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23:44】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路23:45】 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路23:46】 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23:47】 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神说,这真是个义人。【路23:48】 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这所成的事,都捶着胸回去了。【路23:49】 还有一切与耶稣熟识的人,和从加利利跟着他来的妇女们,都远远地站着,看这些事。
【路23:50】 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路23:51】 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他本是犹太亚利马太城里素常盼望神国的人。【路23:52】 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路23:53】 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路23:54】 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路23:55】 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他的身体怎样安放。【路23:56】 她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
前言:
从逾越节的晚餐到现在主耶稣断气埋葬,大约过了一天的时间。期间主经历了客西马尼园的争战,被犹大出卖,在大祭司家被殴打戏弄,被送到彼拉多和希律面前,被鞭打,背十字架到耶路撒冷城外的髑髅地,被钉在十字架上,被讥诮。祂甘愿经历忍受这一切苦难,藉此成就了拯救。
本段经文就是对耶稣断气和埋葬的记载,路加主要侧重在耶稣作为人子的顺服以及祂的死对周围人的影响。
耶稣十字架的受难,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这更是一个震动寰宇的永恒事件。因为耶稣是带着祂的血,进入了天堂(来九24),成就了对罪人永远的拯救。但世人因为心被蒙蔽,并不觉得耶稣的死有多么重要和特别;在很多人看来,耶稣的死只是几千年人类历史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事,哪怕人们已经看见今日有各国各方各族各民的人都信从耶稣,也并不觉得这跟耶稣的死有多大关系。在世人眼中,耶稣的死与那两个被钉十字架强盗的死并无不同。哪怕耶稣是被屈枉而死,这样的人历史上人也不少。耶稣的死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我们就从这段经文所记录的奇异天象,耶稣所说的话及众人的反应来思想。
“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
三卷对观福音书都提到了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遍地都黑暗了”的奇异天象。路加的记录更细节化一点,还说到“日头变黑了”。就像先知所预言的那样“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八9)。黑暗发生在午正到申初,午正是中午十二点钟,申初是下午三点左右,这原本应当是一天中最明亮的时段,但现在却被粘滞一般的黑暗所淹没。// 有人说这是日食,但逾越节是月圆之日,所以这里的黑暗不可能是一般的天文现象。
这景象应当令人惊恐不已,人们应当意识到发生了某些他们不明白的大事。而对于在场的及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来讲,不知道他们是否想到了当年上帝在埃及降下十灾最后击杀长子的刑罚之前的黑暗之灾?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今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奇事,与当日行在埃及人身上的灾祸何其相似?更进一步,如果他们还能记得上帝在埃及的黑暗中曾为他们保留了一盏亮光,他们是否会思想今日的光在哪里呢?
事实上,他们今日所看见的黑暗,超过埃及当年的十灾之黑暗,因为今日人们被撒旦利用到一个程度竟然要伸手杀死神的儿子!神竟然也允许这样可怕、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至高至圣至荣的创造之主,拯救之主,竟然以最羞辱的方式被钉在十字架上!受罪人的苦待和讥诮。虽然从犹太公会,到众人,到希律和彼拉多等官员,甚至要被处死的强盗,都找不出祂有什么罪,但是他们却都在钉祂十字架这件事上一同出力。这是整个人类的至暗时刻,他们所推动发生,他们所目睹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罪恶。这一刻也是上帝对罪震怒和审判的可怕显明。但让人应当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上帝可怕的震怒和审判,不是临到伸手杀害耶稣的罪人身上,反而是落在为拯救而来的耶稣身上。当然我们知道这却正是对罪人所犯罪恶的审判。如先知以赛亚所说“耶和华使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赛五十三6)。
