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面貌就改变了——2020年8月9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经文:路加福音 9:28-36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证道的经文在“路加福音”的9章28-36节,就是通常被称之为“登山变像”或“登山显荣”的著名事件。路加记载这事发生在“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而马太和马可说是六天,应该是数算的方式不同,路加包括了头尾两天在内。教会传统说发生的地点是他泊山,也有人认为是黑门山。不过这些差异,对于事件的实质及所包含的教训并没有多大影响。

登山变像被认为是主耶稣在世期间最重要的五件大事之一,其余四件是降生(道成肉身)、十架受难、复活和升天。就教会和人类历史而言,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门徒们后来见过复活的主(似乎与这里显出的荣耀形象不完全一样),我们都可能在信心中见主,也可能在异象或异梦中见主,但面对面眼见主耶稣从与我们一样的面貌即刻改变为天上荣耀的形象,是只有彼得、雅各和约翰才有的特别经历。

以下我们先简略探讨一下登山变像的目的和意义,然后按着经文的次序,看看这段经文要对我们说什么话。

为什么主要登山变像?又为什么发生在这样的时候?上主日分享的经文记载,主耶稣问门徒:“众人说我是谁?你们说我是谁?”彼得代表众门徒宣信:“是 神所立的基督。”主紧接着就预言了自己的受苦、受难与复活的事,同时呼召门徒舍己、背十字架跟随他——这实在太超乎门徒们的意料之外了!彼得当即站出来反对,以致受到主的责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发出预言:“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 神的国。”登山变像正应验了这预言。

由此可见,登山变像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再次显明主耶稣本有的荣耀,既包括他作为道成肉身的神子所特有的荣耀,这荣耀直到目前都是隐藏的,不为人所知、所见;又包括他作为复活人子的荣耀,这荣耀在不久的将来要显明出来。尽管主耶稣的降生、受洗、所行的神迹、以及所拥有的权柄已多次彰显出他的荣耀,但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受难——这在世人看来充满羞辱,毫无荣耀可言——主耶稣认为有必要再次宣告他将以独特的身份,行世人难以理解的独特之事,正如诗人所颂赞的:“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诗 72:18)

另一是启示并坚固门徒。通过这一特别的经历,成为他们使徒身份特有的凭据(保罗的经历也有些类似)。从而不仅使他们能面对即将来临的受难事件(尽管实际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而且在未来建造和牧养教会、面对各种逼迫与苦难时依旧不失落信心与盼望。后来使徒彼得和约翰都曾提及这次非凡的经历,显明其使徒的权柄。彼得在“彼得后书”的第1章,约翰在“约翰一书”的第1章。

路加特别记载这事发生在主带着门徒“正祷告的时候”,再次显示出路加对祷告的高度关注。我们主的一生,实在是祷告的一生。福音书记载主在受试探、拣选门徒以及上十字架之前等重要关头都恒切祷告,长时间祷告,实在令我们这些作门徒的惭愧。祷告是基督徒的基本功,更有人称其为“属灵的呼吸”,神的儿子在世尚且如此重视,更何况我们这些软弱的门徒呢?

纵观圣经的记载和教会历史,许多非凡的事件都是在祷告的时候,或借着祷告发生的。比如迦密山上,当以利亚祷告的时候,火就从天上降下来,连祭坛周边的水都烧干了;还是在祷告的时候,大暴雨的云就从海上涌来;腓立比监狱的夜里,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神的时候,“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徒 16:26);大上个礼拜袁灵牧师所举乔治慕勒的例子,他多次经历在饮食无着的时候,祷告之后恰好就有人将奉献送到;戴德生去为一个重病人祷告,留下自己仅有的一块钱,一回到住处就收到了四块等等。我们常盼望能有些特别的经历,但我们像主和这些前辈们一样下功夫祷告了吗?没有祷告,就难有领受,就不容易经历神迹。但愿借着这次疫情所开始的晨祷,带来我们祷告与生命的复兴。

