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2020年4月12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林前15:50-58】

前言

今天是教会传统的复活节主日,这可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日,因为肺炎瘟疫的影响,今天全球很多教堂内没有会众,很多教会是以线上的方式来记念主的复活。在这种情况下,分享基督复活的信息,就更显得格外有需要。因为,在这种全球性的恐慌和瘟疫漫延的世界局势中,当普世人的目光被聚焦在病患和死亡上时,人们需要思想的是,面对死亡,我们的盼望在哪里?什么才能对抗死亡呢?

一、死亡:可怕与强大

1.人生的真相

每个人都会死,这很真实,这也显而易见。但人们却对死亡很陌生,常常以为死亡距离我们很遥远。看起来,死亡好像是某个时刻突然和我们相遇,它从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突然出来临到我们身上似的。其实,死亡一直伴随着我们,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里面,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已经潜伏在我们生命中了。死亡就像埋在人生命中的一个毒物,随时可能发作。因此,人们应当正视自身的死亡,死是必然,不是死不死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样的方式死的问题。这就是使徒保罗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血肉之体是“必朽坏的…必死的”。

因此,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死亡就成为一个人要面对的最重大的人生议题。但大多数人对死亡的态度却是装作没有这回事,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尤其是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更是忌讳谈论死亡。如果它就在这里,你却装作没看见,这种自欺很可怕。因为这种鸵鸟做法,就会对上帝放在你面前医治死亡的方法也视而不见了。// 这就是圣经里耶稣所说的,“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可二17),但病人往往,讳疾忌医,自欺欺人。

为了让人能正视人的死亡,上帝会藉着一个人生命中种种扰乱和空虚的感觉来引导他思想自己人生的结局,因此很多时候人所遇见生活中的难处、不公义、劳累、疾病等等,都是对人的一种提醒:和这些比起来有一个更可怕的结局在等着你,你当思想你生命的将来和归宿。但人们对于这些轻声提醒并不那么在意,神出于自己的权能和怜悯,就用灾难将死亡以不可回避、具有更大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麻木的心灵前面。因此,灾难是死亡的先锋,它猛然扑过来,瞪眼看着你,告诉你说,早晚你都要被我吞噬掉。就像这次席卷全球的瘟疫一样,就在突然间,人们平日所忽视的人生真相以令人惧怕的方式显露出来。其实,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是只有瘟疫的时候才有。各样意外,疾病的致死每天都在发生。对于意外和年幼之人的离世人们通常还会被震动一下,但人们对于七八十岁终老于床上这件事已经看为平常。我们以为若我能以这样的方式离世,我的人生就是圆满的,我度过了一个正常的人生。若再加上没有受太多痛苦,我这一生就无怨无悔了。其实,七岁离世还是七十岁离世,死在路上还是死在床上,都不过是死亡方式而已。但人们常常对于死亡方式的看重,过于对死亡本身的看重。瘟疫不过是一种死亡方式,但这种方式却将死亡本身给呈现出来,以此引发人们对自身结局的关注和思考。

而且,这次瘟疫对所有人都构成了威胁,我们平时都有一种自欺的假象,以为发生在他人身上的致死疾病和意外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当一个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感染机率很大,并且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夺命杀手在身边时,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才浮现出来。人们此时才发现,世界照着经济、学识、家境、权势等所划分的阶层,自高和卑微,在死亡面前毫无意义,最多不同阶层可能获得的救治环境不同。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2.死亡的可怕

人们为什么会有意无意地逃避生命中这最大的真实呢?我想很大可能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无能为力。圣经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死亡绝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或者说,死亡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死亡不是消失,死亡的本质在于与上帝的隔绝。死亡的可怕也不在于离开这个世界,而在于前往另一个世界,死亡的可怕在于去往了一个与上帝恩典完全断绝的深渊。