这一刻,如主耶稣所说“黑暗掌权了”(路二十二53)。// 笼罩在耶稣身上的黑暗就是我们的黑暗,这黑暗就是罪和死亡的阴影。这一刻罪人生命中最为悲哀的真实被预示出来,原来我们都是瞎眼赤身的;施加在耶稣身上的,原本是应当施加在我们身上的,祂替我们承受了我们应当承受的。因此,不是黑暗在耶稣身上掌权了,这世界的王在祂里面毫无所有(约十四30),而是上帝允许撒旦藉着人犯罪所行的恶都落在耶稣的身上,使耶稣承担了罪的可怕羞辱和痛苦,祂承担了罪和死亡的黑暗。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赛五十三4-6)。
“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
但这也正是基督得胜的时刻,因为就在耶稣断气的那一刻,圣殿里的幔子忽然裂为两半。马太马可记载“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二十七50-51,可十五37-38)。// 使徒约翰相应的记载是“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约十九30)。
这裂为两半的幔子是圣殿中至圣所和外界的隔断,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这幔子高达18米,厚约10厘米,照旧约律法的要求应当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所织,并用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出三十六35),重量可能达几十公斤重,极为结实。
而至圣所是圣殿的中心,里面有约柜,象征神的临在,是人朝见神的地方,在旧约传统中这是最为神圣,也是最为可怕的地方。因此,在至圣所与圣所之间有这层厚重的幔子作为隔断。照着律法只有大祭司可以带着牛羊的血每年进去一次,为自己和百姓在礼仪的层面上赎罪,其余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免得被击杀。如希伯来书所说的“头一层叫做圣所…第二幔子之后又有一层帐幕,叫作至圣所…头一层帐幕仍存的时候,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来九8)。
因此,幔子裂开的异象,对圣殿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应当引起圣殿人员的惊慌和思想。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无异于是将圣殿拆毁了,因为圣殿核心至圣所的幔子裂开就意味着进入至圣所的隔断已经被除去,进入至圣所的道路已经向所有人敞开了。
就是希伯来书所说的“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九11-12),又说“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来十20)。神与人之间因人的罪而断开的通路,如今借着耶稣的死给开通了,耶稣就是那条道路。从此,人到上帝面前来,不再需要照着旧约律法所规定的献祭方式,而是借着耶稣,就可以随时到上帝的施恩座前寻求恩典和帮助。
主自己也曾说过“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二19),使徒约翰为此解释说“但耶稣这话,是以祂的身体为殿,所以到祂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祂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约二21-22)。但那编造罪名控告他的人却说的“我们听见他说,我要拆毁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内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可十四58)。诬告之人所说的话,如果从属灵的角度来解读,某个程度上是真实的;当然,如果他们能有这样的灵性,也就不会起来作假见证告耶稣了;就像彼拉多,如果他真相信耶稣是犹太人的王,他就不会在十字架上放那个写着“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十九19)的牌子了。基督取代了圣殿,人在祂里面就可以觐见神,认识父,在祂里面与神相交。正如主所说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约十四6-7)。使徒保罗也说“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弗二13)。
