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父兄请听——2023年2月12日主日讲章/小白牧师

 

证道经文:使徒行传 21:37-22:29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保罗到达耶路撒冷,会见了教会领袖,在圣殿报明了洁净的日期满足,只等祭司献完了还愿祭就可以完成这次耶路撒冷之行的目的了。但就在此时,却再次遭遇了一场针对自己的暴乱,落入暴民手中,情势危急。多亏千夫长率罗马兵丁及时赶到,将保罗抢救出来。但千夫长显然认为保罗是引起暴乱的罪魁祸首,于是不由分说将其捆绑,又因混乱得不着实情,于是决定将保罗带入营楼盘查——今天证道经文所记载的事情,就发生在进入营楼的台阶上。

细读这段经文,就可以发现所有的信息都与保罗的“身份”有关:千夫长认为他是从前作乱的埃及人,但保罗却是地地道道的罗马人;犹太人认为保罗是不敬虔、亵渎之人,但保罗却认为自己是蒙光照与蒙差遣之人。以下我们就按经文的顺序,依次来看保罗的五个身份。

一.埃及人

这是千夫长对保罗的第一印象。保罗虽然脱离了暴民之手,但却不想就此进入营楼,以摆脱危险,因为他不愿意放弃这难得的向自己的同胞为主作见证的机会——这不仅是他长久以来的心愿,而且更是一个福音使者神圣的责任与国度的胸怀。于是用希腊话请求千夫长允许他向在场的犹太人说话。

千夫长颇为惊讶,眼前这个看起来气貌不扬的人,言语并不粗俗啊!居然会说希腊话。他那里知道,如果有机会读读保罗的书信,那学问可大着呢!千夫长立即联想到前几年那个聚众叛乱的埃及人,他自称大先知,忽悠了几千人(约瑟夫说有三万,但不太可信)到橄榄山附近,企图发动叛乱。但旋即就被罗马巡抚腓力斯镇压下去,死伤惨重,但那埃及人却逃之夭夭。也许千夫长曾参加了那次平叛,故对其印象深刻。现在看见保罗“聚集”了这么多人,以为是那埃及人又回来了。这实在是误解,保罗并未聚众,而是犹太人聚集攻击保罗。

保罗告诉千夫长,自己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首府大数城,是有学问、见过世面之人,会希腊话又出现在圣殿里一点也不奇怪。见此情形,千夫长便允许保罗对众人说话。

依据环境和自己的经历作出判断,乃人之常情,但由此而来的结论却可能并不全面,甚至可能不正确,就像千夫长一开始对保罗的看法一样。但千夫长肯给保罗机会自辨,却是明智之举,对了解人与查明真相都有帮助。即使听不懂保罗所说的,也可以从众人的反应中收集信息。人很容易自以为是、偏听偏信,故圣经教导我们要“慎思明辨”,于属灵与属世各样事物都适用。

二.“热心侍奉”之人

当保罗转身向台阶下的犹太同胞说话时,他改用希伯来语,并且称呼他们为“诸位父兄”,和当年的司提反一样。这不仅有益于缓和双方的敌对情绪,而且显明了保罗对自己犹太同胞的认同与爱。保罗可谓用心良苦,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众人“就更加安静了”。

面对眼前这一大群自以为为神大发热心的犹太同胞,保罗从介绍自己开始。首先向众人提及自己曾经的身份,我们一般也会这样开场。保罗介绍自己生为犹太人,出身正统;虽然生在外邦,但很早就回到耶路撒冷居住;受教于著名拉比迦玛列——就是第5章在公会建议不要管使徒,以免得罪神的那位——可谓根红苗壮;更是热心,不仅自己遵行律法,无可指责,而且积极逼迫教会;不但是在耶路撒冷,而且远至大马士革。保罗这位当年的法利赛人青年俊杰,其热心与虔诚,有多人为证。

保罗想要叫众人明白的核心问题就是:我真的理解你们,因为我以前就和你们现在一样,为律法热心,与所谓的异端争战,比你们中许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些所谓的热心、侍奉与虔诚,却是与真正的热心与虔诚南辕北辙!因为心灵未蒙光照,是自以为的虔诚,是乱发热心。这样的“热心侍奉”,越多就越得罪神!保罗当年曾如此,现在台下的众人还是如此,保罗如何能不为他们心急如焚呢?

