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2019年11月17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

【撒上15:22】 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3】 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前言

我们从去年十月底开始列王纪的释经讲道,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讲完了列王纪。从下个主日开始,我们会用三周的时间来分享一卷小先知书,以此作为对于列王纪一个先知视角的回应,也作为下一个阶段新约释经讲道的过渡。

今天是对于整卷列王纪的一个总结性证道。如我们一年前第一次开始分享列王纪的时候所言,列王纪不是一本普通政治性的编年历史,而是一部神学性的历史记载,或者说是对以色列历史的一个神学性的注释,藉着南北两国的历史,表达神学,传递信仰。通过列王所行的事,让人看到神藉摩西所说的预言都应验了。

列王记综述

以色列的王国简史

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士师时期(主前1377-1043),从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到撒母耳约334年;统一王国时期(主前1043-931),从扫罗到大卫-所罗门作王,约112年;分裂王国时期(主前931-722),从罗波安、耶罗波安分别作南北国君王到北国最后一位王何细亚,约209年;仅存犹大时期(主前722-586),从希西家到西底家,约136年;被掳归回时期(主前586-420年),从约雅斤到尼希米,约166年。

列王纪记叙了从大卫晚年到约雅斤在被掳中被抬举(主前970-561)约409年的以色列历史,如果从所罗门登基到犹大灭亡(主前971-586)来计算的话,就是385年的历史,王国分裂后,北国存续了209年,南国犹大存续了345年。

因此,列王纪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所罗门作王时期,南北国分裂时期,仅存南国犹大时期。

以色列的国王简述

王国分裂到犹大灭亡,南北两国都经历了20位在位者(北国比南国短了136年,但在位君王的数目却与南国一样)。北国经历了9个王朝,期间发生了8次篡位,最长的两个王朝一个是暗利王朝43年,另一个是耶户王朝95年。南国只有大卫王朝,曾发生过一次篡位,一次弑君,一次谋反。北国作王时间最长的王是耶户王朝的耶罗波安二世,在位41年;最短的是心利,作王只有7天。南国作王时间最长的王是玛拿西,在位55年;最短的约哈斯,作王3个月。北国诸王中,没有一位好王,都被评价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南国犹大的20位王中,有8位被评价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从出埃及到被掳,以色列人就一方面行走在上帝的恩典中,另一方面行走在自己的犯罪中。以色列诸王中扫罗不是合神心意的王,被大卫代替,大卫被称为合神心意的王,却也多次犯罪;所罗门遵命建殿,却也违抗神对君王的命令。其他犹大王虽然很多评价不错,但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比如约沙法被评价为好王却与亚哈交好,连约西亚都因为不明白神的心意被埃及王所杀。总体而言,南国看似比北国要好,但这不是因为南国君王生来就比北国要好,像南橘北枳,而是南国因为大卫之约的缘故蒙了上帝更多的恩典。

以色列周围列国的兴衰

以色列的历史离不开与周围邦国“相亲相杀”的交互关系。士师时期到扫罗大卫作王时,以色列的主要敌人是地中海沿岸五城非利士人和亚玛力人,到大卫作王时,西部非利士人被制服,北部亚兰,南部以东,东部摩押和亚们,以及始终作为背景的埃及都与以色列和平相处。大卫所罗门之后,南北两国主要在亚兰、埃及、亚述和巴比伦这四方势力间周旋,他们彼此间有时互相联合,有时互相敌对。埃及、亚兰、亚述、巴比伦都曾攻打犹大,并拿走很多圣殿和王宫的宝物。列王纪的这三百多年间正是历史上中东地区风起云涌的时代。最终亚兰成为亚述的一个行省,亚述灭北国,巴比伦灭亚述和南国犹大,波斯灭巴比伦,以色列成为了撒玛利亚省和犹大省。

