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2021年7月11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经文:【路19:1】 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路19:2】 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路19:3】 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路19:4】 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路19:5】 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路19:6】 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路19:7】 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路19:8】 撒该站着,对主说,主阿,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19:9】 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路19:10】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前言:

上周经文分享中,主耶稣问那个路边喊着寻求的瞎子,“你要我为你作什么?”(路十八41)。今天分享的经文中,主耶稣没有问这个爬上树的税吏,你要什么?而是直接就说“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路十九5)。这是这位名叫撒该的税吏一生中所听到的最动听的话语了。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分享这位蒙恩罪人的寻求和得着。

卑微的罪人

“撒该”

撒该的名字含义是纯洁的无罪的,但这个人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与他的姓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首先,撒该是一名税吏,这是一个被犹太人格外轻视的群体,他们常常和妓女放在一起被人厌弃。而且,撒该不是一名普通的税吏,他是一个税吏长,相当于税务局的局长,那就更加被人仇视了,如果说税吏被犹太人看为罪人的话,那么税吏长岂不就被看为是罪魁了吗?更何况,撒该还是耶利哥城的税吏长,这个城市在当时既富有又堕落,能在这个城市谋得一份收税的工作,在人们的眼中无疑是谋得了一份肥差。照圣经所说的“做税吏长,是个财主”。税吏,还是个头目,耶利哥城的,有很多钱,这每一项都是招人恨的加分项。所以,撒该的名字和出场介绍,带给人一种很大的张力感。不禁会让人想,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吗?

“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

像撒该这样被犹太人排斥和仇恨的人,已经被自己的族人给驱逐了,从自己民族的盼望和荣耀中,他们被人看为是渣滓和失丧的人。这样的人既不配来寻求上帝,也不可能来寻求。在人们眼中,这样的人已经被自己的罪,被对金钱的贪婪给充满了。

照常理,可能是这样。从客观上来说,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城市的税务官员,有太多事务和关系需要处理,他们的心灵中一定充满了各样的思虑和压力,他们的生活一方面富足,另一方面也很繁忙,按说他们来寻求耶稣的可能性很小。但路加却记载说“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一个财主,一个罪魁,竟然想要来看耶稣。// 如果联系上周主日的经文,或许让我们也能看到些什么。那个在耶利哥城路旁讨饭的瞎子在听说耶稣正在经过时,就喊叫“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路十八38),当耶稣问他要什么的时候,他就说“主啊,我要能看见!”(路十八41)。我想,撒该要看耶稣,并非是单纯的一个视觉观察的问题,他是内心里面的寻求,想要认识耶稣。

任何听见耶稣名号的人,都可以被看为是听见了上帝的呼召,任何能够看见耶稣的机会,都是拯救的时刻。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境况,贫穷或富足,瞎眼或健康,高矮胖瘦,被人厌弃或者被人喜欢,都可以来见耶稣。

所有想要寻求来看耶稣的人都是有福的。当年腓力给自己的好朋友拿但业传福音:“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约一45),拿但业却说“拿撒勒能处什么好的吗?”(约一46),面对拿但业的不信和藐视,腓力只说“你来看”(约一46)。拿但业来看了,他就看见了上帝的儿子,以色列的王。

“人多,他身量又矮,所以看不见”

但对于一个想要寻求见到耶稣的人来说,这个世界看似总会有各种拦阻,这些拦阻既真实有时候看起来好像又难以克服。

对于撒该来说,他的官职和财富就是对他寻求耶稣的第一重拦阻。如上面所说,一个富裕城市的税务官员,其工作和各种人际关系就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精力,下班后其心思还可能被这些事情所充斥,睡觉可能都不能安稳。但我们却看到,撒该在听到耶稣从这里经过的消息时,他把这事放在了优先级和重要程度很高的位置上了。或许,平日撒该一个人独处时,他也在思想上帝的律法,应许,他作为亚伯拉罕子孙的人生,等等,总之,他并非是一个被属世地位和财富所完全占有的人。

但撒该哪怕自己的内心在寻求,还有外在的拦阻横在他和耶稣之间,就是犹太人群。经文记载说“人多,他身量又矮,所以看不见”。这里提到了两个客观因素,人多,身量。如果撒该的内心只是出于对耶稣的好奇,只是想要看个热闹,那么当他看到这么多人,又衡量自己的身高力量,他很可能就转身回家了。甚至,将来他还可能拿这事作为自己推脱审判的理由,撒该可能会说,我心里真的很想见耶稣,但是这么多人,我根本就挤不到前面去啊,上帝你又没有给我高大强壮的身体,这就是没有给我能见到耶稣的条件,不能说我没有寻求,而是当时的处境,和我自身的条件,我有心无力啊!

