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2017年1月8日主日讲章/袁灵 传道


经文:创18章
创18:1 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2 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3 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4 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5 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行吧。”6 亚伯拉罕急忙进帐棚见撒拉,说:“你速速拿三细亚细面调和做饼。”7 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来,交给仆人,仆人急忙预备好了。8 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并预备好的牛犊来,摆在他们面前,自己在树下站在旁边,他们就吃了。
9 他们问亚伯拉罕说:“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说:“在帐棚里。”10 三人中有一位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在那人后边的帐棚门口也听见了这话。11 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12 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13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14 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到了日期,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生一个儿子。”15 撒拉就害怕,不承认,说:“我没有笑。”那位说:“不然,你实在笑了。”
16 三人就从那里起行,向所多玛观看,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17 耶和华说:“我所要做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18 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19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20 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21 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22 二人转身离开那里,向所多玛去;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23 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24 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25 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26 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27 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28 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29 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30 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31 亚伯拉罕说:“我还敢对主说话,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32 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33 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创世记》的信息。

『祷告』

一、引言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是《创世记》第18章。这一章可以分成两大部分,115节是第一部分,讲亚伯拉罕接待上帝和天使,1633节是第二部分,讲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和蛾摩拉代求。

如果我们更仔细的划分,那么这一章包括了四件事,也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四个方面:第一、亚伯拉罕接待上帝;第二、撒拉信心软弱;第三、耶和华的心意;第四、亚伯拉罕的祷告。

二、亚伯拉罕接待耶和华

首先,让我们来看亚伯拉罕接待上帝。

18章1、2节告诉我们,有三个人向亚伯拉罕显现,其中一位圣经明确说是耶和华自己,而另两位,19章的开头表明他们是天使。这是圣经中唯一一次提到上帝显现时有天使陪伴。

但是亚伯拉罕接待他们时,是否知道他们的身份呢?来13:2说【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就是指着这里说的,所以亚伯拉罕的主动、热情,是在不知道上帝和天使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就说明亚伯拉罕在这里的表现,是他一贯的真实生命的流露。

当然,接待客旅是当时代的风俗文化,这样的文化在今天的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比较边远的少数民族当中仍然保存着。但是,圣经这里用了非常多的形容,特别详细的描写亚伯拉罕如何接待客人,就说明亚伯拉罕所做的超过了一般的文化标准,并且这是上帝非常喜悦的。

18章1~8节告诉我们,亚伯拉罕接待客人时天气正热,他正在休息,但他看见客人就立刻“跑去迎接他们”,安排他们在树下休息,又急忙让撒拉做饼,又跑到牛群预备牛犊。虽然只有三个客人,他却做了三细亚细面的饼,相当于用了18升面粉。而且他用的是细面,一般人家招待客人常用羊羔,但亚伯拉罕是用又嫩又好的牛犊。客人们吃的时候,他又侍立在旁边。通过从这一系列的描写,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亚伯拉罕待客的主动、热情、殷勤、慷慨,还有谦卑。如果我们再考虑到这时亚伯拉罕已经99岁了,如此忙前忙后,殷勤、谦卑的服侍,怎能不叫人稀奇呢?

保罗在《罗马书》中教导基督徒,“客,要一味的款待”(罗12:13),又在《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中指出作长老的资格之一,就是“乐意接待远人”。什么叫“一味的款待”?如何“接待远人”呢?可能亚伯拉罕的榜样就是我们的标准吧。此外,圣经如此细致的描述亚伯拉罕的殷勤、热情,其实和下面上帝要再次宣告对亚伯拉罕的祝福,以及称亚伯拉罕为朋友有关。这不是说亚伯拉罕的好行为感动了上帝,或者亚伯拉罕的善行换取了上帝的祝福,而是告诉我们,上帝所祝福的生命理应活出亚伯拉罕这个样子。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是一个好客的人吗?你是否常常打开家门招待弟兄姊妹,甚至招待陌生人呢?今天的人总是很忙很累,并且这个时代特别强调私人空间。但是亚伯拉罕所做的,就如同好撒玛利亚人所做的,他们都肯为服侍他人付出时间、金钱和精力,这才是真正的爱心,这样的人才是他人的祝福和邻舍。并且,能够如此有爱心和热心也是我们与神关系良好的标记。亚伯拉罕不是知道招待客人有好处才如此行,而是他时常觉悟到上帝的同在,心里怀着对上帝的感恩,也对将来的应许心存盼望,以致他能够对他人也有恩、有爱。他心里是滋润的,所以才能够让别人也感到舒服。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是心里滋润的人吗?“天国”、“永生”、“复活”、“作神的儿女”,这些道理对你来说是遥远和冰冷的概念吗?如果这些对我们来说不是死的道理,而是活泼的真实的影响我们的生命,那我们也应当能够活出如同亚伯拉罕那样的热心和爱心。所以,圣经中的榜样和劝勉都不是让我们模仿行为,而总是提醒我们的信仰,和上帝的关系究竟真实到什么程度。但愿我们所念的和我们所说的真是我们所信的,也是我们常常真实体验的,如此,我们就真能成为世上的光与盐,也是用生命做见证,不单是用言语做见证了。

