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先知,他要为你祷告——2017年1月22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toc]

录音:

 

经文:《创世记》二十章

前言:

在《创世记》十二章我们曾分享过亚伯拉罕的第一次撒谎,今天我们分享的经文是亚伯拉罕的第二次撒谎。之前我们曾说,亚伯拉罕的一生是信心不断被挑战、信心不断被扩展和提升的一生,所以他虽然被称为信心之父,在面对试炼和危险时也依然有着诸多软弱和失败的经历。但在同样的问题上跌倒,两次谎称撒拉为自己的妹妹,这在圣经中并不常见,我们不禁要思想的是上帝为何允许亚伯拉罕在这个问题上两次跌倒?上帝的用意何在呢?

这两个相隔20年的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因亚伯拉罕的撒谎而将撒拉置于危险之地,都是上帝出手让此地的君王惧怕,都是世间的王因此责备亚伯拉罕,都是藉着此事亚伯拉罕得到了很多的财物,等等。这就表明创世记的作者是要表达这两个事件反映的是亚伯拉罕生命中的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虽然过去了20多年了,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同时,我们又可以发现本章所记叙发生在基拉耳的第二次撒谎事件,和二十年前发生在埃及的事件却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本章的事件中,上帝在梦中对基拉耳王说话,在埃及则没有记载曾对法老说话;本章的事件中,基拉耳王是在事后给了亚伯拉罕很多财物,在埃及则是法老在还不知道事情原委的情况先给了亚伯拉罕很多财物;本章的事件中基拉耳王允许亚伯拉罕在他的辖区任意居住,在埃及时法老将亚伯拉罕给驱逐出境了。等等。我们就从这些不同的地方来思想,上帝的心意是什么。

亚伯拉罕第二次撒谎的背景

居住地的迁徙

第一次事件的背景是因为饥荒,亚伯拉罕为生计的缘故前往埃及。当年从埃及被法老驱逐归回应许之地后,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不断迁移的过程中就安定在了希伯仑幔利橡树那里,一直到本章亚伯拉罕要搬到新地方居住,已经过去了20年。

这一次亚伯拉罕在迁移之前与20年前去埃及有很大不同,第一经文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次搬家的原因,20年前是因为饥荒的原因不得不去埃及,这一次似乎并没有什么非要搬家不可的理由,就是在应许之地的范围内挪移一下。// 这一次的迁移很可能跟十九章中所多玛城的毁灭有关,亚伯拉罕想离这个被毁灭的城市远一点。所多玛城的被毁灭对于亚伯拉罕来讲,可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没有想到这个城里居然连十个义人都没有,这个城已经腐朽堕落到了这个程度,这这是他始料不及的。对于人性的失望,直接导致了亚伯拉罕对于基拉尔人的恶意揣摩。他以为这个地方的人一定不惧怕神,一定会杀他。因此,在他挪移的过程中,他对于新要前往的地方心里充满了不信任,就像他对所多玛城的认识那样。他认为遍地的人都是罪人,也是恶人。因此,这一次的迁移中他基于自己内心里面对于基拉尔人的揣摩,延续20年前使用过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二这次搬家前并没有提到撒拉的美貌,亚伯拉罕担心被杀等因素,担心的内容是后来他面对亚比米勒的责问时才说的。这些在20年前下埃及时都提及的因素在本章一开始都没有出现,其实是为要说明,亚伯拉罕谎称撒拉是自己的妹妹根本原因并非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根据后来亚伯拉罕对亚比米勒所说的话,这是他从起初回应上帝的呼召出吾珥时就“立定”的应对可能危机用以自保的策略。出吾珥的时候他就跟撒拉约好了,每次迁移面的可能的危险时都这么做,都是抛出撒拉,保全自己。亚伯拉罕的谎言是出于人性的诡诈。

时间的因素

而且,本章正好处于十八章耶和华神对亚伯拉罕说“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定生一个儿子”(创十八14),和二十一章以撒的出生之间。可以说,在上帝关于后裔应许的关键时期,即上帝应许即将要实现之际,发生了这一次因撒谎将撒拉置于危险境地严重事件。和二十年前的埃及撒谎事件相比,这次的事件在令人遗憾、不解之余,更加令人紧张,上帝应许从撒拉生以撒的话还能实现吗?