今天可能面对福音的呼召,类似的想法并不少见。有向前一步来见耶稣的机会时,周围环境和自身可能有一些拦阻,比如考虑到自己的职位风险,考虑到别人的看法,自己工作的重要等等,很多人就转身离去,止步不前了。其实,人们如果想要为自己不能来寻见耶稣找个理由的话,一定能找到。认识基督的人同样,我们若是要为自己不能遵从基督的命令和引导找理由,也一定能为自己的软弱找出很多“足够强大”的理由。甚至,基督徒还会最终对上帝不满,认为我今天之所以过成这样,不能向前来跟随你,都是因为上帝你在我身上的恩典不够多所导致的。

撒该是怎样来应对这个难处的呢?

“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

面对簇拥的人群,再看看自己的身高,撒该没有就此作罢,转身回家。反而,他找到了一个能看见耶稣的通道。这通道不是在地上,而是在空中。他爬上了前面的一棵桑树!

从撒该的行动就可以看出这人里面的一些特质,第一,他想见到耶稣的渴望,不是心里的一个可有可无的想法,不是能看见很好,不能的话也无所谓;他的渴望是从内心更深处发出来的,这渴望就表达为有外在努力的行动。第二,这个方式是一个智慧的方式,“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撒该一定是经过了观察、评估,判断耶稣行走的方向和街道的环境,他是经过了计算看见了必然可以看见耶稣的那个位置。第三,他采取的方式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方式;看到了那个位置,并不表示有勇气站到那个位置上。对于撒该来说,爬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他是大人,然后他是税吏长,哪怕犹太人轻视他,依然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爬树就意味着他舍弃了自己在人们眼中的体统和面子(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城市的税务局局长通过爬树来看耶稣,这是对脸面何等的放下),他要面对被人议论和更大的轻看,才能到达那个可以看见耶稣的位置。// 可以对比那四个抬着瘫子来见耶稣的人,他们把邻居的房顶给拆了。为了见耶稣,税吏有人爬树,瘫子的朋友拆房,瞎子大喊。他们都是在自己能做的范围内,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可见外在的拦阻和挑战其实并不构成我们不去作一些努力的理由,真正拦阻我们的是内在那些我们看重的东西。为了寻见耶稣,为了抓住这个机会,需要一些付出。你若愿意,你就可以得着。你若衡量了之后,不愿意为耶稣放下一些东西,你就失去了这个机会。愿不愿意,全在乎你要什么。对于一个真心寻求见到耶稣的人来说,上帝从来都预备着那条通道。这条道路可能不在地面上,而是在空中。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向上爬到树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时候的攀爬,就是对自我和环境的突破。保罗说“其实祂离我们各人不远”(徒十七27),让人与耶稣擦肩而过的不是空间的距离,而是我们心灵的距离。寻见耶稣的方式不是你能带着多少东西来见他,而是你能放下多少东西来见他。// 可以说,路加的笔下,从一开始撒该就是一个向下卑微的记叙手法,从税吏、税吏长、耶利哥城、身高,到爬树,等到他爬到树上的时候,他的个人形象已经被“贬抑”到了最低,但此时,他却距离耶稣最近。或者说,他突破了金钱、税吏、排斥、面子等诸多地上的拦阻,他才能爬到那颗树上。

因此,实际上,没有任何阻力和难处能够拦住一个人来寻求耶稣,如果这人真想寻求的话。但事实是,一点点阻力就能够拦住一个人来寻求耶稣,如果这个人不想寻求耶稣,又不想承担自己不寻求的责任,想要推诿他人的话。

被爱的罪人

先知曾勉励说“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赛五十五6),主耶稣的应许是“寻求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路十一9),无论是谁,若是真心寻求,上帝必然可以被寻见。他只要到达了他应该努力到达的位置。

