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11:5】 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路11:6】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路11:7】 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路11:8】 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路11:9】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路11:10】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路11:11】 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
【路11:12】 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路11:13】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前言:
上个主日曾淼传道分享了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就是我们熟悉的主祷文的路加版本。今天我们分享的经文,是紧接在主祷文后面,主耶稣对于祷告的进一步教导。其实路加所记载的这段关于祷告的内容,可以放在主对马大所说的“你为许多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路十41-42)这个背景之下来考察。我们的祷告同样是不要为世事忧虑,却要为上好的福分来恳求。
这段经文是我们熟悉,却也是令我们惊奇和不解的。因为8-13节这段关于祷告的应许给人感觉好像只要我们求,无论求什么,就必得着,但从常识到实际的经验,我们都知道,并非如此。其实,这一段经文是主耶稣在解释祷告的三个基础真理,而非是说不管求什么都会给。分别是:第一,你祈求的这一位是什么样的?第二,你应当怎么求(情词迫切地直求,这里隐含了信心的前提);第三,你应该求什么。
一、“情词迫切”
主耶稣先讲了一个故事;在这个基础上,后面的经文再进一步展开。
1.“朋友请借我三个饼”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首先要留意时间,发生在半夜,是睡觉休息的时间,主人已经躺在床上,孩子们也都安睡了;这是一个不适合做客,不适合为一般小事来求帮助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来敲你家门,一般表示发生了比较重要的事情,非得打扰不行。至少来人觉的这事比打扰你休息要重要。
然后,我们来看,这个半夜敲门的人为何而来?这人来借三个饼!我们可能觉的这有点小题大做了。为了借三个饼半夜来敲门,不太符合常理。但从后面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人之所以在深夜来借饼,是因为他有朋友深夜时分到达。那个时代不像今日,旅店饮食行业很发达方便,那时出门在外主要是投靠亲友,而接待远方来客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所以,在当时的情景中,半夜惊扰邻居暂借几个饼来招待刚刚到达的客人,虽然的确对邻居构成了打扰,但还算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若他是自己半夜饿了,想要吃夜宵,发现自己家没有吃的,然后就凌晨两点钟,砰砰敲门把你从睡眠休息中叫醒,让你借给他一瓶啤酒一盘花生米;这叫不懂事。但这人是为别人的需要来打扰邻居,为一个深夜无处可去的客人的投奔来求人。
我们或许还可以从经文中看到更多,第一,这个敲门的人家里很穷,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第二,甚至我们可以推测这人是一个有信心的敬虔之人,他家没有积存的食物,第二天的饮食在哪里还不知道,但他也没有为第二天的食物去求人,如主祷文所说的“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第三,这是一个对朋友有爱心和热心的慷慨之人,他没有为自己的饮食去求人,却为远道而来客人的需要来求自己的邻舍。其实,照着这人的能力来说,他完全可以说,兄弟,真的对不住,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你先喝点水,洗把脸,今晚就凑合一下先睡吧,我明天再想办法招待你。如果这样说,也没有什么可责之处。但他看到这来投奔他的人饥渴难忍,就愿意为远人舍下脸面去求饼。