而且,不是别人,正是亚伯拉罕自己将这应许的实现置于危险中。这真的是讽刺,最盼望儿子的人,却对儿子的出生带来最大的威胁。当然,我们若是从上帝宏大的救恩历史来看,这是一场激烈属灵争战的体现。亚伯拉罕被那恶者藉着自己的臆测和恐惧所胜,虽然威胁奥上帝应许的实现,但上帝却胜过人的软弱和失败,祂的应许必定实现。

但在同一个问题上第二次跌倒,还是令人有些不解。前一次在埃及的失败和羞辱难道因为20年的时间太长,亚伯拉罕已经忘记了吗?还是说,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历练,亚伯拉罕对于耶和华上帝的依靠和能力的认识还是如此的小信?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亚伯拉罕的灵性一直在一种上下起伏的曲线中变化,出吾珥是其灵性的高峰,因饥荒前往埃及并第一次撒谎是其灵性的低谷,从埃及回来后处理和罗得之间的牧场纷争以及战胜五王抢回罗得是其灵性的高峰,此后马上又是一个低谷,然后上帝与之立约。随后娶夏甲为妾又进入低谷,后来上帝又一次与亚伯拉罕立约,他为所多玛代求达到他灵性的又一高峰,然后就是本章他第二次撒谎称撒拉为其妹妹。从这个过程我们看到,每一次亚伯拉罕的低谷上帝都会出手帮助他不但解决问题和困境,而且也带领他的信心有所突破。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可以说亚伯拉罕的生命正在日趋成熟。但是,面对上帝所说的“我必赐福给她,也要使你从她得一个儿子”(创十六16),以及上帝说“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生一个儿子”(创十八14),无论是亚伯拉罕还是撒拉听到的时候都是以喜笑和暗笑来反应,他们都觉得这可能吗?亚伯拉罕的想法是“一百岁的人还能得孩子吗?撒拉已经九十岁了,还能生养吗?”(创十六17),撒拉的想法是“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创十八12)。在上帝应许得儿子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的时候,距离生以撒还有一年的时候,无论亚伯拉罕还是撒拉都还没有这样的信心。

就在这样的时候,亚伯拉罕要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居住,就发生了他再一次撒谎称撒拉是自己妹妹的跌倒事件。我想,在以撒将要出生之际,上帝是要特别再次让亚伯拉罕来面对自己生命中的这一问题,不但是他对于在生以撒这件事上的信心问题,也同时显明出他生命中更为深入并一直存在的惧怕和骄傲的问题。

上帝与亚比米勒的对话

上帝丰盛的恩典不但现在亚伯拉罕身上,而且也显在基拉耳人身上。虽然基拉耳王和埃及法老都因亚伯拉罕的撒谎把撒拉带进宫里为自己招致大祸,但是在某个意义上,基拉耳王比埃及法老要幸运的多,因为上帝竟然亲自在梦中对亚比米勒讲话。

上帝对亚比米勒的定罪

首先,上帝对亚比米勒说“你是个死人哪!”(创二十3),新译本、吕振中本等多个中文版本都译为“你该死”,当代中文本译为“你大祸临头了”。虽然亚比米勒取来撒拉看似没有什么过失,但这只是从他不知道撒拉是别人妻子这一点上来说的。如果上帝纠察罪孽,谁能站立得住呢?(诗一三零3),比如亚比米勒的多妻,比如他对女色的贪婪,比如他依仗手中的势力任意选取妃嫔,这些都是犯罪;更何况他如果沾染撒拉,那就真的是大罪了。亚比米勒已经踏在了生与死的边缘上了。