因此,幔子的裂开首要意义是象征基督救赎的成功,祂已经打通了神人之间的隔绝。同时祂也拆毁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隔断的墙(弗二14)。普世拯救和敬拜的时代开始了,像保罗所说“在此,并不分希利尼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西三11)。神将要从各方,各国,各族,各民中召了人来在基督里事奉祂(但七14)。// 彼拉多所写的那个牌子用希伯来、罗马、希腊三种文字写,及后面罗马百夫长的悔改和围观犹太人的捶胸可能都预示了这一点。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在耶稣断气,幔子裂开之前,路加还特别记载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大声喊着说的一句话“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我们对照看四卷福音书,就可以知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共说了七句话,马太记载了一句,路加记载三句,约翰记载了三句。照着可能的次序分别是,第一句“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第二句“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二十三43),第三句“母亲,看,你的儿子”(约十九26),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7),第四句“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二十七46,可十五34),第五句“我渴了”(约十九28),第六句“成了”(约十九30),第七句“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是路加特有的记录。// 马太马可用“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这句话来作为基督的临终之言,为要强调“祂为人人尝了死味”(来二9),因为马太的主题是受苦的君王,马可是服侍人的仆人。约翰以“成了”作为耶稣临终之言,为要强调耶稣作为神子祂完美地成就了拯救的使命。而路加用这句话作为耶稣的临终之言,为要突出耶稣在祂完美人性中的顺服和信靠。
路加所记载的“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这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是对上帝完全顺服的表达,也是全然奉献和信心的交托。直到耶稣在地上生命的最后一刻,祂的事奉依然在继续,祂的身体即将迎来死亡,祂把灵魂也交在父神手中。无论哪里,哪怕是阴间,祂也乐意前往。// 这句话是对诗篇三十一篇的引用“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诗三十一5)。据说,犹太人在带领自己的孩子作睡前祷告的最后一句话常引用这节经文。我们夜晚能安然入睡,清早还能起来,皆因为我们的灵魂在祂手中。因此,我们就可以在各样的未知,艰难中靠着上帝从天上所赐的平安和保守来面对。其实,我们在地上的一生,所面对的所有事情,都需要以一种交托的信心来依靠上帝。我们只管照着上帝的心意去行事,至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是上帝的主权。但无论什么结果,都有上帝的美意。哪怕是面对了死亡,因为基督救赎的缘故,这不但是我们脱离今生劳苦的时刻到了,而且是要与主面对面的了。若是为主的缘故而被人夺去生命,那更是上帝所赐的荣耀。只要是在上帝的爱中,死亡就并不那么可怕。历史上,司提反在被犹太人拿石头打死的时候,就曾效法基督这时的祷告喊着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徒七59)。因此,不但基督死的时候是把自己的灵魂交在了父神的手中,我们所有属祂的人,因着祂,在死亡的时候灵魂也都交在了父的手中,如使徒保罗所说“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三3)。为此,使徒彼得劝勉说“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造化之主”(彼前四19)。
主耶稣说了这话,气就断了。我们需要留意到,耶稣此时的断气,非同寻常。十字架是一个持续几天逐渐致人死亡的过程,致死不是因为流血,而是因为窒息。有时行刑者为了让人加速死亡,会用棍棒打断其双腿,使之不能再借力呼吸。这一点从使徒约翰记录了罗马兵丁把左右两个强盗的腿都打断可以得到印证(约十九32)。“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祂已经死了,就不打断祂的腿”(约十九33)。耶稣竟然已经死了,这令行刑经验丰富的罗马士兵非常意外;包括彼拉多在听到有人来求耶稣身体时的反应,马可记载说“彼拉多诧异耶稣已经死了”(可十五44)。就是说,在当时这些人眼中,耶稣是在不应当死的时候死了。其实,照着福音书的记载,耶稣在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之后,随即气就断了。这不是一个自然生理性死亡过程,可以说,祂是主动断气的。耶稣身体的死亡是一个神迹奇事。所以,福音书作者在记录十架受难这个场景时,都用“气就断了”这个表达,可能就是为了更突出耶稣舍命的主动性。就像主耶稣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约十18)。
