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2021年10月31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经文:路23:1~25节

路25:1 众人都起来,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2 就告他说:“我们见这人诱惑国民,禁止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3 彼拉多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4 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5 但他们越发极力地说:“他煽惑百姓,在犹太遍地传道,从加利利起,直到这里了。”
6 彼拉多一听见,就问:“这人是加利利人吗?”7 既晓得耶稣属希律所管,就把他送到希律那里去。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8 希律看见耶稣,就很欢喜;因为听见过他的事,久已想要见他,并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迹,9 于是问他许多的话,耶稣却一言不答。10 祭司长和文士都站着,极力地告他。11 希律和他的兵丁就藐视耶稣,戏弄他,给他穿上华丽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里去。12 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
13 彼拉多传齐了祭司长和官府并百姓,14 就对他们说:“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他是诱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将你们告他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他,并没有查出他什么罪来;15 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来。可见他没有做什么该死的事。16 故此,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有古卷加: 17 每逢这节期,巡抚必须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 18 众人却一齐喊着说:“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给我们!”19 这巴拉巴是因在城里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20 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就又劝解他们。21 无奈他们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22 彼拉多第三次对他们说:“为什么呢?这人做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他什么该死的罪来。所以,我要责打他,把他释放了。”23 他们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24 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25 把他们所求的那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释放了,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行。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上一周我们分享了主耶稣被捕,在祭司长和公会面前受审,以及彼得三次不认主。这些事都发生在周五的凌晨直到天亮时分。

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发生在周五的上午。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是纷纷扰扰的,主耶稣在这短短的一上午如同羔羊,默默地被带到不同的场景中和不同的人面前。这些人包括祭司长和文士,包括罗马的巡抚彼拉多,还包括加利利的分封王希律,以及狂热的以色列百姓。

这些人看待耶稣各有不同的眼光,但是他们最终都一致同意或者说一致促成了耶稣被钉十字架。他们同意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他们都并非因为耶稣有罪而同意钉他十字架。而所有人一致同意把一个无罪的人钉在十字架上,就显出了他们自己是罪恶的。而这罪恶不仅是在这些人身上,更可以说是在人性里面。

这个上午发生的这些事,出场的所有人,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的众生相,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幽暗。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主耶稣究竟是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且为何走上十字架,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基督竟愿为如此的罪人而死,这是何等大的恩典,是何等大的爱。

「祷告」

今天我们的分享分为五个部分,在前四部分里我们将看到不同的人面对耶稣的不同心态,但这一切的心态背后其实都是人的罪性。最后我们再来思想主耶稣是如何面对这一切的控告和那些控告他的人。

一、祭司长和文士

首先,让我们来看祭司长和文士。在上次分享的经文中,我们看到祭司长质问耶稣的问题是“你是基督吗?”——“你若是基督,就告诉我们。”(路22:67)。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圣经预言的问题,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最终祭司长认为耶稣足够被定罪的理由也是因为耶稣承认自己就是神的儿子。祭司长当时反应强烈,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描述祭司长当时的反应是“撕开衣服”,显得义愤填膺。而这反应好像是为了信仰,是为了捍卫神的荣耀。他当时指责耶稣什么呢?他当时气急败坏的指责耶稣说“你说僭妄的话了”。意思是你亵渎上帝啦!同时他还说“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意思是这一条足够给他定罪了。

但是,从我们今天分享的经文看,祭司长和文士在彼拉多面前却没有控告耶稣亵渎上帝这一信仰的罪名,而是控告他“禁止纳税给凯撒,并且企图称王”这一政治的罪名。虽然祭司长也在彼拉多面前控告耶稣自称基督,但他们明显是歪曲主耶稣对基督真正意义的诠释。他们明知道耶稣没有招兵买马,没有积草屯粮,没有任何造反的行动,甚至耶稣恰恰是因为不肯作地上的王才被出卖和抛弃,他们却故意说谎,诬陷耶稣有政治的企图。

在此我们就清楚的看见了祭司长和文士们的虚伪,看到他们是假装敬虔,是假装对真理和上帝热心,但其实他们唯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这一段的平行经文里,圣经藉着彼拉多告诉我们,祭司长和文士控告耶稣的动机其实是出于嫉妒,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群众的拥护,从而失去他们的名誉、地位和权势。而当他们感到那些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不惜进行虚伪的表演,不惜歪曲事实,不惜诬告义人,这就是祭司长和文士的丑陋本相。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思想,祭司长和文士的表现是否稀奇呢?今天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祭司长和文士其实就好比今天的宗教界人士,或者那些要作世人精神导师的人。这样的人本来应当爱真理胜过爱一切,本来应当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却有很多这类的假师傅和假先知其实不过是把信仰当作得利的门道,他们伪装高尚,故作高深,其实心里充满私欲。这样的私欲存在于古人的心里,也存在于今天的人性里。如果今天有自称先知,要引导他人认识真理的人,却为了利益故意说谎,颠倒是非,那他们其实就和当初的祭司长和文士一样,这样的人其实也在把基督钉十字架的罪上有份了。