三.蒙光照之人

保罗是怎么转变的呢?为什么这样一位“热心侍奉”的保罗,竟然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截然相反的样子呢?热心依旧,但却是传扬他曾逼迫的基督耶稣;虔诚依旧,但却肯服侍外邦人,并且坚决反对给外邦人行割礼!保罗紧接着就介绍自己所得这个新身份的经过,即一个旧人的新生!这是保罗演讲的第一个重心所在。

突如其来的转变,必定意味着某些非常之事的发生,保罗一定经历了神迹——是的,复活的主基督向他显现!就在接近大马士革的路上,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过这神迹的实质却只是给保罗一个人的,同行之人也看见、听见了,但却完全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保罗首次自己讲述这段经历,后来向亚基帕王又讲了一次,加上9章路加记载的一次,“使徒行传”共讲述了三次,可见其重要。

那光所以为大,因为是神荣耀的光辉,不是人的肉眼可以直视的。保罗当即瞎眼,但他心灵的眼睛却因此得开,看见了复活的主——拿撒勒人耶稣。作为使徒,亲眼见过主耶稣基督是必备的条件,保罗敢自称外邦人的使徒,正是因为他有这次的经历。

主一上来就质问保罗为何逼迫他?保罗大惊,我不认识你,何谈逼迫呢?他一定是心存敬畏、小心翼翼地问:“主啊,你是谁?”一旦重生,接着就又问:“主啊,我当做什么?”保罗遇见了主耶稣,生命由此翻转,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的:“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 5:17)

保罗后来宣告:“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 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 10:9)保罗已经心里相信,顺服就是其悔改归正的凭据。但口里承认,尤其是在人面前的承认同样重要。作为要向外邦人宣讲福音的使徒,这样的见证就更不可少。于是,主安排大马士革城内犹太人公认的一位虔诚的信徒亚拿尼亚为保罗施洗,并按手医好了保罗的眼睛,令其重见光明。保罗内里已经重生,又接受外在的洗礼,再加上这位亚拿尼亚现在可能依旧住在大马士革,其见证的可信度由此大大增强。如果说洗礼代表着与主同死同复活,保罗的眼睛失明又复明,不同样代表着旧扫罗到新保罗身份的翻转吗?

亚拿尼亚宣告是“我们祖宗的 神拣选了你”,就像拣选以赛亚、耶利米等先知一样,保罗只能降服,并因此归荣耀与神。站在台下的犹太人若肯接受这见证,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接纳保罗,否则就是不顺服神、不尊神为大了。保罗以自己神奇的经历作见证,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转变完全是出于神,自己不过是顺服而已。同时希望犹太同胞能像他一样灵眼得开,不再自以为是,而是归向真神和他儿子耶稣基督。

保罗蒙光照这段记载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很适合我们当前的处境。就是复活之主称逼迫教会就是逼迫主自己,可见在主眼中教会有多么珍贵。世人看不见这些,以为逼迫教会和主的仆人没什么了不起,但在主的眼中却是大罪,到时必受报应。信徒有时也看不见这些,以为主不关心我们所遭遇的患难。但以马内利的神怎么会离开我们呢?教会的头又怎么会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呢?惟愿我们都能像司提反和保罗一样,逼迫中依旧能看见主的同在。

四.蒙差遣之人

经历如此不可思议的转变,就注定了保罗此后的人生必定会被主大大使用,就像以赛亚和耶利米先知一样,“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 12:48)由此衍生出保罗又一个身份——外邦人的使徒。保罗蒙此差遣,是在耶路撒冷经历另一个异象、魂游象外之时,一般认为发生在9章保罗从大马士革回耶路撒冷的那次。保罗之所以强调这些,是因为他非常清楚犹太人是要神迹,故以这样的见证将他们引向那位呼召并差遣了自己、被钉十字架的主救主耶稣基督。

身为犹太人,保罗自然非常关心自己的同胞,愿意与他们同得这福音的好处。作为曾经逼迫教会的法利赛人,保罗深感自己有亏于耶路撒冷这座城市。所以保罗回到这里,打算在此侍奉。但主的心意却非如此,他呼召保罗远远地往外邦去,那片广阔的土地才是保罗侍奉的工场。

就像摩西一样,保罗开始似乎有点不大情愿。但主的指示异常明确:“赶紧地离开耶路撒冷,不可迟延;因你为我作的见证,这里的人必不领受。”保罗再次顺服,同时亦感受到了危险,于是先回大数,再下安提阿,并由此踏上宣教旅程,直到如今。但主纪念保罗,知道他对犹太同胞和耶路撒冷城所怀的深深意念,于是在去往罗马前,给了保罗这次为主作见证的机会,成全了保罗的心愿。

