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2022年9月4日主日讲章/袁灵牧师

 

经文:徒12:20~25节

徒12:20 希律恼怒推罗、西顿的人。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地土得粮,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来求和。21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对他们讲论一番。22 百姓喊着说:“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23 希律不归荣耀给 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
24 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25 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经文是使徒行传的12章的最后5节。有人认为使徒行传可以分为上下两部书:前12章是上部,从13章开始是下部。这样的看法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从13章开始,福音传播和教会扩展的场景明显转向了外邦,而被突出记载的使徒也从彼得变成了保罗。

所以我们今天要看的这一段经文,虽然简短,却是承上启下的一段。它不仅是希律逼迫教会事件的延续,其实更是整个教会早期历史的一个总结。教会前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内部的、外部的压力和挑战不断。但是最终怎么样呢?这一段就证明:逼迫教会的最终必被上帝审判。而神的道呢?却是日渐兴旺,越发广传。

这就是教会历史的阶段性总结,其实我们也相信:这也是整个历史的总结,恶人必被审判,教会必然得胜。

而这一段的最后提到了巴拿巴、保罗和马可,由此就拉开了接下来福音在外邦广传的序幕。

「祷告」

一、以色列和推罗西顿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这段经文的背景。推罗和西顿都是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在以色列北方,今天的黎巴嫩境内。列王记上记载过所罗门和推罗王的交易:推罗、西顿向以色列提供建造圣殿的木材,而以色列向推罗、西顿提供粮食和清油等食物。所以,从很早以前,以色列和推罗、西顿就建立了这样的一种贸易关系。推罗、西顿在经济上,尤其是在粮食供应上,非常依赖以色列,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希律的时代。虽然我们不知道希律为什么恼怒推罗和西顿,但是根据他们之间的传统关系,我们却可以知道推罗、西顿人为什么要一心向希律求和,因为他们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希律的手中。

二、希律之死

希律的死发生在一次纪念凯撒的大型庆典中。圣经说他“穿着朝服”,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记载的更加详细。约瑟夫的《犹太古史》中记载“希律·亚基帕王身穿用银线织成的衣服在早晨进入剧场,衣服在冉冉升起的太阳照射下熠熠闪光”。然后人们就开始向他献媚,不仅是推罗、西顿人,肯定也包括其他的各级官员。圣经记载有人赞美希律说:“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约瑟夫的记载也提到有人对希律说:“我们以前把你当作人类的君王,从今以后我们要把你当作神明。”

23节说“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而约瑟夫记载,希律突然心如刀绞,腹内剧痛,然后他被抬进宫殿,五天后气绝身亡。其实圣经和约瑟夫的记载并不矛盾,被虫咬是死亡的原因,而腹内剧痛可能就是被虫咬的症状。而约瑟夫说希律五天后才死,这也和圣经没有矛盾。从毫无征兆到五天后死亡,完全称得上暴毙,被认为是天谴合情合理。圣经也没说希律当场死亡,因圣经记载一向简略,所以和约瑟夫的记载不是矛盾。反而,约瑟夫作为非基督徒,他的记录倒印证了圣经的真实。

三、君王的狂妄和百姓的谄媚

那么上帝为什么审判希律呢?23节说“希律不归荣耀给 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不归荣耀给神,这不是指希律偶尔一次的张扬,而是指他的根本意识,根本态度是僭妄的。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发自内心的渴望成为神,也渴望被别人当作神。对上帝来说,再没有比受造物想要成为神更严重的罪和更大的邪恶了。

撒旦堕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想与至上者同等,而夏娃被诱惑的原因也在于想与神一样。十诫的第一条就是“除了耶和华,不可有别的神”。这一条不仅指不能敬拜其他受造物,当然也包含不能把自己当作神。而把自己当作神岂不比敬拜其他受造物更狂妄,更得罪上帝吗?所以希律因此被神审判实在是罪有应得。

而希律的狂妄其实并不是个例,而是古往今来君王的通病。无论是罗马的凯撒,还是中国的皇帝,甚至很多现代国家的领导人,都不满足于仅仅掌握权力,而是想要被人当作神来崇拜。为什么君王都想成为神呢?我想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身居高位者危机感更重,所以被当作神崇拜,听不到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可以缓解他们的恐惧和压力。其次,被当作神崇拜的滋味恐怕也是非常美妙的,人一旦品尝过它,谁能摆脱和舍弃呢?

