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2022年12月11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证道经文:使徒行传 17:16-34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保罗与西拉、提摩太进入欧洲以后,在开始阶段这几座城市中的宣教经历,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方面他们处于持续不断的激烈属灵争战之中,遭受由犹太人耸动起来的外在逼迫,甚至不得不匆忙地由一城逃往另一城。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同时经历圣灵奇妙而大能的作为,在属灵的禾场上大获丰收,因为信主人的太多,以致引起了犹太人的妒嫉。各城的教会被建立,包括成为后续宣教支持、与保罗关系最为亲密的腓立比教会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罗“逃到”了雅典。

但雅典的经历对保罗来说却完全不同,可谓不温不火、不冷不热——保罗没有遭遇逼迫,但也没有太多人归信。保罗不仅在多处与人辩论,而且在亚略巴古讲了一篇精彩的道,但雅典人却反应冷淡,令人不由得想起主责备老底嘉教会的话:“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启 3:15)我们通常都喜欢这类岁月静好、波澜不惊的日子,但福音开拓的工场上,这恰恰可能是最糟糕的。历史与经历都提醒我们,往往拓展的深度与广度是与属灵争战的激烈程度成正比的。但真实的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千篇一律,并因此而丰富多彩。保罗在腓立比遭遇到一群武夫,上来就打;在帖撒罗尼迦遭遇到一群流氓,搭伙成群、谣言惑众;在雅典却遭遇到一群高知,骨子里虽看不上保罗,但涵养颇高;下一站在哥林多则遭遇到一位开明的官长,断然拒绝被犹太人利用。由此也可看出路加作为历史学家的眼光与功力,不同的城市与不同的人群,自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激荡出不同的宣教特色。其实无论何时何地传福音都是一样,需要适应不同的地域、民族与文化——福音真理亘古不变,但传扬的形式与途径却不可能千篇一律。

今天的证道经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可选用“心里着急”、“在亚略巴古”和“众人听见”作为主题词。以下的分享就依此展开。

心里着急

保罗一到雅典,就打发护送他的人回去召西拉和提摩太前来汇合。不管当时保罗是否有所期待,或是否打算在此长期驻扎开拓,但至少眼前这段等候的时光是绝不能荒废的,正如他自己所教导的:“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弗 5:16)“于是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保罗后来也如此吩咐提摩太:“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 4:2)惟愿我们都能同样爱惜光阴,在这弯曲悖谬的时代,抓住一切机会努力为主做工。

为更好地理解经文所记载的事,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一下保罗所处城市的情况。雅典是历史名城,在希腊宗教、文化、哲学诸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但此时已开始衰落,影响力大不如从前。

雅典城庙宇林立、偶像遍地。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希腊神话,诸如宙斯、希耳米、阿波罗、雅典娜(城名由此而来)等等。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宏伟建筑(如著名的巴特农神庙就是供奉雅典娜的)和精美艺术品,正是当时宗教狂热的遗迹。由此可以想见,保罗当时所看见的,该是多么触目惊心啊!福音大能的勇士保罗,不心里着急才怪呢!

希腊文化尤以哲学最为著名,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至今仍是鼻祖级的人物。保罗当时主要是与以彼古罗(又称伊壁鸠鲁)和斯多亚两个学派的文士辩论。以彼古罗派类似今天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认为即便有神也与人没什么关系。因此,他们反对诸神崇拜之迷信,但很容易坠入享乐主义的泥潭。斯多亚派类似今天的泛神论者(简单说就是神即万物,万物即神),认为神是世界的灵魂,他们崇尚理性与道德。

保罗后来曾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林前 1:22),颇为睿智与精辟。雅典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重的文化氛围,自是以此为傲。只不过对多数凡夫俗子而言,其实质已经沦落为“只将新闻说说听听”而已——他们并不关心其中是否包含真理,而只注重新奇的言论与怪异的行为——保罗之所以能引起注意,与雅典人的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雅典有会堂,说明当地的犹太人不少。大希律王曾为该城捐款,获得雅典人的好评。与前面几个城市不同,这里的犹太人对保罗及福音似乎没有特别的反应,多少有些令人不解,也许他们已经被同化得差不多了。

保罗这一次不似惯常,先犹太人再外邦人,而是双管齐下,与所遇见的犹太人和外邦人辩论。这里的辩论,当然不是简单而无谓的争论,而是探求真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彼此交流,甚至是冲突,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对方。只是在这样辩论的过程中不可动血气,也不当以驳倒对方为目的。