三、撒拉信心软弱

接下来,我们再看撒拉的软弱。

当上帝再次向亚伯拉罕重申17章的应许,就是明年这个时候,也就是撒拉90岁时,要为亚伯拉罕生一个儿子。这时撒拉恰好在帐篷门口,听到了上帝的话。她的反应如何呢?她的反应是心里暗笑,意思是她难以相信。12节告诉我们她不相信的理由,因为“她已衰败,亚伯拉罕也已老迈”。11节更具体地说“撒拉的月经已经断绝了。”所以,撒拉不相信是有自然规律做根据的。不仅是撒拉,在17章里我们也看到,当亚伯拉罕听到这件事时本能的反应也是“忍不住喜笑”,喜笑的意思不是因为相信而兴奋,而是和撒拉一样不相信,并且难以置信到感觉可笑的地步。但撒拉可能比亚伯拉罕更软弱,因为在17章和18章的两次事件之间,亚伯拉罕很可能已经告诉了撒拉上帝的应许,而撒拉到现在仍然暗笑,说明她的信心一直没有突破,这也是上帝在13节间接责备她的原因。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相信上帝其实真是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凭自己是不可能的。因为相信上帝最终一定要突破理性、常识和自然规律等等的限制。当然这不是说信主后常识、规律和科学对基督徒就无效了,而是说信仰上帝一定意味着相信上帝比这一切都更高和绝对。信仰不是从此进入了好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世界,但是信仰一定意味着超越你自己可见、可预测和可控制的范围;信仰不是反科学、反理性,但是信仰必定要接受一些违背,或者说超越、科学、理性的事实。例如:相信死人复活,盼望基督再来。

我们教会在受洗陪谈时,一定要问预备受洗者这样的问题,就是你相信“耶稣复活是历史事实,以及你相信死人复活是真的,而不是象征和比喻吗?”我们如此问,就是把复活当作圣经里一切超过人的理性的教义的代表,以此来考察预备受洗者的心眼是否已经打开。你能相信复活,那么圣经里的其他神迹奇事也没有更难相信的,你不相信复活,那么圣经里的一切你就一定仍然是在按神话或者文学来解读。相信超越理性、规律的事,你对上帝就进入了信仰的境界,不能超越理性、常识的限制,那么上帝对你就仍然在文化和审美的范畴。

但是,我在此也要补充说明:信仰意味着相信反常的事,但是反常的事并不意味着都值得信仰。反常并不是真理的标记,并非越反常的事越值得相信。亚伯拉罕和撒拉都必须相信的是什么呢?乃是神亲自的应许,就是神亲自说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就是神在圣经里所记的一切话。对于神亲自宣告的,再不可思议,我们仍然要相信“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14节)。而对于圣经以外的任何宣告,基督徒就需要慎思明辨。圣经以外的宣告没有不容置疑的,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有些明显违背圣经原则的,更是我们必须明确反对的。

信心软弱固然是问题,但是错误的信心,例如:所谓“积极思想”,“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的信心,同样是真信仰的敌人。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要向神求大信心,就是无论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我们都能相信,并且能够大大影响我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信心。但我们同时也要求神保守我们有真信心,就是我们的信心务要扎实、稳固的建立在认识圣经的根基之上,阿们!

