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毁有时,重建有望——2019年11月10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十天前,刚刚过去了一个对我们教会来说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谢王勉弟兄当年捕捉下了那些瞬间,使得当天的情景直到现在还能不断地在我们眼前重现。2009年11月1日我们教会第一次户外敬拜。我看着照片上被白色的雪花所覆盖着的花花绿绿的一片伞的海洋,再看看现在的窗外,不禁感慨:十年过去了,全球变暖真的严重了不少啊!是的,那一年的11月1日竟然下雪了!我记得头一天晚上我紧张得不行,一直在脑补各种情况,尤其是万一他们向牧师开枪怎么办……第二天早上,阴天,下着一点小雨。诗班最先到达公园,后来弟兄姐妹陆陆续续打着伞过来。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飘起雪花,只记得雪花落在牧师的头上、大衣上,还有他手里的圣经上。聚会就那样安静地结束了。我头天晚上脑补的所有场景都没有发生,有的只是一场意想不到、突如其来的雪,静悄悄地把一切都给遮盖了。然而,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们始终处于一种漂泊之中;那些我们曾经预期应当早早结束的事情,不仅没有结束,反而都还在继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头儿……这种夹在中间、不确定的感觉是难受的。这种时候,我们很自然地会发出疑问:上帝是怎么想的?上帝在做什么呢?在今天我们读的列王纪下最后一章,是旧约当中以色列历史上最黑暗、也是最悲惨的一幕。如果说从玛拿西开始,犹大国进入了倒计时,那么上帝对犹大所下的判决,终于在西底家作王的时候重重地落了下来。与犹大所遭受的拆毁和被掳同样重要的,是上帝藉着先知耶利米向他的百姓承诺要重新带领他们归回这地、并且要与他们订立一个新约,这就为此后流放中的上帝的子民开启了一个在反思中等候救主与盼望重建的新的时代,也开启了一种在外邦异教的统治之下继续保守信仰、见证上帝的新的生活方式。愿主藉着这一章特别向今天仍然处于漂泊和压制之下的我们说话。

一、城被攻破、犹大亡国

犹大丧钟的敲响,是从西底家公然地背叛巴比伦王开始。大约在此十年前,也就是主前597年,约雅斤作王的第三个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已经第一次攻陷了耶路撒冷,将约雅斤和其他皇亲国戚、社会精英全部掳走,然后立了西底家为王,犹大国也成了臣服于巴比伦的附庸国。耶利米书中记载,西底家从登基起初就已经在和周边列国图谋反叛巴比伦了。当时,以东、摩押、亚扪、推罗、西顿都派使者来见西底家(耶27:3-4),上帝就趁他们都聚齐了的这个时候,让先知耶利米告诫他们,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已经把这些地都交给了—上帝称之为“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耶27:6),服侍他的就得以存活,不服侍他的就寿终正寝。事实上,上帝的这话是违背当时列国君王的直觉和想法的,他们想着只要我们联起手来,是可以对付得了巴比伦的。从诗篇第二篇当中我们看到,列国的君王总是一齐起来图谋、商议,抵挡上帝。可是作为上帝子民的代表,西底家会不会听先知的话呢?答案是,西底家不听耶利米的话,因为他“不在耶利米面前自卑”(代下36:12);而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对上帝毫无敬畏。西底家原名叫玛探雅,“西底家”这个名字是登基时尼布甲尼撒给他改的,意思是“耶和华是公义”;尼布甲尼撒又曾经让他在上帝面前起誓忠于自己,可见尼布甲尼撒在管束附庸国这件事上,有意让犹大人的信仰为他所用。谁知西底家“却背叛,强项硬心,不归服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代下36:13) 而且,这个时候犹大已经烂到根儿了,众祭司长和百姓都拜偶像、污秽圣殿(代下36:14)。从始至终,耶利米所传讲的上帝的信息,只有他的书记员巴录和古实太监以伯米勒相信。犹大从上到下都认为,这地就是给他们为业的、不会失去;而他们愿意听信的,也是那些行事虚谎、传讲“平安了!平安了!”的假先知和假祭司(耶8:10-11)。当上帝的百姓失去了敬畏上帝的心,他们的国民,从君王到百姓,就跟外邦异教的列国没有任何两样。在做了多方准备之后—比如投靠埃及、联合亚扪等,西底家就停止了给巴比伦进贡。这样,到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在城外筑围墙、建堡垒,以此来围困耶路撒冷。这期间,埃及曾经短暂地出兵,迫使巴比伦的军队离开了耶路撒冷一段时间,但是很快他们又返回来(耶37:5-10)。西底家反反复复、犹豫不决,一会儿去找耶利米求问耶和华,可是当他听到耶利米预言耶路撒冷将被巴比伦攻陷、就又愤恨地把耶利米囚禁起来,甚至也想纵容身边主导反巴比伦运动的首领和百姓把他杀掉(耶36:26、38:5)。有一次,西底家对耶利米说,他怕那些投降迦勒底人的犹大人,怕遭他们戏弄(耶38:19)。作为主张背叛巴比伦的代表,西底家害怕落到反对派的手中,活脱脱成了一个不怕神、却怕人的典范!

