,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悔改第二层面的意思,就是在这种对自己的绝望与痛悔之中,不是自甘堕落与沉沦,而是转向神,不顾一切地投入基督,从他那里得着安慰(借着他的灵)。这是神的恩典临到,借着信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深切的悔改是在神的恩典与主权之下。从人的角度来看,悔改与信靠同时发生,是透过信抓住神的恩典的结果。如果不是出于对神的更深的信靠,将自己的人生交在他的手中,我们也很难有深切的悔改。当然这话反过来说也一样。因此深切的悔改与对神的信靠,很难说谁是因谁是果,而是两个方面有着深层的关系,同时发生。

将悔改的“悔”与“改”这两层意思合在一起:悔改就是人生的转向,即离弃自己而转向神。这种转向就是重生的显明。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奥古斯丁所经历的“花园奇迹”。最重要的一个情节就是:那天下午他倒在一棵无花果树下,大声向神哭喊:“还要多久?还要多久?明天吗?又是明天?为何不是现在,为何不是此时此刻就结束我罪恶的过去?”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一个童音说:“拿起来读吧!拿起来读吧!”。他就回到屋中,翻开使徒的书信,眼睛最先看到的就是《罗马书》的这两节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3-14)他说,当他读到这话的时候,一道恬静的光直射到他的内心里,驱散了所有疑惑的阴霾。这就是奇迹的意思。

到底是体贴肉体还是体贴圣灵?

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描述的情况,首先是针对作为先进入到律法中的犹太人。虽然他们生命的转变与成长的样式有一定的特殊性,但还是值得我们思考。今天在教会中我们会看到同样的情况,很多人有内里的喜欢与渴慕,但问题是,这里面的人(从神的话语中)只知道律法;而缺少将这律法活出来的力量。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被信息充满的时代。我们可能很容易地知道很多的知识,很多行事的原则,却不一定能在生命中活出来。我们“里面的人”已经在那里了,但仍然被肉体的势力(肉体的律)压制着。

圣经或神的话语是重要的,对于我们认识神、形成新的生活原则及价值观(律法)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没有在信心中深切地悔改,让自己的生命发生转向,这种了解不过是知性的。我们的信不过是知性意义上的接受,而非让生命转向神的那种信靠;我们新的生活原则不过是一些律法,可能让人活得更加愁苦。有人说中国教会传统有一种反智的倾向。这话我们要分析:如果在我们深切地悔改之前,我们里面的人被一堆知识填满,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处处去评判人,自己能行的很少(这在微信圈子中时常会看到),那么这些知识对他并不真有益处。

悔改让我们知道自己一无所是,将我们里面的人倒空,不再仅仅被一些知性的知识装满。只有里面的人被倒空了,圣灵才能在里面做主。深切的悔改让我们在对自己的绝望中得着圣灵的安慰,这在加尔文看来是同一件事情。在深切的悔改中,“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8:2)当我们里面的人品尝到圣灵的安慰时,我们才算是对圣灵有所认识,也因此才算是对自己的重生有所认识。

可能有人会问,什么叫体贴圣灵呢?我只能简单地说,如果你还没有在深切地悔改中经历过圣灵(的安慰),那么这单凭知性的语言很难解释清楚。我虽然是96年受洗,但我直到97年在一个特别的艰难处境下,才第一次在神话语的感动下,在神的面前有深切的悔改。那天晚上我内心愁苦,当我读到《希伯来书》3章的时候,“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这句话直接进入到我的心中,让我一晚上在神的面前哭泣,为自己过去的人生悔改。我后来才意识到,圣灵的感动以及神向人说话原来是这样的。以后每次想起,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个晚上房间似乎特别地明亮。

经历过圣灵安慰的人,知道圣灵的感动意味着什么,也才有可能去体贴。只有对重生的生命而言,里面的人才算是有了新的选择机会:到底是体贴肉体还是体贴圣灵。如果体贴圣灵对你还没有成为一个选项,那么你就还是个属肉体的基督徒。

从知性层面上升至灵性层面

我们怎么才会经历这里所说的深切的悔改呢?这原本是一个初信造就的问题。可能有信主多年的肢体已经经历过这个阶段,那么就当作是对我们生命成长过程的一个回顾。确实,我是把深切的悔改当作是里面的人开始成圣生活的起点。不过,如果有人信主多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长进,还总在问自己是否真信了(当然能这样问已经是悔改的前兆),那么你确实需要从深切地悔改这个起点开始。没有人能够绕过这个起点而进入到生命成圣的成长过程。

对于后一种情况的人,这个“怎么”的问题不太好回答。首先,深切的悔改是在神的恩典和主权之下发生的。各人的情况不同,神对各人的引导也不同。因此很难列出太具体的应用方法。不过,光说这一面很容易让我们将没有深切悔改的责任推卸给神。从人的角度,我们还是有自己的责任。因此,我还是想试着提一些建议。

第一,读圣经不是为其他人读的,而首先是为你自己读的;明白神的话语不是用来给他人讲的,或用来评判他人的,而是首先要应用在我们自己身上,结果就会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能无力。这样神的话语作为一面镜子就照出我们自己的本相。由此我们也要认识到,读圣经首先不是要找到一些行事的原则(律法),而是为了认识耶稣基督,认识他所成就的工作,及带给我们的恩典。对基督的恩典有认识,圣经中的生活原则才有意义。

第二,不要轻易地放过自己犯过的罪或做过的不蒙神喜悦的事情。既然良心有提醒(圣灵借着良心工作),就要放在神及人的面前认罪来认真地对付。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牧长或属灵的伙伴来帮助自己。在初信的情况下,需要有一段禁食安静的时间,去反省自己过去走过的人生,将需要对付的罪写下来,在一一对付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本相及过去的行事方式有更多的认识;并因此有强烈的要脱离老我捆绑的渴望。

第三,关注自己身上的罪,不是要我们时常将眼光定睛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要学习时常定睛在基督的身上,在他的话语以及他的恩典上。我们只有时常默想神的话语,思念上面的事情,在圣灵的光照之下,才有可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罪,对自己的本相有所醒悟,并同时得到圣灵的安慰。

“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30)总之,随着对神的认识的加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会加深;而我们对自己的本相有更多的认识,我们对神也会有更多的认识。在这种循环中,这种认识不再是停留在知性层面,而会上升为灵性层面上。里面的人可能会由知性意义上接受的信成长为信靠意义上的信;相应地,里面的悔改也会从对个别罪的悔改成长到对整个老我及罪的离弃。愿神这样地祝福我们,让我们里面重生的生命不断成长。

(本文是孙毅长老在守望教会7月份圣餐聚会上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