四、耶和华的心意

第三个方面,我们思想上帝的心意。

从17节我们可以看出,是上帝主动向亚伯拉罕透露了他对所多玛和蛾摩拉的计划,然后亚伯拉罕才向上帝祈求。有人对这一章比较强调亚伯拉罕的信心,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上帝其实才是整件事背后的设计者和推动者。那么,上帝为什么主动向亚伯拉罕透露自己的计划呢?答案就在18和19节。第一,“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第二,“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所以,上帝的心意原来如此。第一,为要警戒亚伯拉罕,提醒他上帝的公义,并让他教导后代行走正路;其次,为要让亚伯拉罕成为万国的祝福。什么是“万国的祝福”?从下面亚伯拉罕的行动,我们就可以知道,成为万国的祝福不仅意味着在他的家族中要诞生弥赛亚,也不仅意味着要行为正直、成为世上的光和盐,也包括要成为祭司,成为中保,成为为这世界和失丧灵魂不住恳求的代祷者。

所以亚伯拉罕的祷告出乎上帝的意料吗?是亚伯拉罕改变了上帝的计划吗?其实不是的。亚伯拉罕的伟大其实不在于他的爱心比上帝更大,而是在于他相信上帝的恩慈,他积极的与上帝相交,并且他热心的为他人代求,而这些正是上帝喜悦的,也是上帝原本的心意中,他的选民,他的孩子,被拣选的族类所应当具有的样式。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上帝在此对亚伯拉罕的心意,其实也是他对教会的心意,也是他对我们每一个基督门徒的心意。19节说“上帝眷顾亚伯拉罕”。直译是“我认识他”。《思高本》和《圣经新译本》都把这节译为“我拣选了他”,而《吕振中译本》则把这节译为“我和他知交”,这些翻译都是根据“认识”这个词的内涵做出的。综合起来,这一节的意思就是“我拣选他和他立约,他因此和我有亲密的关系。”所以,圣经多处把亚伯拉罕称为“上帝的朋友”(代下20:7;赛41:8;雅2:23)而主耶稣也在经上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 (约翰福音 15:15)】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岂不是和亚伯拉罕一样,都是上帝拣选的,也都是上帝的朋友吗?所以,上帝对我们也和对亚伯拉罕一样,就是愿意我们和他亲密,以至于“他所做的事岂会瞒着我们吗?”但是上帝愿意我们知道他的旨意,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私欲,而是为了我们成为他合意的器皿,也是为了我们能参与他的计划。

我相信对于我们身边已经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知道更多上帝在其中的旨意。例如:对雾霾,对新宗教条例,对国家的未来,上帝的旨意都愿意向他的教会显明,但关键是我们愿意为这些事和其中的灵魂付上恳切的祷告吗?求主使我们不冷漠,不逃避,而能以关心和代祷体贴上帝的心意,参与上帝的计划,求主感动我们!

五、亚伯拉罕的祷告

最后,我们来看亚伯拉罕的祷告。

亚伯拉罕在22~33节的祷告是这一章最长的部分,显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一段的祷告堪称典范,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很多祷告的要诀。

第一,怜悯

亚伯拉罕在此不是为自己祈求,而是为他人祈求,而且不仅是为他的侄子罗得祷告,他也是为其他他根本不认识的人祷告,这就是怜悯,这也是亚伯拉罕祷告的原因和动力。我们的祷告够多吗?有力吗?如果我们的祷告稀少,很可能就是因为我们里面冰冷,缺乏慈悲怜悯的心肠。

第二、恳切

这一段经文读起来,会让我们感觉亚伯拉罕的祷告好像对上帝穷追不舍,这也让我们联想到雅各和上帝的使者摔跤,这样的态度就叫作“恳切”,就是缠住上帝不放。如果我们对人如此,恐怕没有人会喜欢,但是上帝却喜悦他的子民如此向他祈求,因为这样的“缠住”不是无理取闹,而是表明对上帝的信任和亲近。可惜我们很多时候的祷告都对上帝太客气了。我们小心翼翼的来到上帝面前,绕了半天才羞涩的说出自己的祷告,然后匆匆的就结束祷告,上帝听不听我们好像都很坦然。这样的祷告显出我们对上帝的态度疏远,那么上帝成就这样的祷告又岂会热心呢?