以色列的历史解释

我们虽然并不确定列王纪的作者是谁(犹太传统认为就是耶利米),但通常认为列王纪的写作年代是在被掳之后不久,被掳,不久,这两点可能构成了我们理解列王纪写作意图的一个主要参照。被掳后的犹太人主要面对的挑战有两个,第一圣殿被毁,第二大卫国度覆亡。北国灭亡虽然对犹大造成了很大的震动,但是并没有动摇他们的信仰根本,因为圣殿和圣城尚还“平安”。虽然北国十个支派也是上帝的子民,但是犹大一直认为他们偏离了信仰的正统,自己才是上帝选民的正统所在。但是在北国灭亡136年之后犹大也遭遇灭亡的结局,这就令被掳的犹大人“崩溃了”,为什么呢?难道我们所信的耶和华神不够有能力保护我们吗?难道祂给大卫的应许失败了吗?我们还能信靠耶和华神吗?应该说,国破家亡并非是被掳犹大人最大的伤痛,最大的伤痛应该是亡国所带来的信仰“破产”。他们的灭顶之灾不是身体和家产的被掳,而是信仰的被掳。犹大人一直有一种错误的自信,只要圣殿在,约柜在,我们照常献祭,神就必定保佑我们。当圣殿被拆毁的时候,他们里面虚假的信心也随之被拆毁了。但这正是上帝允许犹大被掳灭亡的目的之一。为了重建,神不惜拆毁。// 这也是曾淼传道上周分享时所说的“拆毁有时,重建有望”。

所以,列王纪主要是针对被掳之犹大人内心的疑惑、失望和震惊而写,为了从神学上说明为何大卫之后王国只一代就分裂?为何北国被亚述所灭?为何不久南国也被巴比伦所灭?神的选民为何会被掳?为何我们民族的历史会是这样?// 而且,更进一步,这是上帝的失败吗?上帝的应许还真实吗?大卫之约还有效吗?神还顾念我们吗?这就是历代志所要解决的问题了。

北国亡国的原因主要在于耶罗波安私设敬拜中心,铸造金牛犊。北国历代的君王都没有离开耶罗波安的罪。神忍耐了两百多年后才让亚述将北国灭亡。北国的灭亡用列王纪中出现了许多次的经文来说,就是“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而南国犹大的灭亡则是他们自所罗门引进偶像崇拜之后,就偏离神的律法,转去跟从别神,虽然曾都有多次的宗教改革试图破除偶像,回归敬虔,“只是丘坛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及至玛拿西的时候,犹大在信仰上彻底堕落,无药可救。

就如圣经所评述的那样:北国以色列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厌弃祂的律例和祂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并劝诫他们的话,随从虚无之神,自己成为虚妄,效法周围的外邦人,就是耶和华祝福他们不可效法的。离弃耶和华他们神的一切诫命,为自己铸了两个牛犊的像,立了亚舍拉,朝拜天上的万象,事奉巴力,又使他们的儿女经火,用占卜、法术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所以耶和华向以色列人大大发怒,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只剩下犹大一支支派”(王下十七15-18),南国同样“犹大人也不遵守耶和华他们神的诫命,随从以色列人所立的条规,耶和华就厌弃以色列全族,使他们受苦,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一致赶出他们离开自己面前”(王下十七19-20)。

列王纪主要在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何竟亡国了呢?为何以色列人会失败?为何亚述会兴起,会衰落,为何巴比伦会兴起,波斯会兴起?就是因为以色列人违背上帝的律法,不听从神的话,神就兴起外邦来刑罚自己的子民。从总体的基调来说,列王纪偏向于负面,重点落在了人的犯罪和失败,神的公义和审判。

// 但神的应许和所立的约却不会因为人的失败而失败,神有能力与方法来成就自己的话语,以此显出上帝的智慧、信实、怜悯、权能。这一点从列王纪的结尾可以看出来。虽然列王纪的结束是以犹大被掳为结尾,但是其实弥赛亚国度的种子已经埋下。表现在,约雅斤虽然被掳至巴比伦,但是祂作为大卫家的后裔,在外邦异国中被抬举,被保存。

