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的比喻——2020年6月7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经文:路8:4~15节

回应诗歌:301《我的主我心爱你》

弟兄姊妹:平安!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经文是路8:4~15节,是关于撒种的比喻。

「祷告」

一、引言

撒种的比喻在三卷对观福音书中都有记载,在马太福音里是记在13:1~23节,马可福音是记在4:1~20节。相比之下路加福音记载这个比喻的篇幅最短,但是对这个比喻的结构三卷福音书的记载基本一致,可以清楚的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这个比喻,第二部分是解释使用比喻的目的,第三部分是解释比喻的含义。而我们对于这个比喻需要思考的问题至少包括四个:第一、什么是比喻?第二、比喻有什么特点?第三、为什么使用比喻?第四、这个比喻的含义和应用。

二、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借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带出道德的或者属灵教训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撒种的比喻和麦子稗子的比喻,都是用当时人们非常熟悉的农业生活的场景来引出属灵的教训。

其实比喻是圣经常用的修辞方式,也是犹太传统的教导方式。这不是主耶稣的发明,旧约里就有很多比喻,例如:拿单谴责大卫谋害乌利亚强夺拔示巴,他没有直接控告大卫,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富人欺负穷人,抢了穷人唯一的、宝贵的羊羔,藉此指出大卫的罪,而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比喻。

三、比喻有什么特点

那么比喻这种修辞方式有什么特点呢?

1、一个中心思想

首先,比喻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比喻不同于寓言,寓言可能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有对应的属灵含义,例如:《天路历程》就属于寓言,其中每个人物、地点、事件都指向某个对应的属灵意义,都能给人启发或者教训。但比喻一般来说只有一个中心思想,比喻中提到的事物不一定都要去发掘它们对应什么,只要抓住重点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分享的撒种的比喻比较特别,就是每个细节都能解释出对应的含义,例如:撒种的代表上帝或者传福音的,种子代表神的道,飞鸟代表魔鬼,而四种土壤代表四种不同的心灵状态。但是这个比喻的重点仍然是突出的,重点不是撒种的是谁,也不是飞鸟的意义,而是在于人们对神的道有何反应,以及神喜悦哪一种的反应。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确定一个比喻的中心思想呢?很多时候比喻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听到它时最初的那个印象和最深的那个感动。当然这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却是我们理解比喻时的重要参考,因为比喻最终不是为了让我们不明白,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明白,比喻归根结底不是谜语,而是借助更贴近我们生活的事物帮助我们明白属天的道理,所以我们根据经验和常识最初得到的感动很可能就是神要向我们传递的信息。

2、吸引人注意

其次,比喻比干巴巴的道理更容易吸引人。比喻如同讲故事,比起条缕分明的道理,显然故事更有趣,也更能吸引人。犹太拉比和希腊学者都善于使用比喻或贴近生活的故事来吸引人注意他们的说话,这也是修辞和演讲训练的基本内容。我们看西方的公众人物一般都很会演讲,而他们的演讲中一定包含很多故事或者笑话,让人感到有趣以致能被吸引听下去。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官员和老师普遍不会演讲,说话无趣,也许他们的道理是对的,但不善于适当的举例子、讲故事,就让人难以耐心听下去。我注意到曾淼传道每次讲道都是以一个小故事开始,这就是吸引人听你讲话的技巧,在这方面我自己还要多多学习。

3、具体生动

第三,比喻能够更具体和生动的传递信息。比起抽象的概念,显然比喻借助人们熟悉的场景和画面能把道理表达的更生动和具体,它更吸引人,也更容易使人理解和印象深刻。小孩子最早接触知识的方式就是听故事和看图画,长大了才能阅读文字,才能通过更复杂的概念掌握知识。但今天我们发现,就是成年人其实也只有少数爱看书,更多人还是更喜欢漫画和抖音。所以我们想,对于主耶稣时代的普通民众,什么方式更能让他们明白真理呢?显然比喻是更贴近生活,是更适合普通人的方式。

4、引发思考

最后,比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引发人们进一步的思想。因为比喻毕竟不是直接呈现答案,虽然不难得出结论,但仍需要人们配合想象和思考。对有心人来说比喻能引导他们更深的体会其中蕴含的真理,但对完全不关心的人,即使比喻不难理解,他们也不愿意稍稍动一下脑筋,或者让自己的心灵稍稍被触动。可以说如果连比喻都不爱听,都不明白就说明这个人根本不用心,根本就不想明白。