遗憾的是,门徒又打盹了,没有保持清醒。可见坚持祷告,尤其是在肉体软弱的时候,有多么不容易。为此,后来主在客西马尼园时一再叮嘱门徒:“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可 14:38)清早的晨更,挑战我们肉体的舒适;微信的提示音,挑战我们心思的专注;生活的忧虑,挑战我们内心的平静安稳——这一切都很容易成为祷告的拦阻。但我们却有一大法宝,足以得胜有余:“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 8:13)但愿我们在坚持不懈的祷告中,都能这样经历得胜。

这时主耶稣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圣经描述天使或天堂时,常有类似的情形。因此,登山变像就是天国借着主耶稣的彰显,是神的荣耀借着圣子的彰显。这里的改变,指的是由内向外、而不是由外向内的改变,是从其自身里面发显出来的。当年摩西上西奈山,因长时间处于神的荣耀之中,以致下山的时候脸面发光,令以色列人不敢正视。这是因靠近真光而来的反光,是从外面进去的,与主耶稣从里面发出的不同。后来使徒约翰写福音书的时候,常用的比喻之一就是“神是光”,应该与这次经历很有关系。

圣经不但一再强调神是不可见的,而且就连神的荣耀也是罪人担当不起的。以赛亚先知见了神荣耀的异象,竟大呼:“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 6:5)但新约圣经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奥秘:“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 1:18)而记录下这启示的,正是当时在场亲眼看见主耶稣这荣耀的使徒约翰。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这显然出人意料,令人惊愕!也许摩西拿着石板,而以利亚身穿毛衣,以致门徒一眼就能认出他们。他们是旧约圣经,也是以色列人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位人物,门徒们恐怕从未想过能有机会亲眼目睹仰慕的前辈。他们显现的本身,就足以反衬主耶稣的身份、荣耀是何等不同凡响!决非世人,包括门徒到目前所理解与认为的那样。

摩西代表律法,曾预言主耶稣:“耶和华你的 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申 18:15)以利亚代表先知,并要作为先锋宣告弥赛亚的降临。而主耶稣正是成就律法和先知预言的那一位,正如主自己所宣告的:“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 5:17-18)现在预言的与被预言的三位站在一起,真是太奇妙了!

只有路加记载说他们“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受难周迫近了,这意味着救恩成就的时刻就要来到了。这里所用“去世”的那个字,就是“出埃及(exodos)”所用的同一个字——这揭示了受难与复活的奥秘:主耶稣决非因软弱无能被世人谋害,乃是为成就救恩而自愿“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 2:24)。天使向马利亚报信的时候曾说:“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 1:21)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为奴之地所预表的,那脱离罪恶的奴役、真正属灵的出埃及,已经近在眼前了。

再一次,主只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在身边。他们是主耶稣最核心的门徒,有幸目睹了这难以言说、不可思议的一幕。此前在睚鲁的女儿复活,以及此后的客西马尼园,与主同在的同样是他们三位。他们是主特选的,代表教会领受这特别的启示。这三位后来都成为教会历史上非凡的人物:雅各是第一位为主殉道的,彼得和约翰(外加主的兄弟雅各)则被称为“教会的柱石”(加 2:9),彼得更被尊为天主教第一任教宗。神有完全的主权,其智慧无法测度,当然知道谁是领受并传递启示最合适的人选,这就是拣选的实质。其实,能被主选中、被主使用,无论是大是小、是早是晚,都是门徒一生莫大的荣幸。你的呼召在哪里?你以此为荣吗?

但门徒差一点就与这么重大的事件擦肩而过,因为他们在这紧要关头却开始打盹。但神有足够的恩典与怜悯,也从不会误事,使他们及时清醒过来。他们因此看见了主的荣耀,看见了从神那里来的摩西和以利亚,也再次听到了有关主在耶路撒冷将要成就的事。这次不是主对他们说的,而是从天上显现的那两位的见证。门徒们可能依旧不完全明白,但显然能感受到事情的真实、重要与紧迫。有的时候,我们未必能完全明白事件所包含的全部意义,但却能从当下的情景中,清楚地感受事件的重要性与即将发生的紧迫性。这样的时候,要紧的就是保持清醒,凭信心跟随主,而不是纠缠于那些尚不理解之处。当过兵的人,对这一点就更有体会。

