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慕道友的中途离场说开去

文/李锋

说起来,她也不算慕道友,毕竟只是被我们邀请的朋友邀请来的,可能是想尝尝鲜,见识一下与世俗不一样的圣诞party。但是开场不久后就离开了西屋,原因在于她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坐在那里看几段既陌生又令人不快的视频,这与她的期待差别太大。在此需要声明:我并非要对今年的圣诞活动本身进行挑剔,而是要借此反思我们对福音的宣讲,是否一方面扎根在基督并他被钉十字架上,另一方面使这福音信息准确地刺痛并安慰这个时代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要感谢她的离场,这一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饱含信息量的反馈,能够促使我们做一些有益的反思。首先,她期待的是一场带有宗教和神秘色彩的party,教会举办的圣诞活动应该与世俗的吃喝玩乐有所不同吧;其次,我们传递福音信息的载体以及对信息的包装对她来说是无效的。

对于前者,教会与世俗的区别是理所当然的,而教会之所以要举办传福音的活动,手段和目的则涉及后者,即教会要回答不局限于以下的几个问题:我们的目标人群是谁?他们有什么特征?采取怎样的方式传福音?福音要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是否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以及这几个问题本身是否合理都是值得思考的。

对我来说,接受一个富有年代感的片子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内容有价值,哪怕默片我也能很喜欢(比如1927年出品的极富表现力的《万王之王》)。然而我们必须要承认,对优质内容结合精美形式的追求,以及对宏大叙事的疏离,已经成为今日年轻人的重要特质。

「腾讯•大家」刚推送了一篇00后中学生的文章——『中国,一群世故的孩子生不起中二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稍带夸张地)控诉道:『中国没有给青少年看的东西,不管是歌曲、动漫还是书籍。它们不是太低龄化就是太成人。中国青少年喜欢看日本动漫,自然是因为里头有中国看不到的东西。』而00后已经是一只脚迈进大学门槛的群体了。

知乎上有人问过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对同性恋普遍接受度较高。广受认同的一个回答大意是说大量泡论坛的年轻人就是看着美化同性恋爱情的网文作品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观念被这些文字塑造是理所当然的。要证实这一论断需要做更多的数据调查工作,然而根据我对周围朋友们的认知,这一论断的确很有见地。

如果把基督并他被钉十字架比作福音的里衣,那么承载这一信息的管道就是福音的外衣,是被世人首先看到的,是桥梁。「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这一古老的教训直到今天仍然富有启示。委身于基督的教会的众肢体,都有义务使用神所赐的才能去搭建这一美好的桥梁,牵着世人的手把他们带到基督的福音里面。

传福音当然并不局限于圣诞节复活节,更重要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基督徒所体现出来的生命见证。但是我们需要理解怎样的见证才是有效的见证。一间教会有一间教会的气质,这可能会成全教会,也可能是教会拓展的拦阻。因为如果教会是一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团体,她就失去了存在的真义。城市的繁荣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口多样性。我想教会的拓展也是一样。这就迫使我们去正视城市人群特征的多样性,从而调整我们面向不同群体的传福音策略。有时候会听到一种说法:守望教会是面向知识分子的教会。且不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单看学生团契的现状就可以知道这种‘面向’实际上是缺乏底气的。青年团契的兴旺和学生团契的萎缩,起码可以从某种侧面反映出教会的不健康。而这不是某几个人的责任和原因,也不单是外界环境造成的,而是值得每一位委身于教会的肢体去反思的。

这个时代当然病得不清,病到相当多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病。然而教会的使命就是要叫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病并且医治他们,所以教会一方面要努力打磨自己的医术,另一方面更要深刻地理解病人,甚至比他们自己还要理解他们。近年来关于发达国家的医生组团到中国学习的消息时有报道,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人口数量巨大,疾病种类和数量也巨大,这给了中国医生相当丰富的练手和积累经验的机会,这些是西方医生普遍缺乏的外在条件。我想这能够给教会一些启发,我们的家门口就守着众多各不相同的人群,我们是否有足够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剖析他们呢?

一篇文章、一本小说、一首歌曲、一幕戏、一场运动、一个异象……都可能成为深刻影响一个时代的元素。我们从经典的基督徒作家那里常听到要警惕时代精神,的确时代精神是危险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谨慎地去倾听时代的声音,不是为了合流,乃是为了得着。薛华在庇荫所常年坚持耐心倾听时代的声音,最终配出时代精神的解药来。我们或许无法取得他那样的成就,但是他的作为,实在值得我们借鉴。

甚愿神复兴他自己的教会。

最后更新于 Dec 29, 2017 09:1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