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路22:7-38
一、引言
今年年初刚出版的一本英文书,书名叫《与主一同坐席》(Meals with Jesus),这是一本365日家庭灵修书,以与主耶稣一同坐席为主题,以《路加福音》为材料。《路加福音》中多次出现吃喝或筵席的场景,比如:耶稣在利未家与税吏和罪人一同坐席(路5:29-32);耶稣到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去坐席(路7:36-50); 耶稣在另一个法利赛人家坐席(路11:37-52);耶稣到一个法利赛的首领家去吃饭并讲解筵席的比喻(路14:1-24);耶稣与门徒一同吃逾越节的筵席并设立圣餐(22:14-23);复活的耶稣与两个门徒一同坐席(24:30-35)。
无论对于犹太人还是对于希腊罗马人,筵席都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其实对于中国人也是如此。筵席通常包含吃和喝,吃喝之前都有祝谢;中间会有娱乐,在希腊罗马的文化中,他们会有哲学谈话,如柏拉图的《会饮篇》;类似地,在犹太传统中,餐桌上会有律法的教导,耶稣也常常借着坐席教导人。筵席也是社会阶层的一个标记。与一个人一同坐席,表明愿意与他交往、与他团契。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经文22:7-38比较长,涉及的主题很多。我想选取“筵席”这个主题来与大家分享,其中涉及逾越节的筵席、主的筵席(晚餐)、天国的筵席,以及主耶稣在逾越节的筵席即最后的晚餐上对门徒的教诲。
二、逾越节的筵席与主的晚餐
逾越节是犹太人最重要的节日,它纪念以色列人蒙上帝的拯救,脱离埃及人的奴役。《出埃及记》12章记载,逾越节是耶和华的逾越节,它是上帝亲自设立的。耶和华晓谕摩西和亚伦,以色列人要在正月(亚笔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宰杀羊羔,各家要取点羊羔的血,涂在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当夜(十五日)要吃羊羔的肉,与无酵饼和苦菜同吃。那夜,耶和华让天使击杀埃及人头生的,天使见到门上有血为记号的以色列家,便越过去。埃及的长子被击杀之后,法老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从此以后,以色列人每年在这一天,都要守逾越节。摩西在《申命记》16:1-8中重申了要守逾越节的命令,为了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起初,以色列人是在家里过逾越节。所罗门圣殿建成之后,耶路撒冷成了守逾越节的中心地点。以色列人每年逾越节都要来到耶路撒冷守节。到耶稣开始公开传道的时候,以色列人从各处来到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
耶稣虽为神的儿子,在世上却尽诸般的礼,遵守旧约的律法,耶稣预备与门徒一同过逾越节。逾越节期间,耶路撒冷人满为患,要找到一间过节的房子并不容易。但上帝早有安排。耶稣打发他最亲近的两位门徒彼得和约翰去预备逾越节的筵席。在此之前,犹大已经与祭司长和守殿官商议好,一找到机会就把耶稣交给他们。耶稣知道犹大要出卖他。若是犹大预先知道逾越节的安排,耶稣可能在逾越节晚餐上就会被捕。耶稣给彼得、约翰的指示不同寻常,既没有告诉联系人的名字,也没有告诉具体地点,而是说,他们进了城就会遇见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耶稣吩咐他们跟着他,到他所进的房子,在那所房子里,主人已经为他们预备好了过节用的客房。彼得和约翰遵照耶稣的吩咐,一切果然正如耶稣所说的那样发生。
逾越节的筵席已经预备妥当。时候到了,耶稣与使徒们一同坐席。之前,耶稣多次提到,他的时候还没有到。尽管犹太的宗教领袖们早就想要杀害耶稣,但由于耶稣的时候还没有到,他们一直不能得逞。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约13:1)耶稣与使徒们同吃的这个逾越节筵席,也被称为最后的晚餐,或主的晚餐。一千五百年来逾越节所献的羔羊,所指向的正是耶稣,他是真正的神的羔羊。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一看到耶稣,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他就是逾越节的羔羊。逾越节的预表在耶稣的死上得到了应验。如保罗所言,“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5:7)逾越节的意义在圣餐中得到了应验,逾越节已经被圣餐所替代。最后的晚餐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出埃及时,许多头生的死了;如今,上帝的独生长子要去牺牲,并赐予多人生命。出埃及时,因着羔羊的血,上帝的审判越过以色列头生的,现在,因上帝独生子耶稣所流的血,信他的人得以脱离罪和死。耶稣受难前与门徒一同坐席,吃逾越节的筵席,已经不仅仅是纪念以色列民族出埃及、蒙拯救。耶稣要在这最后的晚餐上,表明逾越节所指向的实质。
