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蒙天召的群体——2022年4月3日主日讲章/曾淼传道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很多年前,一位学习哲学、追求真理的年轻人因着专业的缘故接触到了基督教。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不止一位基督徒向他传过福音,但他一直不信。当他进入最高学府、在学术上再次与基督教相遇时,他发觉面对这个信仰如同隔雾看花,总是不能明白。后来在一次中美宗教哲学会议上,他向其中一位知名、又很热心交流的美国基督教学者请教,问在还不完全相信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获得一种贴近了解基督教的进路。那位美国学者回答说:最好的方式就是生活在一个敬拜上帝的群体里,你去看上帝在他们身上的工作。后来,这个年轻人就照着那位学者的建议,去到不同的基督徒群体当中,有教会,有学院。在这群人当中,他看到位分大的服侍位分小的,听到一些人生命完全改变的故事,也亲身经历到一种来自陌生人的陌生的爱……终于,他内心中层层怀疑的壁垒,一点一点消融了,直到某一刻他完全地投入了基督的怀抱。信主后,他将自己的所学投入到了基督教经典的出版事业中,以推动属灵阅读来服侍了那个世代。

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不禁赞叹那位美国学者的洞见和智慧。也许,他今生都没有机会知道,当年他在异国他乡对一个陌生年轻人说的一句话,后来在神的国度、以及那片土地上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这就是福音的大能!而这福音的大能,是藉着一群蒙恩得救、敬拜上帝的人彰显出来。那这个群体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与其他社会团体有什么分别呢?透过今天的这段经文,我们会再次来认识在耶路撒冷首先领受了圣灵浇灌、受洗归入耶稣基督名下的那一群人。

彼得和约翰在圣殿门口奉耶稣基督的名医好了生来瘸腿之人,这个神迹引发了他们作为使徒第一次单独遭遇逼迫。犹太掌权者恐吓他们,不准他们再奉耶稣的名讲论、教导,被两位使徒勇敢而坚定地拒绝。官府碍于群众舆论——因为百姓都为这个瘸了四十多年的人被医好而赞美上帝,最后无奈之下就把他们给释放了。哈利路亚!使徒们在突如其来的逼迫面前站立住了!可是,那些没在现场的弟兄姐妹,他们会作何反应呢?他们也会像这两位使徒一样勇敢吗?今天的这段经文,其实讲的就是教会作为一个整体面对第一次逼迫时的反应。当然,圣经在这里还没有直接用到教会这个词;教会这个词要到《使徒行传》的第五章才第一次出现。四章23节说: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

会友这个词在圣经中只出现过这一次,它的意思可能跟我们想的不太一样。我们今天说到会友,是指教会成员;但是这里的会友,原文的意思是自己人、家人,是指你们彼此相属的那群人。哇,这么说来,我们就得仔细想想了:我有会友吗?谁是我的会友呢?回想当年,我们从派出所出来、从看守所出来,从居家监禁被释放出来,最先见到的人是谁?我们遇到逼迫和困难时,最先联系和会去分享的人是谁?还有我们会常常惦记、代祷、看望的人是谁?

彼得和约翰他们的会友,就是圣灵降下当天受洗的三千人、和后来每天信主得救的那些人。因为前面说了,他们都一心遵守使徒的教导、彼此团契交往、一起祷告、一起用饭。换句话说,门徒们以神的话语为行事为人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持续不断地过着一种生命深度连接的生活;这种连接之深,到了一个地步,他们甚至彼此分享各自所拥有的一切财物。主耶稣说的那句话我们都印象很深,但有时候会选择性遗忘,就是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6:21)。所以,凡物公用不是一个诫命,而是圣灵在那群人中大能工作的一个惊人结果和见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群人彼此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灵里相通、心相契合、不分你我。或者用保罗劝勉腓立比教会的话来说,就是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2:2)。正是这样一群同蒙天召的人,使得地球上从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叫做教会。定义这个群体的不是阶层、不是性别、不是肤色、不是种族、不是地域,而是照着神话语去活的生活方式和在基督里合一的人际关系。

当年我们还在华杰大厦聚会的时候,有一次我邀请了一个初中同学来参加主日聚会。由于我早上有诗班排练,不能迎接她,所以有点担心她找不到。后来我问她,你过来的时候好找吗?她说:好找,我看好多人都往一个方向走,气质看着都特像,我就跟着上来了。她说的气质都特像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听了还挺惊讶;现在想起这句话觉得特别感恩,说明那时我们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聚合力。就好像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就越看越像。

好,我们接着来看使徒们的会友。他们听完了彼得和约翰分享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做了什么样的回应呢?他们祷告。事实上,这一段经文主要所记载的,就是信徒们祷告的核心内容——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至高的主,创造天地、海洋和其中一切的主啊,很久以前你曾藉着圣灵,通过你的仆人,我们祖先大卫的口说:列国为什么这样愤怒?他们为什么空谋妄想?世上的君王准备征战,掌权者聚集起来对抗上主和他的基督。事实上,这事就发生在这座城!希律.安提帕、总督本丢.彼拉多、外族人和以色列人全都联合起来对抗你所膏立的圣仆耶稣。然而,他们所做的一切,早就照你的旨意预定了。主啊!现在求你听听他们威吓的话,赐给我们——你的奴仆——有极大的胆量去传讲你的道。求你伸手来医治,又藉着你的圣仆耶稣的名施行神迹奇事(24-30,新普及译本)。他们的祷告当即蒙了上帝的垂听——因为祷告完毕,聚会的地方就震动起来,众人都被圣灵充满,放胆传讲上帝的道。”(31,新普及译本)