今天的世人,作为亚当的后裔,虽然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生来灵性上就是与神断开的,但是活在今世的所有人,依然还处在上帝的普遍恩典之下,就如圣经所说的“祂让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5),上帝“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徒十四17),“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徒十七27)。神以恩慈、宽容、忍耐的心待人,乃是要领人悔改呢!(罗二4)。这就是我们曾说过的,今生的宝贵不在于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在于只要我们还有今生的时日,就表示我们还有脱离永远黑暗和灭亡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今生决定了来生,今生的选择决定了来生的去向。

并且,因着上帝救赎计划的缘故,因着教会的缘故,神在这个堕落世界里施更多恩典,藉着对人心良知的激发、保守和引导,藉着教会对真理的宣讲和见证,神在地上设立各样的秩序,赐下各样的恩惠,忍耐宽容人的罪,使得无论认识基督,还是不认识基督的人,都还能享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那些残存的美好。只是,遍地的不公义和各样的罪,痛苦、眼泪、死亡,都在提醒人们这个世界的堕落和残破。但无论如何,今生还有很多神的恩典和忍耐,哪怕人们不认识祂,抵挡祂。

但是,在死亡权势之下的人若离开了今生这个暂时的世界,就要进入一个完全与上帝恩典断绝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温情,没有良善,没有诚信,没有任何美好,充满了嗜血杀戮、黑暗、混乱,恐惧和吞咬。今日人们对于将来天国的美好是何等的无法想象,人们也无法想象将来永死的残酷是何等可怕。今日的时代无论败坏到何等程度,哪怕到最坏的程度,也无法与将来永远沉沦之后的深渊地狱相比,今世的可怕人们还能想象,将来与神完全断绝的可怕是无法想象的可怕。// 对于想要以自杀来解决今生痛苦和困境的人来说,这是最可悲的选择,因为他一跃进入到了更大的痛苦中了。

可能有人会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将要去往哪里,最多我去往了未知。人们看似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去往哪里,但从人们面对死亡的天然反应就可以看到一丝端倪。我们对死的恐惧,是一种下意识的、不受控制的、天然的、灵魂层面的战栗。就像很多人看见蛇,或者老鼠从身上爬过时,心里那种天然的惧怕、膈应一样,你不由自主的就汗毛直立,就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是一种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本能的畏惧反应。我们对于死亡这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就提醒我们,对于死后所去的地方虽然我们不知道更多的信息,但至少应该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所在。否则,你为何恐惧呢?

而且,这是你只能一个人去面对的惊惧,无人陪同,你不会因为身边有很多人和你一同死去而有任何高兴,也不会减轻任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反而很可能你看到一个一个身边人的离世,更加加增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惧怕。

因此,死亡对于今生的一切努力和美好都是一种终结。一切美好都在死亡面前止步。何样暂时的享乐能让人面对永远的黑暗呢?有谁愿意为了一刹那的满足和愉悦,而愿意永坠深渊呢?若有,也是基于这人对于永死可怕的无知。

3.死亡的原因

人们看到了死亡的可怕,因此历世历代的人们都在作各样解决死亡问题的努力,可以说,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胜过死亡。哲学家在思想人生为何会这样,宗教对死后的世界有诸多猜测,科技医学和政治在致力于让今生过的更好一些及活的更长一些(哪怕不是为了所有人,至少是为了一些人)。这一切努力的终极梦想,就是想要一直活着。人们骄傲地以为随着财富和科技的积累,人类早晚能解决死亡的问题,只要集全球的智慧力量与一体就可以。我们今日嘲笑秦始皇当年寻求长生的不自量力,上帝也嗤笑我们今日对科学偶像膜拜的愚昧狂妄。这次的肺炎病毒就显明了人类的这种异想天开。且不说这根本就不可能,即使真的实现了,因为罪的存在,“永生”就是一种咒诅。