耶稣在逾越节的筵席上,对门徒们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22:15)他很快就要受害,被钉在十字架上,成为在逾越节被献上的真正羔羊。这时候,他渴望与门徒同吃逾越节的筵席。很多英文版本将“很愿意”翻译成“with desire I desire”,吕振中译本翻译为“非常切愿地”。这两种翻译看起来都有些啰嗦、重复,但是却将原文中极其强烈的情感和愿望表达了出来。耶稣为什么如此想要和门徒吃这逾越节的筵席?这里面包含多重原因。第一,耶稣马上就要离开门徒去受难了。他在离开他们之前,渴望与他们一同坐席,彼此相交。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在离别之前,通常都会举行送别的筵席。这里不同的是,门徒们并不清楚耶稣就要离开他们去受难,这筵席也不是门徒们为耶稣摆设的,而是耶稣为门徒们摆设的。第二,耶稣想要借着逾越节的筵席,告诉他们逾越节真正的意义,虽然他们当时还不能完全明白。逾越节所指向的实质已经到来,他要成为逾越节的羔羊,成就父神的旨意。第三,耶稣知道门徒们的状况,也知道他们将会遇见什么,他在最后的晚餐上,留下了他的临终遗言,带给他们安慰和盼望,同时预备他们将要面对的挑战。这些教诲,使徒约翰有长篇的记录(约13-17章),路加在这里只记录了三点。
三、圣餐的意义
在上一次的圣餐聚会中,晓峰牧师专门分享了圣餐的主题。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参加。鉴于圣餐的重要性,加上目前大家对于圣餐的普通忽视,我认为还有必要在主日讲道中再次分享圣餐的意义。圣餐的意义有很多个方面,下面简单我从四个方面来分享。
1.纪念
耶稣设立圣餐的时候,借着饼和杯,这两样可见的事物,来代表他的身体和他的血。他清楚地表明,圣餐的首要意义在于纪念:“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路22:19)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1:24-25中更完整地表达了这一点。当我们吃这饼的时候,是在吃主的身体,表明主的身体为我们舍了;当我们喝这杯的时候,是在喝主的血,表明主的宝血为我们流了。主设立这圣餐,就是为了让我们纪念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他以自己的血与我们立了新约。保罗说:“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只等到他来。”(林前11:26)过去,以色列人吃逾越节的筵席,是为了纪念上帝带领他们出埃及,如今,我们吃主的筵席(圣餐),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死,因为他的死成了我们的拯救。耶稣之所以设立圣餐,让我们纪念他,因为他知道我们是健忘的,需要不断地被提醒,不断地回到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上,这就是福音的核心。无论我们在今世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要忘记,基督已经为我们死了,上帝的爱在这里已经向我们显明了。基督的死是上帝赐给我们极大的恩典,是上帝爱我们的明证。这纪念,也是一种庆贺和见证。我们举行圣餐的时候,就是在见证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福音。
2.感恩
圣餐礼又被称为感恩礼(Eucharist),Eucharist这个词就是源于希腊文eucharisteo,意思是“献上感恩”。早期教父们视圣餐为感恩和赞美的祭。改教家加尔文说,人得了礼物应该报以感谢。霍顿在《加尔文的人生智慧》中引述一位学者的话说:“恩典和感恩的主题是加尔文全部神学的中心,而圣餐不过是这一主题的仪式性展现。”上帝将他的独生儿子耶稣赐给我们,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我们领受了上帝极大的恩典,理所当然的回应应当是感恩。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22:17),拿起饼来,也祝谢了(22:19)。我们来到主的桌前,领受饼和杯,表达对主的感恩,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过感恩的生活,凡事谢恩。在领受圣餐的时候,我们应该省察自己,我们是常常谢恩,还是常常抱怨。
3.相交
圣餐礼的另一个名字是Holy Communion,直译出来就是“神圣相交礼”。这相交或联合,包含了与主耶稣的联合和与弟兄姊妹的联合。一同坐席的情景就让人想起团契或相交。一同坐席不仅仅是与同席的人一同分享食物,也是与他们生命彼此相交。耶稣在受难之前,热切地盼望与门徒彼此相交。他所设立的圣餐,不仅是蒙恩的管道,也成了与主相交或联合的途径。借着圣灵的工作,基督真实地临在与圣餐之中,至于如何临在,这是个奥秘,我们无法完全明白。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6:56)我们借着领受圣餐,连于基督,住在基督里,享受与基督的同在。
我们与基督联合,同时也与基督的身体联合。我们领受圣餐,是一同领受。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特别强调我们是同领:“我们所祝福的杯,其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掰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林前10:16)保罗接着说:“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林前10:17)因此,身上的肢体不应当分门别类,而应当彼此合一,彼此相爱。我们不可像哥林多教会一样,一边与基督联合,一边却与弟兄纷争。
4.盼望