上帝听了亚比米勒的自辩

亚比米勒也正是在自己没有犯下故意抢夺他人妻子的罪这一关键点上来为自己辩护的。他虽然没有犯故意的罪,并不等于他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的过失。很多时候,上帝没有照着我们所犯的罪来追究,是他存怜悯忍耐的心待我们。所以,上帝也认可在这一点上亚比米勒是心存正直的。也因为这一点点的正直,上帝就施恩给亚比米勒,在梦中主动显现,听他自辩,拦阻他犯下大罪。

上帝告知亚比米勒该如何善后

最后上帝告诉他这件事该如何处理,首先归还撒拉给亚伯拉罕,并且告知他亚伯拉罕是个先知,只有他为你祷告,你才能存活(创二十7)。我们或许对于上帝和亚比米勒的对话有些不解,因为先是对于亚比米勒的责备,然后是对亚比米勒申辩的称赞,以及称赞之后再次警告亚比米勒若是不处理好这事依然有很严重的后果。其实,正如圣经中对于罪的救赎是有特定范围的那样,那就是只有误犯的罪才有赎罪祭。亚比米勒所谓的“心正手洁”正是在误犯这个意义上的,否则上帝不会给他有悔改弥补这事的机会的。

// 这是旧约圣经第一次提到先知这个词,其实在这里就是认识上帝的人,或者说,是上帝所拣选的可以和上帝直接说话的人,先知这个词语在这里的含义更像是中保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当时普天之下只有亚伯拉罕可以跟上帝直接说上话,亚比米勒只能在梦中与神有对话(就像上帝在梦中警告拉班不可以对雅各说好说歹一样),在现实中唯有亚伯拉罕才有这样的特权和尊荣,不管亚伯拉罕在撒谎这件事上如何的软弱和不堪,但上帝将这职分赐给他不是凭着在道德上对他的欣赏,相反上帝因着自己主权的拣选要将亚伯拉罕从自己的软弱中拯救出来。这职分不是人凭着自己可以得到的,唯独在乎上帝的拣选和恩典。

亚比米勒与亚伯拉罕的对话

亚比米勒在见亚伯拉罕之前对此事的处理方式

晚上做了这样的一个梦,清早亚比米勒就赶紧召集了自己的众臣仆来说这些事。其实,亚比米勒完全可以不公开处理这件事,不让其他人知道,他可以秘密约见亚伯拉罕将撒拉归还,再给些钱,打发他走,也说的过去。但亚比米勒竟然选择了召开廷前会议的方式,将这事当作国事来处理。一方面这是为撒拉的名誉考虑,只有光明正大的公开处理,才不会有地下的流言和各种后遗症;另一方面也打消了其他人可能做出和亚比米勒同样的事情,威胁到了撒拉的贞洁,这同样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灾祸,这里的处理有点类似后面二十六章里亚比米勒晓谕自己的众民凡是沾着以撒和利百加的人定要治死(创二十六11)。亚比米勒作为一个地区的统治者,他很清楚自己可以凭着权势将撒拉取来,其他人也可以,所以,他不如昭告全国谁都不许得罪亚伯拉罕和他妻子,这样才能保证王国的安全。这都显出了亚比米勒的智慧和悔改之意,他的确是蒙了上帝的恩典。

第三个方面,也是为要显明下面亚伯拉罕自辩中的不实之处“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总不惧怕神”,事实是,当听到自己的王说了这事之后,亚比米勒的众臣仆都甚惧怕(创二十8)。

亚比米勒责问亚伯拉罕

亚比米勒对亚伯拉罕的质问有两个层面,第一指出亚伯拉罕的行为给自己招致了大祸,第二他不明白亚伯拉罕这样一个认识永生上帝的人为何这样对待自己呢?在表达愤怒的同时,也表达了某种不解,正像今日都这经文的我们不解一样。

和之前面对法老的质问一样,亚比米勒的质问也显出亚伯拉罕的羞耻。一个蒙受了上帝如此的恩典和应许,上帝命令他“你也要叫别人得福”的人,现在再次因为自己的软弱、惧怕和犯罪,不但没有给别人带来祝福,反而将人陷入罪中,将一个群体陷入危险当中。但愿今日每一个自称属基督的人,都不要落入这样的境地。