而主耶稣断气前所说的“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这句话,也印证了祂的生命不是被人取去的,乃是祂自己舍的。祂当然是被献在神祭坛上被杀的赎罪羔羊,但献祭者不是犹太人,不是罗马人,不是任何一个属血气的罪人,而是祂自己。基督既是祭物,又是祭司。祂被称为“圣洁、无邪恶、五玷污、远离罪人、高过诸天的大祭司”(来七26)。因为祂不是照着属肉体的条例所立的人间的祭司,祂乃是神照着无穷之生命的大能所立永活的大祭司(来七16),就如大卫在诗歌中所说的“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一一零4)。因此,祂就不像人间的祭司那样,带着牛羊的血为罪献祭(来七27),因为“凡祭司天天站着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来十11),这样不断重复地献祭,只是让人不断想起自己的罪来(来十3-4)。但基督只一次献上自己的身体,便成就了永远赎罪的事,因为祂乃是带着自己的血,进入了天上的至圣所,因此祂献上的是一次永远的赎罪祭(来十12)。
“这真是个义人”
祂被钉于十字架的时候,拯救了同钉的一个强盗;祂断气的时候,拯救了一个罗马的百夫长。那个强盗听见耶稣为人们的祷告后说“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路二十三41),这个罗马的百夫长看见这一切事就说“这真是个义人”。
马太相应的记载是“百夫长和一同看守耶稣的人,看见地震,并所经历的事,就极其害怕,说,这真是神的儿子了”(太二十七54),马可的记载是“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就说,这人真是神的儿子”(可十五39)。路加没有记录百夫长说“这真是神的儿子”这句话,但是路加记录了“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神说”。所以,这个百夫长所说的这真是个义人,并不是单指一个道德上的好人,或者法律意义上的无辜之人,这里的义是指与上帝的关系,因此“这真是一个义人”就是指,这个人在上帝面前是无罪的,虽然祂被列在罪犯中,被施以钉十字架的刑罚,但这是一个蒙上帝喜悦的人。// 彼得后来在圣殿里讲道时责备犹太人“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神却叫祂从死里复活了”(徒三14-15)。
这个罗马人从耶稣的死,看见了上帝的工作。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这个罗马的百夫长作为中层军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行刑者,他应当是看见过太多被钉十字架死亡的实例,他知道十字架死亡的过程。因此,他就能看到耶稣的断气是多么的不同寻常。一个人竟能说把灵魂交给神,就把灵魂交给神了,说断气就断气了,这是什么样的人呢?就像门徒们看到耶稣用一句话就让风浪平静了,他们就在惊奇和惧怕中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都听从他了!”(可四41)。可能,这个罗马百夫长,此刻心里有类似的想法,这人到底是谁?连自己的命都能掌管,连生命气息都听从祂!
耶稣受难的过程,在人看是祂的失败,是罪人的得胜,祂所遭遇的是不可控的,祂的生死是在别人手中的,比如,犹大的出卖,公会的抓捕,彼拉多的命令,兵丁的行刑,等等。但这些都是神“定意将祂压伤,使祂受痛苦,耶和华以祂为赎罪祭”(赛五十三10)的方式,这一切也藉着基督的顺服得以成就。祂若是不愿意,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能发生。其实,圣经有很多的线索让我们看见基督在自己受难中的“主动”这一点,比如对犹大的多次提醒,比如主面对来抓祂的人一开口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比如彼拉多以为他左右着耶稣的生死,但主耶稣却告诉彼拉多若不是上头给他的权柄他就无权下令,等等。包括祂在十字架上,祂仍掌握自己的生命。人们讥诮耶稣的时候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太二十七40),实际上耶稣若想要从十字架上下来,祂真能随时下来。这个罗马的百夫长借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话语和断气,及天地异象,却从这个过程中看出了这人不但是无罪的,而且祂不是被人钉在十字架上,而是自己走上十字架的;没有人能夺走祂的命,是祂自己舍的。这个百夫长认出了这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生命之主。