2.“不要搅扰我”
没想到,但也在意料中,邻居拒绝了这人的请求。从邻居这一开始的拒绝,我们就知道敲门的人和邻居之间的交情一般,如果是过命的交情,一般不会这样。
但更令人没想到的是,被拒绝之后,这人竟然不走,还继续敲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让我们知道,一,这人真的无处可去,除了邻居,他已经想不到还能去求谁,这是他唯一的门路了。二,这人对于借饼这事坚定执着,可能他也知道跟邻居之间还没有到可以随时上门借东西的程度,来之前他或许就想到了被拒绝的可能,但他还是来了。
我们跟这个半夜敲门的人有时候也类似,我们的祷告常常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有难处不来求神。实际上,我们可能还不如这个半夜敲门的人,至少这人来之前还觉的不好意思,被拒绝了也没有恼羞成怒,拂袖而去。我们来求神却不是这样,虽然走投无路了,实在没有办法才来到神面前,但我们在心态上并不觉的多么亏欠神,我们来求的心态往往是赶紧给我所需要的,给我把事办了,我还很忙;如果上帝没有立刻满足愿望,我们反而常常很不耐烦。这种心态跟今天一些啃老的小辈对自己父母索取时很像,没钱了回来要钱,拿到钱就出去逛,父母的感受、生活从不关心。
但上帝却不像这位邻居,祂爱我们,虽然我们的祷告常常不是立刻蒙垂听,但这不是上帝对我们的拒绝,而是对我们的矫正和训练;若我们求什么祂就给什么,那才是出问题了。祂巴不得我们来求问,更巴不得给我们更好的。
3.“但因他情词迫切地直求”
邻舍最终还是起身给了这人三个饼,不因为别的,只因为这人“情词迫切地直求”。经文特别说“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就说明邻舍不是出于交情,只因不胜其烦,为自己能早点休息赶紧打发了他去。
“情词迫切”这个词的原文意思是,不知羞耻,厚脸皮;吕振中本译为“不顾一切的恳求”,思高本译为“恬不知耻地切求”,尤其是思高本的译法,突出了这个场景里来求人帮助的人在走投无路中坚持的勇气和韧性。事情必须要解决,邻居家又是唯一的解决方案,邻居却拒绝了,而且人家拒绝的合情合理,从时间点到交情,人家不借饼并不欠你的,即使不给饼,单你半夜敲门已经是亏欠人家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会觉的窘迫,难为情,羞愧难当,不好意思。脸皮薄一点的,来的路上已经很别扭了,再被人这么一拒绝面子更是挂不住,可能在恼羞之下干脆一跺脚就走了。忍受不了被邻居的拒绝,只能回去对客人抱歉。在客人的需要和自己的面子之间,很多人可能会选择自己的面子。
我们却看到这人不是寻常人,他选择了放下脸面,像思高本的用语那样“恬不知耻”地持续敲门,有一种你今天不借给我饼,你就别想睡觉了的不讲道理赖皮的架势。这人把脸面置之度外了,甚至都做好了被邻居出来打一顿的准备,我就是不要脸了,挨打也得把饼借到。
最后,这个邻居还是帮了这半夜来求助的人。联想到故事一开头主耶稣就说的“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可以看到主耶稣是在论到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人在面对一个执着敲门的人时,哪怕不那么情愿,也会看在邻居的份上帮他。这就已经暗示了,这个故事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求饼的人,他不顾一切地坚持;另一个更重要的是给饼的人,大部分人因着怜悯或为自己益处的考虑,会帮助他人。只是,我们要留意,求饼的人和今日的我们是类比,我们要像这个求饼的人这样才好;而给饼的人和上帝是对比,上帝跟这个给饼的人不同,上帝远超越这人,这人是迫不得已才给,上帝却是非常乐意地、在你来之前,早就预备了,而且预备了更好地要给你。// 后面的五节经文主要就是在这一点上更深入地展开论述。
// 当然,这不是在告诉我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人可以这么死缠烂打,而是在比喻一个人在上帝面前祷告的心志:我就只认准神了,除非是你出手帮助我,我哪都不去,一天你不出手,我就求一天,一年你不出手,我就求一年,反正我不去别处,我就只求你。