对保罗所传福音信息的反应主要来自外邦人。一些人既不明白,又不屑一顾,认定保罗不过是在胡言乱语——这个词有拾人牙慧,混合各种自己也没弄明白的学问,似懂非懂却到处传讲的意思。按今天的话说,他们认为保罗是一个“自以为有学问,但不过是玩深沉、蹭流量”的肤浅之辈而已。

另一些人听懂了些皮毛,认为保罗是在传说外邦的鬼神。显然,保罗所传讲的福音出于犹太的传统,他们以前没怎么听说过。于是就比照自己的宗教加以理解,以为不过是引入了又一位神明的迷信而已。这样的场景,在跨文化宣教中很常见。

保罗与人辩论,即在雅典传福音的最显著效果,就是引起了亚略巴古议员们的注意。既然有新人与新闻,他们当然乐意亲自听一听。

在亚略巴古

保罗被带到亚略巴古,这里是雅典最高议会所在地,尽管此时权利已式微,但仍负有掌管宗教与道德相关事务之责。看起来这不是一次正式的传讯或审查,而是议员们对保罗所传讲的信息感兴趣,觉得自己有责任予以关注。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使保罗可以向这些公认的智慧人传讲福音,保罗当然不肯也不会轻易错过。

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这是保罗总结的宣教成功最基本的心态与策略。但这对宣教士却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兼备扎实的真理、丰富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灵活的组织与应变能力。作为外邦人使徒的保罗,这次在亚略巴古,面对以智慧著称的高知群体,传讲该从哪里开始,又沿着怎样的进路呢?

保罗以雅典人“凡事很敬畏鬼神”,以及这几天所遇见的“未识之神”作为传道的切入点,既自然又适切。从当时、当地人所熟悉的人或事入手,以正面、肯定的语气开始,很容易抓住听众并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既然雅典人对宗教热心,生怕怠慢了神明,又承认自己仍有不知,保罗就以此为突破口,直接引导他们到独一真神面前,颇有点“移花接木”高手的意思。

由此可见切入点的重要。如果切入得当,就可以事半功倍;如果切入不当,轻则可能事倍功半,重则可能引发冲突。要找准切入点,既需要祷告祈求圣灵的开启与引导,又需要平时的用心,以便机会出现时能敏锐地把握住。保罗是在城中游行时通过观察敏锐地抓住这一切入点的。愿我们每一位服侍神的人,都能在灵性、智慧和知识上不断追求与长进,凡事用心,从而成为主可重用的器皿。

保罗首先校正雅典人,也是所有外邦人的神观,因为他们只知道假神与偶像,却不认识与之根本不同的真神,而这恰恰是圣经颠覆世界的根本所在。雅典城林立的偶像与庙宇,都来自于人,是人心所想象并通过人手所制造出来的,不过金、银、木、石之物,连生命气息都没有,如何配称为神呢?正因这缘故,它们的传说无论从哪方面都更像人,充满了罪恶与败坏,也需要靠人的供奉与香火而维持。不信你翻开希腊主神宙斯的那些故事,就连正直的希腊人都大不以为然。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罪人所造的,不仅性情像罪人,而且怎么可能在人以上比人大呢?雅典人敬奉这样的假神,貌似敬虔有智慧,实质岂不是愚昧至极吗?

但真神——也就是圣经所启示的那位独一的神——却与这些人造假神完全不同。保罗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真神创造并护理万物,包括人。这与第一次在路司得讲道是同样的进路,也是“罗马书”的基本进路。直到今天,创造与护理依旧是向不信之人——包括知识分子群体——传福音最常用的切入点之一。保罗申明这位真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神是自有永有的,并不需要人,但人却一刻也离不开神,与雅典人所信奉的宗教正好相反。

二是真神主宰人类的命运,而人却不可能主宰神,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如果万有都由神创造,并离不开神的护理,这个结论就是显而易见的。保罗进一步指出天下人同出一源,不仅仅指拥有共同的始祖,更指都从同一位神而来。不但如此,每个民族、国家生存的地域与时限也都早已由神预定好了。因此,天下人——无论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应当认识并敬拜这位独一的真神,不认识、不寻求真神之人的命运实在是堪忧啊!