但是,人终归是人,想作神不仅是一种狂妄,也是一种极大的愚蠢,更可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灵疾病。我们设想,当一个人自以为是神,而他身边也时刻聚集着从不敢质疑他,而只会奉承他,并且总是替他掩盖错误,又制造成功的假象,那么久而久之这个自以为神的人,无论他的认知,还是他的情感,将会产生何等严重的扭曲呢?而这样的人又将带来何等可怕的灾难呢?如果我们考察历史,就会看到这样的狂人和他们制造的灾难比比皆是,就是今天也不难看到这种可悲又可怕的状况。

而在这僭妄的大罪上,有罪的其实不只是想成为神的君王,那些围在君王身边助长这种邪恶的人同样罪大恶极。就如同这段经文中希律身边的推罗、西顿人,还有其他各级官员,以及一般的百姓。当他们把只有神当得的荣耀归给希律的时候,当他们向人发出只应对神发出的赞美的时候。他们就和希律成了同谋,都在这僭妄的罪上有份了。

那些把别人当作神的人们其实并非是无辜的。其中一部分好像推罗、西顿人,他们是因为有求于希律,所以吹捧他,就好像今天官场上的下级吹捧上级,目的无非是得到提拔。他们心里也许瞧不起希律,但是私欲牵引他们说出违心的话,把希律推上了神坛,他们也许因此得到了好处,但岂不也因此得罪了上帝吗?而很多百姓崇拜希律,并不能得到现实的好处,但他们也可能是发自内心的向希律欢呼,因为他们的内心也羡慕成为神。这就说明想成为神的冲动不是君王独有的,其实是罪性固有的。在人人心中其实都有这个黑暗的种子,只不过君王更有机会站在那个位置上,但是不能站在那个位置却羡慕那个位置又帮助别人窃取神宝座的人们,岂不应该和希律同罪吗?

而上帝的审判其实也不单针对希律,对那些羡慕希律、帮助希律窃取神荣耀的人们,上帝也有审判。而这审判就是使他们落在自己编织的网罗里。我们想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干部,有几个没有向人喊过万岁,而且是真心真意的。今天有很多人抱怨政府不够文明,都21世纪了还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一套。但他们应该想一想他们从小到大在学校,在单位,写了多少虚伪的作文,做了多少肉麻的报告,配合了多少造神运动,今天他们又任凭自己孩子走他们的老路,那他们收获一个希律或者凯撒,甚至希特勒,有什么奇怪和不公平呢?这就是上帝的审判。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作为基督徒,在我们这样一个几千年来一向崇拜皇帝、习惯把人当作神的国度中,我们最大的挑战,但也可以说是我们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祝福就是拒绝敬拜人,拒绝把人当作神。我们应当把君王和官长当得的顺服和尊重归给他们,这本来就是圣经教导我们的。但是他们希望我们和别人一样向他们欢呼“万岁”、对他们说“你们是大救星”、“你们是救世主”、“你们的话不是人的话,而是神的话”,这是我们绝对不能行的。

在我们这个学校都只能公办,外企都要设立党支部的国家,参与歌颂希律的考验无可逃避。所以我们必须抉择:是屈服于私欲或者恐惧随从别人制造偶像,以致惹动神的怒气?还是靠主坚立,效法先贤,即使面对野兽也不向凯撒低头,以致被神记念又从根本上祝福这个国家呢?

回顾教会历史,当初罗马帝国和教会冲突的焦点就是这个问题。罗马政府甚至民间知识分子攻击教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基督徒不肯参与敬拜皇帝的活动,以至于从根本上动摇了国家的精神和社会的稳定。但是从我们信仰的角度看,教会所坚持的单单敬拜神,不敬拜任何人,岂不就是我们信仰的本质和我们的见证吗?我们今天的挑战其实和当初教会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挑战完全一样。如果我们认为当初基督徒的坚持是对的,并且相信当初教会的见证是对国家社会和人的心灵的祝福。那么我们今天也当靠主站立得住。如果我们敢于发出先知的声音那是最好的,但至少不要配合造神运动,也不说一句谄媚的话,是我们应有的底线。

四、审判的时机

关于这一段经文,我们除了要相信希律的死是出于上帝的审判,我们还需要理解一个问题:就是神的审判是否及时。23节说“主的使者立刻罚他”,“立刻”这个词意味着非常及时,但是如果神的审判真的是及时的,那么为什么雅各还是殉道了呢?关于这一点,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如何看待死亡

有人认为神的审判并不及时,理由就是我刚说的雅各的死。因为按着人的普遍心理,死亡就是最不幸的事,尤其年纪轻轻就死了简直太倒霉了。所以有人才会认为神没有制止雅各被杀,或者说只要有人死了,就说明神的工作不够及时。但是如果我们从信仰的角度看死亡,就知道我们今生的生命总是有尽头的,人人都有一死。最重要的不是今生如何长生不老,而是认识基督并藉他得着永生。并且今生的价值也不在于无灾无病,长命百岁。而在于与神同行,认识他,服侍他,并且享受他。如果是这样,即使今生短暂那也是幸福和成功的。此外,殉道更不是倒霉的事,而是极大的荣耀。甚至仇敌都知道殉道士的血是福音的种子,所有很多狡猾的君王虽然逼迫基督徒,却避免他们殉道,免得为教会制造烈士。所以能有幸殉道,还是神特别的恩典呢?所以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理解雅各的死,我们还会认为上帝的审判不够及时吗?