围城中间,巴比伦军队攻城的主要策略是断绝城中的粮食,这样围困耶路撒冷一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的四月初九日,总共十八个月的时间。1942年到1943年发生在中国河南省的大饥荒持续了八个月的时间,有130多万人出省逃荒。耶路撒冷城被围困了十八个月,耶利米亲眼目睹了饥荒带给城里的重创和悲哀—祭司和长老正在寻找食物时就饿死,街上到处是孩子们饿得发昏;有钱人如今躺卧粪堆,皮肤因饥饿燥热而像炭烤过似的那么黑、形如枯槁;连慈心的妇女也开始吃自己的孩子……(耶利米哀歌1:19、2:19、4:5、4:8、4:10) 耶和华为他的百姓命定了“用刀剑、饥荒、瘟疫灭绝他们”(耶14:11、38:2),而在耶利米看来,被刀杀的比饿死的还要好一些(哀4:9)。就在四月初九日这一天,饥荒的影响达到顶峰,全城的百姓都没吃的了,巴比伦军就从城北面凿开了一个破口;西底家就和军兵连夜从耶路撒冷东南角、两墙之间的一扇门出去,往亚扪方向的亚拉巴逃跑了,可能是要与亚扪人的王巴利斯会合,结果却在耶利哥被巴比伦人追上,军兵也都离开他四散了。耶利哥,这是当年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时攻取的第一座城。那时,以色列人听从上帝的吩咐、围着耶利哥城绕行,祭司吹着号角、兵丁带着兵器走在约柜前面,到了第七日,百姓大声呼喊,耶利哥的城墙就倒塌,上帝就把耶利哥城交在以色利人手中;而如今,犹大的最后一位王却在这同一个地方被上帝交在巴比伦人的手中,带到利比拉接受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审判。这样,耶利米对于西底家“定要交在巴比伦王的手中,要口对口彼此说话,眼对眼彼此相看”(耶32:4、34:3)的预言就应验了。当这两位王再一次面对面,他们二人的名字仿佛也给他们名义上所承载的信仰下了判决—“西底家”意为“耶和华是公义的”,“尼布甲尼撒”意为“尼布,冠冕的保护”。看起来似乎是尼布胜出了,但事实恰是耶和华藉着尼布甲尼撒在他自己的子民身上施行了审判,就确确实实显出了他的公义!曾经害怕犹大人的西底家,现在落到真正残暴的巴比伦人手中,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一一被杀,然后随即被挖去双眼。带着对那最残忍一幕的记忆,西底家被人用铜链锁住,带到了巴比伦去。犹大国就此落幕。此后不再有“犹大王某某XX年”,只有“巴比伦王某某XX年”、“波斯王某某XX年”、“玛代王某某XX年”。

二、圣殿被毁、犹大被掳

西底家作为犹大末代君王的统治结束了,耶路撒冷遭烧杀抢掠的悲剧才刚刚开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七日,巴比伦王派他的臣仆、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来接手耶路撒冷的后续处治。据其他史料记载,城被攻破的一个星期之后圣殿沦陷,一个月之后,整座耶路撒冷城沦陷。圣殿、王宫、大户人家的房屋全都被焚烧,四围的城墙全部被拆毁;祭司、官长等首领,以及有抵抗力量的国民都被击杀;除了最穷的人被留下来看园种地以外,城里所剩下的人、连同之前已经投降的人,都被掳去巴比伦。“这样,犹大人被掳去离开本地。”(王下25:8-21) 后来,巴比伦王给犹大剩下的人立了基大利作省长,之前逃散的一些军长也都回来投奔了他。结果基大利和他的预备领导班子遭到宗室成员以实玛利屠杀,犹大地最后一点建立秩序的可能性也告吹了;最后剩下的一丁点儿人,因为害怕巴比伦人报复而统统逃往埃及(王下25:22-26)。

