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大病,怎样选择医生?——建英的医治攻略(二)

作者:唐建英                    录音素材整理:咏莲

大病是人生的一场灾难。面对灾难,如果不放弃治疗,找到适合的医生是当务之急。

抗癌四年,在北京,我看过肿瘤内科、呼吸科、心血管内科、妇科、肾内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十多个科室的医生,也被人忽悠过,痛定思痛,自己总结了一些原则和标准:

一 、看医生的“三不”原则

不要迷信关系,不要迷信权威,不要忽视全面的身体检查。

第一,不要迷信关系

中国人特别喜欢找关系,大事小事都要找关系,看病这件事儿更迷信找关系,觉得找关系更可靠。其实可不一定,医院也流行“杀熟”。

我在肿瘤医院碰到过一个病人,他就是托人找关系,找到一位医生。结果呢,这个医生的初诊方案用了一种国产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这个药效果很差,医保也不能报销,有良知的医生都不会釆用这个方案的。

有一些人去医院找关系,不挂号排队,就直接进诊室找医生给看看片子。有的医生,他碍于人情面子不拒绝,但是他看病诊断的时候会不高兴,并不一定认真看。

我四年多的看病经验,我觉得大部分医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上帝把他们放在这个职位,他们是有职业尊严和荣誉感的。

如果你自己去排队挂号,表达的是你对医生的尊重。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早上5点多去排队,有的甚至半夜就去排队。有时也会提前一个多月窗口预约,或者提前微信预约。

第二,不要迷信权威

我们爱说某某某是科室主任,某某是副院长,以为他的医术和医德就一定好。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我就遇到过奇葩事,有的院士连最普通的核磁片子都看不懂。

现在的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有头衔的院士、院长、主任手握各种资源,权力很大,所以就有很多人想要挤占这些位置。但是,他们不一定都是认真钻研医术、关心病人的好医生。

某些所谓的专家,水平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副主任医师。

有些确实是专家,但他并不擅长看你的病,所以,他的治疗方案就不一定权威、可靠。

第三,不要忽视全面的身体检查

检查不全面,医生没办法好好看病啊!现代医学就是要通过血液、尿液等指标,以及超声、CT、核磁等检查来准确地判断病情。

怀疑自己生了肿瘤的病人,最好先在三甲医院挂普通主治医生的号,做完各项检查之后,再去找专家和肿瘤专科医院看门诊。

除非紧急情况,不要去三甲以下的医院做检查。片子不清晰,可能会多花钱做不必要的检查项目。

知名的肿瘤医院,等候检查的时间特别长,某些专项检查要排到一两个月之后,但在自己家附近的三甲医院查就会快很多,节省时间。

见专家之前,检查结果和片子越全面越好,有了检查结果,专家才好做判断。

如果有些重要检查没有做,专家开单子要求补做,病人和家属就要多跑一趟。不仅耽误时间,还要多掏一次专家门诊费的钱。知名专家的门诊费可不便宜啊!

二 、选择医生有标准

医院这么多,医患关系又紧张,怎样判断这个医生是不是一个好医生,他或她是不是适合我?

我是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判断和选择的:

*全面收集医生、医院的信息。

*制定标准,综合评价医术和医德

*挂门诊自己观察和体验医生的医术和医德

第一,全面搜集医生和医院的信息

掌握足够的信息,才有判断的基础。那我怎样搜集医生和医院的信息呢?

1. 首选医生及病友的推荐

虽然我前面讲不要迷信关系,但不是说我们不找亲朋好友咨询,特别是学医的亲朋好友,可以请他们帮忙推荐医生。

他们推荐了,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一定多多考察和求证。

因为学医的亲友有他的专业方向。一个心脏外科的医生,他对肿瘤科医生的了解有限。

我自己2014年生病时,有个在肿瘤医院的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医生。

那后来我的表姐,妇产科医生,帮我咨询复旦肿瘤医院的同学。反馈的意见是,朋友推荐的医生团队治疗肺癌国内领先,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定了这位医生。

病友推荐的医生多数靠谱,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亲身考察过的。有一部分推荐不靠谱,所以要谨慎!