第二,如何看待神忍耐恶人

同样按着人的普遍心理:我们希望世上没有恶人。但是神的计划却是仍然允许恶人暂时存在,神的拯救计划是要经过漫长的历史,最终藉着基督再来才彻底解决罪的问题。我们不愿意等,但是神的计划就是要我们等,那么我们是固执己见,还是相信并且顺服神呢?

此外,按着人的普遍心理:我们也希望恶人只要一干坏事就立刻遭报应,立刻被雷劈,就好像使徒们曾经问主耶稣:“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 吗?”耶稣转身责备他们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4-56)。这里使徒们表现出来的态度其实不仅是缺乏耐心,而且是缺乏爱心了。尽管我们自己也是罪人,但我们对别的罪人却缺乏怜悯,所以我们不期待他们得救,只希望他们灭亡,而且立刻。但是圣经说神是“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结33:11)”的神,圣经又说“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所以,如果我们不是按照普遍的心理看待问题,而是按着神的长远计划和他的慈悲心肠理解,我们还会认为神审判希律不够及时吗?

第三,如何看待患难

这就和看待死亡一样,按着人的普遍心理,我们也不喜欢患难,人生最好是风平浪静,岁月静好。但是即使我们不从“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这个角度看,就是从保持属灵生命健康的角度看,也应当知道:安逸的处境对于灵性的健康很可能有损无益。中国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在灵命健康问题上其实同样合适。因为圣经也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雅1:2-3)”又说:“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罗马书 5:3-5)”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待逼迫和患难,我们还会认为上帝的拯救不及时吗?我们还会觉得雅各不殉道,彼得不被抓,教会也不流离失所就是最好的吗?

第四,希律的死和耶路撒冷会议

最后我们再从希律的死和耶路撒冷会议的关系来看神的时机。我们分享使徒行传到如今,大家应该已经能看出神的计划是如何展开的了。我们看到福音从耶路撒冷、撒玛利亚、犹太全地,一步步向地极拓展,这就是神的计划。并且每一步,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神的特别引导保证他的计划必然成就。

分享到13章,神的计划已经转向了外邦,但是福音突破民族的界限仍然有极大的阻力,处理不好,福音的萌芽仍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而在不同声音针锋相对,不相上下的时候,这时作为众教会的母会,作为使徒聚集的耶路撒冷教会的态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了。所以,使徒行传15章特别记载了耶路撒冷会议,因为这一次会议达成的共识就为保罗的教导赋予了合法性,也为保罗继续外邦宣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次会议,保罗的宣教事工很可能中断,福音的拓展也必要受拦阻。

那么这和希律的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很明显,因为希律极力逼迫教会,杀了雅各还不够,还想杀彼得,如果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使徒们必然分散,耶路撒冷教会也可能无法存在,至少会被大大削弱。那么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召开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要具有权威性的教会会议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希律的死也是神为召开耶路撒冷会议,进而为了福音拓展所做的预备之一。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神对希律有怜悯也有忍耐,但是该出手时神也果断出手,使他的计划绝不会被拦阻被破坏。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综上所述,我们还认为神的审判来的有点晚吗?其实不仅不晚,简直是恰到好处。神的计划不仅磨炼了教会,也足够忍耐希律,又没有耽误福音向外邦拓展。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我们觉得我们今天的处境很糟,觉得恶人太猖獗,觉得教会无可作为,甚至怀疑神的时间表是不是有问题。那么今天的分享正可以回答我们的疑问。其实如果我们能克服人的普遍心理的误区,并且能更加被圣经的真理更新,那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神作为的奇妙。正如有人总结说:“神的手紧一紧是为炼净教会,松一松是为福音广传”。总之,神做事总是是的,总是对的,总是好的,也是既出于他的慈爱,又出于他的智慧,他的心里有蓝图,他的时间不错误,神的名是应当被称颂的。

最后一节出现了保罗、巴拿巴和马可的名字,他们是接下来神将要大大使用的仆人,让我们在今后的分享中跟随他们的脚踪继续领略神的伟大,也求主继续光照我们,继续感动我们,也能使用我们。阿们!

「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