亚伯拉罕“认错”的敷衍

20年前在埃及第一次谎称撒拉是自己的妹妹之后,面对法老的责备经文没有记载亚伯拉罕有任何的回应,没有辩解没有认罪没有道歉。这次面对基拉耳王亚比米勒的责问,亚伯拉罕认错了。但从他所说的话来看,为自己辩解推卸责任的意味更浓。

第一,亚伯拉罕把责任推给了基拉尔人,我以为你们都不敬畏神,以为你们会杀了我夺取我的妻子。一句话,我以为你们都是能干出这样行径的恶人。

第二,亚伯拉罕为自己的谎言本身来辩解,他说撒拉真的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创二十12),也就是说,对于亚伯拉罕来讲,他不认为自己是在骗亚比米勒,最多算是隐瞒了一些信息,甚至在亚伯拉罕来说,他可能认为这只是为求自保所想出来的策略,这不但不算为撒谎,这还算为一种智慧呢。这或许就是亚伯拉罕在经过了二十五年的寄居生活之后,还不能胜过谎称撒拉为自己妹妹之罪的原因。那就是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他并不认为这是犯罪,他可能将这做法淡化为一种灵巧的智慧。哪怕这罪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他还是没有意识到这是需要自己深切悔改的地方。这就是亚伯拉罕生命中的盲区,他可以为罗得出生入死,却两次让撒拉为他出生入死,他却不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也是深层里属人的骄傲,在自己的生命中,总有一个区域是不能完全交在上帝手中的,总觉得自己能控制的可以使用的方法是更可依靠的。总以为在某些事情上自己只要有了解决方案就可以不需要上帝的介入和帮助了,凭着自己的聪明所想出来的方法就可以应对。根本上是想要在上帝的工作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亚伯拉罕推卸责任给撒拉,他说这是他和撒拉从25年前离开家乡进入漂流寄居生活之始就已经约定好的,撒拉也知情也同意的。

第四,亚伯拉罕推卸责任给上帝,因为他说他之所以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前往一个举目无亲没有依靠充满危险和不确定的环境中,是因为上帝呼召的缘故。上帝让我进入漂流状态,但是有很多可能的危险怎么办呢?我必须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亚伯拉罕这一段话,似乎让我们又听到了伊甸园里亚当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解时所说的话。

亚比米勒恩待亚伯拉罕

经文没有记载亚比米勒是怎么来想亚伯拉罕的自辩词的,而是记载给了除了马上将撒拉归还给亚伯拉罕之外,还给了亚伯拉罕三重的恩惠:一给牛羊、仆婢给亚伯拉罕(创二十14);二允许亚伯拉罕可以在他的地盘上随意居住(创二十15);三另外再给一千银子作为撒拉的遮羞(创二十16)。

我们要留意第三点中亚比米勒所给的一千银子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数目,据说当时一个普通人一年的工资总和才六银子,这一千银子相当于一个正常工人一百六十多年的收入总和。亚比米勒之所以要给亚伯拉罕一大笔钱,其实是为了向别人表明,撒拉入宫我也有需要悔改的地方,我有过错所以我以赔偿来弥补。

亚伯拉罕为亚比米勒的代求

然后亚伯拉罕就为着亚比米勒家因他的谎言所带来的疾病祷告,上帝垂听了亚伯拉罕的祷告,就医治了亚比米勒的妻子和女仆。这里暗含着一个讽刺性的对比,在十八章亚伯拉罕因为罗得缘故为所多玛城代求,其恳切、舍己、怜悯的心肠令人感动,本章中的代求是在一种羞愧当中为自己的罪所导致的别人的灾祸而不得不为之的弥补之举。

上帝在这个事件中的作为

上帝对基拉尔人的恩典

这一次上帝的介入与第一次亚伯拉罕在埃及面对法老撒谎的事件有所不同,在埃及时上帝没有在梦中对法老讲话,而是直接降灾给法老,没有说明法老是怎么知道撒拉是亚伯拉罕的妻子的,可能是法老在受灾之后追查原因,发现这段时间只有这件事是可能的原因,也可能上帝直接通过某种方式告诉了法老。但本章中对于亚比米勒及其臣仆上帝却有格外的恩典,不但在梦中与亚比米勒对话,直接出言责备他取来撒拉,拦阻他犯下大罪,并告知他该怎么做,也让他的臣仆都有畏惧之心。