第三、恒切

亚伯拉罕在此向上帝祷告了六次,而不是一次就算了。申9:25节说,摩西为以色列祈求“俯伏四十昼夜”。《路加福音》18章主耶稣也讲了一个比喻,就是寡妇和不义的官的故事。寡妇常去找不义的官祈求,最后不义的官只好说:“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主就根据这个比喻说“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 (路加福音 18:7)”所以恒切和恳切的意思相近,都有坚持、不放松的意思。

但是我们也要小心,就是不要误以为恒切和恳切能够强迫上帝屈从我们的意志,用现在的一个流行语表达就是上帝不会被我们“道德绑架”。

第四、谦卑

所以,我们除了学习亚伯拉罕祷告的恳切、恒切,也要效法亚伯拉罕的谦卑。在27节里亚伯拉罕自称“灰尘”,说明他承认自己其实没有资格要求上帝。并且亚伯拉罕的祷告停在了十个义人这个条件上,而没有继续往下求。有人为此感到遗憾,认为亚伯拉罕的信心还是不够大,如果他求上帝即使只有一个义人也拯救全城呢?是不是上帝也会答应他呢。但是也有人解释33节,认为是上帝主动结束了对话,而亚伯拉罕是最终顺服了上帝的抉择。我倾向于这种解释,因为上帝至终必有自己的计划,并且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确定如何成全他的公义和怜悯。如果由人决定,恐怕我们都不会认为基督上十字架是必要的,所以祷告最终还是不能离开谦卑和顺服的态度。

第五、基于上帝的属性

祷告的恒切和恳切,除了要和谦卑、顺服平衡,还需要和另一种因素的平衡,就是祷告要基于上帝的属性,这样的恒切、恳切才不是胡搅蛮缠和企图操纵上帝。雅4:2、3节说【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可见,如果不是基于上帝自己的性情和心意,仅仅凭着人的热情和毅力的祷告仍然是不会被上帝记念的。而亚伯拉罕的祷告也反映出他在这方面的灵性。可以说亚伯拉罕的祷告具有坚实的根据和理由。他的理由就是23节“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这说明他认识上帝的公义。而他首先的祈求是“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这其实已经不是按照上帝的公义,而是按照上帝的恩慈祈求他宽容忍耐其余的罪人。所以,亚伯拉罕的祷告反映出他对上帝的认识全面而深刻。他既了解上帝公义的一面,也了解上帝恩慈的一面,所以他的祷告不仅是情词迫切的,更是有根有据的。而这根据就是上帝自己,这样的祷告岂能不蒙上帝悦纳呢?

第六,祷告是基于认识上帝以至于更加认识上帝

最后,祷告也是认识上帝的方式。

我们说“祷告要恳切、恒切”,但是“祷告也要谦卑、顺服”。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把握?我们知道上帝是公义的又是慈爱的,但在具体的问题上,他旨意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例如,对于所多玛,他到什么程度才必然会审判?这些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呢?亚伯拉罕六次向上帝祷告,其实也是在一步步接近上帝的心意。所以祷告不仅是祈求上帝,也是在探索上帝。唯有在祷告中,我们才能认识活生生的上帝。离开祷告,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就仍然是“风闻”、是“纸上谈兵”,藉着祷告,我们对上帝才能“亲眼的看见”。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如今为建堂的事祷告寻求神,这确实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愿我们的祷告恒切、恳切,但也足够谦卑、顺服,相信上帝的旨意必要在这样的祷告中向我们显明。

六、结语

最后我要说,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也许已经比所多玛和蛾摩拉更加罪孽深重了。至少在亚伯拉罕的时代,人们还保持着接待客旅的习俗,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有人跌倒,却无人敢扶;人们几乎公开的制造有毒的粮食、蔬菜、奶粉、甚至空气。各种淫乱的事大行其道,人却不以为耻。所以我们的世代将要受上帝怎样的审判呢?

今天的经文告诉我们,面对沉沦的危机基督徒应当如何回应,就是如同亚伯拉罕,站在上帝面前恳切代祷,成为所多玛的中保。但愿上帝因为教会的存在,教会的圣洁,和教会不懈的祷告,能够使审判不至快快来到,能够多多忍耐失丧的灵魂。

『祷告』

回应诗歌:249首《怜悯我们的国家》

最后更新于 Jan 07, 2017 05:5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