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哪一个更爱他呢?——2020年5月31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上周5月20日那天朋友圈里很热闹,有表白的、有官宣恋爱的、还有人领了结婚证,我们一些弟兄姐妹那个周末还参加了现场的婚礼。特别向我们当中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弟兄姐妹表示祝贺!可能有人不是很了解,为什么继情人节之后,520又成了一个集中秀恩爱、撒狗粮的日子。我问一个姐妹:“你知道520是什么日子吗?” 她说:“亚非拉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东风吹、战鼓擂……” 好吧,看来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520,顾名思义,就是“ 我爱你”。你们如果能理解“168,一路发”,应该就能想明白“520,我爱你”这个道理哈。在我们参加的那场婚礼上,很多人都特别感动,也有还不信主的朋友愿意来了解信仰。婚礼策划师说他办过几次教会的婚礼,觉得特别不一样。那我就在想,究竟是什么让基督徒的婚礼跟世上的那些婚礼不一样呢?是基督徒的爱情更轰轰烈烈、甜甜蜜蜜吗?是基督徒的婚姻更门当户对、性格般配吗?不是的。基督徒的爱情和婚姻之特别,在于有一位神在两个人中间。祂的救恩、祂的同在,祂完全的爱,藉着相信祂的人,临到了两个人的婚姻当中。可是,当“5.20”成了一个流行起来的日子,敢说“我爱你”的人却少了,即便是信主多年的老基督徒。在教会里,我们谈孩子的教育、谈工作的意义、谈金钱的管理、谈神学的立场,而爱的话题却慢慢变得无从谈起,尤其是夫妻之间。爱,作为我们信仰最核心的招牌,怎么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我们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失落的?或者,我们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在今天的这段经文中,路加讲了一个有罪的女人得蒙赦免,而耶稣要来跟我们谈一谈我们跟祂的关系,谈一谈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是以祂赐给我们的赦罪之恩为内在基础,这关系是以我们对他报以感恩之爱为外在记号。

路加福音进入到第七章之后,叙述中就一直隐含着一个问题:耶稣究竟是什么人呢?他的说话、行事不同寻常,而人们对他的说话、行事所作出的不同回应,更是让他显得十分可疑。罗马百夫长觉得自己压根儿都不配去见耶稣(7:7),犹太人看到耶稣让死人复活,说他是大先知(7:16),而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在牢狱中也不免对耶稣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甚至要派人去问耶稣……耶稣到底是谁?他究竟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悬念,在今天的故事中被推到了顶峰;而路加用了四个场景,来将答案向我们揭晓。

首先,故事发生在一个法利赛人的家宴上(36-39)。这个叫西门的法利赛人请耶稣来家吃饭,耶稣就去他家赴宴。上一次法利赛人出场,是第五章里面耶稣教导众人的时候,他们和文士一起在旁边听着,对于耶稣一会儿赦免人的罪、一会儿跟税吏和罪人一起吃饭、一会儿又在安息日治病都极为不满,甚至开始商量怎么处治耶稣(6:11)。所以,这里法利赛人邀请耶稣到家里吃饭,感觉气氛友好、缓和了许多。当时人们在家里请客吃饭的习俗,跟我们今天的文化很不一样。那时候人们的生活不像现在的都市生活这么具有私密性,而是带有很强的公共性,更像是村子里面,谁家来客人了,街坊邻居没啥事儿的,可能也就都过来串门、凑热闹了。当时犹太人家中的宴席,客人是头朝餐桌、脚往外伸,斜倚着这么侧卧用餐。如果来赴宴的客人是公众人物,其他人也可以进到这个家里,待在屋子的外围,听他们谈话。但是这一天,西门的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经文没有指出她是什么罪,但显然是众所周知。她得知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吃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过去,要膏抹耶稣。那时的一瓶香膏大约重一斤左右,价值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将近一年的工资。这瓶香膏很有可能是这个女人所拥有的最贵重的财产,一般是女子留到婚嫁之时才会用的。现在,这个城里出了名的女罪人,来到了遵守律法最严谨、道德上最追求圣洁的法利赛人的家,大家想象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这个女人进来之后,就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她的眼泪打湿了耶稣的脚,她就跪下来用自己的头发去擦;擦干了之后她又不停地用嘴亲吻耶稣的脚;亲完了之后,她就将那极贵重的香膏抹在耶稣的脚上。整个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讲一句话。这个女人没有讲话,但是她用这一系列动作,向耶稣表达了一个人所能表达出的最大的卑微、最高的尊崇、最深的感激。这个女人冒着被人用石头打死的危险,豁出去所有的脸面,付上她所能付的所有代价,将她心中对耶稣的爱毫无保留地倾倒在他的脚前。是什么让一个人对耶稣作出如此的举动?耶稣没有讲话,但是他所做的同样惊人—那就是他全然接受了这个女人当众对他所做的这一切。法利赛人也没有说话,他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心里有数了:耶稣一定不是先知!因为如果耶稣真是先知的话,就会知道这个女人是个罪人,也就不会让她触碰自己、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以这么丢人的方式!