// 所以,神的律法和心意就是列王纪作者在选择材料时背后的标准,先知就代表了上帝的话语和恩典的同在。符合神心意的王,就记载的多一点,不符合神心意的王记载的也多一点,属世的成就却很少记录。

君王与先知

这卷书虽然被称为列王纪,但先知在王国兴衰的历史进程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列王纪的主要构架为两国两王两先知。

南国:所罗门及约沙法、希西家、玛拿西、约西亚等

先来看南国犹大。显然,大卫是南国犹大所有君王的榜样。虽然没有那一位王能赶上大卫的敬虔属灵程度,但犹大因为大卫之约的缘故,就使得南国不但历史存续的时间比北国以色列要长,多了153年;而且,南国还有几位被神所称许的好王,比如约沙法、亚撒、希西家、约西亚等。但列王纪中最重要的王当属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统一王国的最后一位王。

所罗门不但占据了最长的文字篇幅,而且所罗门在位期间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在上帝眼中,所罗门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建造圣殿,他求智慧也蒙神喜悦。但所罗门远不如他的父亲大卫,因为他明明地违背上帝所说不可与外邦通婚的命令(王上十一2),娶外邦的公主为妻妾妃嫔,同时也引进了外邦的偶像崇拜,如圣经所记载的“所罗门在法老女儿之外,又宠爱许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亚扪女子、以东女子、西顿女子、赫人女子……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这些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随从西顿人的女神亚斯他录和亚们人可憎的神米勒公……为摩亚可憎的神基抹和亚们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对面的山上建坛”(王上十一1-9),此外他还为自己积攒金银,胜过天下列王(王上十23),还从埃及买来战车马兵(王上十26-29),公然违背神曾藉着摩西所吩咐的律例典章,“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加添他的马匹,因耶和华曾吩咐你们说,不可再回那条路去。他也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恐怕他的心偏邪;也不可为自己多积金银”(申十七16-17)。上帝吩咐王不可行的事情,所罗门都行了。

所罗门求治理民众的智慧,凭这智慧他看到政治联盟、经济、军事这三个方面是属世政权稳固和称雄的凭借。因此,可能他也想要依靠世界来稳固王位,就联姻、经商、战备,想以此让以色列国长盛不衰。但他却忘记了与外邦通婚,积攒金银,建设军队,虽然是世界常用的方式,但却是神所禁止的。真正的智慧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箴三7)。所罗门却离弃对耶和华的依靠,转而依靠人的聪明和属世的力量,就落入了自己的网罗。如圣经所说“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自看为通达的人”(赛五二十一)。// 我们可能留意到,所罗门作王的时日里没有先知,他自己就是先知。

可以说,以色列南北国两国的的灭亡就是从所罗门开始。分裂、衰落、争战、亡国,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所罗门身上,如圣经所说“我必因所罗门所行的,使大卫的后裔受患难,但不至于永远”(王上十一39)。因此,以色列国属灵的顶峰就是大卫王朝,并非是所罗门王朝,所罗门王朝不过是将大卫所积蓄的“财富”荣光给展现了出来,随着大卫的离世,以色列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罗门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两个,第一,联合王国的分裂,如圣经所言“你既行了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约和律例,我必将你的国夺回,赐给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亲大卫的缘故,我不在你活着的日子行这事,必从你儿子的手中将国夺回。只是我不将全国夺回,要因我仆人大卫和我所选择的耶路撒冷,还留一支派给你的儿子”(王上十一11-13)。第二,南国犹大的灭亡。南国犹大的所有君王,无论好王坏王,基本上都纠缠在了所罗门留下来的两个“负面属灵遗产”中,或者拜偶像,或者政治联盟。前者往往被评价为坏王,后者往往被评价为好王。

所罗门之后被圣经评价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的犹大王共有八位,分别是亚撒、约沙法、约阿施,亚玛谢、亚撒利雅(乌西雅)、約坦、希西家、约西亚,其中前六位都没有废去丘坛,只有希西家和约西亚在改革时将丘坛废去。

