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期间诗班服侍有感

文/利平

户外六周年,就是我到守望教会六周年。六年前,得到教会的任何一点文字,我都贪婪的阅读,渴望了解这间教会,倾听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六年后,认识了那些故事中大部分的作者,也认识了更多不见于纸面的人。我已经和这个共同体难舍难分。

还记得,第一次和晓燕一起乘车时,她仔仔细细的告诉我在教会附近有哪些吃饭的地方。还记得,第一次去被软禁的天明牧师家,路上直担心善良的牧师被欺负。还记得,第一次和红雨姊妹见面,不能想象怎会在这样一位打扮入时的姊妹家住下。

更多的第一次和许多次都已经记不得。但有些事,深深的定格在心里。比如出了派出所,迎接的弟兄姊妹的微笑;比如牧者第一时间打过电话,问“还好吧?好好休息。”比如看到那时期某个姊妹的见证,不由自主地痛哭;比如好智第一次被拘留,我和瑞玲去家里时,艳青热情爽朗的接待;比如2013年婚礼时,远道而来的弟兄姊妹从山下上来;比如立水桥小组的热闹温暖和世纪城小组的真诚稳重;比如圣经学校的多姿多彩……

如今,远在密云,几乎只是挂名在教会的网友了。但在教会的经历,教会的教导,仍是影响我生活最大的因素。记得在世纪城小组时,我常常对解经的正误直抒己见,同时觉得其他人过于主观,直到学习认识团契的真意的时候,才知道正确并不是唯一重要的,甚至很多时候不是最重要的。我也抱怨组长虹洗太安静,不止一次跟人说过,最极端的时候,我去参加小组查经,从进门到出门,组长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离开小组,在密云和另外的几位弟兄姊妹一起敬拜的时候,才意识到,那样不张扬的品格,是多么可贵。全面的看,虹洗既低调又对小组的事情尽心尽力,虽然话很少,但从来不缺微笑。但凡开口,对圣经的解释总是很中肯。关于活动的安排总能在众人中赢得“听组长安排”的一致顺服。这靠的不只是学识和组长的地位,更是长期默默的付出。就像乍暖还寒时的阳光酝酿着生机勃勃的春意,时间也塑造着品格。美好的行为如同冬季种下的种子,纵使暂时没有长出地面,也会慢慢发芽。

之前已经融入教会,所以虽然现在跟大家见面的机会少,但习惯了网络联系,并不觉缺少什么。在晓峰牧师关于夫妻沟通的文字中,我深深觉得“律法是叫人知罪”。对照沟通中的错误,几乎没有不中招的。而悔改之路,似乎漫长而艰难。在得知丰艺姊妹突发疾病时,我突然有对生命强烈的无力感。在小白牧师的手术前后,我从群里有限的信息看到的仍是牧师师母一如既往的刚强(或者软弱只自己扛着),反倒让我心里也格外踏实。妈妈群里发的探访照片,让我觉得家里总有喜事;诗班群里的排练信息,让我看到教会的坚韧——天上的怜悯不断绝,地上的歌声也不断绝。

说起诗班,这是我服侍最久的地方。但两次请长假,实在不算合格成员,感情也较复杂。说起她的好呢,最简单的,这是我听到赞美诗最好听的地方。还有,成为诗班成员意味着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就可以受邀参加婚礼和葬礼,与大家一起经历那些重要的时刻。说她不好呢,就是对我来讲,这里对人来人往处之过于泰然。有人走了,就走了,可能过了很长时间才被意识到。有人请长假,过了很久又来了,就来了,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有人呆了很多年,可能还是互相连名字也叫不出来。每次看到庄老师,看到其他人,很面熟,却又很不熟,感觉真是不太好。我不是怪谁,我也没有做什么让别人感觉更好些。

仔细想想,可能这些年诗班的活动还是受到些影响,关于如何看待诗班、如何看待敬拜、服侍,我还是进诗班前在网站上看到一点信息,到诗班后就只偶尔听到只言片语,或许因为没有主日在台上的服侍,这方面的信息也缺失了。而我是非常理性的人,缺少理论支撑,好像就只成了唱歌的。可惜我唱歌并不好。诗班接二连三排大型曲目,正是我的软肋。音准不好,就费力许多,勉强跟着,很难见长进。太多精力在音准上,就难以体会整个作品的感情。到最后,既没有在花了很多时间的练习中变得更专业,也失去了简单赞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反而常常有挫折感。这也是自己的亏欠。明知每天练习一会儿的重要,却始终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也就只能在低水平徘徊。盼望经过较长的休整,可以更加勤奋一些,走出止步不前的阶段。也盼望度过技术上的瓶颈之后,可以借着大型剧目更好的亲近神。也或许,经过更长的时间,我会重新看待这段似乎没有成果的日子。

最后更新于 Apr 21, 2017 07:1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