路加在记载最后晚餐的这一段经文中,多次提到了神国的到来。耶稣在设立圣餐的时候说:“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国里。……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到神的国来到。”(路22:16,18)耶稣在此告诉门徒,他将要受难,离开他们,然而复活升天,将来他要再来。那时候,他们要在天上与主一同坐席:“我将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路22:29-30)马太(太26:29)、马可(14:25)、保罗(林前11:26)都谈到了基督再来时神国的完全成就。耶稣离世之前,把将来的盼望指示给门徒,告诉他们,他要再来,神的国终将成就。他们将赴天国的筵席,在天上永远与主同在,与他一同掌权,同享他的荣耀。我们举行圣餐,是表明我们在盼望将来天上的筵席。今天我们吃主的筵席,是在预尝天上的筵席。
主的晚餐指向了天上的筵席。这筵席,先知以赛亚曾经预言过:“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摆设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摆设筵席。他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赛25:6-8) 耶稣再来的时候,这预言终于得到应验。他要召集天下各方、各族属他的百姓,同赴羔羊的婚筵。“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19:9)那时候,我们要与主面对面,享受他荣耀的同在。神要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苦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五、主在最后晚餐上的教导
耶稣设立圣餐的意义,门徒们当时并没有完全明白。在最后的晚餐上,卖主的犹大也在场。他听了耶稣在设立圣餐时说的话,包括耶稣预言自己将被卖以及卖主之人的结局,依然定意为了钱财而出卖耶稣。而其他门徒还在争谁为大。耶稣离世之前,一面设立圣餐,一面教训门徒,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预备他们去面对将要遇见的挑战。
1.神国里谁为大
门徒争论谁为大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一次,十二使徒在去迦百农的路上,就在争论谁为大。耶稣对他们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9:35)还有一次,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和约翰求耶稣在神国里让他们坐在他的左边和右边。其他十个门徒一听非常愤怒,心想,你们一个坐在左边,一个坐在右边,凭什么?那我坐在哪里?他们都想要坐在高位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世人都是这么想的。然而,耶稣却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2-45)耶稣是神的儿子,天国的君王,他是为首的,却作了众人的仆人,甚至为众人舍命。这个问题耶稣早已经讲得非常明白,但门徒们还是不能领受,所以在最后的晚餐上又一次争论起来。耶稣再次教训他们,不可像外邦人那样看待大小。耶稣自己在他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
我在信主之前,见过一群基督徒,他们的见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在二十二年前。1999年10月份,我在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了国际校园团契(InterVarsity)的感恩节野营。那时候我还没有信主。参加野营的有一百多人,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吃完饭,每次洗碗都是大家自愿。团契主席伊恩(Iain)是这次野营的总负责人。大部分时候他都非常忙。可是,一旦有空,他就自愿举手,与大家一起洗碗。野营结束之前要清理营地,清洗厕所。参加营会中一位年长的弟兄,是个舞蹈老师,清洗厕所的时候,他也自愿举手,与年轻人一起去洗厕所。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大的服侍小的,什么是为首的必作众人的仆人。
门徒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跟随耶稣,走十架的道路,将来在神的国里,才能与主一同坐席,同掌王权。
2.撒旦的攻击
耶稣之前刚刚应许门徒,他们将在神的国里与主一同坐席,一同坐在宝座上执掌王权。这是何等荣耀的场景。我想,撒旦听到这话,马上受不了了。他向十二使徒的代表,他们中间的领袖彼得发起了攻击。耶稣满怀关切地说:“西门,西门!撒旦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22:31)我们必须意识到,属灵争战是真实的,撒旦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有能力的。在圣经中,撒旦被称为“世界的王”(约16:11),这世界卧在那恶者的权下;撒旦也被称为“世界的神”(林后4:4),“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弗2:2)。它好像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四处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因此,我们应当谨守、警醒,免得入了迷惑,中了魔鬼的诡计。但我们同时应该认识到,魔鬼的试探是在神许可的范围,就像在《约伯记》1-2章中所描述的那样。没有神的允许,无论魔鬼多么猖狂,我们一根头发也不会掉下。