约沙法是犹大诸王中最令人不解和可惜的一位王,因为他虽然被评价为正,但是他一生与北国亚哈家交好,被先知责备为“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代下十九2)。但他似乎不当回事,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因此给犹大带来了滔天大祸,差点令大卫家被杀戮一空。约沙法致力于联合北国,未尝不是考虑到在他手中分裂的南北两国能够复合,若联合岂不实力增大,国家更加安稳。

希西家是犹大诸王中第一位在宗教改革上锐意进取废去丘坛的王,被评价为“希西家依靠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的”(王下十八5)。但希西家的失败在于面对亚述的危机时他对埃及的依靠,虽然在紧急关头他依靠耶和华胜过了亚述的围困,但是其中被逼无奈的成分居多,而且此后在神面前居功自傲埋怨神给的寿数太短,面对巴比伦使者的时候再次展现财物试图联合,以至于巴比伦覆灭犹大的肇因算在他身上。甚至,在他听到先知对犹大将来审判的信息之后,居然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岂不是好吗?”(王下二十19)。其坠落之快令人惊讶。

玛拿西是南国犹大中被评价为最坏的王,因为南国犹大的灭亡主要归因在他的身上,因为他不但自己行恶拜偶像,更是引诱百姓行恶,圣经评价为“玛拿西引诱他们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王下二十一9)。玛拿西行恶对犹大堕落影响的程度之深,即使有了后来约西亚的尽心改革都不能挽回上帝的怒气(王下二十三26)。

约西亚是犹大在灭亡之前的回光返照,他照着律法书来除去偶像,过逾越节,“自从士师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犹大王的时候,直到如今,实在没有守过这样的逾越节”(王下二十三22),约西亚也是被评价最高的好王“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王下二十三25)。这个评价超过了他爷爷希西家。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挽大厦于将倾,他的尽心改革也无力回天。但这却可以救他自己。// 大卫、所罗门、乌西雅、约西亚都不能成为以色列人的拯救。谁将是他们的救主呢?

北国君王:耶罗波安与亚哈

相比于南国诸王的复杂,北国列王就简单的多了。受到耶罗波安的影响,北国以色列没有一位好王,都是坏王,而且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一切罪”。// 如果非要说有一位的话,应该算是耶户了。耶户听从了上帝的命令,杀灭了亚哈一家,总体上算是听了神的话。

北国以色列君王的典型就是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了。他所犯最大的罪就是铸造金牛犊,私设敬拜中心和祭司节期,引诱百姓犯拜偶像的罪。耶罗波安如此行,是出于惧怕,他怕百姓若还去耶路撒冷朝见神,他的王位就不稳固了。这是一个与所罗门类似的“聪明人”,想的多,有谋略,就是不仰望神。从本质上讲,耶罗波安所犯的这罪和所罗门所行与外邦联姻、积攒金银、建造常备军,并无二致,都是依靠人的聪明和世界的力量,只是形式不同。从犯罪的持久影响来看,耶罗波安与所罗门也相似,作为北国的开国君主,他的罪如同遗传基因一样非常稳定地一代一代传递了下去,他以后北国的列王都效法他,“行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行的,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以虚无的神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王上十六26)。

北国的历史充满了拜偶像与血腥,两百年间,九个王朝,二十位王上位,篡位八次。北国的君王中,最坏的是暗利王朝的亚哈。圣经对他的评价是“暗利的儿子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玛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亚哈又做亚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王上十六30-33),在他抢夺了拿伯的葡萄园之后,对他的评价是“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就照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亚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恶的事,信从偶像”(王上二十一25-26)。圣经中上帝给亚哈家的审判和咒诅也是最重的,藉着耶户的手,将亚哈家的人全部杀光,连同王后在内,尸首被践踏,肉被狗吃,血被狗舔,死无葬身之地。

