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系列分享之四

文/晓峰 牧师

弟兄姊妹,平安!

我们一起来读《约翰福音》第四章第43-54节:

43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44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45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46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47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48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49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50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51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52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53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54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我们一同来祷告: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天父,我们感谢你,今天晚上再次召集你的众儿女到你面前来,主,我们知道每一次的聚集都是你的恩典,也愿当我们在这里的时候,你的灵也在这里特别地临到、同在,并且将我们生命所需的一切恩典都赐给我们,愿你的名在这里得着荣耀。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的名。阿门!</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这段经文记载的是第二个神迹奇事,医好大臣的儿子。《约翰福音》的八个神迹奇事,只有第一个和第二个神迹是带标号的。这并不是说这是主耶稣在地上所行的第二件神迹,从迦拿的婚筵到这里,这是再一次在迦拿行神迹奇事,中间主耶稣其实去了一趟耶路撒冷。这也是《约翰福音》的特点,前面三卷对观福音给人的感觉是,主耶稣一路从加利利直往耶路撒冷去,好像只去了耶路撒冷一次,到了《约翰福音》我们就发现,主耶稣其实多次前往耶路撒冷,至少《约翰福音》里面清楚记载了主耶稣有五次前往耶路撒冷。这一次是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去了之后,主耶稣就从耶路撒冷往回走,特别提到了主耶稣在耶路撒冷行了很多神迹,以至于那天晚上尼哥底母去找主耶稣,就是因为他看见神迹了,然后他去找主耶稣。《约翰福音》的记叙特点非常有意思,主耶稣在耶路撒冷行了那么多神迹,有很多人看见了,来找主耶稣的只有尼哥底母一个人,而主耶稣还批评了他,说“你作为犹太人的师傅,作为拉比,竟然还不明白我说的话吗”。然后,主耶稣就往回走,往回走的路上经过了撒玛利亚,所以《约翰福音》里面有很多独有的材料,主耶稣在撒玛利亚这个地方就碰见了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碰见撒玛利亚妇人之后,主耶稣就来到了加利利的迦拿,从耶路撒冷往回走的路上,特别提到,主耶稣在耶路撒冷行了神迹,在加利利行了神迹,耶路撒冷只有一个人回应,就是尼哥底母,而加利利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因为听见神迹也来找主耶稣,就是这个大臣。就在耶路撒冷和加利利之间,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撒玛利亚结出的福音的果子,信主耶稣的人远超过这两个地方,撒玛利亚人没有看见神迹,那个妇人遇见主耶稣,主耶稣就跟她谈论,谈论完之后,她就回去作见证,那个城里的很多人就出来见主耶稣。所以,在《约翰福音》里面特别说,那个城里有很多人就信了,然后我们刚才读的经文里面主耶稣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其实这已经暗含了对耶路撒冷和加利利的责备,之前尼哥底母和这个大臣,都是因为看见神迹来找主耶稣的典型例子,而这样的信心不够。这是这段经文背景的一个简单的介绍。</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迦拿是主耶稣行第一个神迹的地方,之前我们分享过,这是一个非常小的镇子,在以色列当中并不起眼,但上帝伟大的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然后主耶稣再一次回到这个地方,回来之后,有一个迦百农的人来找他,这个人我们通常就把他理解成他是一个以色列人,说他是一个大臣,其实这个“大臣”在原文的意思就是指他是宫廷里面的官员,这个宫廷通常是指希律的宫廷。这是一个官员,位高权重,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来找主耶稣。迦百农在加利利湖的边上,海拔很低,迦拿距离迦百农大概有三十多公里,所以从迦百农到迦拿是从下而上,迦拿这个地方海拔比较高。他来找主耶稣的时候,这个大臣和耶路撒冷公会的尼哥底母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对比,这两个人都是官员,一个是公会的官员,一个是宫廷的官员,一个是犹太人当中处在权力中心的人物,一个是在行政体系希律的官僚制度当中的官员。