魔鬼的试探首先冲着十二使徒中为首的彼得来。从天性来说,彼得应当是最勇敢的。彼得跟随主的心志也非常的坚定。当耶稣预言他要跌倒的时候,彼得难以相信,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彼得是真诚的,但他不知道,他将面临的,是黑暗势力的压制,是撒旦的攻击。撒旦的攻击意在摧毁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不认基督为主。耶稣被捕之后,彼得心里充满了恐惧,如耶稣所说,三次不认主。
然而,这一切,我们的主早已知道。耶稣说:“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22:32)这是何等大的安慰!真信徒也会有软弱和失败时候,有时甚至到了不认主的地步。但是,主自己为了我们代求,使我们的信心虽被摇动,却不致消失。上帝借着基督的祷告,保守了我们的信心。真正属于祂的人,必不致失落。面对世上的艰难与试探,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彼得一样,心里惧怕到无法坚持的地步。我记得,2008年5.11我们在华杰大厦被冲击之后的那个主日,我坐地铁去大钟寺。一路上,我心里忐忑不安,不住地祷告,求主保守我面对可能再次出现的冲击时,不致因惧怕而跌倒。我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站立不住。最后,我们把跌倒的结果也交托给上帝。我对主说,倘若我承受不住,软弱跌倒,求你将我扶起,就像你曾将跌倒的彼得扶起一样,因为你是我的主。当我知道主永不会丢弃我的时候,我心里便有了平安。
3.进入充满敌意的世界
耶稣曾经差遣十二门徒去传福音,让他们不要带钱囊、口袋、食物和衣服。当时,他们没有缺乏(路9:1-6)。后来,他又差遣七十个人,让他们不要带钱囊、口袋和鞋,他们空手出去,有人接待,也没有缺乏(路10:1-12)。但如今,环境改变了。耶稣离世之后,他们会遇到世界的敌对,甚至逼迫。耶稣要他们出去做工的时候,要做好预备,用常识的方式获得供应和保护,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有刀的甚至要卖衣服买刀。关于耶稣为什么让门徒买刀,一直众说纷纭,十分难解。有的说买刀是为了防身用,有的说这里的刀是一种属灵象征……总之,我们很难找到特别满意的解释。不过,有一点却是明确的:耶稣不是让门徒买刀做武器,用暴力来争战。这一点在后来发生的事情中得到清楚的显明。当耶稣被捕的时候,看到门徒们拿刀去砍前来抓捕的人,就对他们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26:52)
路加在《使徒行传》中记载,在上帝国度拓展的过程中,门徒们一再遇到各种搅扰和攻击。耶稣自己被列在罪犯之中,跟随他的人也常常会被当作罪犯。今天,我们多少能体会到一点。过去这些年我被看在家中,我母亲总是问一个问题:你没有做坏事,他们为什么要看住你?他们为什么不去看坏人?如今,我们虽然没有犯罪,但我们若照着主的旨意去聚会,去传福音,去教养孩童,去行善,都可能被列在罪犯之中。这些年来,我们常常要面对危险,要做被抓的准备。每次这种可能性临近的时候,我心里都挺紧张,需要不住地祷告,并且跟自己的朋友和属灵长辈分享,请他们代祷。遇到压力,请人代祷是好的。然而,我发现,我常常不由自主把可能临到我的试炼当作非常的事。 那曾经跌倒后来被主扶起的彼得,果真去坚固其他的弟兄。他对试炼中的弟兄姊妹说:“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前4:12-13)读到这节经文,我心里非常羞愧。我知道自己还是喜欢安逸,不愿主动为主受苦。愿主怜悯我们,赐给我们甘愿为他受苦的心。
四、结语
在结束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特别强调两点的应用。
第一点,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圣餐。在过去这些年,由于我们在主日无法聚集在一起,圣餐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今,我们每月举行一次圣餐,弟兄姊妹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不来领圣餐。有时,我们感到太累了,就不去了;有时,我们在其他安排与圣餐之间,选择了其他安排;有时,我们因为恐惧,担心聚会受到冲击而不去。主是何等切望我们去领圣餐,与他相交,使我们的信心得坚固。主耶稣亲自设立圣餐,是为了我们生命的需要,也命令我们“应当如此行”。可见,守圣餐并不是凭感动,而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忽视圣餐,不纪念主的死,是轻忽上帝的恩典,也是一种忘恩负义。我们错失了主为我们预备的蒙恩之道,失去借着领受饼和杯与主联合、与肢体相交的机会,也会在对将来的盼望上更加模糊不清。
第二点,我们需要更清楚意识到,在最后的晚餐和天上的盛筵之间,充满了各种艰难。跟随主的道路,是一条十字架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难免软弱,甚至跌倒,然而,主必不撇弃我们。主也教导我们,要彼此坚固。求主让我们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一面仰望他的恩典,依靠他的大能大力,胜过仇敌一切的攻击,一面彼此搀扶,同走天路,共赴天上的美筵,与主一同坐席,直到永远。
回应诗歌:39首 爱筵我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