撒该只要看耶稣一眼,不是他寻求的心很淡薄,只是看一下,然后就走了。而是他的谦卑,在他心里,他之所以不敢从人群挤过去,除了人多,身材矮小的缘故,其实还有一个心理因素,就是他自觉自己不配。作为税吏,在犹太人中被看为犹奸,如同我们所说的汉奸。虽然他很矮,但他若是真的往前挤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作为一个税吏,还是一个税吏长,人群厌弃的眼神所构成的屏障,远大过身体的屏障作用,撒该不敢跟这些排斥自己的同胞一同往前拥挤。另外,他可能也觉得自己在神面前是个罪人,自己不配这么近地接近耶稣,他觉得我的罪使得我只配远远看耶稣一眼。但主耶稣一眼就看见了他。// 在无数簇拥的人群中,主耶稣此刻唯独抬头看向撒该。

“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

首先,主耶稣竟然叫出了撒该的名字,这应该让撒该惊奇不已,耶稣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祂认识我吗?我们之前见过吗?我们之前从未见过祂,但是祂却早就认识我们,像诗人所说的:“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诗一三九2-4)。主耶稣也曾对拿但业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约一48),拿但业立刻就知道了耶稣的身份:“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约一49)。如果撒该有拿但业这样的敏锐,他立刻就应当知道他遇见了自己生命的牧者,因为“祂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约十3)。就像主说的“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约十14)。

然后,主耶稣说了更加令撒该不敢置信的话,“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今天就是上帝拯救的时刻,就是弥赛亚显现的时刻,甚至我们可以说,这里有从永恒的角度来看这个地上发生场景的意味,上帝在万世以先所预备的救恩计划的某一个环节,今日此刻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撒该被震惊,周围簇拥的人也被震惊。撒该看见了上帝的救恩,周围的众人也看见了上帝救恩的展现,只是他们不信。当然,撒该也不敢相信,是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这样不可思议的恩典临到了自己身上。因此主耶稣就强调“必住在你家里”,这是一个确定无疑的保证,不是说说而已,甚至可以理解为,这是撒该不可能拒绝的。这是圣经记载主耶稣第一次主动要去一个人家里住宿。这当然不是主耶稣知道耶利哥城这个富人家居住条件很舒适,饭食很高级,就想去他家住。所罗门当年献殿的时候祷告说“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王上八27)。什么样的居所能配得上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呢?今日基督住在我们里面,以我们为他的居所,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比的荣耀和尊贵,是他对我们的俯就。因此,“必住在”这个短语就将上帝拯救大工的内涵给表达了出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那发怜悯的的神,没有心灵手洁心清到了配得基督的居住。而且基督藉着圣灵住在每一个寻求他的人心里,不是暂时停留,而是永驻。没有人的面子(功德)大到可以让神的儿子光临,还永驻。是祂乐意俯就,愿意住在我们中间,以我们为祂的居所,祂自己做成这工,如使徒约翰所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约一14)。

“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

这是撒该一生中最为喜乐的时刻。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撒该是一个生活很幸福的很快乐的人。他作为税吏长,从地位到财富可能都是今天人们所羡慕的,所向往的。但是,我们知道作为一个犹太税吏,撒该的生活很可能充满了忧愁和难过。他知道这份工作给他带来财产的同时,也带来来自同胞的轻视和排斥。他的良心可能也折磨他,我到底该怎样来过我的生活呢?我作为亚伯拉罕的子孙真的无缘上帝的国了吗?直到他遇见耶稣,听见耶稣呼喊他的名字,竟然还说要住在你家里。

这一刻,撒该心里一切的担忧、痛苦、缠累,等等,都被主挪走了。他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的自由和喜乐过。人生中最喜乐和满足的莫过于接待耶稣了。中国文化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但有什么能比得上跟神的儿子相交呢!// 这里跟十八章里那个有钱的官员也形成对比,那人“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太十九22),这里撒该就“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

“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

和耶稣及撒该的欢欣形成对比的是以色列众人的反应。主耶稣很欣赏撒该这种“奋不顾身”的寻求方式,撒该更是因为被主看见并跟他说话而欢喜不已,但众人的反应和心态却是不解、质疑和不高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主耶稣说住到撒该家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

以色列人的议论是因为他们认为耶稣住到撒该家里是一件有失体统的事情。犹太人看撒该为罪人,看自己为义人,义人就应当远离罪人,免得被罪人给污染了。不管众人怎么认识耶稣的身份,至少他们看耶稣是一位犹太拉比,更应当远离罪人了。主耶稣因为跟罪人一同吃饭,已经被法利赛人多次非议了,这次主耶稣竟然要住在一个罪人家里,这就更是超出了他们对罪人的态度和关系的传统。