四、为什么使用比喻

所以,这就引出我们要思想的第三个问题:究竟主耶稣使用比喻是为了让人更容易明白真理,还是故意制造困难拦阻人认识真理呢?这一段最让人难理解的就是第10节【他说:“ 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从字面上看这一节似乎是说神有意阻挡一些人明白真理,但我们在上面已经讲了,从比喻的特点看,比喻其实是帮助人更容易明白真理的。并且8节告诉我们,主在讲出这个比喻后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主在此不仅呼吁人们要听他的话,而且是大声呼吁。谁是有耳的呢?所有人岂不都是有耳的吗?可见神是愿意所有人都来听并且顺服真理。

而且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主在此其实是引用了一处旧约,就是赛6:9、10节【9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10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这里说“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好像以赛亚的目的是迷惑以色列,阻挡他们归向神,但这和圣经整体的、清楚的启示是不相符的,是不可能的,多数解经家也都认为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上帝的目的是拦阻人,而是客观指出虽然以赛亚忠心的传道,但最终结果却是以色列根本不听。并不是上帝使他们不听,而是他们自己硬着心定意不听神的话。所以新约另外两处引用了这两节,就是太13:15节和徒28:27节,这两处都把“要使这百姓”引用为“因为这百姓”,可见正确的结论不是上帝使人不听,而是人自己选择刚硬拒绝神。

而人为什么定意拒绝神呢?10节下半节说“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这节的问题是“谁害怕看见?谁害怕明白?谁害怕得医治呢?”是神吗?和合本的翻译没提主语容易误解,但其实这句的意思不是神怕人明白。恐怕看见,恐怕听见,恐怕明白的不是神,而是人自己。我们可能疑惑难道有人不愿意得救吗?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不是有一个词叫“罪中之乐”吗?其实这世上沉溺罪中之乐并不渴望天堂美好的大有人在。我们给人传福音,也难免遇见根本不想听的人,而他们不想听不是因为糊涂,反而是他们敏感的意识到福音会威胁他们的罪中之乐,真理会反对他们放荡的生活和他们靠犯罪谋取利益的方式。所以他们拒绝听福音和神的话是并不奇怪的。

所以回到这一段的问题:主耶稣为什么使用比喻呢?答案是:为了使人更容易和更深刻的认识真理,但客观的结果却是仍然有人不明白,不是因为神不愿意,而是因为人自己心硬。所以从使用比喻的动机看说明神有慈爱和愿意拯救的心,但从客观结果看它有双重的效果:对信的人它是帮助,但对不信的人它是审判,显出他们被定罪无可推诿。

五、撒种比喻的含义和应用

最后,我们来看撒种比喻的解释和应用。

首先,这个比喻是客观描述人们对真理的不同反应,而这四种反应是普遍和必然同时存在的。主耶稣的时代是这样,今天的情况也是这样,就好像教会里必然有麦子但也有稗子一样,是神所允许的。这是我们再怎么智慧,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完全避免和改变的。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圣经的启示很清楚,神不愿我们因为传福音被拒绝,或者辛苦做主工却果效不大而失望丧志。神的心意是:我们要努力传福音,但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如果主耶稣都没有让所有听的人相信,我们又怎么可能做到传福音百分之百成功呢?因此我们也不必急着到处学习新的方法和技巧,有的教会今天学韩国的方式,明天学美国的方式,就是被表面的热闹吸引,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让所有人都更容易信主。但其实主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是更容易的方式,但对硬心的人来说它的果效却是审判而不是拯救。

所以这个撒种比喻对服侍神的人来说,第一,它安慰我们不要灰心,不要苛责自己,最重要的是忠心,我们只要努力尽当尽的本分,至于结果要交托神,而不要被服侍的果效捆绑。其次,撒种的比喻不仅安慰神的工人,也应该鼓励神的工人。因为虽然有坏土地,但是神也一定预备了好土地,所以虽然传福音会被拒绝,但是绝对不可能完全没果效,这也是神的预定。所以有人说预定论让人消极,但其实不一定,预定论完全可能使人积极。例如:如果你相信某个极其危险的地方也一定有神预备好的子民,那么你会不会去那里传福音呢?如果你真的相信就会去,因为相信神不会让你白去。可见相信预定也可能成为鼓励,使你积极,而且是谦卑的积极,因为这时你的信心不在于自己的能力,而是相信神自己,这个相信使你敢冒一切可怕的风险,但这勇敢背后却是极大的谦卑而非自信满满。