除了罗马的百夫长之外,聚集观看的多是犹太人,他们看见这一幕之后,“都捶着胸回去了”。围观之人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耶稣不那么友好的人,有仇恨耶稣的公会成员(包括犹大),有被鼓动喊着钉祂十字架的群众,有单纯来看热闹的人,有钉耶稣十字架的罗马兵丁们(包括彼拉多);另一类人是跟耶稣有着各种连结的人,有主的门徒(包括像约瑟、尼哥底母这样暗暗作门徒的),有爱祂的妇女们,有耶稣肉身的兄弟姊妹们,有对祂有好感的一些人。聚在这里的人们,很多真的不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看见了发生在宇宙间最可怕最重大的事件。但有很多人将要因他们所看见的而蒙恩,“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约十九37)。圣灵就在这些不明白,不友好,冷漠的心灵中工作,让他们因为看见耶稣的受难,心被刺痛。捶胸表达了这些人心里的悲伤或者懊悔,亦或恐惧。// 主耶稣所说的那个在圣殿里和法利赛人一同祷告的税吏就是“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十八13)。
“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
关于耶稣的埋葬,四卷福音书都记录了亚利马太的约瑟的义举。// 可能亚利马太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一个小镇,距离耶路撒冷西北约三十多公里的地方。
“有一个人名叫约瑟”
路加笔下对约瑟的描述有四点,一是个议士,二为人善良公义,三众人所谋所为,没有附从;四素常盼望神国。
这人是个议士,就是说他是犹太公会的成员。而犹太公会正是杀死耶稣的主要凶手,作为公会成员的法利赛人还是撒都该人大多都仇视耶稣。最终他们一起商议决定要杀死耶稣(约十一53)。路加在此提及约瑟的身份,首先是为要说明约瑟并未与公会的多数人同流合污;第二,也是在表明他去求耶稣的身体所付出的“代价”;第三,也说明神给他有这样的身份正是为这事所预备的。
约瑟为人善良公义,表明上帝在他身上的保守恩典。在罪人的世界里,善良公义和权势高位不太相容。首先,带着善良公义就很难走在这样的位置上,然后,即便在这位置上了,也很容易被排挤走,要想长久留在这个位置上,往往需要把善良公义抛弃掉。又善良公义,又身居高位,需要有从上帝来的格外恩典。虽然大多数公会成员不那么善良公义,但上帝为了自己名和工作的缘故,还保守其中的一些人忠诚于祂,就像主当年对以利亚所说的“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王上十九18)。
果然,在犹太公会商议决定要杀死耶稣的事情上,约瑟并未附从。圣经没有具体说他是怎样表达了不赞同,是众人发表意见的时候,他提出了反对意见,还是缄默不言,我们不知道。能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保持自己良知的独立,不人云亦云,不为了群体的接纳和相关地位待遇安全等利益而同流合污,是一件非常艰难又宝贵的事情。同侪压力,从小孩子到成年人,从来都是扭曲良知推动作恶犯罪非常有效的力量。因为,群体提供了一个人心理需求、价值承认、物质供应、安全氛围等各个方面的所需。若多数人作恶,也希望你加入进来的时候,你坚持良知的声音而不附从,通常意味着你要舍弃这一切。而且你要脱离这个群体的庇护和支持,在很多人看来你将成为这个群体的敌人。因此,不附从大多数人的恶,就要做好被这大多数排斥、驱逐、甚至是杀死的准备。
但因约瑟素常盼望神的国,而神也从未让等候祂的人羞愧(诗二十五3),“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二十五12);因此,虽然像约瑟和尼哥底母,“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约十九38),神却必定给他们信心突破的机会和恩典,让他们从暗暗的状态,转变为公开跟随的状态。
“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
这机会不是在耶稣活着的时候给的,反而是在耶稣死后给的。就是在耶稣断气之后,约瑟去向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约瑟此举无异于是把自己的社会地位、政治前途、个人生活都置之度外,交在上帝手中了。
马可的相关经文说“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可十五44)。放胆一词就表明,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犹太公会的成员去求耶稣的身体,是需要勇气的,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一件事。一方面,杀死耶稣本就不是彼拉多愿意,他是被犹太公会所胁迫的,心里原本就很不高兴;另一方面,照罗马的规矩,被钉十字架而死之人的尸首是要抛弃荒野的,被人取走不合乎规矩。约瑟犹太公会成员的身份,和他所提的不合理的要求,这两个因素加起来有很大可能会让他成为彼拉多怒气的发作对象。约瑟应该也想到了这层危机,他心里也有害怕,但他还是被圣灵感动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了。这表明,约瑟已经做好了为此付出代价的准备,做了可能耶稣的身体没有要到,反而被彼拉多羞辱谩骂驱赶出去的准备。约瑟也当然同时做了去面对被犹太公会的恨恶排斥,失去被人看重的职位和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准备。