接下来,耶稣开口讲话了。他专门对着西门讲了一个比喻,显然是在回应西门前面的心思(40-43)。一个债主有两个人欠他的债,一个欠五十两银子,相当于一个人20个月的工资,另一个欠五两,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两个人都无力偿还,结果债主开恩把他们两个人的债都免了。耶稣问西门,这两个欠债之人哪一个更爱债主呢?西门回答说,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稣说:“你断的不错。”(43) 耶稣用这个西门也能够认同的、“多得恩免就更爱债主”的这个道理,揭开了前面那场内心戏,显出他不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还知道这个女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惊人的举动,以及法利赛人西门的所有心思意念,因为如同前文所讲的,“他比先知大多了”(7:26)。在上一个场景中,经文说“请耶稣来的法利赛人看见这事”(39),他看见的是什么呢?他看见的这个女人是一个罪人,而且这个罪人十恶不赦、无可救药。因此,在他的眼中,这个女人所做的一切亲密之举,都是冒犯的、玷污的、使人蒙羞的;而耶稣非但不拒绝、躲避这个女人的举动,反而任由她触碰自己,就让他一口否定了耶稣先知的身份。那耶稣藉着这个比喻想让法利赛人看到的又是什么呢?首先,在这个比喻中,是两个人欠了债主的债,不是一个欠了、一个没欠;其次,虽然一个欠得多,一个欠得少,少的那个哪怕只欠五两,但是两个人都同样无力偿还;第三,债主开恩免了两个人的债,两个人都领受了债主的恩典;最后,因为得了恩免,欠债之人对债主心生爱戴,而多得恩免的那个人,心里生发出来的对主人的爱就更多。在法利赛人的字典里,没有“恩免”这两个字,所以一切都定格于罪—一个人要么被罪玷污,要么竭力与罪划清物理界线,道德阶级也就就此划分了出来,不容僭越。所以,在他眼里,这个女人身上已经打上了红字的烙印,永远去不掉了。可是耶稣怎么说呢?耶稣说,你错了。这个女人的确欠了很多的罪债,但是上帝有赦罪之恩,如今她的罪债已经全部蒙主赦免了,所以她的心里对主生发出了许多的爱!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女人之前为什么会对耶稣作出那样的举动、也知道法利赛人为什么会对耶稣作出如此错误的判断。如同上一次的经文中所讲,凡是接受了约翰悔改洗礼的百姓和税吏,当听到耶稣谈论约翰的侍奉时,就都以神为义;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没有接受约翰的洗礼,竟废掉了神对他们的旨意(7:29-30)。也就是说,在面对约翰让大家悔改的呼召时,百姓和罪人转向了神,而法利赛人和律法师不认为自己有需要悔改的地方,也拒绝与在他们看来低他们一等的罪人为伍。这样的态度,导致了他们在对耶稣的反应上继续分道扬镳。这就是为什么,施洗约翰来,不吃饼,不喝酒,法利赛人说他是被鬼附身的;而人子来,又吃又喝,法利赛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7:33-35)。他们灵魂层面的瞎眼,让他们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那些跟随约翰和耶稣的人,却能够认出上帝行事的方式是对的。法利赛人西门和有罪的女人就证明了这一点。从上下文来看,这个有罪的女人接受了约翰悔改的洗礼,也经历到了上帝的赦罪之恩,并且她灵魂的眼睛被打开,使她认出耶稣就是带下赦罪之恩的那一位救主。因为蒙了这又大又奇妙的赦罪之恩典,这个女人的心中涌流出来对主深深的爱,这爱给了她胜过人们异样眼光的勇气、给了她付上一切代价的勇气,也给了她放下自己、谦卑俯伏在主脚前的勇气。