// 也不是告诉我们要把上帝祷告到厌烦了,神就垂听了。马太记载主耶稣在教导主祷文之前曾说过“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六7-8)。
这故事的背景是我们理解接下来主耶稣对于祷告应许的基础,也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祷告的一个简单应用。一,这远方来客的需要可以看为是圣灵放在我们里面的负担,不一定是为别人,为自己求也同样重要,我们就要为这负担来祷告。二,这人一无所有,他发现他没有能力来完成自己里面的负担,上帝常常让我们看到我们自身生命或者外在的一些需要,这些需要是我们无能为力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祷告。三,这人知道去找谁求;你心里再迫切,你如果去了一个没有能力帮你的人那里也没用,如果这人不确定自己邻舍家一定有饼的话,他就不会这么执着,否则这就是强人所难,也是自欺欺人。你只有相信神这里有能满足我们需要的供应,神有帮助我们的能力,你才能到神面前来求。第四,祷告是在真实和迫切中进行的,迫切到舍下面子,舍弃自我。
二、“祈求就给你们”
主耶稣在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就进一步说明祷告的基础性教导,讲了以下这两节常常令我们疑惑的话语。
1.“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
显然,这句话不能理解为,无论你求什么,只要你求的就都给你。你想要荣华富贵,你求神就给;你想要去月球,你求就出现在了月球上。没有这样的事,照着常理来思想,我们就知道一定不能这样理解。显然,当时听主耶稣说这些话的门徒也一定不会这么理解。因为在当时犹太人的祷告传统中,主耶稣所用的“祈求、寻找”等词语是典型的祷告用语,犹太人一听就知道耶稣是在论到一个人向神在祷告,隐含的意思就是这人是在向永生上帝呼求,是要寻求属天的律法和智慧,是要求问神的判断和心意。// 像上周曾淼传道所说的,跟随耶稣的这第一批门徒也想拥有一篇独有的耶稣门徒向上帝祷告的祷文。
那么我们该怎样来理解这一节经文呢?
1)神是乐意施恩的神
这一点在解读上面的故事时我们已经提及,不能把这个因不胜其烦起来给饼的邻居比喻为神,好像神原本不想给我们,但因为我们不断祈求,神就勉为其难地给了。我们若是这样想,就是把上帝跟外邦的偶像相类比了,人造的神明一般都是拿捏着你,惟有你苦苦哀求,显出它的威严、高不可攀,看在你如何卑恭可怜的份上,给你一点恩惠,然后让你感恩戴德。创造天地的主并非是这样,祂当然是“高不可攀的”,而且祂的至高比高不可攀要高多了。但祂的良善、恩慈和俯就像祂的高不可攀一样的无法想象,祂的爱长阔高深,祂的恩典极大无比。祂是乐意施恩的神,祂不需要你苦苦求,才给你。祂乐意给,而且早在你求以前就为你预备好了,还预备了最好的,是你意想不到的。如主耶稣所说“在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六8)。若连罪人在无奈中都能满足了求者的心愿,上帝不比你的邻居对你更好吗?
但我们读到“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的时候,第一反应却是觉的这不可能,那有这样的好事呢?照着一个罪人的常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首先罪人也知道自己心里的很多意念是不对的;然后,罪人会怀疑这世界上哪有这样的爱呢?地上确实没有这样的爱,因为这是天上的爱,这是我们陌生的爱。
对上帝良善、爱和美意的不信是拦阻我们祷告的最深层的原因。罪最大的影响还不是偷窃、谎言、奸淫等,这些是罪行表现,罪在人心里最深处的影响就是让人不信神,不信神你对我这么好,这么爱我。你真的如此爱我吗?你的心意真的好吗?// 惟有一个被圣灵重生的生命才能对神有如此的信任。
2)祷告是一个遇见神的应许
因为上帝与你的邻居是如此的不同,这种至高超越的身份,就使得我们到神面前,与我们有求于人,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到人面前,与到神面前,是本质不同的两件事。因此,祷告的本质不是来神面前,求神办事,不是求一位大有能力者来成就我的心意。这在关系上不是把神当神,而是把我们与神当作是合作的双方,我出点颂词香火什么的,上帝出点力量,我出创意,神投资,一起作一个项目,而且这个项目还是我发起的,主要是对我有益处的,我占大部分股份。带着这样的心态来到上帝面前,只是看重了祂的能力,你并不关心上帝是谁,也不关心你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你把求神,当成是在世界上求一个有权势有能力的人办事一样的事情了。因此,这种不问上帝的心意,只求照着我的意思来成就的想法,不叫祷告,那叫利用、或叫命令。我们到谁面前来了,这个比我心里想要成就什么事可重要太多了。// 凡是以成就自己心愿来求神的,本质上就是拜偶像。