但这却正是上帝所差派救主的使命,如使徒保罗所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一15-16)。 唯有基督的荣光和生命可以除去罪和羞耻,胜过罪和死亡。如果他们知道耶稣是谁,如果明白耶稣在他们中间行走的目的,我想他们不但不会议论,反而会像使徒保罗那样发出颂赞“但愿尊贵荣耀归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前一17)。

悔改的罪人

面对耶稣令人震惊的话,和众人诧异的议论,撒该也说出让人吃惊的回应。

“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

撒该当着众人的面对耶稣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从他对耶稣的称呼,显出他认识了耶稣是谁,他已经悔改得救了。撒该悔改得救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把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这不仅让我们想起路加福音十八章那个来见耶稣的少年官,他觉得律法他都遵守了,他也一定觉得他比撒该要好无数倍,但是面对耶稣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可十21)的时候,“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可十22)。以至于主耶稣感叹说“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可十23,24)。有人就随之也感叹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路十八26),主耶稣就说“在人所不不能的事,在神却能”(路十八27)。撒该的悔改应当让人觉得震惊,但这正是上帝能力的彰显。和这个少年官相比,主耶稣没有跟撒该说你把钱财分给穷人的话,撒该主动就说把自己财产的一半拿出来分给穷人。他一认识耶稣,他的生命就被更新改变了。除了上帝,谁有改变人心的能力呢?

“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显然,撒该作为税吏长,他知道自己犯了很多罪,在征税一事上藉着自己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了很多不当利益,他把家产的一半拿出来分给穷人,就是他对过去犯罪的悔改表达。但到此还没有结束,撒该又继续说,“我若是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这是照着偷窃牛羊的律法规则来赔偿的定例(出二十二1)。其实,照着旧约律法,“因欺压所得的…要如数归还,另外加上五分之一”(利六4-5)。但撒该却以另外一个更高赔偿的规则用在自己身上,我想,一方面,这个表达表明了撒该悔改的心志,若真的有人指出了他曾讹诈过谁,他已经做好准备把另一半财产也作为赔偿。另一个方面,这个表达反而更可能是在表达撒该并未曾有意去讹诈过谁。作为税吏本身并无不可,只是照着施洗约翰所说“除了例定的数目,不要多取”(路三13),撒该有利用职务谋取钱财的行为,所以前面他说把财产的一半拿出来赔偿给穷人。但讹诈一词在这里应该不是指一般利用职务之便的以权谋私,很有可能这个词语所指的是那种用非常恶劣的手段谋取他人钱财的罪行。根据撒该在论到讹诈赔偿四倍的时候引用的是盗贼的赔偿条例,他应该是指向了一种和盗贼类似的犯罪情景。而他自认为这样的罪他并没有犯下。就是说,撒该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但同时也表明了他心里对于上帝基本的敬畏,他作为犹太人,亚伯拉罕的子孙,他知道律法,他虽然在贪心下曾多取谋利,但是他也为自己设立一个界限,更大的恶行他也在尽力不去行。若是他行了,却不自知,现在有人指出来了,他愿意四倍赔偿。如果说,前面家产分一半给穷人,已经令人惊讶,后面的四倍赔偿更是进一步显明了撒该悔改的深度和心志。他已经为悔改做好了倾家荡产的准备了。// 撒该的这个表达可能令犹太人很意外,人们下意识就认为,只要你是一个税吏,你就是个罪人,你就是无恶不作,对神毫无敬畏。撒该的表达,应该让犹太人意识到,税吏中也有敬畏上帝的人,也有上帝的保守和恩典。

这就是恩典在一个人生命中的能力彰显,真正让一个人能够行出律法的能力,不是血气自义的力量,也不是恐惧的力量,而是恩典的力量,祂如此爱我,我不能得罪祂,我若是得罪祂了,为了祂的荣耀的缘故我乐意尽一切所能来赔偿。以此表达对上帝赦罪之恩的感恩和回应。