使徒之外的其他门徒们面对这次逼迫,不仅没有被吓倒和退缩,反而迎难而上、直面挑战。虽然不是直接面对官府,但是藉着祷告,他们显出了与使徒们一样的信心和勇气。而上帝即刻的回应,显出他们祷告在了上帝的心意中。这回不仅是使徒们被圣灵充满(4:8),而是所有的门徒们也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31)。 可以说,这次同心合意的祷告,带来了圣灵降临之后的第一次大复兴。

门徒们具体祷告了些什么呢?首先,他们对上帝有正确的认识,称祂为至高的主。福音书里门徒们惯常称呼耶稣的那个,是仆人对于主人的称谓;而这里的主,是上帝作为创造万有的创造主和宇宙的主宰。当门徒们这样称呼上帝时,是恰如其分地把自己放在受造的位置上,知道自己是属于上帝的,天地万物也都是属于上帝的。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凡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是显然的;而且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4:13)。这是一种对上帝主权至深的体认,也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份平安的根本来源。就像我们去到一个人的家里,我们会自然地克制自己不对别人家里的摆设、生活方式、家庭关系作过多评价或干涉,因为我们知道人家才是主人,那份对主权的尊重和体认,就会带出我们言行举止的界限和分寸。我们越充分地默想和体会——这是天父世界,我们就越会对周遭发生的事情作出合宜的反应——既不袖手旁观,也不行义过分。所以,虽然疫情、铁链女、俄乌战争让我们揪心,我们依然可以祷告说:至高的主啊,你是创造天地万有的那一位,这世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你都知道,也都掌管。

其次,门徒们在祷告中直接引用圣经,将心思意念浸泡在神的话语里。他们所引用的经文是诗篇第二篇的12节。当他们透过神的话语去看,就发现现在所遭遇的这一切,不正是这两节经文中所描述的情形吗?希律和彼拉多是世上的君王、臣宰和外邦人,祭司和犹太官长则是以色列人,而他们都一齐起来抵挡耶稣。这样看来,这一切无非是上帝已经预定一定会发生之事的应验。由此可见,福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场宇宙性的争战——一方面,耶稣将我们从黑暗权势下拯救出来、带我们进入光明的国度;另一方面,依然伏在撒旦权势下的力量就来逼迫这群有着耶稣生命的新人。

最后,门徒们不让惧怕占据他们的心,求神赐给他们勇气继续讲道,也求神继续行神迹、医治疾病。面对当局的逼迫,他们向神坦然承认受到恐吓;但是他们并没有针对那些人祷告什么,只是云淡风轻地向神陈明、并且将这个情况交托给神。而他们真正向神求的,却是继续做神要他们做的事——就是为复活的耶稣作见证,也求神继续做祂该做的事——就是以大能来释放那些被掳的和医治那些破碎的心灵。从这个角度来说,福音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工作——上帝行大能医治疾病,人放胆传讲神的道。

这段祷告是《使徒行传》中所记载的最长的一段祷告,显然是被路加当作一个值得效法的典范。如果从这段内容来总结祷告是什么的话,我想祷告可以说是——在与神和好的关系中、以神的话语回应、突破人生际遇的现实和自我的局限。门徒们遇到逼迫求赐勇气的这段祷告,真实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看到一种不一样的生命状态。当年,耶稣向门徒们预言自己的受难与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16:22) 耶稣听了以后怎么说?他对彼得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16:23) 如今,当门徒们独自面对逼迫时,不仅彼得不再顺从人的意思,所有的门徒们都为着福音活出了向死而生!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两个这样祷告,而是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24)。想象一下,他们的信心多么饱满,他们的合一又是多么有力量!他们深信自己所做的事是出于神、忠于神,也清清楚楚地看到惟独神的大能所能成就的事情,就笃定不疑、绝不退后,继续勇敢地为着福音争战。

或许现在,这群人的形象慢慢在我们眼前清晰了起来——这的的确确是一群在地上为天国打那美好之仗的天路客。这个同蒙天召的群体彼此忠诚、相互属于、同心祷告、扎根话语、勇敢传讲耶稣——为的是让更多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被真光照亮,得蒙拯救和医治。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我们都知道,想要真正活出这样的群体是何等地难!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会友这个词只出现了一次、且只出现在这里。从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教会当中各式各样的问题。可能唯一比较接近的就是腓立比教会了,因为他们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1:5)。保罗在给他们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身处罗马的监禁,然而他说,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1:12),正如当初使徒和会友们所认信的那样。

今天,许多弟兄姐妹、尤其是信主年日比较久的基督徒,都苦恼与自己生命的枯干和瓶颈。固然,外在的压力、聚会的艰难是我们实实在在面对的挑战;但是当我思想耶路撒冷这群会友的祷告,再来反思自己的生命和教会的光景,我想或许我们在祷告的方向上和生活的重心上,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活出信仰、也想看到我们的下一代继续跟随耶稣基督,那就让我们效法耶路撒冷的初代门徒,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认认真真地为着福音而活!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