在福音书当中,尤其是在《马可福音》当中,主耶稣的福音对象往往都是底层的穷苦人,圣经里也常说“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帝就排斥那些有钱和有权势的人,他们乐意来的话,上帝依然有格外的恩典。从尼哥底母到这个大臣,我们会发现,上帝在这个群体当中依然有格外的恩典。相对于这个大臣而言,很多人的生活当中可能有诸多的不如意,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到上帝面前来,所以主耶稣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的眼还要难”,因为富人可能没有那么多欲求不得的地方。这个大臣,从某个角度来说,代表了世人当中那个有钱和有权势的群体,他们看似在生活当中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他儿子快要死了。如果说迦拿的婚筵当中以水变酒,表示的是人生当中从一个喜乐欢庆的时刻进入到一个灰心绝望的时刻,那么这个大臣其实代表了人类当中更加真实的状况,你可能觉得你一无所缺,但有一件事你解决不了,就是死亡的问题。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大臣的儿子不是得病了,而是他快死了。今天有很多的医学方面的专家和技术,病是可以治的,死是治不了的,医疗手段解决不了死亡的问题。其实这个大臣的儿子是快要死了,只不过是以疾病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所以,他上来求主耶稣,看似他跟尼哥底母求主耶稣很像,足够谦卑了,当尼哥底母来求见主耶稣的时候,首先称“拉比”,尼哥底母自己就是拉比,而他称主耶稣为拉比,然后说“我知道你是从神来的”,我们觉得这已经够给面子了,但你发现主耶稣丝毫不领情,因为按照主耶稣真实的身份而言,他给的尊重远远不够。这个大臣依然是这样的,他的信心比尼哥底母还要差,他看似是不远几十公里过来见主耶稣,但他真的不是奔着主耶稣这个人来的,尼哥底母还是来问主耶稣“我知道你是从神来的”,这个大臣其实就是奔着主耶稣的能力来的,他来这里的推动力极强,因为他的儿子快要死了,而尼哥底母至少还有一点抽象的神学意义,对于天国的盼望和属灵的层面,来找主耶稣探讨神学问题“怎么进神的国”,这个大臣却特别简单,他很像我们,所以他来见主耶稣的时候,依然没有逃过尼哥底母的命运,虽然他是个大臣,有钱有权势,虽然在世人看来他屈尊来求主耶稣,但是主耶稣丝毫没有给他那个让人意料当中的待遇,相反,他来求主耶稣的时候,主耶稣却给了他一句责备的话“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无论如何也应该夸奖一句吧,因为这是一个为儿子心急如焚的父亲,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个大臣还是有信心的,当他儿子得病的时候,他听见主耶稣过去在迦拿行过神迹奇事,甚至耶路撒冷的风声也传来了,他毕竟到主耶稣这里来了,他没去求巴力,他也没有像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那样说“求谁都没用”,无论如何他来了,他来就好,至少他有点基本的信心。</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那么,他来的时候,主耶稣为什么要责备他呢?这个责备其实是论到了神迹和信心之间的关系。这个责备不单单是对这个大臣,甚至这是针对当时所有的犹太人,因为这里用的是“你们总是不信”,我们就一下子想起了保罗所说的话“犹太人求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犹太人的信心的模式是什么呢?犹太人以为,只要我看见神迹我就信。犹太人和中国人很像,非常实用主义。主耶稣其实就指出了他们信仰当中的错误的模式,他们以为看见了就能信,而主耶稣告诉他们说“你们以为你们看见神迹就能信,实际上即使你们看见了也不会信”。信心是上帝所给的超然的工作,单凭你自己的眼见是建立不起来的。其实犹太人自己可以证明这一点,法利赛人看见主耶稣赶鬼之后,他们竟然说这是凭着鬼王赶鬼。你会发现,那个神迹犹太人都看见了,却没有产生出相应的信心来。那神迹奇事的意义何在呢?神迹奇事其实并不产生信心,那不是信心的根基,神迹奇事可以坚固信心,也就是说,得先有信心了,再看见神迹奇事,那个神迹奇事就有了意义了。我记得奥古斯丁曾经说过一句话,凡是一个人凭着好奇建立起来的信心,那必定会被好奇给拆毁掉。同样,如果一个人是凭着看见神迹建立起来的信心,他的信心也必定会因为神迹而被拆毁。因为看神迹不一定要找耶稣,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人声称能把他的儿子治好,他可能就会找那个人去了。所以,神迹本身只是能力而已。圣经当中一旦有神迹显明出来,它的目标是什么?这就是《约翰福音》里面核心的内容,就是让我们因为看见神迹就能够认出耶稣是谁,他指向的是那个神迹背后的身份的问题,这是神迹的意义。神迹不是我们让上帝听我们的,而是我们要听上帝的。当你看见耶稣有行神迹奇事的能力,你不能心里想的是“这能力怎么能够为我所用”,这时候敬拜就变成了利用。你不是想让我信你吗,我信你之后,你的能力总得让我用用吧,你喜欢奉献,我十一奉献一分不落,你喜欢聚会,我每个聚会都来,但我有事的时候,我要求你必须要帮我把这个事给解决了。这个时候,我们跟上帝之间就不是敬拜的关系了。所以,神迹奇事既不是为了解决我们今生人生当中的困境,也不是我们信心的基础。</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那我们还能求神迹吗?当然,凭着信心求就可以。但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信心是什么,不是我们内在里面的自我的愿望被称为信心。所有的神迹奇事的目标,都是为了显明上帝的荣耀,都是为了让我们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所有的神迹奇事都不是为了解决我们本身的问题,解决问题只是个方式而已。