上帝让亚比米勒家的女人都不能生育

上帝在这个事件中的第二个大能的作为就是自从撒拉被取入宫,亚比米勒和亚比米勒的妻子和众女仆就都不能生育了。这看起来似乎是对亚比米勒家的一个惩罚,其实这是对撒拉和亚伯拉罕的一种保护。

上帝对亚伯拉罕的格外恩典

亚比米勒和他妻子及女仆的被医治是藉着亚伯拉罕为他们祷告而有的。这一点需要我们对于上帝的作为仔细思想。

第一,直到亚比米勒都已经当面责问亚伯拉罕了,亚伯拉罕还在为自己辩解和掩饰,试图将自己的责任推给他人。但在这之前上帝就已经告诉亚比米勒要让亚伯拉罕为他祷告,这事才可以了解。一个不认罪的人的祷告上帝垂听吗?不是说义人的祷告大有功效吗?事实上是,上帝竟然垂听了亚伯拉罕的祷告。因为亚伯拉罕在上帝面前的确被上帝称为义人,但不是靠着他的行为,而是藉着他的信心,是亚伯拉罕对于上帝话语的信心。亚伯拉罕的谎言不是出于对后裔应许的不信,可能恰恰是出于对后裔的极大盼望,他才要使用各种方法保全自己,甚至在他看来这样也能让撒拉的生命安全。

而且在亚伯拉罕犯罪的时候,上帝追究亚比米勒的责任,在亚比米勒追究亚伯拉罕的责任的时候,亚伯拉罕推卸责任。似乎从始至终上帝都没有要追究亚伯拉罕责任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呢?在这个事件中,上帝显明了他对亚伯拉罕更加超越的恩典和爱心。如果说,对亚比米勒上帝有超然的恩典赐给他以及他的臣民,避免了他犯下死罪。那么,上帝给亚伯拉罕的恩典更是超过给亚比米勒的恩典。上帝给亚伯拉罕先知的职分,容忍亚伯拉罕的小信,亚伯拉罕的狡辩,还使用他,垂听他为别人的代求。以此显明亚伯拉罕在上帝的应许这件事上毫无能力。

第二,上帝就在亚伯拉罕信心疑惑的点上使用他。亚比米勒请亚伯拉罕为自己的妻子和女仆的不能生育来祷告,我们不知道亚伯拉罕的感受如何,他有这样的信心吗?他已经多年盼望自己能有一个儿子,但考虑到自己和撒拉的年龄以及撒拉的身体状况,他就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虽然有上帝清楚的话语,但是他里面还是因自己对年龄和一般生育所需条件的认知所困扰。但如今,亚比米勒却要求他来为生育祷告,这几乎就是一个讽刺。上帝掌管生育的能力竟然藉着他的祷告就临在了他的面前。他的祷告蒙了应允!

那么,自己的妻子撒拉是否也可以如上帝所应许的那样怀孕生子呢?我想,上帝就是透过这个事件来建立亚伯拉罕对后裔的信心的。事后亚伯拉罕必定要思想,既然上帝能够藉着自己的代求就能让亚比米勒和其妻子女仆恢复生育能力,那么上帝为何不能让他和撒拉生一个儿子呢?