亚哈的罪在四个方面,一犯了耶罗波安的罪,二引进了巴力和亚舍拉的偶像崇拜,三任由王后耶洗别在境内杀戮耶和华的先知(王上十八13),四自卖,这就是亚哈自欺与诡诈的集中体现,他什么都知道,却故意藉着王后的手杀死拿伯,他什么都懂,却将真正的朋友(以利亚)看为仇敌,将真正的仇敌(耶洗别)看为他的朋友。北国在亚哈治下进入到了最为黑暗的时代,遍地都是巴力崇拜,全国只剩下了7000人未曾向巴力屈膝,就这样有很多人还得躲避耶洗别的杀戮。北国的灭亡归在亚哈身上。

亚哈的犯罪不但给自己招来极其可怕的灾祸,还祸及子孙和国民,而且还殃及南国犹大。他女儿嫁给犹大王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圣经对约兰的评价为“他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因为他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王下八18)。他女儿亚撒利雅将北国的阴谋杀戮和偶像崇拜带进了南国大卫家,若非上帝给大卫应许的缘故,大卫家早就被杀绝了。因此,亚哈可以与南国的玛拿西王相比,都是最坏的王,就是不但自己犯罪,还引诱百姓犯罪,不但自己被惩治,还连累通国灭亡。

先知:以利亚与以利沙

但令人惊奇的是,正是在亚哈在位期间,神却赐给北国以色列在迦南地历史上最伟大的先知以利亚,以及以利沙。// 好像,越坏的王给越多的恩典。类似的,南国历史上著名的先知以赛亚就被派服事了四任君王,其中就有南国最坏的王,玛拿西。

虽然本卷书被称为列王纪,实际上应当称为列王与先知。列王纪中有多位先知被上帝差派来服事两国,比如示罗人先知亚希雅在罗波安作王时,向耶罗波安预言上帝将要把十个支派赐给他为一国(王上十一29-39),先知示玛雅曾拦阻罗波安出兵以色列(王上十二24),无名神人警诫耶罗波安(王上十三),哈拿尼的儿子耶户曾警告以色列王巴沙(王上十六1-4),音拉的儿子米该雅警告亚哈(王上二十二),亚米太的儿子约拿曾预言耶罗波安二世收复领土(王下十四25),女先知户勒大曾对约西亚说话(王下二十二14-20),等等。

君王代表治理权柄,先知代表上帝的话语,王权要臣服在上帝话语之下。神的律法始终悬在君王和百姓的头上,律法既是评判他们的标准,也是祸福所依。有先知说话,这本身就是上帝恩典的表现。但若对先知的话语置若罔闻,无动于衷,那么先知后面所说的话就是审判与降灾了。

以利亚的服事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倾,他在最黑暗、最危险的时代里“孤独地”一个人面对君王,面对庞大的假先知群体,面对观望的群众。他一个人对抗了一个国家,对抗了另一个权势,他无愧于被以利沙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王下二12)。以利亚一生事奉的顶峰就是迦密山战胜巴力的四百五十个先知。这是上帝藉这先知的手所给北国的恩典,照着亚哈所行的,北国早就该亡国了,但上帝照着自己的救恩计划和对历史的掌控,依然施恩怜悯,阻挡黑暗势力对自己子民的侵蚀,藉着以利亚让北国得以“续命”。// 以利亚预表了基督,基督也是一个人在一个信仰黑暗的时代里来服事上帝。登山变像时摩西和以利亚显现,代表律法和先知所说的都应验在了基督的身上(路二十四44)。

但圣经却说“以利亚与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雅五17),这一点从他面对耶洗别的威胁就逃跑可以看到。他的能力不是源于他自己,而是来自永生上帝。以利亚是那个时代里被圣灵充满的人,这就是以利亚事奉的秘诀,以至于“感动以利亚的灵”(王下二15)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个专门用语,就像“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似的。但这也成为以利亚骄傲的试探。以利沙却深知这一点,于是就求“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王下二9),以利沙所说的这句话就奠定了他一生服事的根基。神听了以利沙的恳求,因此不但让他看到了以利亚的升天,看到了火车火马,拿到了以利亚的外衣,他继承了以利亚的“衣钵”。以利沙虽未曾跌倒,所行神迹也超过以利亚,但是以利沙的侍奉依然不能超越以利亚。