二、彼拉多

其次,我们再来看彼拉多。圣经对于彼拉多的描写很多,无论是他的言行,还是他的心态,都有很多细致的描述。根据圣经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彼拉多并不愿意定耶稣的罪。他在这一段经文中至少三次宣告耶稣无罪,第一次是第4节【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第二次是13~15节【13 彼拉多传齐了祭司长和官府并百姓,14 就对他们说:“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他是诱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将你们告他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他,并没有查出他什么罪来;15 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来。可见他没有做什么该死的事。】第三次是第22节【彼拉多第三次对他们说:“为什么呢?这人做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他什么该死的罪来。】为什么圣经这么反复细致的记录彼拉多的话呢?其实这些都不是随便放在圣经里的,而是上帝特意要藉着彼拉多的话向世人宣告:耶稣是没有罪的,他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罪被众人恨恶。

此外,这一段圣经也让我们看到彼拉多极力的想要为耶稣开脱,他两次向犹太人建议把耶稣鞭打一顿就放了算了。我们可以猜想彼拉多如此建议是出于政治家的算计,因为他不愿意为不相干的人承担流人血的责任,但我们也可以猜想彼拉多这么做是因为他还没有彻底的良心泯灭。也许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所以他才极力的帮助耶稣开脱。无论彼拉多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但是当犹太人威胁他说“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 。(约19:12)”时,他又表现如何呢?他最终还是屈服了。23节说【(犹太人)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我们也可以说其实这里不是犹太人的声音得了胜,而是彼拉多的自私胜过了他的良心,是他的算计胜过了心中的道义。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所谓罪人并不是毫无良知,而是在考验的时刻不能胜过自私,不能随从良知,不能选择义,这就是罪了。马太福音27章又记载【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太27:24)】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一个人推卸责任的极致表现了。也许这一举动可以让彼拉多逃避凯撒的追究,也许这一举动可以在历史学家笔下为他挽回一点声誉。但是在上帝面前,这样的举动却不能证明他的无辜,反而显出人的自欺。无论彼拉多内心多么挣扎,最终他和祭司长一样,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权势,选择了杀害一位无辜者,而上帝也必因此追讨他的罪。彼拉多的名字被写在使徒信经当中,作为杀害耶稣的凶手流传于世,可谓罪人的标本,也是上帝审判的鉴戒。

彼拉多式的人物在今天可以说比比皆是,一切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甚至一个编外的保安,当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和利益而不惜屈枉正直,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参与欺压弱势者和逼迫无辜者时,那他们就和彼拉多没有区别。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见过的真正穷凶极恶的人不多,但是像彼拉多这样无奈行恶,自以为还算好人的人却是不少。我们要知道:这样的人无论他们如何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无论他们如何洗手表明无辜,他们只要最终屈服于不义,哪怕只是扮演一个小角色,那他们就和彼拉多一样,就是在杀害耶稣的罪上有份了。

三、希律

第三,我们再看加利利的分封王希律。这个希律是圣经记载的那个因为耶稣降生而杀害婴孩的大希律的儿子。按说这个希律也是个政治人物,但是他却缺乏政治家的头脑。他为了娶自己兄弟的妻子,也是他的侄女,不惜休了自己的原配以致引发战争。当施洗约翰指出他的罪来,他没有立刻发怒,后来却因为酒后的戏言杀害了约翰。可以说这个人没有原则,没有智慧,而是完全被情欲所控制。

当耶稣被带到他的面前,他看待耶稣也不是从政治的角度,而是出于猎奇的心理。圣经说他看见耶稣就很欢喜,但却是为了指望耶稣行一件神迹,对他来说就好像变一个戏法儿,供他娱乐。而当耶稣面对他一言不发时,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个人是否被冤屈,甚至因此被杀害。他仍然以游戏的心态,残忍的戏弄耶稣,一个人受苦甚至死亡在他不过是娱乐节目。

所以希律称不上政治人物的代表,但却可看为一切被情欲控制之人的代表。这样的人心中没有天理,没有正义,没有怜悯,没有敬畏,只有情欲。而这样的人在世上也并非罕见,凡是被情欲深深捆绑不能自拔的人,凡是藐视上帝视真理如同儿戏的人,凡是无视他人苦难只求满足邪情私欲的人,就是如同希律一样的人,这样的人也都在杀害耶稣的罪上有份了。