我们都会有个人的负担与关注点,但作为侍奉主的工人,神的旨意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一生的服侍中,总不免遇见不合我们心意的呼召或差遣,或是我们不理解或难以接受的遭遇,惟愿我们都能像主自己所祷告的那样:“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 26:39)

五.罗马人

和当年的司提反一样,当保罗讲说到主差派他往外邦人中去,而他也顺服的时候,犹太人就再也听不下去了。于是群情激愤,局势再度紧张起来,保罗不得不中断演讲,千夫长立即将保罗带入营楼,以免事态继续恶化。

本来千夫长听了保罗前面的解释,对保罗的印象已有所改观。但现在看到众人对保罗如此愤恨,想当然地认定保罗定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于是,好不客气地吩咐用严刑拷问保罗,好知道他真实的身份,颇有点当年在腓立比的味道。但大出千夫长意料的,却是由此引出了保罗的第五个身份,也是对千夫长来说最重要的身份,就是保罗罗马人的身份。

罗马帝国主要由三种身份的人构成:最尊贵的是罗马人,是有公民权之人;最卑贱的是奴隶,占人口的大多数,但却没有什么人权可言;还有就是像彼得这些既不是罗马人,但也不是奴隶的人。罗马人(罗马公民)享有许多特权,比如不能随便用刑,不能被钉十字架(故教会传统说保罗最后是被砍头殉道,而彼得则是被倒钉十字架),可以直接上诉于凯撒等。罗马人的身份本来是不可以买卖的,但现实中行贿之事甚多,就像这个千夫长用一大笔钱买到一样。

保罗在腓立比根本没有机会亮明自己罗马人的身份,就已经被打并下监了。这次保罗没有错过机会,从而免于罗马兵丁的伤害,那是相当恐怖的。当千夫长听说保罗是罗马人的时候,就更为惊讶了!因为他是带兵的中高级军官,尚且需要花大价钱才能弄到手的东西,眼前这个人居然生来就有,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千夫长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因为他的疏忽大意,没弄清楚就捆绑了保罗并打算用刑,可能会惹上不小的麻烦,于是就害怕起来。后来在给巡抚的报告中,极力为自己粉饰。自此以后,千夫长、百夫长和兵丁对保罗的态度可就客气多了。

我们的神是叫万事互相效力的神,罗马人的身份就是主特意为保罗定制的,以方便其在外邦宣教、开拓教会的服侍。我们都可能有一些神特别给我们的东西,如社会地位、财富、才干或恩赐等等,目的是为更好地服侍主、服侍教会和弟兄姊妹。需要谨慎的是,万不可以此谋私,误用神的恩典。保罗并非一上来就亮明自己罗马人的身份,以此谋求私利,而只在需要时才使用。他两次亮明罗马人的身份,在腓立比是为保护新生的教会,免遭进一步的逼迫。在这里虽是直接用于保护自己,但目的却是为维护公义,并可以因此前往罗马,成就主的旨意。

从本段经文中,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保罗为什么要向犹太人分诉,直接进入营楼岂不更简单?除了为自己辩护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向自己的犹太同胞传福音,为主耶稣基督作见证,正如保罗自己表明的心迹:“我心里所愿的,向 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罗 10:1)保罗一直没得机会,这次岂肯放过?但经历过这事以后,保罗也清楚地意识到,犹太人不会接受他,也不会接受他所见证与传讲的,正如主早就告诉过他的。

另一是如何作见证,保罗在此的演讲给我们有益的提示。见证不仅必须是自己亲身的经历,而且其解说也必须合乎圣经的真理。见证当然需要根据不同场合有所侧重,就像保罗蒙光照三次的记载不尽相同一样,但都要真实可靠,不能刻意夸大或隐瞒;见证必须是见证主,而不是炫耀自己,以免犯妄称神的名之大罪。尤其是那些神迹或极具传奇色彩的的见证,就更要当心,处处以主为中心;除了亲身的经历,见证最好还有旁证,可以加强见证的效果。若真是出于神,通常都会有来自多种方式或多个渠道的印证。

最后,我们以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发自肺腑心肠的一段关于自己的总结结束今天的证道。保罗从未忘记从前的自己,更记得成为今天的自己是出于谁,从而将尊贵、荣耀完全归于父神和主耶稣基督——惟愿这成为每个跟随并侍奉主之人共同的心声!

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侍他。我从前是亵渎 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 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前 1:12-17)

在主里纪念所有为主的名争战的兄弟教会、牧者和弟兄姊妹们,特别是那些被拘禁、被限制自由的主内肢体!

求主保守、祝福他自己的守望教会!
阿们!