上帝与应许

因为,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九16)。列王纪的第一主题为:神是历史的掌管者,祂在人类历史中掌权,从个体到国家。如但以理书所说“祂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但二21)。神执掌列国,引导人心,历史照着上帝的心意发展,比如所罗门之后南北两国必然分裂,一方面是罗波安昏聩决策,另一方面“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祂借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王上十二15)。亚述巴比伦的兴起可能有各种原因,但属灵上是神兴起亚述和巴比伦,为要藉着他们刑罚自己的子民,像以赛亚书所说“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赛十5)。但藉着以色列的失败,神的恩典也流到外邦。因此,以色列及其周围列国的兴衰,都是照着神的心意此起彼伏,为要实现神的计划。// 历史之神。

尤其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他们必须要明白,他们的生死祸福全在乎他们与王是否遵从上帝的律法,而不在乎自己经济军事的力量,君王是否睿智聪明,外邦是否强大,政治上是否有联盟。以色列人在地上的“幸福生活”全系于他们的灵性好坏。遵守律法就蒙福,犯罪就招灾。若有外邦侵略,就需要反思和悔改。若不悔改,就不是简单的灾祸了,而是亡国被掳。正如新约所说的“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同时被神使用来刑罚以色列的诸国也不能逃脱他们犯罪的刑罚,“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彼前四17-18)。// 审判之神。

但这位上帝又是垂听人祷告,施行拯救的神。祂乐意赐恩典给人,哪怕这人只有一点点的悔改之意,神都赐恩。比如亚哈在抢了拿伯的葡萄园之后,听见以利亚所宣告的可怕的审判,“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王上二十一27),这从某个角度来讲,还真称不上悔改,只是内心难过的一种表达。但神却因此就说“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到他儿子的时候,我必降这祸与他的家”(王上二十一29)。“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一零三8)。// 恩典之神。

南北两国最终难逃灭亡的结局,这当然不是上帝的失败,这是人性的失败。地上任何一个国度的结局都是灭亡,像犹大这样蒙了上帝格外恩典和看顾的国都灭亡了,何况那些不认识耶和华的国家呢?连大卫这样被评价为人类历史上最蒙神喜悦的王都尚且犯罪,有谁能永远坐在王位上呢?但上帝的话语永远坚立,所应许给亚伯拉罕的君王、国度、后裔都不会落空,不是应验在大卫身上,而是应验在了大卫的那一位子孙身上了。因为,上帝预备了一个不属这世界的国,如先知所说“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但二44),其上的王那“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五12)。“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一33)。// 信实之神。

与历代志的对比

因此,面对以色列和犹大的犯罪、堕落,灭亡,余民要如何理解上帝的应许呢?神的应许失败了吗?王国都没有了,大卫家的后裔还在宝座上吗?// 等到基督降世的时候,上帝的话语就应验在了拿撒勒人耶稣的身上了。

这就是历代志的主题了。我们在分享列王纪的时候,常常会引用历代志的相关经文,给人的感觉,以色列的历史被不同的作者,写了两遍,就像新约福音书似的,同样主题的内容,写了四卷。实际上,这两卷书有着很大的不同。