可以想象,身处如此的荣耀之中,尽管令人惧怕(这是人本能的反应),但同时又是何等美好啊!但美好的时光往往都显得短暂,眼看摩西、以利亚就要离开了,彼得急忙提出建议:“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路加评价彼得“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可见其冒失。彼得的问题存在于两方面:其一是错误地把主耶稣和摩西、以利亚并列,似乎他们是平等的。但事实却是,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是他们两位的主!摩西和以利亚尽管伟大,但本质上却和门徒们一样,不过是人,是服侍主的仆人。这说明直到此时,门徒们的弥赛亚观依旧没有完全到位,对主耶稣的认识仍有实质性缺憾。只有到了受难与复活以后,圣灵降临,他们才明白了一切的真理。其二是只愿意留在荣耀里,却不愿意面对现实十字架的苦难。天国当然好的无比,但“我们进入 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 14:22)主让门徒预先一瞥天国的荣耀,为的不是叫他们留在这荣耀里不走,而是有信心和盼望去面对并得胜一切的逼迫与试探。

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如此?我们对父神、对主耶稣、对信仰的认识存在误区吗?愿意接受圣灵与圣经的矫正吗?我们愿意为主的名承受艰难、逼迫与争战吗?还是只愿意享受恩典与祝福呢?每一个跟随主的教会和信徒,都不断地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惟愿我们每一次的抉择,都能被主夸赞为“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

正在这时,“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又“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他。’”云彩代表着神的显现与同在,就如出埃及路上的云柱,所罗门献殿时的彩云,以及先知们在异象中所看见的荣耀。而从天上来的声音,意味着父神再次为自己的爱子作见证,就如主在先前的洗礼和后来的祷告时(参 约12:28)有从天上来的声音一样。门徒们关注的是当时在场的三位,而神却提醒他们,唯一应该聚焦的只有,也只应该是神的爱子主耶稣基督。

从神而来的声音特别提醒门徒“你们要听他”。见主就是见神,信神就是信主,正如后来主责备腓力时所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约 14:9-10)正是由于神的独生子道成肉身,我们才有机会在耶稣基督里得见神的荣面。再者,比起得见主荣耀的显现,日常生活中处处听神的话、遵行神的诫命更为重要。因为前者毕竟是短暂的、小范围的、不常见的,今天我们也没有那样的机会。但神的启示已经完备,人人都有阅读神话语的机会,为主作见证的不就是这经吗?你想常常得见主的荣面吗?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主早已应许:“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 14:21)

天上的声音止住了,登山变像也随之结束,“只见耶稣一人在那里”。一切似乎恢复到上山之前的样子,但门徒们的生命实实在在地受到了震撼!他们感到惧怕,其实就是因见神的荣耀而来的敬畏。当年在西奈山,会众见到神的荣耀和摩西脸上所反射的光,反应也差不多。敬畏本应是最基本的宗教情感,却在当今的时代几乎绝迹。面对着无处可逃的瘟疫,人感到惧怕;但面对着“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太 10:28)神,这时代的人却并不惧怕,真是奇怪!惟愿明白真理的教会和信徒能从世界分别出来,“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前 1:17)。

“当那些日子,门徒不提所看见的事,一样也不告诉人。”一方面是由于主的吩咐,这是其他福音书记载了的。另一方面门徒自己也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也就不方便对人说了。真实而深刻的属灵经历,往往促使人谦卑,就像保罗提及自己三层天的经历,一再声明是被逼无奈、不得已而为之。而那些虚假或肤浅的经历,却常常成为一些人自夸的资本,仿佛经历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事事谦卑,处处归荣耀与神,是每个基督徒当一生追求的美德。

最后,我们以登山变像的亲历者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和“约翰一书”,以及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的三处经文结束今天的证道。这三处经文用不同的方式宣告了主耶稣基督同样的荣耀,就是今天的经文中所记载的荣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 1:14)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约一 1:1-2)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 神。”(腓 2:6-10)

阿们!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