四、群众

最后我们再来看群众对耶稣的态度。这里的群众是和祭司长以及公会议员等权贵阶层相对,是属于社会的底层,是贫穷、受压迫的一方。平时他们和祭司阶层可能没有什么相通,甚至还饱受权贵的欺凌。而耶稣在他们中间时却没有亏负过他们,没有占过他们的便宜,反而医治他们,怜悯他们,接纳他们。但他们此时却和犹太权贵站在一起极力喊着“钉他十字架”。

那么亲爱的弟兄姊妹,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个中道理也不难理解,答案就是:因为它们并不想要神的义,而是要立自己的义。他们并不想要永远的拯救,而只要立刻的拯救;他们不想对付自己的罪,而只想翻身做主人,哪怕流血千里,伏尸百万,哪怕自己成为新的压迫者也在所不惜。所以群众选择巴拉巴并不奇怪,因为巴拉巴不是一般抢劫犯,而是起义者。按圣经的说法他是“作乱杀人”的,但在人的眼中呢?他是革命家,是民族英雄。这样的英雄本来就是他们盼望的,耶稣令他们失望之处也正在于他不肯成为这样的民族英雄。所以犹太人选择巴拉巴不是偶然的,不是一时糊涂,而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自义,是他们誓死坚持的拯救之道,却不是耶稣带来的拯救之道。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其实不必对犹太群众的选择吃惊和愤慨,因为今天人性很可能仍然如此选择。如果今天我们再次面对社会的动荡和压迫,我们会如何选择呢?我们真的会选择基督而不会选择希特勒,或者选择孙中山和毛泽东吗?

受压迫者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人总想对付别人的恶却不想对付自己的罪,总想用自己的方法却不想顺服神,也是根深蒂固的。而当人以为正义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无辜,可以以无罪为有罪时,那他们就已经失去神的义,而成为向耶稣呼喊“钉他十字架”的暴徒了。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祭司长、文士、彼拉多、希律和群众就好像全人类的代表,他们包括了权贵阶层,也包括被压迫的阶层,他们有人竭力维护既得利益,也有人追求改变现状,他们有的精明,有的愚蠢,有的自私,有的随从情欲。他们彼此差别很大,甚至有矛盾摩擦,但他们共同把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所以谁是无辜的呢?谁是没有罪的呢?岂不是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吗?而主耶稣却正是为这些钉他十字架的罪人而来,为解决他们的罪而来。有罪的虽然极力要钉无罪的十字架,无罪的却甘愿付上生命拯救一切有罪的,就是钉他十字架的人,这就是神的爱了。

五、耶稣

最后我们再来看主耶稣面对一切控告和控告他的人如何反应。当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马太,马可和路加福音都记载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然后他就再没有回答任何的问题。路加福音没有记载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再说什么话,马太福音明确说主耶稣“什么都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而在希律的面前,路加福音也告诉我们“耶稣却一言不答”。

主耶稣面对控告的沉默说明什么呢?第一,这显出神的智慧。上一次分享主耶稣在祭司长面前受审时,他曾说:“我若告诉你们,你们也不信;我若问你们,你们也不回答。(路22:67-68)”所以当人硬着心抵挡真理和真相时,多说不仅无用,还让辩解的一方显得软弱,反而沉默更彰显力量和令人稀奇,这就是神的智慧了;其次,沉默说明主的心并不慌张。话多往往是人紧张的表现,主的沉默说明他内心坚定。被围攻的场景并不使主惊奇,他也知道前面等待他的是什么,并且他的软弱已经在客西马尼藉着恳切的祷告对付了,所以此刻他才能平静的面对四围的咆哮。第三,沉默也说明主的心里没有仇恨和愤怒。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好人要被坏人杀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喊口号或者发出咒诅,来发泄他们的愤懑,或者表达对坏人的鄙视。但是主耶稣却沉默不言,也没有任何举动去羞辱那些逼迫他的人。这就表明基督对罪人没有愤怒,却有怜悯和宽容。正如约12:47节所说【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甚至他在十字架上仍然为他们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思想今天的这一段经文时,愿我们可以看出罪的普遍和真实,愿我们知道罪人都在基督的死上有份,而基督的死也正是为了解决人的罪。我们若看到罪的丑陋不堪,愿我们更看到神的慈爱和恩典。

我们作为主的门徒在世上也免不了被逼迫控告,愿我们面对不义的审判时能够如同主一样,有智慧,信心坚定,没有愤怒,满有怜悯。

回应诗歌:165首《十架下我低头静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