写作时期和背景不同

列王纪和历代志虽然都是被掳之后的作品,但若照犹太传统,列王纪的作者是耶利米,历代志的作者是以斯拉。这样的话,列王纪就是被掳不久所写的,列王纪的结尾提到了约雅斤的被高举,此时距离犹大亡国被掳已经过去约25年之后,所以,一般认为写列王纪的时候尚未归回。而历代志则通常被认为是归回之后在耶路撒冷的作品,历代志的结尾提到了波斯王古列下诏书让被掳之以色列人归回圣城建殿;若是以斯拉所写,则应当是主前458年左右,此时距离所罗巴伯带领以色列人第一次归回已经过去了78年,距离犹大亡国已经过去了128年。所以,一般是把列王纪与撒母耳记一起看为一类,把历代志与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一同看为一类。就是说,列王纪是写给被掳不久的以色列人,主要是为回答犹大人为何会亡国的问题;是让他们悔改。历代志是写给从被掳之地归回的群体的,是让他们思想神的拣选和恩典,神的话语依然有效,主要是为重建信仰。// 历代志有点类似摩西的《申命记》,面向旷野中第二代以色列人在即将要进入应许之地时所讲的信息。

列王纪的写作背景是因为亡国被掳,以色列人的信仰几乎被摧毁,他们要思想的问题是圣殿被毁,王权断绝,为何如此?而历代志的写作背景是经过在被掳归回后,如何重建他们对于上帝应许的信心和盼望,(把七十年的被掳所造成的信仰传承的断代,重新续接上,让在被掳之地归回的以色列人再次把自己与列祖的历史连接上)。// 前者是拆毁,后者是建造。

内容不同

列王纪虽然背后有明确的神学思想的指导,但事件的记载更突出,神学隐藏在背后,是名副其实的列王和先知的记载,包括了南北两国。而历代志有着更为突出的信仰思路,因为要重建信仰传承,在内容上就着重在家谱、祭司、律法、圣殿和大卫王权的记载上,强调的是上帝从起初就开始的拣选脉络(体现在选民家谱占据了九章的篇幅)和恩典,因此就几乎没有提到北国的历史和君王。对于南国君王的记载中大卫和所罗门是历代志作者的重点(从代上十一章到代下九章共二十八章的篇幅)。// 从亚当到亚伯拉罕到大卫所罗门的家谱和建殿占了历代志大部分内容,超过1/2的篇幅。

家谱记录不仅仅是民族血统的记录,更是上帝拣选恩典和信仰的传承记录,如果考虑到被掳之后无数以色列人家破人亡四散漂流,家谱就是把藉着把四散的选民召集起来,再次把破碎断裂的信仰重建起来,好让被掳前与被掳后能够接续上。所以,历代志的内容是从亚当到亚伯拉罕,到以色列的各支派,尤其是利未支派和祭司,特别是犹大支派的大卫家族,非常强调上帝的拣选和施恩的概念。// 罪恶深重的玛拿西,唯独历代志记载了他的悔改。

而且,历代志突出了神在大卫身上的特别工作,对于大卫犯奸淫等罪只字不提,反而着重记录了神差派给大卫的诸多勇士名单,以及大卫运约柜入耶路撒冷的事迹。哪怕对于大卫数点百姓的罪的记录,也是为了说明圣殿的建造。圣殿因此就成为了大卫和所罗门两位君王之间的重要纽带,对两位王的记载就是围绕着建殿展开的,与此无关的内容都省略了。

甚至,圣殿可以作为历代志写作的一个标志性主线,不但大卫、所罗门,此后所有犹大君王的记载都围绕对圣殿的侍奉展开,比如罗波安作王期间北国祭司和利未人回归耶路撒冷的记载(代下十二13-17),比如罗波安的儿子亚比雅是个坏王,但历代志记录了他在跟北国打仗时阵前的一篇演讲(代下十三8-12)。乌西雅王在列王纪只简略地提到了他被神降灾,来龙去脉只字不提,历代志却详细记录了他在圣殿里的犯罪和被祭司抵挡的细节。列王纪对于希西家的改革只有只言片语,历代志却有三章的大篇幅。北国几乎不提就是因为他们的信仰不在圣殿敬拜之内。尤其是对于利未家族祭司名单和圣殿从圣乐、卫队、府库等服事班次体系的记录,都为着被掳归回后圣殿的重建。因为重建的重点不是王权,而是信仰,表现在重建圣殿、律法和圣城。