因为死亡的本质是因罪而有的刑罚,是人犯罪的后果。因此,死亡并非是一个生理问题,不是身体的问题,死亡是一个道德问题。所以,解决死亡其根本不在于解决身体的问题,而是要解决罪的问题。科技和医药不能解决罪,所以也解决不了死。因为罪是灵魂里面的缺陷的问题,是要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问题,是与上帝关系断裂的问题。这三个方面都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就是圣经所说的“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耶十三23)。

二、复活:得胜与能力

所以,活得多长久,并非是生命真正的渴望。对生命真正的威胁其实并非是死亡,而是罪。若解决不了罪的问题,即使解决了死,还是在咒诅中。因此,真正的对死亡的得胜,不是长久活着,而是在圣洁和无罪中活着。这就是基督复活的意义。

1.基督的救赎

人类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罪,死亡是罪的后果和代价。而人类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罪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上帝有能力解决。上帝解决人类罪的问题的方式就是基督,基督的道成肉身,十架代死,三日后复活。这是上帝在创世大工之后,在人类历史中最大的工作,是给人类世界最大的恩典。基督来一次永远地胜过了罪和死亡,复活既是祂得胜的证据,也是祂给人类的盼望和荣耀的礼物。

基督的复活,显明了祂在十字架上的死是对于罪和死亡的彻底完全的得胜,以大能显明祂的生命是死亡不能拘禁的圣洁的生命。让凡是属祂的人,也得着这种能胜过死亡的生命,才是对罪和死的彻底、完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所盼望的复活不是我又一次回到原来的生活中重新活过,也不是轮回,若是这样,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罪和痛苦而已。若如此,人生依然没有任何的盼望,我们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们人生的悲惨,或者悲惨的人生。因此,圣经所讲的复活不是复生,不是像拉撒路那样的复活。其实,基督信仰的复活对于世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我们是在讲到基督那样的复活,首先是对罪的胜过,然后自然就胜过了死;不是罪人的复生,还在罪中。

这是超乎堕落人类思想极限的伟大工作,世人最多想到轮回、复生,长生不老、永生不死,金刚不坏,其目的无非是想要永享罪中之乐。但基督复活的生命,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并非是要一直活着,其目的乃是要一直圣洁。因此,基督信仰中所论到的永生,其重心不在于永,而在于生。惟有圣洁的生命,才能一直活着。

因此,复活就成为了基督信仰的核心内容。这不是一个理论,一个传说,而是无数人亲眼看见的历史的事实,也是无数人以生命所活出来的见证,教会的存在就是基督复活的见证。因此,祂的复活也成了信从祂的人复活的盼望和能力所在,凡认识祂的人将来都要和祂一样从死里复活。这样,是否信耶稣已经复活,并经历了这复活的能力在自己身上的运行,就成为所有跟随耶稣之人的标记。若一个人说信耶稣,却不信复活的耶稣,这信心就是假的;若一个人说信耶稣,但耶稣复活的能力从未在他身上彰显出来过,这信心也同样是假的。没有复活的基督就不是基督,没有复活能力彰显的基督教也不是真信仰,而是世俗宗教。

因为我们的信心不是毫无内容,毫无指向,毫无根据的虚空幻想,不是出于我们里面一厢情愿的自我催眠,我们的信心有着坚实的依据,有着在灵性里面真实的看见。就像过去体检检测红绿色盲时所看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不是可以随便说的,你若真看到了,那么你所看见的跟其他真看到的人所看到的就是一样的。对基督复活的信心,于今日这种以科学理性为偶像的时代来说,正是信仰的试金石。

2.永恒中的救恩计划的实现

这盼望不但是给今日圣徒的,也是给旧约那些有信心的上帝子民的。这是上帝在万世以先就预备好的拯救计划,这盼望不单单是今日才有的,旧约的圣徒也同样领受了。所以使徒保罗在这里引用旧约的经文来说明,今日成就在基督身上的复活,就是对于过去先知所发预言的应验,保罗在此引用了两段旧约的经文,第一段是《以赛亚书》的经文“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赛二十五8),第二段是《何西阿书》的经文“我必救赎他们脱离阴间,救赎他们脱离死亡。死亡啊,你的灾害在哪里呢?阴间哪,你的毁灭在哪里呢?在我眼前绝无后悔之事”(何十三14)。