// 在以撒出生之前,上帝允许亚伯拉罕的再次跌倒,其主要意义和第一次在埃及的跌倒完全不同,第一次亚伯拉罕的撒谎,是上帝让他看到唯有耶和华才是他的保护、依靠和供应。这一次虽然还是在同样的问题的跌倒,但是上帝的意思却是要让亚伯拉罕看到耶和华掌管生育的权能,可以让人不生育,也可以让人生育。尤其是藉着亚伯拉罕的代祷让亚比米勒家恢复生育能力这事来建立亚伯拉罕的信心。

今日的借鉴

但我们依然需要更多一点来思想上帝为何允许亚伯拉罕在撒谎的事情上再次跌倒,只是为了藉此建立亚伯拉罕的信心吗?如果说,第一次亚伯拉罕在下埃及面对可能危险的时候,已经预备了解决方案,是因为那个时候因为他刚刚蒙召不久,对于上帝的认识尚浅,觉得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来面对,自己来处理,这样做有情可原。可是,这一次的事件是已经出吾珥之后将近25年了。就像前面所说,这25年中亚伯拉罕已经在信心的层面经历了多次的试炼,已经有了很多的长进了,对于后裔应许实现的信心也越来越有所突破,但他对上帝是他的保护的信心还这样的弱小吗?

联想到亚伯拉罕为了营救罗得冒着得罪五王的危险,如此勇敢地在战场上将罗得抢了下来,如今面对基拉尔人的时候,他竟然如此的惧怕,竟然以谎言来保护自己,这就更加显得不可理解了。而且我们从一个跨度近二十年时间的重演事件中,看到亚伯拉罕面对责问还为自己的罪推脱辩解,似乎没有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彻底地悔改,越发令人觉得不解。并且,上帝似乎也没有追究的意思,也没有打算在亚伯拉罕生命中的这个问题上有所更新。

另一个方面,我们从本章经文中上帝和亚比米勒的对话,以及亚比米勒和亚伯拉罕的对话可以看到,看起来亚比米勒在这个事情上要比亚伯拉罕更为有义。亚伯拉罕担心基拉尔人不惧怕神,他这个时候被自己所臆想出来的对于基拉尔人的惧怕所压倒。而亚比米勒给人的感觉却是虽然取走了撒拉,但却惧怕上帝。本章经文其实自始至终充满了这个张力,这两个对话的对比,凸显了一种倒置的讽刺:在亚伯拉罕的话中,他以为这个地方的人总不惧怕神,但事实上是他自己在这件事情上不敬畏神。他和亚比米勒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甚至可能还不如亚比米勒。但是上帝却选中了亚伯拉罕,让他做先知,给他祷告的权柄,给他后裔和土地的应许。这一切都不是因为亚伯拉罕自己的功德,而单单是出于上帝的恩宠。

这样,我们就看到在亚伯拉罕一生可称许的信心事迹中,无一不是完全出于上帝恩典的保守和赐予。比如以撒的出生,完全是上帝大能的恩典作为,耶和华可以让人生育断绝,也可以让人生育恢复,生育的权柄掌握在上帝手中。这里面没有亚伯拉罕什么功劳,相反,亚伯拉罕因为自己的软弱还常常帮倒忙,两次将撒拉陷入危险的境地,威胁上帝应许的实现。上帝的应许上帝必定保证实现,他开始的工作,他也必定做成。哪怕他的仆人有诸多的软弱、不信和跌倒,上帝的可信和大能才是上帝应许实现的保证,而不在乎人的状态和作为。虽然亚伯拉罕有软弱和跌倒,但是上帝依然宣告他为先知,依然被上帝使用来成为别人的祝福,这正表明无人配得上帝如此的恩宠,上帝的能力和刚强恰恰是在人的软弱上显明出来。亚伯拉罕内心里面对于过寄居生活的恐惧,对于自己和撒拉所制定的糟糕自保策略的“持守”,可能这就是他生命中持续一生的盲区,类似于保罗身上的那根刺(保罗尚且为此恳求,亚伯拉罕或许就没有想要求上帝来改变这一点),上帝可能也没有要在他的有生之年解决这个问题,始终留在这里,作为一个提醒和借鉴:亚伯拉罕作为信心之父,也只是一个蒙恩的罪人;他的信心,他的勇敢,他的一切所得,这些都不是凭着他自己的聪明和道德得来的,而是单单出于上帝的恩典。

最后我以使徒保罗所说的一节经文来共勉:【林前15:10】 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

回应诗歌:《全路程我救主领我》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