总体来看,列王纪是以君王为中心来看人的失败,历代志是以圣殿为中心来看神的作为。如果说,列王纪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以色列完了,历代志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不,还有希望。列王纪如果是悔改,历代志就是复兴。列王纪是拆毁,历代志就是重建。列王纪是被掳,历代志是归回。

* 历代志中的重建

历代志对于大卫之约和大卫家族王权的记录,主要不是为了重建大卫家在圣城的王权,而是为了预备弥赛亚的到来,那位真正大卫的子孙。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从列王纪我们看到了犹大及以色列君王的失败,百姓要认识到,地上的君王成不了他们的拯救。唯有上帝才是我们的王,我们的拯救和依靠。我想,历代志的作者在列王记的基础上已经突破了地上君王的有限,看到了真正的王在哪里。所以,重建圣殿就成为了被掳归回的首要任务,不是要重建大卫的王位,而是要重建对耶和华上帝的信仰。

而且,他们看到在被掳之地上帝依然有恩典,第一就是巴比伦虽然毁灭了圣殿和圣城,但是并未彻底断绝他们的谱系,大卫家依然存续;第二藉着波斯君王竟然允许他们归回建殿。他们已经看清了,以色列真正的依靠不是“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上八5),他们的依靠是神,神若作他们的王,谁能胜过他们呢?拯救不是地上的某个王国,而是从神来的那位真正的弥赛亚。// 要留意到,此时的犹大地区已经成为了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归回重建也不是为了脱离波斯帝国。

其实,归回的目的不是为了重建圣殿和圣城的建筑,而是为了重建信仰,重建对于上帝应许的信心和盼望,对于亚伯拉罕之约和大卫之约所提到的后裔、国度、君王应许的持守。归回就是为了弥赛亚的降生。

今日的借鉴

列王纪告诉我们,神对君王和百姓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是否听从神的话,而非是在地上取得了什么成就。大卫之所以被看为合神心意的王,为列王的榜样,正是因为大卫凡事都先考虑上帝的心意。对于大卫来讲,王位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上帝的旨意最重要,上帝怎么给,什么时候给,都不是凭着他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才能在有杀死扫罗的机会时,多次放弃,因为他敬畏耶和华,不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他等候上帝的方式和时间。但大卫之后所有的以色列君王,都将王国和王位的存续看为头等大事,想尽一切办法要试图保全国位。这正应验了新约主耶稣的教导“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5)。应用于今日,教会的存活是上帝的事情,若神不允许,谁能拆毁神的教会呢?神若保守,神的教会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立。只有上帝有能力保全祂的教会,不需要我们使用一些不讨神喜悦的方式来保全聚会,比如签署违背信仰原则的保证或者承诺书之类的。顺服神的旨意比教会在地上的存在形态和事工要重要,因为“听命胜于献祭”(撒上十五22)。

当然,大卫并非完人,他也有犯罪跌倒的时候(所以,大卫只能预表基督,并不是神为自己子民所选立的真正的天国君王。)但是大卫最为可取的另一点就是,只要听见了先知的责备,立刻就到神面前来悔改。犯罪之后还有先知来责备,这本身就是神的恩典。若是拒绝,就会为自己招致灾祸。扫罗因为听见撒母耳的责备还不悔改,国位就被夺去。约沙法明明听到了先知对于他交好亚哈家的责备,却不悔改,为犹大国带来灾祸。遵行律法就蒙神赐福,不听从先知的话语,就是藐视耶和华的言语,必被审判。以色列君王和百姓的失败及亡国的命运,不是因为上帝的能力不够大,也不是因为上帝的恩典不够多,而是因为“他们却嘻笑神的使者,藐视他的言语,讥诮他的先知,以致耶和华的忿怒向他的百姓发作,无法可救”(代下三十六16)。

最后,我们新约雅各书的一节经文来作为对于今天这个充满了软弱、悖逆和自欺时代的劝勉,“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一22)。

回应诗歌《89 我奉耶稣全能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