所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这一章论述复活的经文中,从一个上帝创造、救赎、审判的宏大视角入手,从人类历史的起初到末后,从亚当的被造到基督的再来,将上帝拯救的救赎计划以复活作为主线一一展开。复活本就是上帝伟大拯救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不是可有可无。复活与上帝永恒的国度,与基督作王都关联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复活是整个救恩计划的中心和目标。基督第一次道成肉身的降临,以祂的复活作为节点;基督第二次带着复活的身体在荣耀中降临,以祂的门徒的复活作为节点。

3.“乃是都要改变”

那么到底复活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我们今日无法完全明白的奥秘,使徒也只是说复活的身体是一个与今日我们的血肉之体完全不同的,被完全改变了的身体。奥秘的意思就是凭着理性无法明白,但是信心却可以看到这是真实的;我们不知道怎么发生的,但我们知道的确发生了。虽然使徒用了一章的大篇幅来说明将来在基督里的复活,但是我们依然无法完全明白。这就是圣经里所说的“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

但有一点是我们知道的,那就是我们不会带着现在的身体进入天上的国度,因为“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将来上帝要给的完全和荣耀的生命,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称的崭新的身体来相匹配。

所谓血肉之体,表达的是一种低级状态的身体,缺少上帝特别属灵的荣光,单纯靠着血气在支撑的身体。我想,上帝起初造亚当的时候,虽然也是用地上的尘土所造,但是亚当的身体有着特别的素质,因为亚当的身体里面要承载上帝的形象,就是神向亚当鼻孔中所吹的那口生气,亚当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他的身体也因此散发着一种特别的圣洁生命之光,所以,起初被造的亚当和夏娃在堕落之前并不需要穿衣服,上帝所赐给他们那未被损坏的形象发出来的光就足矣。但是当亚当夏娃犯罪之后,他们里面神所赐的神的形象被玷污和损坏,他们的身体也同时发生了变化,不复之前的荣光和完美,反而因罪显出羞耻,坠落到了一个可怜的层次。因此,血肉之体就是指着这是被罪所玷污和破坏了的身体。

将来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这个血肉的必要朽坏衰残的身体不能带走,但我们又不是一个只有灵魂的飘荡状态,上帝给的解决方案是改变,或者说,是再造一个新的身体。这个新的身体从内在素质上应当比起初亚当没有堕落之前的那种完美状态还要更好,至于多么地高超,我们只能说这个复活的身体是不能被罪胜过、被死亡胜过的不朽坏,不衰残的灵体。这个身体不会像我们显在的血肉之体那样会生病,而且不会衰老,不会减退,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趋于更高层次的完美,不是一个向下的越来越陈旧的趋势,而是一个向上的越来越新的趋势。今日靠着运动饮食这种顾惜保养产生的所谓逆生长根本就无法与之相比。

对那些已经离开世界的圣徒来说,身体已经火化或者腐败成为了泥土,所谓“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三19);神就为他们再造一个身体,当基督再来的时候,他们带着已经复活的新的身体与基督一同显在天上。对于基督再来的时候,还在地上存活的圣徒,不经过死亡,身体直接改变被提到空中与主相见。// 使徒保罗曾描述这个场景“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四15-17)。

可能有弟兄姊妹会想,我们复活的身体与今天这个必要朽坏的血肉的身体有什么关系呢?我觉的关系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普遍的方面,结构上一样,都还是头胸四肢;第二个体的方面,每个人相貌还是原来的相貌特征,所以将来在天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认得彼此,却又是崭新的彼此。

4.“死被得胜吞灭”

我们虽然不知道具体复活之后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是超乎我们所有人经验的,但我们却还可以知道复活是对死亡的彻底得胜。