此外,这个比喻不仅是对神的工人说的,更是对所有听众说的。四种土壤代表对真道的四种不同态度和反应。

“路旁”指田地中间供人行走的道路,因为常有人走在上面所以异常坚硬,种子根本不能进入这样的土地,意味着这样的心灵对福音完全无动于衷。

“磐石上的”在马太和马可福音里都翻译为“土浅石头地上的”,这样的地土层很薄,发苗最快,但没有根,所以很快就枯干了。这种人是好像信了其实没有真的相信,他们可能是被基督教的表面吸引,却不能真的接受信仰的实质。十字架对他们来说是漂亮的装饰,却不知道它代表舍己和牺牲。这样的人以为牧师应当进政协,却不能接受牧师被软禁。

第三种“荆棘里的”,就是指心怀二意的人,好像圣经说“又拜神又拜玛门”的人。这些人自称基督徒,可能稳定聚会,但是仍然被世界吸引和捆绑。不少解经书都认为这些人也是没有真正相信的,但我对此不确定,因为教会里似乎这样的人太多了,很多老基督徒的生命似乎就是这样的状况,我很难相信他们都没有真信主。但是无论这种人信没信主,即使是信徒,圣经的意思也很清楚,这样的生命也不是主所肯定和喜悦的。而唯一令主满意和欣慰的生命是什么呢?只有那被称为“好土的”才是主唯一喜悦的。

所谓“好土”有三个特征:第一、听道。也就是对神的话感兴趣,愿意去听、去想,去寻求。其次,持守在心里。表示对神的话不是一时有兴趣,追求神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持续的思想,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件事上都思想神的心意是什么,不断的思想,不断的分辨,不断地挣扎,不断努力使神的话在自己生命里掌权,这才叫把神的话持守在心里。第三,并且要忍耐着结实。结实就是指把神的旨意落实出来,通俗说法就是“活出来”。而活出来最难的就是坚持,就是持之以恒的顺服神。偶尔一次顺服神不叫活出来,天天顺服神,使自己的生命最终改变,不是做一件爱心的行动,而是结出美德的果子,这才叫活出来。因为最难的是持之以恒,所以这里才说要“忍耐着结实”。

我们看见弟兄姊妹的生命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无论什么问题,解决的办法都只有一个,就是回到神的心意里,放弃坚持自己的错误道路,而要顺服神的命令,唯有听神的话才是出路。我们也知道大家都明白道理,但难的是行出来,并且是持之以恒的行出来。我们的软弱其实神也都知道,但是神并没有再给我们另外开一条轻松的路,而是说“要忍耐”。

其实忍耐的意思不是痛苦,而是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踏踏实实的一件事一件事的顺服他,一天一天的顺服他。这样的忍耐其实并不痛苦,虽然我们的具体难处往往不会立刻彻底改变,例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但是只要我们开始真正对自己的方法死心,而真正开始顺服神,一般来说你都会很快经历心灵的变化,这变化也许微妙,但很真实,而且随着忍耐坚持,我们内在的变化会越来越明显和扩大,然后外面也会发生越来越多奇妙的变化。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一定要相信神的应许,对于好土,神在此应许结实百倍,而马太马可福音说结实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虽然各人结实不一样多,但所有人都是丰收的,因为按照正常的规律,当时农业如果有十倍的出产已经是极其罕见,但主说爱他顺服他的至少收获三十倍,可见主的恩惠何等的大。

亲爱的弟兄姊妹,撒种的比喻可以说是给所有人听的,对不信的人焉知这审判的信息不是他们悔改的契机呢?这比喻更是给我们信的人听的,我们应当藉此审视自己的心灵,看看我们里面是怎样的土壤。愿我们警醒,因为只有好土才是上帝喜悦的,更愿我们有盼望,相信神的应许绝对可靠,相信主决不会令我们对他的信望爱落空,愿我们坚信持守顺服神的道决不徒然。阿们!

「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