此举就是把自己跟随耶稣的立场向公众所有人表明了。在耶稣活着的时候,很多人观望;在看见了耶稣的死之后,却有很多人为此而表明了他们对拿撒勒人耶稣的跟随。这就是跟从基督的道路,从持守良知,到不附从罪恶,到站出来求耶稣的身体,耶稣的死令一切隐藏的都摆放在明处。
// 最终去向彼拉多求耶稣身体的,不是门徒,而是一个公会的成员,这真的令人颇为感叹。上帝做事,出人意料。从古利奈人西门,到罗马的百夫长,到十字架上的强盗,到议士约瑟,我们看到,上帝在最后主受难、死亡的过程中,安排了很多人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的人物来追随祂。
“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
照马太的记载,约瑟求了耶稣的身体之后,“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太二十七60)。这是约瑟为自己所准备的坟墓。这坟墓在当时很是昂贵,能在耶路撒冷有一个凿出来的墓穴,是有地位和有钱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这正应验了先知对耶稣安葬的预言“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十三9)。只是,这财主不是一个远离耶稣的人,反而是一个蒙恩跟随耶稣的人。如马太所说“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太二十七57)。// 从某个角度来讲,约瑟此刻在埋葬耶稣的同时,也埋葬了自己。祂把祂的旧人和耶稣同钉十字架,一同埋葬。他不再怕犹太人,不再暗暗地作门徒了。
约翰福音记载,“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约十九39-40)。应该是约瑟一个人去见了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在接到耶稣的身体之后,尼哥底母一同来安葬。前面提到,被钉十字架而死的人是不能进入坟墓安葬的,照罗马法律,钉十字架而死的人是要曝尸荒野,被丢给野狗吞咬的。即使是犹太人的规矩,十字架上取下来的尸首只能和其他被弃之人合葬在一个公墓中。但耶稣的身体却一个犹太公会成员给取去,罗马官员竟然同意给,犹太公会其他人也没有别置一喙。总之,我们看到耶稣的身体被以极高的规格安放在一个“高档”坟墓中。基督的被安葬是基督受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众多的目击证人,罗马兵丁的枪刺和正式的安葬流程都清楚地表明耶稣的死是真实的。// 因此,祂的复活也是真实的。祂不是昏迷了,或者假死了,然后苏醒了,自己解开缠裹的麻布,自己挪开大石头,从坟墓离开了。
这就显出了上帝在耶稣受难这件事上的至高主权安排,人们可以讥诮辱骂殴打祂,可以将祂钉十字架,但“祂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约十九36),人们可以把祂列在罪犯当中,但祂却被安放在财主的坟墓里。上帝所划定的界限人一步不能跨过,上帝所立定的事情都完全应验了。
“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
从耶稣被钉十字架到祂安葬,这整个过程有一群人始终跟随,这群人就是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们。其中提到名字的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又有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并有撒罗米(可十五40)。这是一群深爱耶稣的姊妹们,她们对耶稣的感情要比门徒们更深。她们一直跟随耶稣从十字架到坟墓。
结语
主耶稣的死和埋葬过程,充满了上帝神奇和超然的作为。从祂的祷告,一名强盗悔改,遍地黑暗,祂大喊着断气,幔子裂为两半,罗马百夫长的归正,约瑟安葬耶稣在自己的坟墓里,姊妹们跟随观看等等,无一不令人思想良多。
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耶稣的死是上帝在人类历史乃至宇宙永恒中所行最大的神迹奇事,也是上帝救赎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上帝藉着耶稣的死胜过了死亡,藉着耶稣的死攻破了盘踞在人心里的罪恶权势,藉着耶稣的死融化罪人冰冷刚硬的心。耶稣的死正是上帝那比死亡还要坚强的爱的显明。
因此,耶稣的死不是祂的失败,而是祂的得胜;不是死亡胜过了祂,而是祂吞灭了死亡。因此十字架不是祂的羞辱,而是祂的荣耀。耶稣的死是祂甘心乐意顺服之死,祂在世上,在十字架上,到断气,所言所行尽蒙上帝的喜悦。基督的死是无罪之死,祂是圣洁无罪的神的羔羊,祂死不是为自己的罪,而是为了别人的罪,因此祂的死能救罪人脱离死亡。
回应诗歌:《39爱筵我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