既然如此,保罗接下来的第三点就是呼吁雅典人应当及时回转,离弃偶像,寻求并认识自己正在传讲的这位真神。这本就是神的心意,人在犯罪堕落前也确能与神相交。尽管罪蒙蔽了人的灵性,但现在“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就如后来保罗在“罗马书”中所说:“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 神已经给他们显明。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 1:19-20)为此,保罗还特别引希腊诗人的诗句为证,以此引发雅典人的共鸣,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既然雅典人所抱持的神观是错误的,悔改归正就是唯一的出路了。保罗接下来的重点落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神所定年限、疆界已到,现在该是雅典人作出正确回应的时候了。这有点类似主耶稣当年出来传道时宣告说:“日期满了, 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 1:15)在旧约时代,真神只向以色列人启示自己,住在他们当中,以色列人成为认识耶和华并与之立约的唯一民族。但随着耶稣基督的降生、受难与复活,救恩已经成就,外邦人认识真神的时代已经到来,保罗就是为此而来到雅典,站在亚略巴古传讲真道的。如果说过去外邦人的无知尚有情可原的话,现在雅典人已听到福音,从此就再无可推诿了。

另一方面是不悔改就逃不脱神的审判,因为神自始至终都是公义的。神创造并保守人类,是为要彰显他的荣耀,成就他自己的旨意。人虽犯罪堕落,但神已预备了救恩,若人依旧不肯悔改接受,灭亡的结局就是咎由自取了。眼下的时光,恰是神为人悔改所预备的,雅典人可千万不能错过啊!当然,这些话并不仅仅是对当时亚略巴古与雅典城之人所说的,也是对历代尚未归信之人所发出的紧迫呼吁——这才是所有人存留在世直到今日的目的与意义。但这悔改的时间并不是无限的,主耶稣基督已经复活升天,他再来审判世界的日子已经很近了。

直到这时,保罗才引出福音的中心,即神所设立的那位——道成肉身,舍命流血成就救恩的神的独生子、主救主耶稣基督,只是还没来得及宣告他的名。同时宣告了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即身体复活。亚略巴古的智慧人显然受到了强烈冲击,大不以为然,于是草草地终止了保罗的演讲。

为什么雅典人会如此反应呢?因为在希腊哲人的观念中,身体乃是灵魂的牢笼,人生终极的自由就是彻底摆脱肉体的羁绊。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有复活教义的容身之地呢?现在的这个人竟然如此看重身体复活,与我们雅典人格格不入,足见其愚拙与怪异,实在没有再听下去的必要了。尽管亚略巴古的议会并没有做出正式决定,议员们的礼貌尚在,但他们的态度显然对于保罗继续在雅典传道极为不利,也许这就是保罗在此地没有太多收获也没有久留的原因之一。

众人听见

当亚略巴古的议员们听见保罗所宣告的有关身体复活的福音核心真理后,那些不大斯文的就直接讽刺讥诮了,涵养好一些的则礼貌地拒绝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保罗在亚略巴古的传道就此结束,似乎无果而终。

但神在各民、各族、各城都早已安置下自己的选民,只等着这呼召的时刻来临!亚略巴古的官员丟尼修和一个名叫大马哩的妇人就是代表。当保罗在议会中宣讲福音时,神就开他们的心,接受了主耶稣,就像腓立比的吕底亚一样。不知这些信徒是否足以组成教会?但福音的种子既已播撒,就总会有开花结果迎来丰收的那一天。保罗既能放心离开,必定会做出合适的安排。

雅典为什么没有像以前的各城那样打开局面,会不会是保罗有什么不当或失误呢?从经文的记载我们看不出这方面的原因。但雅典人的骄傲,自以为有智慧,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古今中外知识分子的通病,尽管外表可以很谦卑,但骨子里的信念却是:“我学问大了,可以教训你,你岂有资格教训我呢?”但圣经启示的原则却是:“ 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 4:6)雅典人错失了这宝贵的机会,令人惋惜。

保罗自己后来也反思了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一直所持守的信念:“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林前 2:2)故此,尽管哥林多人崇尚智慧,但保罗却不肯用“高言大智”宣讲神的奥秘,而是紧紧抓住被人看为“愚拙”的十字架与身体复活。

我们可以确信,这样的结果必定是出于神至高无上的旨意。也许现在还不到在知识阶层开拓的时候,也许雅典并不具备辐射四方的条件,也许神要借此经历历练并坚固保罗等等。总之,神在这城的时间还没有到。但保罗的工作决非徒然,有些地土的确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地耕耘才能开始收获。在大公教会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教会不但成为神学的中心,而且成为知识与学术的中心,涌现出了像奥古斯丁、阿奎那、马丁路德、以及加尔文等卓越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影响世界直到如今。

既然雅典不适宜深度开拓,保罗没有再多徘徊,而是奔赴下一个福音工场哥林多——传奇的故事将在那里再次续写。

最后,我们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的一段经文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语。这段带着对雅典智慧人宣教经历总结的话,尽管是写给当时人的,但对于今天在知识分子中的福音工作,我们难道不同样也要说阿们吗?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 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 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 神, 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 神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因 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 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 1:18-25)

阿们!

在主里纪念所有为主的名争战的兄弟教会、牧者和弟兄姊妹们!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

最后更新于 Dec 10, 2022 08:3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