我问一个问题,他的儿子如果今天得了医治,三年之后又得病了,那怎么办?五年之后又得病了,怎么办?我们的生活是靠神迹奇事来支撑的吗?我们总会走过那个死亡之河,我们总会以各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或者意外,或者疾病,所以不一定要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有这种神迹奇事的能力,而是要透过曾经有的和我们经历过的,来更多地认识我们的主。主耶稣其实对这个大臣是一种信心层面的责备,指出他们的问题来。这让我们想起主耶稣对另外一个人的夸奖,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当中都记载了有一个罗马的百夫长,他跟这个大臣都是迦百农的人,那个百夫长的仆人得病了,他来求主耶稣,其实不是他来求,他连来都不敢来,因为他是外邦人,他知道犹太人不跟外邦人说话,所以他不敢直接到主耶稣面前来,他就托几个犹太的长老,他们到了耶稣那里,就切切地求他说“你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为他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主耶稣当时二话不说就说“好,我去”。你会发现,面对一个大臣亲自来了,主耶稣说“你的信心有问题”,而面对托了别人来的外邦人,主耶稣说“我去”,好像这两种反应完全不一样,其实让我们更惊讶的是那个罗马的百夫长,那个百夫长一听说主耶稣要来,离那家不远,百夫长托几个朋友去见耶稣,对他说:“主啊!不要劳动;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我也自以为不配去见你,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你不用来,你是神的儿子,你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了,所以以至于主耶稣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这两个故事可以放在一起来对比,一个是说“主啊,赶紧跟我下去救我儿子”,主耶稣说“不去”,另一个说“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主耶稣要去,百夫长还不让去,主耶稣面对不同的人,教导的模式完全不一样。那个罗马百夫长,那是真正的信心,第一就是他说那句话“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他把那些犹太长老说的话给挽回来了,那几位犹太长老说“你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为他给我们建造会堂”,第二句话就是“只要你说一句话就可以了”,主耶稣真的是就说了句话,真没去,但他的仆人当时就好了。</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这个大臣听见主耶稣的责备之后,他的回应是“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从他对主耶稣的称呼就可以看到一点,他这个时候还不认识主耶稣,他来找主耶稣,真的不是因为认识主耶稣而来的,主耶稣不是核心,他儿子才是核心,这就是主耶稣责备他的那个意义。第二,他对主耶稣说“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这个信心太小了,他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儿子若死了,你也就别去了”,他认为主耶稣只能医病,不能使人活,甚至连医病的信心,他也只是听了之后死马当活马医。所以,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印证了主耶稣对他的责备。但是,神有格外的恩典,主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这句话,一方面我们可以看成是拒绝。我们要留意,在这段经文当中有三个“下去”,他一来就是请主耶稣下去,我把这个词理解成这是《约翰福音》当中特有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暗示,暗示的是“你得照着我所期望的方式来解决我的问题”,主耶稣拒绝以他的方式来帮助他,但是主耶稣的拒绝其实是更大的恩典。主耶稣给的恩典远超过他所求的,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主耶稣给的恩典已经过于他所能想象的了,因为主耶稣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我们是否把这句话就单单理解为这就是主耶稣行了个神迹,他的儿子就病得医治了呢?如果主耶稣只是给了一个他儿子病得医治的恩典的话,那今天我们所读的这段经文,我们就错失了其中一个更重要的恩典的涵义了。这其实是一个挑战,这个大臣在这一刻面临了他生命当中真正的生死攸关的关头,当他听见主耶稣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其实他就面临着他生命当中的抉择了,生与死的抉择。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挑战呢?如果他质疑的话,他的儿子活了,但他们全家人就死了,他们就失去了这个永远生命的拯救了。如果他有质疑,先核实了再信,他的儿子也能活,他走这几十公里来求,主耶稣真的就给了他这个恩典,他儿子就活了,但是后面那个恩典可能就没了。