看门诊的时候,跟周围的病人和家属聊聊,多问几个病人,了解医生就更全面。

2. 通过医院网站查询信息

听了亲友、病友的推荐之后,一定要去医院的网站核实,因为信息有可能是错的。

各大医院的网站都有介绍自己的科室、专家和医生,是比较客观、准确和完整的。好大夫在线这样的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也有医生的介绍,但是不太全面,有些自荐信息过度商业化。

第二,自己制定标准,综合评介医术和医德

别人的推荐只是参考啊!医院和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自己没有标准,很容易被忽悠。

我把主、客观因素加起来综合评估,按标准去选择医生。

不一定非得是主任医师!有的时候副主任医师也非常优秀。实际上我在北肿看过一个优秀医生,给了我很多帮助,他当时就是个副主任医师。

1. 医术方面的评估标准

怎么评估一位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

我自己常用以下标准去衡量,发现找到的医生大多数专业优秀、态度谦和,但不排除少数人名不副实。

这是我的无奈之举。因为国内没有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分诊,患了癌症这样的大病,找谁看病,怎么看,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1)关注医生的教育背景

医生这个职业不同于普通职业,专业水准的高低,关乎人的生命。

可我只不过是个病人,只能找些硬指标,凭常识去判断。

我会看这个医生是从什么学校毕业的。老牌医学院毕业的医生,有着良好的传统。比如说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北大医学部、中大医学院……最好医生去海外交流访学过,视野开阔,知识更新快;部队医院的,301医院培养的医生还不错。

我会看这个医生的学历。肿瘤内科医生最好是博士,普通的内科医生硕士OK; 外科医生起码要硕士,当然,资深的外科医生本科没问题的。

申明一下,我并不是唯学历论。只是上帝所造的人体器官非常精妙复杂,癌症这类大病又难治,治疗的副作用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各个方面。如果医生不经过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习,基础知识不扎实,又不了解医学前沿科技,医术不可能精湛。

(2)关注医生的科研能力

我觉得医生,特别是内科医生,科研能力非常重要,这意味着他对前沿的治疗信息和治疗手段是否了解,了解得程度如何。

比如肿瘤治疗,如果医生科研能力不行,做不到规范化诊治和个体化诊治的平衡,治疗方案要么盲目冒进,没有科研数据支持,危及我们病人的生命;要么因循守旧,不敢釆用前沿的新方案,耽误治疗。

怎么评估医生的科研能力呢?

我参考了大学、科研机构的标准,看他发的论文。但是我不是看他论文发了多少,是看他论文发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我会关注他是否在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比如说是否在SCR期刊上发表论文。

这些信息,关注医院网站上医生的个人介绍,都能查得到。

我特别感恩生活在北京,好医生足够多,才有机会选择。

用这个标准筛选,发现北京的医院,很多医生真的优秀。他们出门诊、查房、做手术,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下居然能在国际医学杂志上发那么多的论文。我觉得,这至少说明他们工作勤勉、严谨,愿意钻研医学。

这些专家,有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能预约到,在线图文问诊或电话问诊,咨询之后,可以再选择本地治疗,省得总是往北京跑。2016年,我在海南,就把片子和检查报告从网上传给医生,然后打了付费电话咨询。

(3)关注从医年限的长短

如果是外科医生,我会看他的从医年限。外科医生做手术做的越多,经验就越丰富。一般来说,失误就越少。

所以,选外科医生,当然是选年富力强,做手术次数多的,从医十年以上最好;如果约不上,那也要找至少是从医五年以上的医生。

2. 医德方面的评估标准

一个医生如果品行不端,不尊重生命,不负责任,即使医术好,也尽量远离。

那判断医生医德的标准是什么呢?

这个不好评估,主要看口碑如何。

(1)病人和家属的口碑评价

我的经验是,候诊的时候跟周围的病人多聊天,就会知道这个医生是否正直可靠,有没有责任心,是否替病人着想,这个评价标准最直接。加入病友的微信群,也可以问一问,综合评估判断。

(2)观察好大夫在线的患者留言和评价

一个患者留言说好的不一定医德就好,因为每个人了解的事实有限。但是,如果多个患者留言说某个医生不好,那这个医生肯定有他的问题。

注意啊,医生的态度和脾气与他的个性和处境有关。态度不热情、脾气焦躁的医生,不一定医德不好。

第三,挂门诊观察和体验医生的医术和医德

像癌症这样的大病不可能只看一次。如果一位医生门诊的病人少,态度不好,又不仔细看片子,看检查报告,那么下一次复诊就要立马换医生。

不过如果考察之后,选定了医生,就不要轻易换。长期在一个医生那里看病,医生熟悉你的情况,有时病情突然有变,来不及挂号,医生能帮你加个号。如果需要其他科室处理或转院,医生也能帮你协调一下。

三、学习与医生良性沟通

优秀的医生不一定适合你!