为了让法利赛人更清楚自己所缺失的,耶稣根据这个比喻又重新讲述了一遍第一个场景中所发生的事。“他转身向着那女人,对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 ?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她却用泪水沾湿我的脚,又用自己的头发擦干。你没有亲我,她却在我进来之后,就不停亲吻我的脚。你没用油抹我的头,她却用香膏抹我的脚。因此我告诉你,她爱得这么深,证明她众多的罪早已蒙赦免了;那爱得少的,证明他已得赦免的也少。’”(44-47,新汉语译本) 和合本47节“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并不是在说她罪得赦免的原因是她的爱多,而是像新汉语译本里所说的,里面得蒙赦免的多少,就体现在外面所流露出的爱的多少。爱得多的,就显出内心里面体会到的赦免之恩多;爱得少的,则显出内心里面体会到的赦免之恩少。经过耶稣这么一对比,法利赛人西门和蒙恩的女罪人之间,不是爱得多、爱得少的差距,而是有许多爱和根本没有爱的天壤之别。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女人许多的罪都蒙赦免了,而这个法利赛人却还没有体会过赦罪之恩。耶稣想让他睁大眼睛看一看—你看见这个女人吗?这个女人早已经不是那个你刻板印象中的罪人了,而是许多罪都被赦免了的蒙恩之人。你看见这个女人吗?你看见她因为蒙了赦罪之恩、心中所迸发出的感恩之爱了吗?你看见这个女人吗?这个你以为低你一等、无药可救的罪人,现在已经完全被上帝所接纳、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了。回到家宴的这个场景,虽然西门是请耶稣来家里吃饭的那一位,但是他跟耶稣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他既不需要耶稣,也并不爱耶稣;而真正接待了耶稣的,却是那位以爱的盛宴回报救主的、有罪的女人。

在被动地接受女人的爱的表达、侧面地解释了女人爱的缘由之后,耶稣终于面对那个女人,给出了直接的回应—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罪已经赦免了。”(48) 此话一出,再次震惊全场,只不过席上的宾客也没有说话,又是默默地在心里说:这个人是谁,竟然赦免人的罪?”(49) 是的,“这个人是谁?”,是一个每个人都要各自去面对的问题,因为他竟然能赦免人的罪,或许也能赦免我的罪?就在众人还犹豫不决之间,耶稣又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50) 原来,使人领受到上帝赦罪之恩、从而重担脱落的是信心,使人心被恩感、涌出爱戴之情的也是信心。信心就好像是我们跟神之间的传送带,藉着信心,神所赐的赦罪之恩输送到我们生命中;同样也是藉着信心,我们对神的感恩之爱生发出来。