所以,当他听见主耶稣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这一刻他的信心突破了前面主耶稣所说的“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突破了这个模式。</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这一次他没有看见神迹,还离着有三十多公里呢,他听见这句话就信了。这是真正的信心,就是上帝说了,我听见了,我就信了。他用行动表达了他的信心,他就回去了,而且我们从他回去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他真的信了,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其实他不是不信,而是要核实一个时间,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未时就是下午一点。说到“昨日未时”,显然他和仆人碰面的时候就是第二天了,犹太人的一天是从黄昏开始算的,可能晚上七八点钟他到家了,问仆人什么时候见好的,仆人说“昨日未时”,那也走了六个钟头,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走六个钟头,又是下坡,显然是慢悠悠地走的。他来的时候可能是心急如焚,回去的时候他真的是平静安稳地往回走,他心里确信一定是好了。但我觉得这还不够,然后,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在这个故事当中,当他真的信了耶稣所说的那句话,不单他儿子的生命这一刻病得医治了,而且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除了他之外,他全家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可能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但是突然间他儿子就好了,这显然是神迹奇事,而他们家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去请主耶稣,主耶稣也没来,那个父亲也没回来,儿子却好了,所以他全家人信,是这个大臣跟他们讲的,大臣自己先信,然后给他们全家人传福音,他们全家人都信了。其实主耶稣所给的恩典,如果他以信心回应了主耶稣这个“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的恩典之后,不单他的儿子活了,而且他也得着了那个永生的恩典。所以,在这个故事当中,那个身体得医治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恩典,他们全家人都信主耶稣了才是最重要的恩典。而且从他传福音给他们全家人,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是真的信了。他不是就把这事存在心里,默默思想,然后跟谁也不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有,而且很多。我们刚才不是说他是个高官吗?今天如果我们国家的体制内某一个官员他经历了这样的神迹,你觉得后续他会跟全家人传福音,然后他全家人都信了吗?很有可能的情况是,他真的很感激,但是要信就比较难了,他如果现在要给他全家人传福音的话,他首先要考虑的是,他的地位、权势就没有了,而且他把他儿子的一生也拿出来了,他的儿子可能将来就不能继承他的位置了。所以,这个大臣能够传福音给全家人,这一刻他的信心已经超越了他儿子病得医治了,他知道永生的福分才是最可宝贵的。所以,我们从这个神迹奇事就看到,刚才我们提到标号的问题,主耶稣在加利利所行的第一个神迹是在迦拿的婚筵,第二个神迹依然是在迦拿,如果说第一个神迹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帷幕,那么第二个神迹奇事是对第一个神迹的解释和界定。这个神迹就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主耶稣是那赐生命的主,第二,神迹奇事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我们认识主耶稣,并且因他的名得生命。就像这个大臣的儿子得了医治一样,他从病中得医治,相对于后来他通过他的父亲信耶稣而言,真的不算什么。当然,病得医治本身就是神迹了,那个神迹是要指向永生的生命。可以这么说,《约翰福音》里面所有的神迹都是沿着这一条进路往前走的,一直走到拉撒路复活,主耶稣在那里就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我们一起来祷告:</span>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2pt;">是的,主啊,让我们胜过我们的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岂不是我们对你的信心吗,你的永生在我们里面,就成为我们今天能够面对一切挑战、压力、患难、痛苦的能力和盼望。也让我们知道,不管我们在地上的时候能否经历圣经里面所记载的这些神迹奇事,我们能否真的亲眼看见你,这对我们而言都并非是最重要的,因为你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主,我们也在这里特别来恳求你,就在我们今天所处的这样的世代当中,愿我们的生命里面充满了活泼的盼望和为你作见证的心志,你也使你的教会在这个世代当中得以站立得稳,吸引更多的灵魂来归向你,不是靠着神迹奇事,乃是靠着对你的信心。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span>
              </p>
最后更新于 Oct 14, 2019 07:4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