所以,这是一个恩典的应许,你只要愿意来寻求,就必能寻见神,得见神的面比你求神什么事情要宝贵的多,见到神比神预备的恩典和帮助更重要。这就告诉我们,你到上帝面前来绝不会是徒然的。这是我们能祷告的基础。若上帝没有这样的应许,就不会有真正的祷告。
3)祷告是神所赐的权利
所以,对于基督徒来讲,祷告是一个权利,是上帝给圣徒的特有权利,就是能到神面前来求问。这权利就是,给了我们知道上帝心意的权利,给了我们在神的事情上有份的机会,给了我们能被神使用的恩典。这是上帝的世界,祂创造也引导,因此关于这个世界,关于我们自身,关于上帝一切的真理都在上帝这里,若神不开启,无人能够知晓,都是奥秘。但上帝乐意让我们在这奥秘上有份,不但藉着圣经,也藉着我们与祂之间活泼的互动,让我们知道祂在我们生命中具体的指引和带领,让我们可以“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2)。
2.“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就寻见;叩门的,就给开门”
主耶稣进一步说明为何“祈求就给,寻找就寻见”,但原因竟然只是把这个应许又重复了一遍。为何祈求就给,寻找就寻见呢?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神喜悦我们藉着祷告寻求祂。// 我们有时候有一种宿命式的属灵懈怠和冷漠,那就是我们认为既然上帝已经定了所有的事情,那么即使我不祷告这事也会成就,我的责任就是发生什么事,面对什么事就行了。很多人对于祷告的轻忽就在于此,觉的祷告是没有意义的无谓的游戏,什么都是你定了,然后你再让我求,你要给的,不求也给,你不给的,求也不给,为何要求呢?因为我们既无知又无能,神是安排好了一切,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我们一方面处在这必死的身体中,虽然得救却不完全,另一方面我们处在一个有罪的堕落的世界里,周围有许多的争战、试探和诱惑,面对生活中的各样事情,我们需要明白上帝的心意,需要得到上帝的帮助,免得我们偏离正路,拌跌滑倒,软弱犯罪。
1)神喜悦我们来到祂面前
神不但是乐意施恩的神,而且神更喜悦我们。我们只要愿意来到神面前来求问,这就已经蒙神的喜悦了。
我们到主面前不用担心祂会训斥我们,讥笑我们,会觉的我们所求的是如此的低级、可笑。我们只要是在敬畏诚实中到神面前来,祂总是欢迎,拥抱我们。祂从不嫌弃我们,从不觉的我们所求的是无理取闹,祂知道我们的有限,知道我们的软弱,知道我们很多所求的不合祂的心意。但祂喜悦我们来到祂面前,因为祂有办法来提升我们,更新我们,拓宽我们的疆界。我们可能来的时候带着忧愁,焦虑,痛苦,不安而来,但是祂却早就准备了安慰、喜乐和刚强。相对于我们所要的那些东西而言,祂更为我们的生命准备了极大的恩典。祂为我们生命所制定的计划远超乎我们对自己生命的规划,我们以为明天到这里,后天到哪里是好的,祂却有更美的带领。祂急于把要给我的美好成就在我们身上。
“凡祈求的”所突出的就是上面那个故事中半夜敲门之人的勇气和执着,敢半夜去敲一个交情没那么深的人家的门,这本身已经就是勇气了。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敢来到神面前求,能来到神跟前,这已经是非凡的一步了。就像雅各书说的“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雅四2)。能来,就好。有时候,神对我们施恩的条件就这么低,只要你来了,就有恩典。
2)神喜悦我们信靠祂,胜过成就一件事
但雅各书也说“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雅四2)。只关注自己的事,从不想知道神的心意,这就是妄求。很难想象你到上帝面前来了,只说我要什么,从不问一句神你的意思是什么,这样是对上帝的藐视。敬畏诚实是对祷告信心的基本要求。