耶路撒冷被毁,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呢,是圣殿被毁。十一年前尼布甲尼撒已经将圣殿和王宫里的宝物都拿去了,也将殿里的金器都毁坏了,应验了当年先知以赛亚向希西家王所发的预言(王下20:16-17);这一次,圣殿里剩下的大件贵重金属有圣殿前面立着的两根十二米高的铜柱,还有殿里祭司洗濯用的铜海和洗濯祭牲用的盆座,这都是当年所罗门从推罗请来的铜匠户兰做的,巴比伦人把这一切铜都打碎、运到巴比伦去了;还有殿里其他一切所剩小件的金属器皿—锅碗瓢盆,也统统都被带走,应验了上帝藉众先知向玛拿西所说的—“我必用量撒玛利亚的准绳和亚哈家的线砣拉在耶路撒冷上,必擦净耶路撒冷,如人擦盘,将盘倒扣”(王下21:13)。作者好像为了提醒我们似的,特意强调说“所罗门为耶和华殿所造的两根铜柱、一个铜海,和几个盆座,这一切的铜,多得无法可称”(25:16),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当年所罗门为上帝建造圣殿时的盛况—户兰用光亮的铜为圣殿所造的那一切,所罗门都没有过秤,因为太多了,铜的重量也没法统计(王上7:47);而比这些多得不可胜数的铜更让我们回想起来的,是所罗门献殿时的献祭和祷告。他向天上的上帝祈求的是什么来着?他祈求的,是以色列民在上帝所赐给他们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他;求的是,天下万民都认识他,敬畏他像他的民以色列一样,又知道这殿是称为他名下的(王上8)。可是,所罗门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随从别神、为各路偶像建筑邱坛;除了希西家遇到亚述威胁的时候撕裂衣服、进了耶和华的殿(王下19:1),除此之外我们再没听到过哪个王在圣殿里、或面向圣殿祷告;亚哈斯的时候,异教的坛进了圣殿,铜座、铜海不同程度地被拆;到了玛拿西,各路偶像、还有敬拜侍奉天上万象的坛都进了圣殿(王下21)。而上帝早在所罗门献殿之初,就已经告诉他:“你若谨守我的律例典章,我就必坚固你的国位在以色列中,直到永远……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不守我指示你们的诫命律例,去侍奉敬拜别神,我就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所分别为圣的殿,也必舍弃不顾”(王上9:1-9)。

这么看来,圣殿被毁、犹大被掳的这一幕,《列王纪》的作者早就在前面埋下了伏笔,对于这个结局并不感到惊讶。所以这一段的笔触极为冷静,就好像是一部默片一样。但如果我们翻开其他作者对于这一幕的记录,就会听到仇敌在圣殿中的喧嚷,百姓在废墟中的哭号。先知耶利米哀叹道:“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哀1:1) “我眼中流泪,以致失明;我的心肠扰乱,肝胆涂地!都因我众民遭毁灭,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内街上发昏。”(哀2:11) “锡安民的心哀求主。锡安的城墙啊,愿你流泪如河,昼夜不息;愿你眼中的瞳人流泪不止。”(哀2:18) 已经被掳去巴比伦的犹大人一想起锡安就哭了,说“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诗137:1、5) 我相信,上帝在圣经当中留下这么多情感的表达,甚至有整一卷的《耶利米哀歌》,说明这也是他的心情。当我们站在相隔两千六百年的位置上冷眼回望,我们很容易带有一种“犹大被掳是他们罪有应得”的心态;我们甚至可能会将上帝带入到我们的冷漠、以为上帝对他的百姓进行了残酷、血腥的惩罚。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当耶路撒冷再次被毁之前,主耶稣为整个以色利的命运哀伤悲叹。他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太23:37、路13:34) 那我们会想,对于被掳的犹大来说,上帝对他百姓的拯救在哪里呢?出路又在哪里?