任何的悔改都必然有生命生活层面的更新和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个犯罪的人来说,悔改必然意味着停止犯罪,并且,真实的悔改除了为自己之前的犯罪认罪悔改之外,必然带来对自己之前犯罪后果尽可能的挽回和补偿。一个人不能说,我都已经认罪悔改了,我也不犯之前的罪了,主耶稣也已经饶恕我的罪,我跟过去已经一刀两断了,也因此过去所有的事情于我也都一笔勾销了,所以,我过去骗你的钱,不用偿还了。基督的拯救是救我们脱离了自己犯罪永远灭亡的后果,并不免除我们今生在地上为我们的罪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个犯下了谋杀罪行的人并不因为这人在等候死刑执行的过程中因信耶稣而要求法官将其释放,一个伤害别人的人不能对别人说我是一个信耶稣的人,所以耶稣负责赔偿你的一切损失,我不用赔偿你。这种说法何其荒谬。一个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在犯罪之后,以信仰作为逃脱自己所当承担责任的借口,是对上帝的利用,是对基督的践踏,是对神儿子使人成圣之血的轻忽(来十29)。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这人是否真认识耶稣。

当日更新改变撒该的能力,如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正运行。尤其是,面对我们生命中的“顽疾”,我们可能曾经抗争过,努力过,后来发现,我们依然不能胜过这罪,因此连带着我们对耶稣的信心也减弱了,甚至,我们干脆就听之任之了。愿撒该的悔改再次激励我们的信心,在神岂有难成的事呢?让我们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上帝手中,求神照着祂的方式来施恩、塑造,更新改变。求神照着我们的心志所求的,为我们成就。

“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上面主耶稣说“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这里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主耶稣很清楚地宣告了,祂就是以色列人的拯救。就是神藉亚伯拉罕所应许的君王和祝福。

在很多犹太人看来,税吏是罪人,就不算为是以色列人,就不能享有亚伯拉罕子孙的应许和荣耀。说白了,犹太人就认为像撒该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上帝的子民。但主耶稣竟然说,撒该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犹太人对这句话的反应可能是,这怎么可能!?

首先,撒该从血统上,当然是亚伯拉罕肉身的子孙,在这个层面上,无论他的道德灵性如何,他血统的归属都是不能被剥夺的。但是,犹太人之所以看撒该不配为亚伯拉罕的子孙显然不是从血统的角度,而是从属灵的角度,在他们看来作税吏就是犯罪,就是违背律法,就不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就不能被看为是上帝的子民。

但是,主耶稣却指出,若是照着属灵的标准,你们同样不配称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因为你们所赖以夸口遵行律法的义,在神看来如同是“污秽的衣服”(赛六十四6)。没有人能凭自己遵行神的律法,亚伯拉罕肉身的子孙也不能,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罗三20)。“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三28),而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乃是“以信心为本的人”(加三9),而“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加三29)。人不是凭着他们所以为的律法的义得以成为天国的子民,而是凭着信耶稣而得的义(罗四13)。

什么样的信心才能得着这能救人脱离罪和死亡的义呢?就是谦卑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自己根本就达不到上帝律法的要求,承认自己的无能,相信唯有基督才能拯救,同时又承认自己并不配得上帝的拯救恩典。因信称义的信心就是这样一种谦卑到尘土之下的信心。这就是亚伯拉罕被称义的信心,也是所有亚伯拉罕属灵子孙的信心。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撒该信耶稣,这就是他的拯救。

因此,最后主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看见自己是失丧的人,才能寻找耶稣,也才能被耶稣寻到。

结语

在这段经文中,撒该可以和四个对象作对比,第一,撒该和那个在圣殿里谦卑祷告的祭司,如路加前面所记载主耶稣所说的话:“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十八13),很有可能主耶稣在说这个比喻的时候,所说的这个税吏原型就是今天经文里的撒该。第二,撒该和十八章里所说的那个少年富有的官员的对比,这人也是财主,也是官员,但是他跟撒该不同,他很可能是一个令犹太人尊重的公会成员,因为他自认为律法“我从小都遵守了”(路十八22),撒该却是一个远远站着,连抬头望天都不敢,自认为是一个只能求神怜悯开恩的罪人。神阻挡骄傲的人,施恩给谦卑的人。第三,撒该也对比了法利赛人,主耶稣曾对法利赛人说“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可二17)。撒该正是主要召之人。第四,甚至,撒该对比了整个的以色列民,他们因为撒该的工作而轻视和排斥他,认为税吏和妓女都是不能进神国的罪人,他们认为他们乃是配进神国的义人,但是“耶稣却不把自己交托给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约二24),反而主耶稣对撒该说“我今天必要住在你家里”。
愿主耶稣在我们每一个人里面成为我们的拯救、力量和喜乐。

回应诗歌:《40 我来就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