但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凡真心来到神面前的,神都有恩典。哪怕我们带着“妄求”来,神也能让我们转变过来。所以,很多时候祈求是一个争战的过程。你来了,神就不放你走,(其实是神藉着环境把你召来的)。因此,真正的祷告,都是恒切祷告。很少有那种一次性的、几分钟的祷告立刻就蒙了垂听。前面的故事中,来敲门的人如果看见邻居一开始的拒绝,扭头就走,不可能得着饼。恒切祷告的特点就是不因为没有照着我所期望的来成就而放弃,不因此就认为自己被拒绝被伤害了,不因此就心灰意冷;反而是一种执着地信靠,你不答应也没关系,反正早晚你得答应我,哪怕照着你的方式。这个过程可能一天,一年,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上帝的心意就成就在这或长或断的进程中。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祷告是一个跟自己的软弱、逃离、自我争战的过程,一个跟神摔跤的过程,就像雅各在雅博渡口的那一夜与神摔跤一样。很多时候,神不为我们很快成就,就是为了磨练我们生命中的信心、仰望和谦卑等候。这个世界是上帝的世界,历史是上帝所预定和展开的历史,临到我们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帝为我们安排好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所处的时代,都是上帝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从大到小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帝摆放在我们面前的。难处也是!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凡事上都来寻求神,尤其是那些我们觉的又大又难,凭自己难以解决的事。而这些事情的解决,神已经预定了时间和方式,我们来祷告,就是来求问神你是怎么安排的,你给我的任务是什么,我该怎么来面对,是一个把自己放在神的主权之下的过程。这样,求问就是亲近和等候神。求问的过程,就是得力的过程。就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因此,恒切祷告的目标不是要改变神的心意,而是要改变我们有限的心意,让我们的心意进入到上帝的心意中。只要来到神的面前,把自己置于上帝的光中,上帝就会改变我们。//我们的人生似乎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我们自己以为的,一套是上帝给我们安排的,前者是虚幻的,后者是真实地。神会破除我们的虚幻,让我们进入到真实。
三、“何况天父,岂不将圣灵给求祂的人吗?”
在继第一个故事之后,主耶稣又用第二个比喻来再次提醒门徒:要思想你们所求的这位上帝是什么样的?你们在天上的父,不但超越那个因为不想被多打扰就帮助人的邻居,也超越你们在地上的父亲。
1.天父vs地上的父母
在这个对比中,主耶稣先以地上的父子关系来说明恳求和应允之间的正常关系,即使在地上的父子关系中,也不是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孩子可以凭着自己心中的喜好来要,但父母照着自认为真正对他们有益的来给。父母的爱,固然有限,(因为父母也是罪人;很多时候,父母所以为好的,其实并非是真的好),但一般父母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竭力想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儿女。所以,父母之爱常常令人感动不已。
父母对孩子的爱还表现在第二个方面,就是哪怕孩子所求的不合理,通常也不会被苛责,比如一个孩子对父亲说,我想要月亮,我想要星星,给我买辆坦克,买一头独角兽,我要去森林里跟恐龙玩,等等,父亲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会因此就一顿训斥和暴打,告诉他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的难处,提出这么不切实际,痴心妄想的奇思怪想,故意刁难父母,等等。正常父母不会这么对待孩子,而是会给孩子解释,会买一个适合的玩具给他,或者带孩子到公园玩。
但有一种爱,超越父母之爱,那就是上帝的爱。上帝之爱的超越在于,这爱是从上帝圣洁、公义、智慧、良善、恩慈、权能中发出来的纯净完全的爱。祂对我们的爱超过任何人,包括父母,包括我们自己。上帝的爱、智慧和能力如果完全超越父母,那么,如果父母尚且知道照着孩童真正有益的需要来供应孩童的话,那么上帝所给的岂不也要完全超越父母所能提供的吗?