死亡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以至于圣经形容爱情的时候就以死亡来对比,如“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歌八6)。它如此之可怕,凡是经历过死亡阴影和威胁的人,难免会在心里对于死亡有很多残留的惧怕,哪怕死亡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若恐惧还残留在我们里面,我们就不能想起来,若想起来心里还会战兢。如果复活之后的生命,想起死亡的时候会让属天的平安褪色,让喜乐减弱,让我们里面的生命畏缩颤抖,那么就说明基督所赐给我们的拯救和得胜不够好,不够完全,基督的拯救就是有瑕疵的。因此使徒保罗就在这里论到了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救赎是何等的完全与美好。基督所赐给我们的复活对于死亡的得胜不是历经了千辛万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险而又险地好不容易才刚刚胜过了死亡,差一点就会失败,好像死亡对于基督是一个强大到基督也是仅仅险胜的对手,似乎在基督复活之后,基督心里觉得非常后怕。不,基督的复活不是这样一种万幸,而是一种完全地笃定。死亡在基督面前并非是一个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对手,而是一个根本就不可能战胜基督的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敌人。基督当然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基督是甘愿受苦,并非是力量和实力上的损伤,死对于祂就像是一条小蛇,祂若不允许这条小蛇根本就靠近不了祂,祂若不允许也不可能咬到祂,祂若愿意,即使咬了,毒素也不会漫延,但基督甘愿这样受死的苦害,祂“为人人尝了死味”(来二9)。因此,基督得胜死亡的过程不是我们看到世间有的战争那样,经过艰苦卓绝的胶着,经过极为惨烈的拼杀,终于在己方将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对手先支撑不住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然后取得了惨胜。得胜的一方,拼尽全力,摇摇晃晃地从血泊中艰难地站立起来,站在敌人的尸首旁,内心无比凄凉地站在得胜中。

这不是基督复活的得胜。基督的复活对于死亡的得胜是一个不成对比的得胜,是碾压式的。这里用“吞灭”这个词用的非常的传神。过去我曾听某个传道人在讲到这一节经文的时候说,就像是一只青蛙吃虫子,青蛙的舌头闪电般伸出去一下子就把虫子给吞了下去,除了虫子不见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完全得胜,彻底得胜,不留一点痕迹,不留一点敌人的残渣。复活是对死亡和罪的彻底去除,复活的身体里面也不会剩余任何一点点死亡的阴影,将来死亡还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不,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死亡被彻底吞灭了。复活的身体是不会死的身体,死亡永不能再发动。

因此,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复活的恩典是对于死亡完全彻底的、不留一丝阴影的胜过,就像使徒约翰所说的“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二十一4)。我们将来在天上与基督的相遇不是那种灾难片里所演的,经过了九死一生、千辛万苦,带着凄惨和尚未抚平的伤害、内心的惊吓和恐慌,带着一点麻木呆滞,见着了分别已久的亲人。不是这样的,将来见到主的时候,我们里面没有任何悲哀,没有任何伤痛,即使想起所经历的地上的苦痛和死亡,心里也没有后怕和不堪回首。我们可能会有羞愧,只会为自己有如此的恩典,却在地上常有跟所蒙恩典不相称的软弱和退缩。若让我们再重新在世上走一次,我们一定会比过去的一生走的更加敢于面对挑战、更勇敢、更喜乐。

三、今生:盼望与力量

因此,基督的复活并非只关乎将来身体的复活和永恒国度的盼望,复活对于当下今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了复活的信心,才能知道今生该如何度过;有了复活的盼望,才能有应对今生的力量;有了复活的力量,才能面对今生的离世。复活给了我们今生以参照、方向和动力。

1.没有复活,今生就吃吃喝喝吧

如何认识死后的世界,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今生的世界。一个人惟有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才能知道自己今生该怎么过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将来为今生提供了方向和意义。