三、拆毁有时、重建有望

可以说,从《列王纪》的十一章开始,上帝审判以色列人弃约背道的阴云就一直笼罩在上空,每一次审判的雨点可能就要落下来了,可是却仍然迟迟没有落下来。上帝应许大卫家在他面前长有灯光,就屡次保存、延续大卫家的宝座。当亚哈家的罪恶几乎要断送大卫家的命脉,上帝保存了约阿施;亚述倾覆了北国以色列、威胁到耶路撒冷时,希西家撕裂衣服、进到耶和华的殿中向上帝祷告,耶路撒冷因此得了拯救;这一次,当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拆毁的命运终于落下,是上帝百般宽容、忍耐了他的百姓几百年之后,对于他们拒绝行在上帝道中的种种恶行进行的审判;正如上帝将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为业之前,要先忍耐宽容那地的居民、直等到他们的恶贯满盈。 那犹大人问了:“我们向耶和华我们的上帝犯了什么罪呢?” 上帝的回答是:“因为你们离弃我,随从别神,侍奉敬拜,不遵守我的律法。而且你们行恶比你们列祖更甚;因为各人随从自己顽梗的恶心行事,甚至不听从我。”(耶16:10-12) 具体说来有什么表现呢?就是忘记上帝、倚靠虚假、随心所欲。上帝为了不降灾祸给他的百姓,一再差遣他的仆人劝诫百姓转离所行的恶道、改正他们的行动作为,无奈百姓不听。换句话说,上帝赐给他的百姓律法、与他们立约,想让他们顺服在自己的话语下,可他们的心还是回转不了;他们的心还是贪爱财利、喜爱虚假。而一旦私欲胜出,各种不公、不义、以权谋私、亏负寄居的和孤儿寡妇、流无辜人血的事情就泛滥不止(耶7:5-6、22:3)。比如说为了让自己能继续心安理得地活在罪中,人们就以自欺的方式选择相信谎言。耶利米生活的那个年代,无论是百姓、先知、祭司,还是君王,都齐来说谎、屈枉正直,以至于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以至于耶利米向他们传讲上帝话语的时候,他们屡次指着耶利米说:“你在说谎!”、“我们不听!” 所以耶利米比任何人都更深地体会到“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 到此,我们的确可以坦然地说,犹大被掳是他们罪有应得、咎由自取,上帝的审判是全然公义的。如果上帝只是公义的上帝,那么以色列的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或者说早就应该结束了;可是上帝不只是公义的上帝,他还是慈爱的上帝。他的公义和慈爱能够和谐地共存,在于他向他的百姓信守应许,并且是以他的慈爱来遮盖我们所没有的、担当我们所不能的。故此,面对着拒绝上帝、背道弃约的百姓,上帝放弃了吗?没有!上帝回想的是古时他与以色列的祖先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就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又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他们各人不再叫到自己的邻舍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 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31:31-34) 这就是上帝对他百姓的拯救、给他百姓开的出路!上帝对他的百姓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意思,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他要做我们的神,我们做他的子民。为了实现这个关系,上帝用耶利米的整个一生在那个时代传讲一个信息,就是他要拔出、拆毁,又要建立、栽植(耶1:10);为了实现这个关系,主必不永远丢弃人,因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3:31-33)。这个关系的实现,最后靠的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对自己的宣告—“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

于是,在《列王纪》的最末尾,我们读到这样几句话:“犹大王约雅斤被掳后三十七年,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使犹大王约雅斤抬头,提他出监,又对他说恩言,使他的位高过与他一同在巴比伦众王的位,给他脱了囚服。他终身常在巴比伦王面前吃饭。王赐他所需要的食物,日日赐他一份,终身都是这样。”(王下25:27-30) 在圣殿被毁、耶路撒冷被拆、最后一批犹大人被掳过了二十六年之后,耶和华,曾将以色列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的上帝,在巴比伦使一位大卫的子孙抬起头来、得了释放。不论是《列王纪》、《历代志》,还是几乎所有的先知书,在讲述完犹大被掳—上帝对自己的百姓施行了公义的审判之后,最后一个音全部落在强有力的盼望之上。上帝依然是那位不断地改写故事结局、叫人从死里复活、给人继续信靠他的盼望的上帝。而《列王纪》最初的听众不知道、我们却知道的是,马太福音开篇的耶稣家谱中所记载的—“百姓被迁到巴比伦的时候,约西亚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迁到巴比伦之后,耶哥尼雅生撒拉铁,撒拉铁生所罗巴伯……”(太1:11-12) 这耶哥尼雅就是从巴比伦的监牢里被释放出来的约雅斤,而所罗巴伯则带领着第一批获准返回故土的百姓回到了犹大地。又过了几百年之后,耶稣基督就从大卫的这一支后裔而出、降生来到世上,耶利米所预言的上帝与他的百姓所立的新约,就在他的身上完全实现了。

其实从属灵的意义上来讲,以色列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犹大的被掳就是我们的被掳,而上帝为以色列和犹大所开的出路—耶稣基督也是我们全人类的出路。我们靠自己守不住上帝的约和诫命,我们靠自己改变不了我们里面那颗顽梗、悖逆的心,我们靠自己作不了上帝的子民、也不知道如何让他来作我们的神。而好消息是,上帝完全知道我们,而且永远都不放弃我们,为此他赐下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让我们可以藉着他、也是在他里面学习完全倚靠上帝。回到一开始我所分享的我们教会现今的难处,再想到我们个人现在所处的又大又难的困境和痛苦,想到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当中的各样哀伤与失落,我们的出路和盼望在哪里呢?就在耶稣基督。就如上帝藉着耶利米的一生带给被掳中的百姓“拔出、拆毁,又要建立、栽植”的信息,上帝派他的儿子来到世上所要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我们想要的一切答案—他是复活的生命,是真理的道路,是仁爱的治理,是公义的审判,是上帝将我们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手臂上如戳记的不离不弃的爱……在现今一切的艰难中,我们的心都能彻底地安落在耶稣基督里。愿我们一生余下的年日都活在上帝的慈爱带来的安稳和等候耶稣再来的盼望当中。

最后更新于 Nov 09, 2019 06:4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