在上帝眼中,我们也如同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一样,对于属灵的事务懵懵懂懂,对于上帝、自身、世界的认识还很浅薄,就像使徒保罗所说的那样:我们如今是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我们以为那个是好的,这个是好的,但实际上只有上帝知道什么对我们才是好的。上帝的心意之于我们就如同大人世界之于孩童一样。但这不妨碍我们到神面前来跟神说我们心里的想法,我们的期望。这就是祷告最为基本的功效,我们来到了上帝面前!重要地是,我们愿意在真诚中对上帝敞开,不作保留,凡事都跟上帝讲,像小孩子一样,这就蒙神喜悦。
2.“岂不把圣灵给求祂的人吗?”
上帝给我们预备的更好的是什么呢?我们可能以为父母能给的是一辆自行车,上帝会给一辆奔驰宝马,父母带我们吃豆浆油条,上帝每顿给龙虾熊掌;父母带我去公园,上帝带我去海上豪华游轮。不,自行车也是上帝藉着父母给的恩典。上帝要给的是永生的生命,属天的荣耀和天上永远的乐园。在祷告上祂所赐的不单单是在某件事情上所求的符合祂的心意,而是祂期望在每一件事上称为祂名下的子民都能显出属天的生命样式,祂所赐的是属祂子民的祷告与不认识祂的世人的祷告有所不同,如主耶稣所说的那样“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1)。因此,祂赐圣灵作为我们的祷告帮助。像使徒所说的那样“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八26-28)
祂要给我们最好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祂不是要给我们在某件事上能祈求就得着的,而是在任何事上祈求都得着,祂要给我们一个凡事都行在祂心意中的生命。当我们活在圣灵中时,我们就能过一个“祈求就得着,寻找就寻见,叩门就开门”的生活。// 这是上帝的应许,也使我们的渴求。
四、结语
这段经文放在主祷文的后面,旨在教导门徒,照着主耶稣所教导的主祷文的精神来祷告,必然蒙垂听。但在祷告中一定会出现令我们困惑或者灰心的时刻,因为上帝垂听我们祷告,成就我们祷告的时间和方式,与我们的期望很大概率会不同,我们可能会将这种不同解读为上帝的拒绝,上帝的耽延,甚至会怀疑上帝是否真的爱我,是否对我的苦情不能体会,或者会质疑上帝如此安排是否真的对我有益,等等。因此,主耶稣就告诉门徒,要来思想我们是来到了谁面前祈求?祂与我们的关系如何?我们为何能到祂面前来恳求?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可能总是定睛在所求的内容,具体的事项是否会实现,但实际上祷告更重要的在于这是我们与上帝之间关系的建造过程。如何祷告,检验我们对于上帝的认识,考验我们对于上帝的信心和依靠。但所幸的是上帝在祷告上所预备的恩典是如此的浩大和神奇,连我们的寻求都是祂的呼召,祂用各样的环境和内在的感动引导把我们带到祂面前,因为祂爱我们,乐意施恩给我们,祂喜悦我们到祂面前来,并且祂已经预备了超越的恩典,当我们在祂面前顺服谦卑下来的时候,我们就能经历祂旨意的美善,如圣经所说“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诗三十四8)。// 上帝的美意首先在于祂要将永远的荣耀赐给我们,藉着我们在地上短暂时日里的顺服,能被祂使用,在祂的工作上有份;上帝的美意更在于祂要在我们身上建造一个敬虔的被圣灵充满的生命,使祂能藉着我们得荣耀。
总之,对于在地上生活的圣徒而言,祷告是一场争战,是我们的自我与上帝的美善之间的争战,是我们与世界之间的争战。但上帝已经赐下圣灵来帮助我们,如经上所说,我们若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与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我们不能作所愿意的(加五16-17)。因此,祷告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得胜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舍弃,不断被上帝剪除杂支,不断降卑自己,成为圣洁的过程。
最后,我以希伯来书的一节经文来作为今天证道结束的劝勉: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
回应诗歌:《81 真理圣灵充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