这个就涉及到医患沟通的问题了。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沟通不畅,就给某个医生下结论,说这个医生不好,以后不找他看病了。

我常挂号看的一位肿瘤内科专家,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又强,对病人挺负责任的。但是,她的个性比较直爽,对病人的态度一视同仁,说话直截了当,有些人感觉受伤害,扭头就走了。

我有时也感觉受伤,但我留了下来,因为业务能力出众、为人正直、值得信任的专家不好找。

如果实在沟通不了,就只好换医生。不过换医生有时间成本,再找医生,彼此都要重新熟悉。

那怎么和医生的沟通呢?自己要尽本分啊!

1. 见医生之前把所有的检查资料带全,分类整理,给医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医生看病可能就是几分钟。如果挂特需专家号,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不准备好资料,现场翻找,浪费的是自己宝贵的就诊时间。

2. 提前列出想要问的关键性问题,不要超过三个,因为时间不够

不少专家出诊时会带上自己的学生或者助手。所以一些不重要的、琐碎的问题可以咨询他们。

3. 理解医生的心态

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少医生很不耐烦,为什么呢?因为你问的问题他可能已经回答了上百次、上千次了。

嘈杂的医院环境,如果一天看几十个病人,看那么长时间的门诊,很多问的都是类似的常识问题,如果换作是我们自己,我们烦不烦呢?

当然,我不是说医生不耐烦是对的。

4. 积极与医生沟通

医生不是病人,他看的数据、报告是死的,没有生命的体温;而每一个活生生的病人对药物、手术的反应是千差万别的。

所以,很多医生其实蛮喜欢与病人交流的。有时候也会根据病人、家属的反应来建议使用保守的方案还是激进的方案。碰到这样的医生,赶紧抓住机会说出自己的顾虑和想法。

和医生交流之前,可以查查丁香园等医学类网站的文章,看看医学类微信公众号。多了解一些医学常识,问医生的时候心里也有底气。

我自己订阅了“医脉肿瘤通”、“希望树”、“与癌共舞”、“全球肿瘤医生”等微信公众号,经常看,收获很大。

注意啊!百度搜索出来的答案要分辩,有医托儿,见医生多问问。

四、医院不收治,急诊医生是最好的选择

被医院、医生拒收,是病人和家属心中永远的痛。我也被拒绝过好多次,伤痕累累。

被拒绝的原因有很多。

经常碰到需要住院治疗,医生却没有给安排床位,忍不住抱怨医生是不是有问题。

确实有的医生让人很无语!社会整体性溃败,医院少不了有腐败黑暗的地方,会照顾各种关系,挤占浪费了医疗资源,有需要的病人住不进去。

但是,有的时候,也确实是因为病人多、床位紧张,医生会优先考虑危重病人。这时,家属可能要多跑几趟医院,多找医生问问。

我去年底做化疗,经常过了二十一天的化疗周期,医院还不给安排床位,老蒋打了好多电话不管用,只好跑到医院找住院总解决。

当然,医院拒绝收治病人,有时是说不出口的原因。医生对治疗没把握或者认为没有治疗价值,他就会拒绝收治病人,谁都不希望病人死在自己手里。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我的经验是,如果病情紧急、严重,又找不到医院收治,拔打120,指定一家医院的急诊中心,那里的急诊医生会救治或者转诊,因为急诊不能不收啊!

治病这四年多,我觉得即使现在的医疗体制这么让人崩溃,医疗环境这么恶劣,危急时刻,多数医生还是会尽力挽救病人的生命的。


(作者介绍:建英,基督徒,肺癌患者,高校教师,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2014年,确诊晚期肺癌,全身转移,曾经被医生宣判只能活三个月到一年半。抗癌四年半,经历三次手术,十多次化疗,服用过五种靶向药物。抗癌历程,多次命悬一线,感谢上帝的保守,经过科学的治疗,转危为安,肿瘤不断缩小。文章来自公众号“蒋唐说”)

最后更新于 Nov 28, 2018 02:4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