基督徒是从复活来看待今生在世的年日,基督徒是从死亡来理解今生的,这跟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不同,我们的信仰是,不知死焉知生呢?如果我都不知道我死后去往哪里,我今生的意义何在呢?我因为知道我死后将要去往哪里,我才知道我今生还在世的时候该作什么,我是为将来要去的地方作一些准备的。

如果没有复活的盼望,从灾难中获救并不一定会让人在罪中回转。上帝让人在今世经历灾难和死亡的目的,是要藉着生死的危机唤醒人们在罪中的悖逆和麻木,上帝在灾难中施怜悯和恩典,令灾祸的日子减少,还存留人的生命,不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重回过去那种舒适安乐的状态,而是要藉着他们所遭遇的灾祸,让人恐惧、哭泣,让人反思醒悟,因此可以来寻求更大的、真正的恩典,不是从灾祸中存活,而是要从罪和最终的灭亡中得救。若人们经历灾难,得以幸存,却没有悔改、没有得着复活的盼望,那么罪中之人的反应就是既然老天给我劫后余生、大难不死的幸运,我岂不是要更加地及时享乐,赶紧地吃吃喝喝,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否则就会虚度此生了,这也是今日当我们的疫情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被控制住了之后,有人就开始预测经济和生活秩序恢复后所谓的“报复性消费”的心理。若人们只是看到死亡的必然,今生的短暂和无常,没有看到将来的审判和复活的盼望,享受今生,抓紧当下,就成为了自然选择。像当年先知以赛亚论到悖逆的以色列人时所说的那样“ 当那日,主万军之耶和华叫人哭泣哀号,头上光秃,身披麻布。谁知,人倒欢喜快乐,宰牛杀羊,吃肉喝酒,说‘我们吃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赛二十二12-13)。就是使徒保罗所说的“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林前十五32)。一个没有复活盼望的今生是令人绝望和放纵的。没有来生的今生,除了吃喝,还能有什么呢?

2.没有复活,今生就没有力量

如何看待死后的世界,也决定了我们是否有力量应对今生的时日。

是否相信将来的审判和复活,才是一个人在今生度日的真正参照。相信有最终的审判,人心就不敢任意妄为;相信最终的拯救与复活,人心就会存着感恩和敬畏而过盼望和忍耐的生活,第一,有这样信心的人不敢随意行事,因为知道将来要在上帝面前交账;第二,这样的人虽然在地上生活,却依照一个天上的标准来作选择;第三,因为他照一个超越今生的标准和事实行事,他在地上可能会遭遇困苦患难,但他知道自己在地上的时日是短暂的,在天上的时日是永久的,他在暂时今生的付出所产生的果效可以带到永恒中,所以他不但能忍耐,而且还带着喜乐,使徒保罗就曾说过“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7-18),这也是使徒约翰所说的“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十四13)。

因为有复活,所以我们不惧在今生的艰难和损失,有着复活盼望的圣徒并不太关注在地上活多长时间,生活品质如何,而是更关注我是否完成了上帝从天给我的呼召、职分和使命,我们将来去见神的时候,能够交账。更专注上帝让我去作什么,而非是在地上会遭遇什么。

3.生死观

因为基督的复活,使得人类的死亡发生了逆转,过去死亡是一个纯粹向着更深更黑暗坠落的方式,现今死亡有了一个分叉,那就是脱下这必朽坏的,穿上那不朽坏的。就像保罗曾说过的那样“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林后五4)。

因此,在基督里的复活可以让人面对身体的死亡。对于一个认识了基督的人来说,已经做好了随时离开世界的准备,就是什么时候离开都行。像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死亡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不能面对的事情,反而成为在基督里去迎见荣耀的方式。使徒保罗因此说“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腓一23-24)。这种对于离开世界的看法与其说是豁达,不如说是期待,是一种对离世的欢喜迎接。惟有在基督里复活的盼望才能如此面对死亡。

回应诗歌:《因祂活着》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