以这个女人作为一个蒙恩得救之女性的代表,路加紧接着在后面第八章的开头介绍了,妇女们在耶稣巡回传讲神国福音的事工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些妇女们,有些经历过被耶稣将邪灵从身上赶走,有些经历过耶稣的医治;她们在经历了神的能力和恩典之后,也以行动来回应神—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使得福音事工得以延续下去。在这些妇女当中,路加特别提到了三个人—抹大拉的马利亚、希律的管家苦撒的妻子约亚拿,还有苏撒拿。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跟随耶稣的门徒里面,身份和地位上都已经分布得比较广泛;甚至连希律管家的妻子也跟着耶稣巡回侍奉。这些妇女一直忠心地跟随着耶稣,特别是在耶稣受难的时候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当耶稣背着十字架走向髑髅地,是这些妇女为他哀号痛哭(23:27);当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是这些妇女站在远处看着这些事(23:49);耶稣的遗体被约瑟取走之后,又是这些妇女看见了坟墓和耶稣的遗体是怎样安放的,然后回去预备了香料和香膏(23:55-56);当她们带着预备好的香料去到坟墓那里,是她们最先见证了耶稣从死里复活(24:1-8);而从坟墓回去、把这些事告诉了那十一个使徒和其余各人的,正是路加在这里所提到的那几位妇女——抹大拉的马利亚、约亚拿,还有雅各的母亲马利亚(24:9-10)。以前有小姊妹问过圣经如何看待女性的问题。从这些经文当中我们能够明确地看到,女性在上帝的心意里所占据的独特而又宝贵的位置。感谢神,我们教会当中也有着这样一群既有爱心、又热心侍奉的姐妹们,她们也总是慷慨地奉献着自己手中的财物和资源,热情地投入到各项的服侍中,愿神特别记念她们的摆上。

最后,让我们回到一开头所提到的“不爱了”的问题。从这个罪蒙赦免的女人身上的经历来看,有这么几点是值得我们去思想的。首先,耶稣基督来到世上,将神的赦罪之恩带进了我们的生命中,这恩典是我们跟神关系的基础;无论罪多大,神都有能力赦免,就像保罗所说的,“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5:20)。其次,接受这赦罪之恩,意味着我跟其他所有的罪人都站在一个同等的地位上、而不是站在一个继续去追讨别人罪债的位置上,所以主祷文里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6:12)。第三,当我们不断以信心来领受神在耶稣基督里所赐给我们的赦罪之恩时,我们也会在信心中生发出对主的感恩之爱,这爱会成为我们里面蒙恩了的外在记号。由此,我们至少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省察我们跟神、跟人的关系。首先,我们跟神的关系是建立在赦罪之恩的基础上的吗?回想起初我们刚新主时蒙恩的状态,那时我们不也时常跪在主的面前、为着自己的的罪被神赦免而流出感恩的泪水吗?我记得我眼前浮现过这样的画面:生命像一趟列车,本来跑在一条通向死亡的轨道上;但是当遇见耶稣时,这趟列车仿佛被他用身体挡住、然后被他迁移到另外一条通往生命的轨道……随着信主时间的推移,赦罪之恩好像慢慢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今天的经文提醒我们,我们应当时常重温初信之时我们所经历到的那强烈而震撼的赦罪之恩,以及那恩典带给我们生命的更新和翻转。其次,当我们面对配偶、以及面对不信之人的时候,我们是把自己放在跟对方同等的地位上吗?还是不经意间就流露出好像只有对方欠债、而自己却不欠债似的呢?所谓“恩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理当付的、付不起,却被白白地免去。这免去,就是“饶恕”一词的意思—松开手,将对方所当付的白白地免去了。因为神免去了我们的罪债、宽恕了我们,所以我们面对亏欠自己的人时,也总要宽恕。南非的图图大主教说,“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的确是这样。就像今天的故事中,如果没有债主的恩免,欠债之人就要一直背负着心灵重担。没有饶恕,生命是没有出路的,关系也是一样。第三,当我们从神领受了赦罪之恩、也卸去了罪债压在心灵上的重担,我们心里有没有生发出那样热烈的爱呢?这个有罪的女人向耶稣所做出的动作当中,表达了何等的敞开、懊悔、脆弱、感激、谦卑、喜爱、舍己、勇气……而这些才是我们在保持跟神的活泼关系中才能生发出来的爱!弟兄姐妹,请容我问你一句,你现在还会向自己的配偶、家人、不信主的朋友表达这样的敞开、懊悔、脆弱、感激、谦卑、喜爱、舍己、勇气吗?

愿神更新我们每个人跟他的关系,使我们回到起初所蒙、现在还要再蒙的赦罪之恩上,心中再次生发出神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